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山西省忻州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山西省忻州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来源:华佗小知识
山西省忻州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 (2分) (2017九上·民勤期末)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栈桥(zhàn) 禁锢(jìng) 丝缕(lǚ) 诅咒(zǔ) B . 喑哑(yīn) 恣睢(suì) 陨落(yǔn) 锲而不舍(qiè) C . 襁褓(qiǎng) 谮害(zèn) 亵渎(xiè) 诬蔑(miè) D . 味同嚼蜡(jiáo) 恪守(gè) 佝偻(gōu) 咨诹(zòu) 2. (2分) (2019·海珠模拟)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他们是一对默契(qì)的搭档,为了共同的目标齐心协力,锲(qiè)而不舍。 B . 一个人可以性格倔强(jiàng),但是不能是非不分,不能强(qiáng)词夺理 C . 小宇一直理解不了这首边塞(sài)诗的主旨,经过老师点拨后顿开茅塞(sè)。 D . 有些书要自己咀嚼(jué)消化,若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则味同嚼(jiáo)蜡。 3. (2分) (2017·大石桥模拟)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对于那些肆意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不能作袖手旁观的看客。 B . 年轻人要有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困难,努力拼搏。 C . 莫言在获奖演讲中与听众神聊海吹了三个意味深长的故事。 D . 谈起互联网,那孩子说的滔滔不绝,左右逢源。

4. (2分) (2015七上·包头期中) 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博物馆展出了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B . 我们正在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C . 中国长城是世界上没有的奇迹。

D . 李春燕的感人事迹,使全体学生深受教育。

5. (2分) (2018·娄底)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一感人肺腑的经典诗句出自当代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C . 当代女作家宗璞在《废墟的召唤》中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一起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传达出一咱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

D . 《童年》写的是英国大文学家高尔基亲身经历的一段童年往事。 6. (2分) 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华西都市报26日报道 作为四川唯一代表,被誉为“盐之都、龙之乡、灯之城”的自贡昨日起接受申报世界

第 1 页 共 10 页

地质公园的最后考察。25日下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两位特派专家莅临盐都,开始了为期3天的世界地质公园考察任务。规划建设中的自贡世界地质公园包括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迹园区、自贡盐业科技园区等三大园区,面积达56 . 6平方公里。

据悉,两名专家在三天时间里将考察包括自贡彩灯博物馆、恐龙博物馆、盐业历史博物馆在内的8个盐都著名景区景点,并悉心听取自贡市关于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详细汇报。

A . 自贡为四川“申世”唯一代表 B . 自贡接受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最后考察 C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派专家莅临盐都考察 D . 自贡世界地质公园面积达56 . 6平方公里

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

7. (10分) (2017七上·深圳期中)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 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2) 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3) 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李白)

(4) 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5) 水何澹澹,________。(《观沧海》曹操) (6) ________?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王湾)

(7)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寄托对民众同情和对和平渴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8)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芦笛引发兵士们一夜乡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

8. (5分) 阅读下面材料,写一则招领启事。

昨天(2015年6月24日)下午,有位同学在学校阅览室拾到一个红色钱包,钱包内有人民币55元,一张饭卡。这位同学把钱包交到了德育处。请你以学校德育处的名义拟写一则招领启事,请失主到学校德育处认领。

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9. (5分) (2016·长沙)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一个从材料的主要角度探究出的道理。 一颗钉子惹的祸

国王查理三世和公爵亨利准备拼死一战,这场战斗将决定谁统治英国。

战斗进行的当天早上,国王派一个马夫去给自己最喜欢的战马打铁掌,他要骑着这匹马打头阵。打铁掌的铁匠钉到最后,发现少了一颗钉子。正准备去找,马夫不耐烦的说:“算啦,等不及了,就少用一颗吧。”铁匠在马夫的催促下,只好让一只马掌少钉了一颗钉子。两军交锋了,国王冲在最前面。战争进行到最关键处,国王战马的那少钉了一颗钉子的马掌突然掉了,战马受惊,国王被掀在地上,士兵见国王落马,军心大乱,国王最终输掉了这场战争。事后,国王痛心的说:“一匹马,我的国家倾覆就因为一匹马!”

