《铣工》复习题
一、是非题
(√)1、一般直流电机的转动惯性过大,而其输出力矩相对过小,这样它的动态特性就比较差,尤其是在低速运转条件下这个缺点就更突出。
(√)2、工件的工序基准与夹具定位元件的基准不重合时,必然有定位误差产生,若两基准重合,则定位误差为零。
(×)3、圆锥面定位能获得较高的轴向定位精度。 (×)4、常称工序基准的最大位移量与最小位移量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投影差值为过程误差。 (√)5、一般来讲,零件的形状误差应在位置公差内,而位置公差应在尺寸公差内。 (√)6、光整加工,如珩磨、研磨、抛光、超精加工及无屑加工等只能提高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一般都不能提高位置精度。
(×)7、如果刀具端面齿背成折线形式,这是棱边宽度可在铣削端面齿槽时给于保证。 (√)8、用扎材或锻坯作为锻造坯料时,选择锻料比的原则只要是考虑纤维方向是否变形之所要求的方位。
(×)9、数控机床的运动关系可知,具有运动坐标X、Y、Z、C的四坐标数控机床可以实现曲面零件的四坐标数控加工。
(×)10、机电一体化产品是在传统的机械产品上加上现代电器而成的产品。 (×)11、图中的数字的单位是厘米时,一般不标出。
(×)12、退火的目的是:改善钢的组织,提高强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13、差动螺旋传动中,当两螺旋副旋向相同时,机构的移动距离与两螺纹导程之差成正比。
(√ )14、液压系统中由于液压系统的驱动刚性差,摩擦阻力的变化或油液中混入空气等都会引起爬行的故障。
(×)15、用连续分齿断续展成飞刀法铣削蜗轮,蜗轮齿距超差主要是由于展成计算错误。 (×)16、铣削大质数直齿锥齿轮时,必须把分度头主轴校正到与纵向进给的夹角等于被加工齿轮的铣削角。
(×)17、提高铣削用量的主要方法是采用高速切削、强力切削和阶梯切削,从而减少辅助时间,以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
(√)18、在铣削螺旋面加工时,由于分度头主轴要在加工过程中连续旋转,所以主轴不能缩紧。
(√)19、铣刀的螺旋角越大,则前角越大。铣削高温合金时应采用较大的螺旋角,以减小切削力。
(√)20、铝合金的塑性较好、溶点低、粘刀现象严重及排屑不畅,铣削时表面粗糙度的值不易降低。 二、选择题:
1. 在三相笼式异步电及脱离三相交流电源后、给定子绕组加一直流电压,即通过直流电流,
利用转子感应电流与静止磁场的作用以达到制动,那么这种制动属于(C) A、再生制动       B、反接制动      C、能耗制动   D、单向制动
2.某一圆柱零件,要在V形块上定位加工其圆柱表面上一键槽,由于槽底尺寸的标注方法不同,其工序基准可存在三种情况,那么当(C)时,定位误差最小。
1
A、工序基准为圆柱体上母线   B、工序基准为圆柱体中心线
C、工序基准为圆柱体下母线    D、工序基准为圆柱体任意母线
3、当有人触电而停止了呼吸,但心脏仍有跳动,应采取的抢救措施是(  C )。
A、立即送医院抢救   B、请医生抢救  C.、就地立即做人工呼吸  D.、就地做胸外挤压 4、锻造毛坯在加工前安排的热处理是( D    )。
A、 回火       B、 时效        C、 表面淬火        D、正火 5.平面的精铣加工应达到的经济精度为(B)
A、IT 6~IT9     B、 IT10    C、 IT10~IT11    D、 IT11~IT12
6.当不对称双角铣刀的轮廓角θ1为标准值且小于90°时,小角度δ的标准值为。(A) A、15°          B、20°           C、25°       D、.30° 7. 用成型铣刀加工锥齿轮所产生的误差应归属于。(A) A.原理误差     B.刀具制造误差    C.测量误差      D.调整误差 8.高速钢的终端温度一般应控制在(C)范围内。
A、1150~1180C°  B、950~ 1100C°  C、900~ 950CD、 50~900C° 9、“TLLEF”、“TLRGT”、“TLON”是表示刀具相对于 (B)位置关系的关键词。 A、零件面    B、 导动(向)面   C、 检查面     D、前三者均可   10、基本偏差代号为p、r的轴与基本偏差代号为H的孔可以构成(D  )。 A、间隙配合    B、过渡配合   C、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    D、过盈配合 11、在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中,代号Ra指的是( A )。
A、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B、微观不平十点高度   C、轮廓最大高度    D、以上都不正确 12、金属材料受外力作用产生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称为(  A    )。 A、弹性     B、塑性    C、韧性     D、强度
13、热处理正火的工艺过程是: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温适当时间,然后(  B )。
A、在炉内随炉一起冷却    B、出炉在空气中冷却   C、出炉放入油中冷却    D、出炉放入水中冷却
