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卷16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卷16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来源:华佗小知识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卷160 (题后含答案

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5. 填空题 7. 简答题 9. 材料分析题 12. 教育写作题

单项选择题

1. 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正确答案:A

解析: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循序渐进。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2. 中学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 )类型。 A.科学的、艺术的、人文的 B.上等的、中等的、下等的 C.理想的、现实的、功利的 D.权威的、民主的、放任的

正确答案:D

解析: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包括权威的、民主的、放任的三种领导方式。

3. 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作业布置与批改

D.学生成绩与检查评定

正确答案:B

解析:教学工作流程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课后教导工作和教学评价等。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最重要、最核心的工作。所以本题选B。

4. ( )年,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A.1999 B.2001 C.2002 D.2003

正确答案:B 5. 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

A.自我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正确答案:D 解析:陶冶教育法是指班主任自觉地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心灵受到感化,进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方法。

6. 个别教师不允许班上学习差的学生参加考试、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的是学生的( )。

A.健康权 B.名誉权 C.受教育权 D.隐私权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所述行为主要侵害的是学生的受教育权。受教育权是我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中规定的公民享有的一项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无论以何种理由妨碍公民行使其受教育权,都难逃侵犯他人基本权利之嫌疑。

7.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 A.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团结协作 D.以身作则

正确答案:B

解析:作为教育工作者,其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搞好自己的工作,才能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性目标:( )。

A.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B.进入高等教育强国行列 C.进人继续教育强国行列 D.进入幼儿教育强国行列

正确答案:A 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了我国教育发展的三大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9. 下列属于内部动机的是( )。 A.为了与外国人沟通学习英语 B.喜欢听地道的英语 C.为了通过考试学习英语

D.为了将来有理想的工作学习英语

正确答案:B

解析:内部动机是不需要外界的诱因、惩罚来使行动指向目标,其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A项中学习英语的动机是为了与外国人沟通,C项和D项学习英语的动机也分别是为了通过考试和将来有理想的工作,都是由外界诱因引起的;只有B项喜欢听地道的英语所体现出的动机是不需要外界诱因的,属于内部动机。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10. 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这是( )。

A.系统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量力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正确答案:B 解析: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思考,积极探索,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 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是( )。 A.班主任 B.班委会 C.共青团 D.少先队

正确答案:A 解析: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

12. 下列属于墨家主张的是( )。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正确答案:B

解析: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有教无类”是孔子的主张;《学记》认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复归人的自然本性”是老子的主张。

13.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正确答案:A 解析:“建国君民”主要是指政治方面的内容,这句话反映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14. 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德莫克里特

正确答案:A

15. 终身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保罗.朗格朗 B.罗杰斯 C.索尔蒂斯 D.布鲁纳

正确答案:A 解析:“终身教育”这一专门术语,最早是由法国职业教育理论家保罗.朗格朗于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三届促进成人教育国际委员会”会议上首次提出的。

16. 在教学测验中先后两次用同样的试卷测查同一批学生,其结果前后一致,表示分数的稳定和可靠,这即是良好测验的( )。

A.难度 B.信度

C.效度 D.区分度

正确答案:B

17.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

A.白板说 B.做中学

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

正确答案:C 解析:把教育的重心从教师、教材那里转移到儿童身上就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

18. 学生小明的语文、化学、英语成绩一般,但几何成绩很好。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小明具备较高的( )。

A.视觉一空间智力 B.人际智力 C.语言智力 D.音乐智力

正确答案:A

解析:该题考查考生对“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掌握。几何成绩的好坏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空间思维能力。小明的几何成绩很好,说明小明具备较高的视觉一空间智力。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19. “十年离别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这是一种( )。 A.再认 B.有意再现 C.直接再现 D.间接再现

正确答案:D

解析:间接再现是指通过中介性联想方能唤起过去的经验,“称名忆旧容”,这是通过名字间接再现旧面孔。

20. 狂喜、愤怒、恐惧和绝望等是一种( )。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热情

正确答案:A

解析:激情是一种猛烈、迅速爆发、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

21. 学生由于觉得某个教师很有魅力,而喜欢该教师所教的课程,这是( )。

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定势效应

正确答案:C

解析:该题考查考生对“印象形成效应”的理解。学生由于该教师一方面的优点,而对该教师另一方面给予了好评,这是典型的晕轮效应,故本题选C。

22.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顺序性

D.个别差异性

正确答案:D 解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教育心理学中的意义就是每个学生都有一套独特的学习方法,或者对待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遵循了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3. 学生学习了“杠杆”的概念,知道了杠杆的力臂原理,而后他们学习滑轮,知道定滑轮实际上是一种等臂杠杆,这种同化模式属于(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组合学习

正确答案:B

解析:学生学习了“杠杆”的概念后,将杠杆的力臂原理归入了自己的认知结构,然后学习滑轮,将滑轮的原理归入到了已知的力臂原理,这是一种下位学习。

24. 意义或观念的最小单元是( )。 A.概念 B.命题 C.表象 D.图式

正确答案:B

解析:命题是意义或观念的最小单元,用来表述一个事实或描述一个状态,通常由一个关系和一个以上论题组成,关系论题。

25. 动作技能学习心理过程第一阶段是( )。 A.联结阶段 B.认知阶段 C.自动化阶段 D.熟练阶段

正确答案:B

解析:动作技能学习心理过程分为认知阶段、联结阶段、自动化阶段和熟练阶段。其中,认知阶段是第一阶段。所以本题选B。

26. 影响迁移的因素有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和(’ )。 A.学习方法 B.学习定势 C.学习时间 D.学习内容

正确答案:B

解析: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多种,如年龄、智力等;但最基本的影响因素有三种,即相似性、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学习的定势。所以本题选B。

