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学校数学第九册第58页预备题、例5。 教学目的:
1、使同学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学会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解答简洁的相遇求路程的应用题。
2、培育同学的观看、比拟、分析、综合力量及解决实际问题 的力量。
3、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事物是改变的、进展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建立解题思路,把握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相遇问题中速度和、相遇时间和总路程之间的关系。 教学关键:
使同学弄清每经过一个单位时间,两物体之间的距离改变。 教具预备: 计算机及帮助软件 教学过程: 一、展现设疑: ⑴复习铺垫
第 1 页
同学们,过去我们已经学过一些有关行程问题的学问。今日,我们要在过去的学问根底上把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讨论,为了更好地把握新学问,如今我们把一些相关学问进展复习。
1、口答:张华每分钟走65米,走了4分钟,一共走了多少米?〔电脑帮助〕
为什么这样列式,谁会用一个数量关系式来答复? 2、在27届奥运会中,我国体育健儿勇夺28枚金牌,使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无比兴奋和骄傲。如今我提议,以强烈的掌声庆贺我国体育健儿为我们取得的荣誉。
但是,鼓掌也很有学问,你们鼓掌时两只手是怎样运动的?从开头运动的地方,时间,方向及运动的结果等方面进展回忆,思索。 〔边问、边答、边板书〕 两手运动:
地点:两地 结果:相遇 时间:同时 方向:相对〔相向〕
今日,我们就要从以前讨论一个物体的运动转变为讨论两个物体运动的行程问题。 二、引导思疑
1、预备题:张华家距李诚家390米。两人同时从家里动身,向对方走去。张华每分钟走60米,李诚每分钟70米。 〔电脑帮助〕 请同学们看屏幕,张华和李诚是怎样走的,结果怎样?
第 2 页
〔电脑帮助〕
2、⑴先让同学填写表格中走的时间是1分钟这一行。完成后利用电脑演示两人同时动身相向而行1分钟的过程并集体校对答案。 问:走1分钟两人所走路程的和是怎样求出来?两人之间的距离呢?
⑵让同学把表格填完,利用电脑演示来校对
⑶引导同学观看并思索,随着两人走的时间一分一分地增加,两人所走路程的和怎样改变?两人之间的距离同时发生什么改变? 当两人的距离是0时,我们就说这时两人怎样了〔相遇了〕两人运动的结果就是相遇
⑷同桌商量:相遇时两人所走路程的和与两家距离有什么关系?〔电脑帮助〕 学校数学教案 篇2
本节课主要教学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材已经供给好了大体的框架和思路线索,教学时可以根据教科书提出的问题组织同学逐一解决,大体分为三大步骤,先引导同学从情境中觉察问题,收集信息,能够从详细的情境中抽象出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再尝摸索索、查找综合运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习与他人合作、沟通的过程中,形成解决问题的根本策略;最终通过反思解决方法的正确与否,让同学在沟通、评价中进一步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 学情分析
这节课是学习了两步混合运算的计算挨次后教学的,是引导同
第 3 页
学利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节应用课,前面同学已经积累了肯定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教学时通过多种方式进展,进一步培育同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加强同学对混合运算学问的把握。 教学目标
1.让同学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色条图〔线段图的邹形〕分析数量关系,感受其使问题简明、直观、便于分析的作用,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2.使同学解决问题的完好过程,学会用找出中间问题的方法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丰富同学解决问题的策略。
3.在分步列式解决问题的根底上,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会合理运用小括号转变运算挨次。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育同学仔细观看、思索、合作沟通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喜爱数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
1.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把握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2.会找出隐蔽的中间问题,并合理利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方法指导
引导法,提示法,学会观看,商量法,探究法 预设流程 具 体 内 容
第 4 页
激趣导入 〔约3分钟〕
一顿养分的早餐是一天生活的开头。对将近10个小时不停消耗能量却没有补充的身体来说,早餐非常重要。早餐唤醒了身体,开启了身体高效的新陈代谢;早餐能把能量最先供给到大脑,以便让我们有清楚的思路和推断力进展一天的工作、学习。不吃早餐,不仅会养分失衡、引起胃肠疾病,还会消失身体不适、简单年老、精神无法集中等各种问题,所以,要想学习好,早餐要吃好哦! 自主学习 〔约7分钟〕 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1. 认真观看,你知道了什么? 2. 谁能完好地说说这道题的意思?
