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拟题2020年(191)
(总分120,考试时间120分钟)
单项选择题
1. 1.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学习动机可分为( ) A. 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
B. 近景直接性动机和远景间接性动机 C.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D. 一般动机与具体动机
2. 2.小学后期、初中时期学生的学习动机是( ) A. 学习兴趣 B. 获得赞赏 C. 得到物质奖励 D. 赢得地位
3. 3.对学习差的学生进行归因训练时,不恰当的是( )
A. 使学生多次体验学习的失败,同时引导学生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于努力 B. 使学生多次体验学习的失败,同时引导学生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于运气 C. 使学生多次体验学习的失败,同时引导学生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于能力
D. 使学生多次体验学习的失败,同时引导学生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于任务难度
4. 4.用简要的词语写出材料中的主要观点、次要观点,再以金字塔的形式呈现材料的要点及各种观点之间的关系。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 监视策略 B. 复述策略 C. 精细加工策略 D. 组织策略
5. 5.( )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A. 定势 B. 迁移 C. 强化 D. 程序
6. 6.迁移的概括化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原理,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 桑代克 B. 苛勒 C. 奥苏贝尔 D. 贾德
7. 7.所谓( ),是指提供感性材料或例证时,要不断变换呈现的形式,使其本质属性保持不变,而非本质属性不断变化。 A. 变化 B. 变动 C. 变革 D. 变式
8. 8.我们学会的游泳、打字、滑冰、投掷等本领都属于( ) A. 智慧技能 B. 态度 C. 认知策略 D. 动作技能
9. 9.张磊发现,在检查自己昨晚的试卷和作业时,很难发现其中的错误,但帮别的同学检查时,却很容易发现,这主要是由于( )的影响。
A. 认知困难 B. 粗心 C. 知觉的整体性 D. 定势
10. 10.通过集体讨论,激发个体思考从而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这种思维训练的方法称为( )
A. 头脑风暴法 B. 讨论法 C. 启发法 D. 用途扩散法
11. 11.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当个体的道德观念是纯外在的,其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可见该个体的道德发展处于( )
A. 前习俗水平的第一阶段 B. 前习俗水平的第二阶段 C. 后习俗水平的第一阶段 D. 后习俗水平的第二阶段
多项选择题
12. 12.中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有( ) A. 多元化 B. 间接性 C. 思维性 D. 社会性
13. 13.下列学习策略中,属于资源管理策略的有( ) A. 时间管理策略 B. 心境管理策略 C. 寻求支持策略 D. 学习环境策略
14. 14.动作技能具有的特点有( ) A. 动作对象的客观性 B. 动作主体的可变性 C. 动作执行的外显性 D. 动作结构的展开性
填空题
15. 15.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行为的________。 16. 16.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可以分为力求成功的动机和_______的动机。 17. 17.迁移是学得的知识、技能与行为规范向________的关键环节。
18. 18.元认知计划是根据认知活动的________,在一项认知活动之前计划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测其有效性。 19. 19.________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通过努力的识记。
20. 20.问题解决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早期心理学对问题解决的研究多以动物为对象,提出了各种理论,如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与________的顿悟说。 21. 21.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包括目的性、认知性和________。
22. 22.________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都证明,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而
完成的,态度与品德作为社会学习的一项内容,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习得。 23. 23.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________、群体约定与奖惩等。
判断题
24. 24.元认知是指人们对认知过程的监控。 ( ) A. 正确 B. 错误
25. 25.动机越强,做事情的效率越高。 ( ) A. 正确 B. 错误
26. 26.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是下位学习。 ( ) A. 正确 B. 错误
27. 27.创造力并不是少数人才有的,是每个人都有的潜能。 ( ) A. 正确 B. 错误
简答题
28. 28.简述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29. 29.什么是品德,品德与道德的主要区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