27. 下列属于内部学习动机的是( )。 A.为了与外国人沟通学习英语 B.喜欢听地道的英语 C.为了通过考试学习英语

D.为了将来有理想的工作学习英语

正确答案:B 解析: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内部学习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学习动机,是人们对学习任务或活动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例如,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等。外部学习动机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学习动机。例如,有的学生为了得到老师或父母的奖励或避免受到老师或父母的惩罚而努力学习。由定义可知,A项、C项和D项都是由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只有B项是由于学习兴趣引起的学习动机。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28. 新课程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教学对话等教学方式,其主要理论依据是( )。

A.建构学习论 B.结构学习沦 C.认识学习论 D.联结学习论

正确答案:A

解析: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由此可知,题干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学习论。

29. 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法,学习者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称为( )。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动作技能

正确答案:A

解析:加涅对学习结果进行分类,智慧技能表现为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

30. 遵循形象化、组织化与联想化三条原则的学习策略是一种( )。 A.复习策略 B.群体策略

C.形象联想策略 D.元认知策略

正确答案:C 解析:形象联想策略是一种遵循形象化、组织化和联想化三条原则的学习策略。

填空题

31. 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是__________相结合。

正确答案: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

32. 学生的合法权利主要有受教育权和__________。

正确答案:人身权

33. 西方“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著作__________之中。

正确答案:《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34. 操行评定主要通过学生自评、集体互评、__________等三种途径实现。

正确答案:班主任评定

35. 新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__________三个方面阐述课程具体目标。

正确答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6. 1904年颁布了__________,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

正确答案:癸卯学制

37. 现代学校教育萌芽于__________时期。

正确答案:文艺复兴

38. 课外活动制订计划的基本要求是具有可行性、__________和明确性。

正确答案:协调性

39. 德育方法中的说服教育法,包括语言说服和__________两种。

正确答案:事实说服

40. __________作为构成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蓝图。

正确答案:课程

简答题

41.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1)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3)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的。

42. 班集体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班集体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表现在:(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材料分析题

4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王老师是一位青年教师,工作热情非

常高,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他经常要求学生不要讲脏话,不要乱扔废纸……而这位教师讲课情急时,“笨猪”“死脑子”等语就脱口而出。吸烟后,随手将烟蒂抛在课桌下面……教育后的班级怎样呢?虽然王老师没少用嘴皮子,没少用各种惩罚手段,但是班上说脏话、粗话的学生并没减少,纸屑杂物随处可见。王老师百思不得其解。 问题:王老师教育的班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正确答案:王老师教育的班级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后果,原因有三个: (1)“身教”不利。没有“身教”,“言教”就显得苍白无力。“身教”既可以增加“言教”的可信性和感染力,而且还能像春雨润物一样起着细微的、不易觉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只有严格要求自己,随时随地把自己置身于“榜样”和“镜子”的位置,事事从自我做起,才能顺利地“内化”为学生的需要。 (2)“言教”不服。“言教”必须以理服人,否则元教育可言。学生中出现问题,一味地“管、卡、压”固然不行,只有言之以理,以理服人,才能达到教育效果。否则一切教育都是徒劳的。 (3)“心教”不诚。教育是为了让学生弄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错在什么地方,怎样去改正,而不应该把学生的错误转化成给学生惩罚的理由。如果这样学生会产生对立情绪,对教师产生戒备和反感,甚至会“背道而驰”。由此可见,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必须抱着关心、帮助、谅解、鼓励的态度,用“心”去爱学生,让学生明白“老师是爱你,才教育你”。让学生感到你的“爱心”和“诚意”,乐于接受你的教育,这样教育才会有效果。

4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开学不久,赵老师发现杨明同学有许多毛病。赵老师心想,像杨明这样的同学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一次,赵老师找他谈话说:“你有缺点,但你也有不少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这样吧,我限你在两天内找到自己的一些长处,不然我可要批评你了。”第三天,杨明很不好意思地找到赵老师,满脸通红地说:“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当兵。”赵老师听了说:“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心肠好,乐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这种人。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家卫国,是很光荣的事,你的理想很实在。不过当兵同样需要科学文化知识,需要有真才实学。”听了老师的话,杨明高兴极了,脸上露出了微笑。 问题: 案例中赵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哪些德育原则和方法?

正确答案:赵老师的方法用得恰到好处,树立了学生的信心,挽救了一个后进生。从德育方面来看,赵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运用了知行统一原则,正面教育、疏通原则,以及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赵老师运用的主要德育方法是品德评价法。

教育写作题

45. 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串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的通行证。” 请以“终身学习”为话题,结合教师职业,谈谈你的认识。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正确答案: 教师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知识更新不断加快,人类将进入学习化社会,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将不断发展。而学校是进行人类文化的代际交接和传承的场所,教师则是进行人类文化的代际交接和传承的执行者。所以,“终身学习”对于教师而言势在必行。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缘由: 教师的职业性质与特点决定了教师在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对教师概念进行了全面、科学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为此,每位教师都必须具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不断提高自我素质、不断地接受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以使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等跟上时代的变化,提高对教育和学科最新发展的了解。终身学习的能力既是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也是教育变革对教师职业角色提出的要求。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而在众多角色中,最基本的角色还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角色”,教师负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使命,教师又是社会各行各业建设人才的培养者。有人认为,“教师要给学生一瓶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种看法在社会发展速度很慢的年代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在当代这样一个发展极为迅速的社会,教师要给学生一瓶水,自己就要成为一条常流常新的小溪。一桶长期不更新、不流动的水,会变成死水,一个教师的知识不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更新,他的知识就会变得陈旧,变得无用。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常教常新。知识的不断更新也就意味着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停地学习,终身学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