3.要求“剩下的还要烤几次”你们会解决吗? 合作沟通 〔约10分钟〕 1.深化理解,体会方法
〔1〕一共要考〔90 〕个,已经烤了〔36〕个,剩下〔54〕个没有烤,每次烤9个,剩下的要烤〔6〕次。
〔2〕在图示中,把要考的90个看做一个整体,分成〔 已烤的 〕和〔剩下的 〕两局部,要求剩下的还要烤几次,必需先求出〔剩下的量 〕,再用剩下的数量除以每次烤的数量9个,就是要烤的〔 次
第 5 页
数 〕。
〔3〕尝试解决,小组沟通。 〔4〕全班沟通,教师板书。 〔90-36〕÷9 = 54÷9 = 6〔次〕
分步列式: 综合算式: 90-36=54〔个〕 54÷9=6〔次〕
追问: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5〕说出自己的想法。 〔6〕教师精讲,再次理清题意。 2.检查反思,归纳总结 问题:
〔1〕解答正确吗?说说你的想法。 〔2〕今日讨论的问题为什么必需两步解答? 精讲点拨 〔约5分钟〕
小结:解决一个问题需要两个和它有关的信息,假设其中的一个
信息直接给了,另一个信息没有直接告知我们,我们要先 求出它来,再解决最终的问题。
第 6 页
测评总结〔约15分钟〕 1.达标测试。 〔1〕 问题:
① 你知道了什么?
②想求“平均每个笼子放几只” 你会解答吗?请写一写。 〔25+15〕÷8 =40÷8 =5〔只〕
③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也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来关心说明。 ④为什么要先求“一共有多少只兔子”? ⑤ 解答正确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剩下的要用5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多少米?问题: ①你知道了什么?
②要求“平均每天挖多少米” 你会解答吗? 画一画,算一算,把你的想法表示出来。 〔60-15〕÷5 = 45÷5 = 9〔米〕
③解答正确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④为什么这道题要用两步来解决?
⑤剩下的要用5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多少米?
第 7 页
〔3〕 同学们在做操,假设9个人一排,可以站几排? 问题:
①你知道了什么?
②你会解答吗?把你的想法写出来。 6x3÷9 =18÷9 =2〔排〕
③为什么这道题要用两步来解决? ④这道题的综合算式不需要加小括号吗? ⑤解答正确吗? 2.课堂总结
解决一个问题需要两个和它有关的信息,假设其中的一个信息直接给了,另一个信息没有直接告知我们,我们要先求出它来,再解决最终的问题。 3.布置作业
作业:第55页练习十二,第2题、第3题。第56页练习十二,第5题。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例4: 〔90-36〕÷9 = 54÷9
第 8 页
= 6〔次〕
分步列式: 综合算式: 90-36=54〔个〕 54÷9=6〔次〕
追问: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校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7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理解并把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能应用这个方法把分数化成小数,或把小数化成分数
过程与方法:培育同学的分析力量和综合应用学问的力量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通过同学的主动探究,增添同学的胜利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并把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能应用这个方法把分数化成小数,或把小数化成分数
教学难点:理解并把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能应用这个方法把分数化成小数,或把小数化成分数 教学预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现台 教学课时:1 总课时
教学思路:通过对前面学问的复习,唤起同学对相关学问的主动回忆,为新课的学习打下根底。
一、复习预备 1倍嗝教蹇渭出示:用小数和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中的阴影局部。
第 9 页
2(1)0.3里面有3个()分之一,它表示()分之()。 (2)0.12里面有12个()分之一,它表示()分之()。 (3)0.016里面有16个()分之一,它表示()分之()。 3卑严旅娓鞲龇质写成除法算式。 2/3 5/6 8/4
师:前面我们分别学习了分数和小数的一些学问,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讨论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板书课题)
二、进展新课 1苯萄Ю1
多媒体课件出例如1:把3/4,11/25,23/8化成小数。 师:怎样把这些分数化成小数呢?比照前面复习的内容,你觉得可以用前面学习的哪些学问来把分数化成小数呢? 引导同学分析出可以把分数写成除法算式来计算。 师:我们可以试着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想一想,应当怎样计算呢?