第 2 页 共 10 页

也许国王永远不知道,导致他失败的并不是一匹马,而仅仅是一颗钉子!

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4分)

10. (4分) (2018·江西)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临江仙① 【宋】元好问

李辅之在齐州② , 予客济源③ , 辅之有和。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注】①1235年秋,词人从济源到齐州,与李辅之两次畅游大明湖。这首词大概写于1238年,当时词人正准备携家由济源回山西太原。②齐州:地名,与词中的“东州”均指今山东济南。③济源:地名,今属河南。

(1) 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词的两片所写,既不同时也不同地,时隔三年人距千里,既有欢快的回忆,也有深沉的怀念。 B . 上片前三句以“红妆”应“荷花”,“翠盖”应“荷叶”,突出了大明湖新秋的景物特点。 C . “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是对上片的总结,写出了景物的美好,人物的得意。 D . 下片一反上片欢聚融洽的气氛,转写分离的愁苦和词人急于乘舟奔赴东州的心情。 (2) 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词的上片以“木兰舟”点缀于“红妆”“翠盖”之间,营造出“人在画中游”的美妙意境。 B . 这首词质朴的语言与纯真的情感相辅相成,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C . 词的下片“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京州”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 . 这首词借“一尊白酒”寄托“离愁”其写法与杜牧的《赤壁》有异曲同工之妙。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9分)

11. (19分) (2017九上·郑州月考)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

【乙】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君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________

第 3 页 共 10 页

②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________ ③蹴尔而与之________ ④乡为身死而不受________

(2)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②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3) 语段(一)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好处?

(4) 语段(二)的故事印证了语段(一)的什么观点?曾子和孟子都坚持怎样的做法?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6分)

12. (30分) 阅读下面课文内容,进行阅读实践。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从口边流露出来。但是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不愿意做。不愿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深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地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象赛球一般,因竞争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上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1)

本段要说的中心话题是 (2)

为本段的中心论点提供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论据。 (3)

本段中设例的作用是 (4)

本段除了运用举例论证外,还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

第 4 页 共 10 页

(5)

发挥想象,将“这种生活,真算得上人类理想的生活了”中“理想的生活”描写出来。 (6)

说说本段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13. (16分) (2019·滨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渴睡 契诃夫

夜间。小保姆瓦尔卡,这个十三岁的姑娘,正在摇一个摇篮;她哼着歌:睡吧,好好睡……

长明灯在天花板上印下一大块绿斑,襁褓和裤子投下长长的阴影……灯火一闪摇,绿斑和阴影就活了,好像让风吹动的一样。

娃娃在哭。他早已哭得声音哑了,可他还是不停地哭。可是瓦尔卡困了。她的眼皮睁不开,脑袋耷拉下来,脖子酸痛。她的眼皮和嘴唇都动不得,她觉着她的脸仿佛干了,化成了木头。

“睡吧,好好睡。”她哼道。

火炉里有个蟋蟀在唧唧地叫。毗邻的房间里,老板和师傅阿法纳西在打鼾,摇篮怨艾地吱吱嘎嘎响,瓦尔卡哼着——这一切合成一支夜晚的催眠曲,催她入睡,她却万万睡不得,求上帝别让她睡着才好,要是睡着了主人们就要打她了。

灯火闪摇。那块绿斑和阴影动起来,扑进瓦尔卡的半睁半闭的、呆瞪瞪的眼睛里,化成朦胧的幻影。她看见一条宽阔的大路,满是稀泥;沿了大路,背着行囊的人们在路上慢慢走,阴影摇摇闪闪;大路两旁,隔着阴森森的冷雾可以看见树林。