14、在两个齿轮中间加入一个齿轮(惰轮),其作用是改变被动齿轮的(   B)。 A、传动比    B、旋转方向    C、旋转速度     D、旋转速率 15、铣削成型面时,可以用( B   )。
A、立铣刀    B、成型铣刀  C、沟槽铣刀   D、圆柱铣刀
16、圆周铣顺铣时,切屑的厚度( A   )。
A、 由厚到薄  B、由薄到厚   C、不变   D.、先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 17、箱体上一般同轴线轴承孔的同轴度误差不应超过( B )。
A、 最小孔径公差的1/3   B.、最小孔径公差的1/2     C、 最小孔径公差的1/4    D、最小孔径公差的1/5
18、职业素质的核心内容是( C )。   A、 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B、 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    C、 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D.、 专业技能
19、当孔径大于15~20mm,IT7,Ra=1.6-0.8时,最佳加工方案应为( B )。     A、钻-铰-精铰  B、钻-扩-粗铰-精铰
C、钻-扩-铰   D、钻-扩-机铰-手铰
2
20、在齿轮加工中,齿坯与工作台的几何偏心,将引起齿轮的( D )误差。    A、基节  B、齿向  C、齿距  D、齿距累积 21、如下图中结构工艺性好的是(C )图。
22、砂轮主轴与工件轴线不等高时,磨削外圆锥时,将使锥体母线形成(  D )。    A、中凹抛物线  B、中凸双曲线  C、中凸抛物线  D、中凹双曲线 23、计算机网络划分为远程网、局部网的主要依据是( A ) A、主机和终端设备分布的地理位置的远近
B、通信子网间的互连方式  C、信息传输速率    D、前三者均可
24、测量器具的不确定度的选取应充分发挥测量器具的潜力,同时也要考虑检测的经济性,
一般约为被测工件安全裕度的(A )倍。
A、0.9    B、1   C、1.5   D、2
25、检验X6132型铣床主轴的轴向蹿动误差,须将百分表测头顶在检验棒(C ),旋转主轴且在轴向施加200N左右的推力或拉力。
A径向       B圆周面上      C 端面中心处     D中心线的垂直方向上 26、进行铣床水平调整时,工作台应处于形成的(B )位置。 A适当     B中间    C 极限     D任意位置
27、检验铣床工作精度,通过试切工件,以试件的加工精度来评定,试切时,对事件的材料、试切条件都有要求,一般要求时间材料为(D )。 A、 45钢       B、 铸钢   C 、 黄铜  D、 灰铸铁
28、坐标法铣削小导程等速凸轮,应把工件装在分度头上,分度头主轴与工作台面( C )。 A、平行     B、成一直线   C 、 垂直   D、 成30°
29、采用单角铣刀铣削等螺旋角锥度刀具时,调整铣刀和工件相对位置,先使单角铣刀(C )通过中心。
A、主切削刃       B、副切削刃   C、 侧刃    D、 横刃 30、(A )是指直接用于改变零件的尺寸、形状和位置及表面质量所需的时间。它由切削时间和空行程时间组成。
A、基本时间  B、辅助时间   C、工作地服务时间     D、加工时间
31、采用先进夹具,不但能大大减少辅助时间,还能减少基本时间。若采用( A)夹具,可使零件的基本时间与辅助时间重合,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3
A、连续铣削夹具   B、成组    C、通用    D 、可调
32、检验X6132型铣床升降台移动对工作台台面的位置度,测量用窖池应放在( C)位置上进行测量。
A、四个     B 、三个   C 、 二个      D、一个
33、零件的加工平面与基准平面在( C)方向上发生倾斜的平面叫复合斜面。 A 、0       B 、1       C、  2            D、3
34、 一般用试件试切法检验铣床的工作精度,规定在加工试件时必须用(A)铣刀。 A、直径小于或等于60mm    B 、成形    C、硬质合金    D、 直径大于或等于60mm
35、HBS符号表示金属材料的( A )指标。
A、布氏硬度   B、维氏硬度     C、屈服点    D、疲劳强度
36、在低压的液压系统中,适合选用(B)泵。 A、片    B、齿轮  C、柱塞   D、螺杆
37、单向阀与(C)阀相关联,可构成执行机构的正向慢速、反向快速。 A、溢流    B、顺序    C、节流    D、减压 38、下列电器属于主令电器的是(D)
A、开关   B、 接触器    C、断器    D、按钮
39、在自动化机械中,广泛应用各种(A)机构。它的作用是将主动件的连续运动,转化成从动件的往复移动或摆动。
A、凸轮     B、连杆  C、曲柄滑块   D、 曲柄导杆
40、滚动轴承能否顺利工作,决定与(C)。
A、正确的选用轴承的类型    B、轴承的组合应用    C、选择正确和组合应用       D、轴承的安装 三、简答题
1、简述用齿轮铣刀铣蜗杆的特点。
答:用齿轮盘铣刀铣削大模数蜗杆或多头蜗杆的生产率较高,劳动强度较低。但由于螺旋面铣削时的干涉现象,铣削后蜗杆的齿形误差较大,所以只适用于精度要求不高的蜗杆或做粗加工。
2、按基准统一原则选用精基准有何优点?