同学商量后答复:可以把分数改写成除法,再求出它的小数商。 师:用这个方法,自己选一个分数试一试。
同学完成作业后,抽同学的作业在视频展现台上展现: 3/4=3÷4=0.75 11/25=11÷25=0.44 2/38=23÷8=2.875 师:能说一说怎样把分数化成小数吗?
随同学的答复板书:先把分数改写成除法算式,再求商。 师:用这个方法试一试,在把这些分数化成小数的过程中你会
第 10 页
遇到哪些新的问题?
要求同学完成第28页课堂活动第2题,完成后抽同学答复。 师:把这些分数化成小数时你遇到了什么新的问题? 生:把这些分数改写成除法算式后,有些算式除不尽。 师:这些能除尽的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不能除尽的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你能详细说一说哪些分数能除尽,哪些分数会消失除不尽这种现象吗?
随同学的答复板书:
能除尽(能化成有限小数)的:1/4,3/5,7/10。 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1/12,6/7,11/15。 师:把上面每个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你会觉察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有什么特征吗?
同学把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以后,抽同学的作业在视频展现台上展现出来。
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4=2x2 5 10=2x5 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12=2x2x3 7 15=3x5 师:依据上面的分析你能作出哪些猜测?
引导同学说出:我猜测分母只含质因数2和5的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假设除了质因数2和5,还含有其他质因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师:这个猜测对不对?请同学们自己写几个分母只含质因数2和5的分数来试一试。
第 11 页
同学试后,确定这个猜测是对的。 2苯萄Ю2
多媒体课件出例如2:把0.4,0.8,0.85,1.125化成分数。 师:怎样把这些小数化成分数呢?我们可以联系小数的意义来想:0.4是几分之几?0.85又是几分之几呢?
师:你能联系小数的意义在下面的直线上填上适宜的分数吗? 同学填后,问同学是怎样填的,引导同学说出0.4就是非常之四,0.8就是非常之几,0.85就是百分之八十五,1.125就是千分之一千一百二十五。
师:如今大家知道怎样把小数化成分数了吗?
生:0.4是非常之四,把它写成分数就是4/10,化简后是2/5。 (依据同学的答复板书:0.4=4/10=2/5。) 师:这样想对不对? 生:对。
师:请同学们像他那样思索,把0.85,1.125化成分数。 同学思索解答后,抽同学的作业在视频展现台上展现: 0.85=85/100=17/20 1.125=1125/1000=9/8 师:你是怎样想的呢?