现在她看见自己在一个黑暗的、闷得不透气的茅草屋里。

她那去世的父亲正在地板上翻来覆去地打滚。她看不见他,可是她听得见他痛得在地板上打滚,哼哼唧唧。母亲已经跑到主人的庄园里去报告。

母亲回来了,小声说:“他把灵魂交给上帝了,他们说治晚了……”

瓦尔卡走进树林,在那儿痛哭,可是忽然有人打她的后脑勺,下手那么重,弄得她的额头撞在一棵桦树上。她抬起眼睛,看见自己面前站着老板。

“你在干什么,你这个贱丫头?”他说,“孩子在哭,你却睡觉!”

他使劲揪一下她的耳朵,她晃了晃脑袋,一会绿斑、阴影又占据了她的脑子。她又看见满是稀泥的大路,背着行囊的人躺下去睡熟了。瓦尔卡又想睡得不得了。

瓦尔卡跳起来,往四下里看一眼:原来这儿没有大路,没有母亲,没有遇见什么人,只有老板娘站在房。 瓦尔卡只能又摇起摇篮来。绿斑和阴影渐渐不见了,可是她还是困,困极了! “瓦尔卡,把炉子生上火!” “瓦尔卡,把老板的雨鞋刷干净!”

第 5 页 共 10 页

活儿多的是,她一分钟的空闲也没有。她恨不能往地板上一扑,什么也不管,睡它一觉才好。

白天过去了,瓦尔卡看见窗子渐渐变黑,按一按像木头一样的太阳穴,微微笑着,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笑。或许她不久就可以好好的睡一觉。到傍晚,客人们到老板家里来了。

“瓦尔卡,烧茶炊!”老板娘喊道。

“瓦尔卡,快跑去买伏特加来!瓦尔卡,拔瓶塞的钻子在哪儿?瓦尔卡,把青鱼收拾出来!”最后,客人们总算走了。灯火熄了,老板和老板娘都去睡了。

“瓦尔卡,摇娃娃!”她听见最后一道命令。

天花板上的绿斑、裤子和襁褓的影子,又扑进瓦尔卡的半睁半闭的眼睛,弄得她脑子里迷迷糊糊。

娃娃还是啼哭,哭得乏透了。瓦尔卡又看见泥泞的大路、背着行囊的人、她母亲、她父亲。样样事情她都明白,个个人她都认得,可是在半睡半醒中她就是弄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力量捆住她的手脚,压住她,不容她活下去。她往四下里看,找那个力量,好摆脱它,可是她找不着。临了,她累得要死,用尽力气睁大眼睛,抬头看那闪闪摇摇的绿斑,听着啼哭声,这才找到了不容她活下去的敌人。

原来敌人就是那娃娃。

她笑了。她觉着奇怪:怎么这点小事以前她会没有弄懂呢?绿斑啦、阴影啦、蟋蟀啦,好像也笑起来,也觉着奇怪。

这个错误的观念抓住了瓦尔卡。她从凳子那儿站起来,脸上现出畅快的笑容,眼睛一眨也不眨,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她想到她马上就会摆脱那捆住她的手脚的娃娃,不由得觉着痛快,心里痒酥酥的……弄死这个娃娃,然后睡吧,睡吧,睡吧……

瓦尔卡笑着,挤了挤眼睛,向那块绿斑摇一摇手指头,悄悄走到摇篮那儿,弯下腰去,凑近那个娃娃。她掐死他以后,就赶快往地板上一躺,高兴得笑起来,因为她能睡了。不出一分钟她已经酣睡得跟死人一样了。

(选文有删减)

(1) 本文与《凡卡》在情节上有着惊人的相似,法国学者布雷蒙对叙事的基本序列做过这样的概括:情况形成——采取行动——取得结果。请根据这一理论填写出这篇文章的故事情节。

