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 |r ,’J网5’-函 2015年第27期(总第267期) 小学语文分层作业设计的方法探讨 古丽汗・阿斯哈尔 (石河子第五小学,摘探讨。 石河子832000) 要分层教学法是众多教学方法当中以学生为主,围绕学生开展教学的代表性教学方法,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在本文当中对分层教学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环节当中的应用进行 关键词小学语文;分层教育;作业设计 作业是教师在课后为学生布置的能够用于考核学生课堂学 为,此阶段工作行为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会直接影响作业分层效 习效果,巩固学生课堂学习基础,提升知识记忆能力的学习任 务,在一个系统的教学行为当中,作业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基础知识水平以及 智力发育都存在差异,所以想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都 实现进步是存在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对课后作 业的分层设计来实现教学效果提升,以达到教书育人之目的。 一、根据学生学科表现进行“主体分层” 分层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学习需求来展开的教 学方法。在这一教学宗旨下,分层教学想要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 时,发挥出自身的作用性,就必须要先做好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 的掌握,通过有效的“主体分层”来为分层作业设计打好基础。在 对学生的语文学科表现进行调研时,为了保证获取信息的准确 性,教师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调研。首先是学生的语文考试 成绩。考试是能够直接反映学生知识掌握水平的途径,所以在对 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进行调研时,对于考试的评价至关重要。其次 是学生的课堂表现能力。这种课堂表现力主要是对学生课堂专 心程度、活跃程度等方面进行掌握,并从中发现学生对于语文学 科的学习兴趣。最后是对学生的语文作业的完成情况。教师在这 一环节中,一方面是看学生的作业完成水平,另一方面是看学生 完成状态。其中完成水平可以通过是否完成作业,作业正确率等 方面发现,完成状态则是通过学生的作业整洁程度、规范程度等 方面来发现。此方面的调研能够深入的了解学生对语文学科的 学习态度,是帮助教师正确进行“主体分层”划分的重要依据。 表1学习主体在语文学科中的层次划分 层次名称 划分依据 一飞冲天 基础扎实,兴趣浓厚,课堂表现突出 激流勇进 基础稳固,兴趣较好,课堂表现稳定 步步登高 基础稍差,兴趣平淡,课堂表现平平 二、按照因材施教策略进行“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是教师根据对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的掌握,结合教 学大纲要求,为学生制定的阶段性学习计划。在分层作业设计环 节中,教师在完成教学主体分层后,就要开始进行教学目标分 层。在教育事业当中,如何实现因材施教一直是教师所探寻的教 学效果,而这一教学效果是能够在分层教学中依靠对教学目标 的有效分层得以实现。在进行教学目标分层时,教师一方面要做 到对教学大纲的要求熟记于心,另一方面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 状态有十分透彻的了解与掌握,结合已经完成的“主体分层”来 实现对教学目标的有效分层。 表2学习目标在语文学科中的层次划分 l层次名称 划分依据 一飞冲天 通过适当课外练习作业,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实 现语文学习能力提升 激流勇进 通过有效的作业布置,进一步激发语文学习兴趣,调动学 生的课堂参与表现能力 步步登高 通过稳固性作业布置,扎实学习基础,激发学习兴趣,调动 课堂表现 三、结合教学目标要求进行“作业分层” 作业分层是分层教学在语文作业设计环节中最为重要的行 230 果,因此教师必须要予以高度重视。在完成学习主体与学习目标的 分层后,教师就可以按照教学目标来为学生进行科学的作业分层 设计。在这一环节当中教师要保证作业的有效性,避免学生因为对 分层作业布置的错误认识,而对f电1门造成心理影响,为此教师可以 通过分组比赛的模式来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分层教学,以实现教 学效果提升的目的。例如在进行《寓言两则》(人教版三年级下)的 作业布置时,笔者就为学生开展了作业分层设计。 表3作业设计在语文学科中的层次划分 层次名称 划分依据 一飞冲天 他们分享你的看法请把《掩耳盗铃》、《守株待兔》讲给爸爸妈妈听,跟 ,并找到类似的寓言故事; 激流勇进 请把《掩耳盗铃》、《守株待兔》讲给爸爸妈妈听,跟 他们分享你的看法,并写出读后感; 步步登高 请把《掩耳盗铃》、《守株待兔》讲给爸爸妈妈听,跟 他们分享你的看法; 四、坚持正确引导鼓励进行“评价分层” 在作业分层设计中,作业评价作为收尾环节,其对于整个分 层作业设计教学效果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因为对于心智尚未 成熟的小学生而言,他们在认真完成作业时,最想要得到的就是 教师的肯定与赞扬,这是人在付出努力后想要获得肯定的本能 表现。如果教师以弓l导、鼓励的方式去进行评价,那么学生的作 业自信心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反之学生则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 这对于学生的学科学习和未来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进 行作业评价时,教师也要秉承坚持正确引导和鼓励,来对学生的 作业进行分层评价。实际上,所谓的“评价分层”就是对不同层次 学生有一个不同的评价基准点,而这个基准点是以学生的实际 学习能力而决定的,其实基于学生对自身作业完成的情况进行 评价的,而并非是统一标准的班级式评价。在评价时教师应多使 用鼓励的语言,对学生完成作业所付出的努力给予肯定,如果学 生作业效果欠佳,那么教师可以在鼓励之后,给予适当的引导, 来帮助学生进步。例如“小明作业做的非常棒!但是老师觉得如 果……作业效果是不是更好呢?” 五、总结 综上所述,作业在教学体系当中的重要性是任何教学行为 都无法比拟的,因此做好对作业效果的把控,对于提升教学效果 来说至关重要。基于小学生思维、兴趣等特点的分析,可以发现 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的差异性是必然存在的。为 了将这种差异性对语文教学效果的不利影响控制到最小,我们 必须要从课后作业人手,以分层设计为途径,围绕学生的实际学 习情况来进行作业布置,进一步达到按需供求,有的放矢的进行 教学,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为学生未来 在语文方面的发展打下优质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丽娜.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作业实施策略的研究[D].东 北师范大学,2012. ‘ [2】江竹凤.谈小学语文分层作业设计卟新语文学习(教师 版),2011,03: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