生:我是这样想的,0.85表示百分之八十五,写成分数是85/100,把这个分数化简后是17/20。
师:(抽其次个同学答复)你又是怎样想的呢? 同学答复略。
第 12 页
师:你们赞成他们的想法吗? 生:赞成。
师:我也赞成他们的想法,谁来归纳一下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
指导同学说出:把小数化成分数时,先想这个小数表示的是非常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再把这个小数直接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能够化简的要化简。
师:下面我们做一个对口令嬉戏:由一个同学说出一个小数,另一个同学快速地把这个小数化成分数,看谁做得又快又对。 联系复习题来思索问题的解决方法,突出原有学问对新学问学习的推动作用,用“分解质因数”作一个引导,让同学自己去觉察分数化小数时哪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哪些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深化同学对分数化小数的理解,提高同学对分数化小数方法的把握水平 三、课堂小结
练习设计 练习七第1,2,3题。
板书设计 小数化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 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化成分数后,能约分的要约分
学校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物体的规律进展推理,并能有规律的进展排序。 2.能主动观看,主动探究,感知规律美
第 13 页
活动预备: 1.情境导入
今日小猫过生日,邀请了小狗小兔和小猴来做客,它们各走一条路,请小伴侣来看一看它们走了哪三条不同的路。 活动过程:
(1)观看三条路的排列,让幼儿感知物体排列的次序规律。学习按颜色.样子.大小间隔排列的方法。
(2)请幼儿观看每个小动物食物的排列规律,请个别幼儿进展答复,横线上应当填什么特征的食物。 (3)教师示范,请幼儿仔细观看。 (4)幼儿自己运用肯定的规律串小鱼 (5)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小鱼是排列的。 活动延长:
在区域投放不同特征的珠子请幼儿有规律的进展串连并与幼儿共享。
学校数学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这局部内容是在同学已学习百分数的意义,明确了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联系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由于百分数的计算通常是化成分数、小数来进展,而求百分率,又要把计算的结果化成百分数,所以学好这局部内容就为后面学习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打下根底。 学情分析:
第 14 页
由于百分数、小数、分数这三者之间有着亲密的联系,所以同学对百分数与小数之间的互化不难把握,同学可以利用自己原有的学问思索怎样互化,再归纳出互化的方法。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学会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能正确地较娴熟地进展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学、商量与沟通等学习活动,理解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主动参加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学习活动,体验互化方法的多样性,并获得胜利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百分数与小数互化方法。 教学难点:
在同学把握百分数与小数根本转化规律的根底上,如何引导同学通过观看分析、概括,把握它们互化的简便方法。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法。 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入
第 15 页
1、师:上节课我们讨论了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你能说几个百分数吗?谁能联系生活实际说几个百分数? 2、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百分数。
3、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小数化成分数。 0.45=1.2=0.6= 二、导入新课
依据分数与小数化成互化关系,请同学们猜测一下,百分数与小数也能互化吗?是的,百分数与小数也能互化。在生产生活中,为了简便,常常需要把小数或分数化成百分数,或者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或分数。这节课我们就探究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并能正确娴熟的进展互化。(板书课题: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探究新知。 1、仔细阅读课本80。
例1:小数化百分数仔细看书观看每一步转化的过程,重点看1.4和0.123每一步的过程。然后同学沟通改写结果。留意让同学说说方法,如:是怎样把一位小数1.4改写成百分数的?1.4是一位小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时,小数的位数不够你是怎么处理的?改写的根据是什么? 2、总结方法。
师:除了把小数转化为分数再转化为百分数的方法外,你还有更快捷的方法吗?同学组内沟通,明确结论:把小数改写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小数点向右移2位,添上%(同时板书:小数百分数)
第 16 页
3、填空:小数化百分数,先把小数转化成()数,再把分数转化成分。