情况形成阶段 采取行动阶段 取得结果阶段 《凡卡》 苦难的学徒生活 给爷爷写信求助 绝望后继续学徒生活 《渴睡》 ①________ 掐死娃娃获取解脱 ②________ (2) 小说的多处写到了瓦尔卡的“笑”(文中画线的语句),请仿照表格中的批注,从结尾两段写“笑”的句子中任选一处作批注。

句子 瓦尔卡看见窗子渐渐变黑,就按一按像木头一样的太阳穴,微微笑着,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笑。 她笑了。她觉着奇怪:怎么这点小事

批注 瓦尔卡看到黑夜即将来临,她可以不用像白天这样拼命干活,而且说不定还可以打个盹。从笑中,我们体会到了瓦尔卡生活的悲苦。 ①________ 第 6 页 共 10 页

以前她会没有弄懂呢?绿斑啦、阴影啦、蟋蟀啦,好像也笑起来,也觉着奇怪。 她从凳子那儿站起来,脸上现出畅快的笑容……瓦尔卡笑着,挤了挤眼睛……她掐死他以后,就赶快往地板上一躺,高兴得笑起来…… ②________ (3) 在作家笔下反复出现的事物或情景往往会成为读者理解作品的关键切入点。本文多处出现绿斑和阴影(文中画线句子),请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理解。

(4) 小说家根据创作的需要或审美的设定,往往采取不同的叙述视角讲故事。请比较《契诃夫短篇小说选》与《简·爱》叙事视角的不同。

知识卡片:全知视角即作者是叙事者,凌驾于整个故事之上,洞悉一切,随时对人物的思想及行为做出解释和评价。内视角即小说中的某个人物充当叙述者,从他的视觉、听觉及感受角度去传达一切。内视角包括主人公视角和见证人视角两种。

小说 叙事视角 举例 表达效果 《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全知视角 第三人称叙述 《渴睡》第5段 火炉里有个蟋蟀在唧唧地叫。毗邻的房间里,老板和师傅阿法纳西在打鼾,摇篮怨艾地吱吱嘎嘎响,瓦尔卡哼着①________ ——这一切合成一支夜晚的催眠曲,催她入睡,她却万万睡不得,求上帝别让她睡着才好,要是睡着了主人们就要打她了。 内视角 《简·爱》 (主人公视角) 第一人称叙述 ②________ 主人公视角第一人称叙述具有亲切感和真实感;同时可以更真切地揭示自己深层的内心世界,读者也更容易走进她的内心,感同身受。 (5) 创作于19世纪末的《契诃夫短篇小说选》描绘了社会的众生相,其中塑造的“小人物”形象在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老舍作品《骆驼样子》同样关注了“小人物”的命运。请分别结合两部作品具体人物,谈谈小说塑造这些典型“小人物”形象的意义。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4. (5分) 写作。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行走的过程。行走不仅是双腿走路,也是一种人生姿态,一种精神历程。正处青春年少的我们,常常行走在自然风景内,行走在街头巷道中,行走在艺术长廊里,行走在茫茫书海中,行走在仁爱温馨里……我们或快乐,或感动,或徘徊……这些丰富多彩的行走历程,让我们顿-晤,催我们奋进,促我们成长。

请你以“行走在 ”为题,写一篇文章。写出自己的行走经历、独特体验和感悟。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③不少于600宇。

第 7 页 共 10 页

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1、 2-1、 3-1、 4-1、 5-1、 6-1、

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

7-1、7-2、7-3、7-4、7-5、7-6、

7-7、

7-8、

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

8-1、

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9-1、

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4分)

10-1、

第 8 页 共 10 页

10-2、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9分)

11-1、11-2

11-3、11-4、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6分)

12-1、12-2

12-3、12-4、12-5、12-6、

13-1、13-2

13-3

第 9 页 共 10 页

13-4、

13-5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4-1、

第 10 页 共 1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