答:按此原则所选用的精基准,能用于多个表面及多个工序的加工,可以减少因基准变换带来的误差,提高加工精度。此外,还可减少夹具的类型,减少设计夹具的工作量。 3、刀具半径补偿对编程有什么作用?它是如何实现的?
答:当数控装置具有刀具半径补偿功能时,在编制程序时不考虑加工所用的刀具半径,直接按照零件的实际轮廓来编制加工程序。这就简化了编程工作,编各人员不但可以直接按零件轮廓编程,而且可以用同一个加工程序,对零件轮廓进行粗精加工。在加工时,把实际采用的刀具半径值输入给数控装置或由“刀具半径拨码盘”输入,系统便自动地算出每个程序段在各坐标方向的补偿量。 4、工件的加紧原则有哪些?
4
答。1.加紧时不应破坏工件定位时所处的正确位置 2.加紧力的大小应保证加工过程中镗削工件的位置不发生变化 3.零件在加紧厚的变形和受压力后表面可能引起的损伤,不应超过技术文件上的规定 4.不应出现因毛坯形状不规则而产生夹不紧的现象 四、论述分析题
1、说明下图中气-液压联合夹紧装置的工作原理。
答:如图c1-17所示,右边部分为增压器,左边部分为夹紧装置。增压器右端为气缸,左端为油缸。活塞1的活塞杆2 便是油缸的活塞。活塞1左移通过活塞杆2迫使油缸内的油经管路进入夹具油缸,推动活塞 3将工件 夹紧。
2、什么是工艺规程?在生产中起什么作用?制定工艺规程的步骤?
答: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简称工艺规程,是把工艺过程的有关内容用文字以表格的形式写成工艺文件。它是指导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按照工艺规程进行生产可以保证产品质量和较高的生产率及经济效果,工艺规程是生产,组织和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还是新建或扩建工厂或车间的基本资料。 制定工艺规程的步骤:
1分析研究产品的装配图和零件图。 2确定毛坯 3拟定工艺路线
4确定各工序所采用的设备
5确定各工序所使用的刀具,夹具,量具和辅助刀具。 6确定各主要工序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 7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
5
8确定切削余量 9工时定额的估算。
3、结合工作实际论述铣工作中如何保证技术要求和安全文明生产的要点。
五、计算题:
1.    要对一把锥角δ=60°,齿槽角θ=65°,齿数Z=24外径D=80㎜,前角γ=0°单角铣
刀开锥面齿(见图X1—04)求分度头仰角α和铣削深度h。  解:由已知图形可知:
α=β-φtanBE/OERK/OE
tanOE/R
∴OER•tan
在⊿OBC中cosε=(R-K)/R ∴R-K=R×cosε 将②、③代入①中得
tanβ=(R×cosε)/(R×tanδ)= cosε/tanδ ∵ε=360°/Z=360°/24=15°代入④中得 tanβ=cos15°/tan60°=0.557677536 ∴β=29°08′50.73″
CGBC/tan BCR•sin
L =(R-K)/sinβ 而sinBG/LCG/L 将⑤、⑥、⑦代入⑧中的
sinφ=((R·sinε)/tanθ)/((R·cosε)/sinβ)
=(tanε·sinβ)/ tanθ =(tan15°×sin29°08′50.73″)/tan65° =0.060856378 ∴φ=3°28′57.07″
∴α=29°08′50.73″-3°28′57.07″=25°39′53.67″
∴h=(R/cosδ)·sin(90-δ-α)=R×cos(δ+α)/ cosδ=40×cos85°39′53.67″
6
=6.0472(mm)
答:分度头须仰起
25°39′53.67″,切削深度为
6.0472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