4、把小数化成百分数、0.45=0.60.125=2.5=指名同学板演,并说说化的方法。重点弄清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让同学进一步观看算式看从小数到百分数的转化小数点是如何改变的?为什么?练习:书上第80
5、仔细看课本80页自学。 例2:百分数化为小数。
6、假设反过来把百分数直接改写成小数,又是怎样的呢?你还能说说吗?小组合作沟通得出:把百分数改写成小数,只要去掉百分号,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7、出例如2:把27%、135%化成小数。
师:请同学从右往左观看例1中三个例子,想一想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应当怎样做?请同学们试一试。(同学板演)让同学用一般的方法转化后汇报。
师:观看百分数数和化成的小数,想一想怎样能很快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并让同学说说怎样移动小数点?教师进展评价,引导验证规律。去掉%,小数点向左移2(同时板书百分数小数)
8、把百分数化成小数12%180%=指名同学板演,并说说化的方法。重点弄清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让同学进一步观看算式看从百分数到小数的转化小数点是如何改变的?为什么?练习:书上80 三、课时小结
第 17 页
向大家介绍一下今日你把握了什么新学问?学得轻松吗?是用什么方法学的? 四、作业
完成相应的练习册。 学校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激发同学的表达欲望,培育同学擅长探究的精神。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民族骄傲感。
2、学问目标:通过演示和对简易天平的实际操作,观看,探究等式的根本性质、从等式动身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推断是不是方程。
3、力量目标:通过简洁的天平试验理解并把握等式的根本性质。结合教学内容,培育概括、推理的力量。 教学重点: 建立方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
关心同学建立“方程”的概念,并会应用 教具预备:
天平、空水杯、水(可依据实际变换为其它实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今日我们上课要用到一种重要的称量工具,它是什么呢?对,它是天平。同学们对天平有哪些了解呢?天平由天平称
第 18 页
与砝码组成,当放在两端托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依据这个原理,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 二、新知学习
1、实物演示,引出方程。
操作天平:第一步,称出一只空杯子重100克,板书:1只空杯子=100克; 学校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体会学问的价值,并在此过程中获得主动地情感体验。增添同学对数学的奇怪 心和求知欲。
2、学问目标:通过活动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数,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3、力量目标:经受把实际问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展表达的抽象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明白、抽象概括的特点和优势。 教学重点:
会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 教学难点:
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用字母表示数,有哪些好处?但要留意什么?
2、用字母a、b、c表示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安排
第 19 页
律等。请同学结合字母表示的运算定律说说其含义。
3、用s表示面积,c表示周长,a表示边长,b表示宽,写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
4、下面各式中,哪些运算符号可以省略?能省略的就省略写出来。
二、新授。
〔1〕引导同学看书提问:从图、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a、爸爸比小红大30岁。 b、当小红1岁时,爸爸()岁,?? 师:这些式子,每个只能表示某一年爸爸的年龄。 〔2〕启发同学: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吗?〔可让同桌的两个同学小声商量〕 结合商量状况师适时板书:
法1:小红的年龄+30岁=爸爸的年龄 法2:a+30
提问:比一比,你比拟喜爱哪一种表示方法,为什么?让同学发表各自看法。在式子a+30中,a表示什么?30表示什么?a+30表示什么?
〔a表示小红的年龄,30表示爸爸比小红大的年龄,a+30即表示爸爸的年龄〕
想一想:a可以是哪些数?a能是200吗?为什么? 〔3〕结合关系式解答:当a=11时,爸爸的年龄是多少?同学把算式和结果填在书上。
第 20 页
2、小结: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可以表示运算定律、公式,也可以表示数量。
引导同学看书商量:〔可分成四人小组进展商量〕 〔1〕从图、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2〕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人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吗?
〔3〕式子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
〔4〕图中小伴侣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是多少? 请小组派代表答复以上问题。
3、总结:今日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三、稳固练习:
1、完成p48做一做集体评议。
2、请同学结合自己的身高、体重状况,算算自己的标准体重,并商量:比标准体重轻说明什么?假设比标准体重重,又说明什么? 3、解答p49第4题做完后在投影仪上展现评议。〔问问字母、式子表示的含义〕 四、作业: 1、完成p50第5题 2、完成p50第6题
解答第6题时可提问:u =t =让同学把握三种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留意巡察指导求式子值的书写格式。
第 21 页
板书: a=30=11+30=45 课后反思:
一、数学教同学活化的讨论现状
传统的数学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的。现实生活中,同学遇到的很多问题都需要应用数学学问解决,但是同学却不能学以致用,缺乏实践应用的力量。我国现有的数学教材与实际生活相脱离,应结合实际生活所需的数学学问,来改造数学教材。 二、数学教同学活化的重要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动,同学的实践力量和创新精神,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中数学学问,能够极大地活泼课堂气氛,提高学校生学习主动性,进而到达培育同学实际力量和创新精神的目的。同时,将数学学问应用到生活中,用数学的思维去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培育应用意识。
〔一〕数学教同学活化能够培育同学的创新精神和制造力量 在日趋剧烈的市场环境下,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有着特别大的优势,然而这种创新精神也是需要培育的。教师不再按教材内容去讲解,而是着制造性地选择使用教材。转变原有的数学教学方式,放手让同学在生活中查找身边的数学问题,更开发激发同学的制造力。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够活泼课堂气氛,也就很难给同学供给发挥制造力量的环境,数学教同学活化能够更好地将数学教学和生活实际相结合,供给给同学更多的实践、探究时机,加深同学对于数学的理解,
第 22 页
挖掘同学的制造力。
〔二〕数学教同学活化能够进展同学的应用意识和实践力量 数学学问表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学教同学活化能够极大提高同学的应用意识和实践力量。教师在生活中找到很多与数学相关的问题,收集起来和同学们商量,活泼课堂气氛,并教会同学在日常生活中观看数学问题,让同学明白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学问,培育同学的应用意识。
〔三〕数学教同学活化能够提高同学的学习爱好
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方式能够极大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同学的学习主动性,激发起同学们的学习爱好和求知欲望。将生活时间与数学教学严密结合,能够让同学在应用数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提高成就感,有利于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使同学布满热忱地去学习数学学问。
三、学校数学教同学活化的措施讨论 〔一〕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在详细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展必要的整合,将数学中的理性学问转变成生活中详细的问题,让广阔学校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所在,并通过学习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完善同学由感性熟悉到理性思维的转变的过程,也能够使广阔同学熟悉到数学对于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其学习数学的欲望。 〔二〕生活化的数学教学过程
1、在课程进展之前,要培育同学对于新学问的储藏学习力量
第 23 页
数学教师要培育同学收集信息和筛选信息的力量,珍惜同学的`生活实践阅历,这是实现同学新旧学问融会贯穿的重要环节。 2、教师要主动培育同学探究问题的力量
在数学教学中,要对同学现有的生活阅历进展亲密的关注,并把同学的生活阅历作为学校生进展数学学习的生长点和起步点。并在此根底之上严密结合同学的生活实际绽开数学教学工作。这不仅能极大地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而且能让同学真正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3、做好数学教同学活化的反应工作
在数学教同学活化实施过程中,要重视教学反应和评价。生活化的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学与生活并非要到达严格意义上全都。它的开展是立足于同学的生活实践阅历,实现同学由阅历的感性熟悉到理性的思维力量的转变,最终再回到详细的生活实践中去应用数学学问来解决详细的问题,使数学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三〕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方法讨论
1、在详细的数学教学中使用平实的生活语言
数学学科讲授的根本都是一些比拟抽象的概念,不利于学校生理解和学习。数学教师应使用平实的生活语言进展学问的传授,这样才能保证学校生对于数学学问的充分理解。 2、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嬉戏与活动
学习的过程也是同学生活阅历的成长过程,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应关注同学生活阅历的积累。在生活中,积累阅历的最有效途径是嬉戏和活动。嬉戏和活动可以极大地丰富数学教学内容,增加教学趣味
第 24 页
性,从而有效地提高同学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使其能够主动地参加到教学中。
3、生活化的数学教学评价体系讨论
数学教学评价要特殊重视数学评价体系的进展性功能,同时也要逐步淡化评价体系的选拔性功能,将评价工作作为改善教学工作的重要举措,评价工作的开展既要亲密关注同学数学实践力量的进展,也要重视同用数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教师要采纳多种方式进展教学评价,真正做到全面评价,既重视同学学习的主动性和主动性,也要重视同学解决实际问题力量的进展,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综合评价。 四、结语
数学教学的生活化,不仅能使数学教学具好玩味性,有效增添同学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主动性,同时对于数学教学工作的更有效开展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协调好生活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实现教学与生活的严密结合,这些都是目前我们生活化数学教学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在新课程背景下,要确保学校数学教同学活化的更好实施与进展。 学校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激发同学的求知欲望,以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2、学问目标:把握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一些常见的数量关
第 25 页
系,为用方程解应用题等量关系做预备。会依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力量目标:注意给同学供给时机,让同学去经受对“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探究过程。 教学重点:
会依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根本练习:
(2)当a=5时,2a=(x),a的平方=(x)
2、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操,五班级站了x列,平均每列20人,六班级有a人。说出下面各式所表示的意义: (1)30x(2)30x+a(3)a—30x
3、小结;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
二、综合练习:
1、解答p51第7题师巡察指导个别学困生。 投影展现,集体评议,留意评讲求值的书写格式。 2、商量口答p51第8题留意指导同学理解(3)小题,3x表示投中3分球得的总分数。
3、分小组完成p51第9题请几个小组派代表说说式子表示的含义。
第 26 页
4、完成p52第10-12题师留意巡察指导学困生。
三、全课总结:通过练习,你还有什么疑困?你觉得你把握得比拟好的学问是什么?有困难需要关心的地方是什么? 四、进展练习:
1、商量p52第13题请同学先思索,再集体商量。 2、在下面算式中,a、b、c、s各代表什么数? 学校数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通过详细活动,让同学结合活动内容作实例,感知镜面对称现象
2、通过实际操作,让全体同学经受探究镜面对称现象的一些特征的过程
3、逐步进展同学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 教材分析:
利用镜子进展几个简洁而好玩的试验,向同学呈现生活中好玩的镜面对称现象,激发同学们剧烈的爱好和奇怪 心,进展他们的空间知觉。
学校及同学状况分析:
本校的同学大局部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父母大都没有时间辅导孩子,镜子虽然是同学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但是他们是否能去仔细认真观看镜子中的学问呢?要以此来引发他们的学习爱好,带着问题去学习对他们来说会更好玩味。
第 27 页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导入新课 1、讲《猴子捞月》的故事
师:同学们,今日教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请你们认真听,然后看看谁是咱班的故事大王,能把这个故事给大家续讲下去,‘猴子在路边漫步 ,看到天空高挂一轮圆月,猴子走到井边,觉察井里也有一轮,猴子以为……’
生:天上的月亮掉到了井里,猴子大喊,同伴扛来长长的网兜。众猴子怎么也捞不出“月亮”。
或许同学还有其它版本的故事,要鼓舞同学大胆发言。 师:这是为什么呢?
生:不是月亮掉到井里,而是井水倒映出月亮。
师:在生活中,你们还有没有觉察类似的现象?(让同学想一想,说一说,与同伴流。)同学可能知道: (1)照镜子时,消失的现象
(2)雨过天晴,路里积水中会倒映一些影子 (3)光滑亮丽的地板,也消失倒映 2、提醒课题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些倒映的影子,看一看“镜子中的数学”。(板书课题:镜子中的数学) 二、组织活动 1、教师示范
第 28 页
(1)在实物投影上放一个大的黑体字——“王”的一半; E
(2)把镜子放在虚线上(对称轴上),让全班同学观看镜子里的图形和整个图形。 王
(3)让同学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觉察? A、看到了完全的“王”字
B、镜子里的图形是镜子外的图形的对称图形。 2、试一试
拿出学具袋中的学具——一面小镜子,做一下第(1)题 (1)让同学把镜子放在虚线上,看看镜子里的图形和整个图形 (2)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3)在书上画出对称图形。 A 8
(4)全班沟通,选出几份在投影上展现。 第(2)题
(1)让同学拿出课前预备的小镜子,按此题图示的情境,把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纸片在镜面前摆一摆,比照镜面中的图形和桌面上的图形有什么关系。 (2)同学在小组内沟通想法。 (3)全班沟通
通过沟通,引导同学进一步体会镜面的对称现象。
第 29 页
第(3)题
投影出示课文情境图,想一想:机智狗镜子推断“如今是5时”对吗?
猜一猜:如今是几时? (4)试验证明
A、取一时钟,将时间调至7时正(时钟钟面上不显示数字) B、时钟背对同学,举起
C、取一镜子,对准钟面。镜子自然朝向同学。
D、让同学观看镜子里的图形,比拟课文里的钟面图形,可以看出是一样的。
E、将钟面反转,让同学看清钟面时间。(7时) (5)练一练
A、教师将时间调至3时 B、时钟背对同学,举起 C、取一镜子,对准时钟
D、让同学观看镜子,想一想:如今是几时? E、反转时钟,进展验证。 三、稳固练习
1、课文第18页“练一练”的第1—3题。 第一题:
(1)先让同学猜一猜,并打上对号 (2)用镜子来试一试,进展验证。
第 30 页
第2题:
这是一种查找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位置的简易方法,通过练习活动,使同学明白,假设对称图形能对折,那么折痕就是对称轴所在的位置。假设是生活中具有对称特征的物体,无法对折,那么租用镜面对称原理的对称图轴的方法也是明智的。 2、实践活动
3、(1)让同学收集一些对称图形、图案和照片,在班里展览。 (2)会剪纸的同学,自己动手剪一些简洁的作品。
开展这类活动,不仅能让同学的爱好、爱好和独特得到张扬,满意那些具有较强空间观念的同学的学习需要,而且也进一步促进同学对对称图形的特征的理解和把握。 学校数学教案 篇10 单元目标:
1、使同学熟悉圆,把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互相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把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2、使同学理解和把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3、自学,使同学初步熟悉弧、圆心角和扇形。
4、使同学熟悉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的含义,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5、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使同学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单元重点:
第 31 页
1、熟悉圆和轴对称图形;
2、把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单元难点:
理解圆周率“π”;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以及画具有定半径或直径的圆。
第一课时 熟悉圆 (1)圆的熟悉 教学目标:
1、使同学熟悉圆,把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2、会使使用工具画圆。
3、培育同学观看、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力量。 教学重点:
圆的熟悉,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熟悉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画圆的方法,熟悉圆的特征。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圆规等。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
1、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行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成的?简洁说说这些图形的特征?
长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梯形 3、 出示圆片图形:
第 32 页
(1)圆是用什么线围成的?(圆是一种曲线图形) (2)举例:生活中有哪些圆形的物体? (钟面、车轮、水杯、碗口等) 二、新知探究
(一)熟悉圆心、直径和半径。 1 、教师课件出示自学提纲。 (1)生拿出预备好的一个圆纸片。 (2)课本第56页动手折一折。
折过2次后,你觉察了什么?再折出另外两条折痕呢? (3)指出纸片的圆心、直径和半径。 2、自学,教师巡回指教,觉察难点。
3、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让个别同学上台指出。 4、小组商量:
(1)什么叫半径?圆上是什么意思?画一画两条半径,量一量它们的长短,觉察了什么?
(2)什么叫直径?过圆心是什么意思?量一量手上的圆的直径的长短,你觉察了什么?
(3)小结:在同一个圆里,有很多条直径,且全部的直径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有很多条半径,且全部的半径都相等。 5、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1)同学量出自己手中圆的直径与半径的长度,看它们之间有
第 33 页
什么关系?然后商量测量结果,找出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得出结论:在同一个圆里, (2)58页做一做第一题。 (二)画圆。
1、介绍圆规的各局部名称及使用方法。 2、让个别同学说出教师刚刚是如何画圆的。 同学自学课本第57页并小结出画圆的步骤和方法。 3、小组内画r=3cm的圆。组长检查评比,然后全班评比。 三、当堂测评
1、推断,并说明理由。(40分) (1)半径的长短确定圆的大小。 ( ) (2)圆心确定圆的位置。 ( ) (3)直径是半径的2倍。 ( ) (4)圆的半径都相等。 ( )
2、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再画一个直径是5厘米的圆。(30分
3、思索题:在操场如何画半径是5米的大圆?(30分) 同学完成教师巡回查看,觉察疑难。 小组内评比,纠错。组长组织解决存在问题 四、谈收获、讲表现。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对自己的课堂表现还有什么提议吗?觉得在哪些地方还需改进。
第 3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