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 : China New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 信息技术 公共 信息资源管理机制的探讨 王惠珠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浙江衢州324000) 摘要:公共信息资源是最庞大、复杂、人们利用最多的信息资源。对公共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对优化信息资源配置,改善人们的 信息环境,方便人们的信息利用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公共信息资源开始,首先介绍了公共信息资源的概念和分类,以及公共信息 资源管理的概念和内涵,接着总结目前我国在公共信息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机制的初步建立。 关键词:公共信息;信息管理;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203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 展,我们进入了充满了信息和知识的信息经济 时代,信息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生产的一种重要 施和公共交通系统)、公共服务信息,也包括技术 资源、专利信息和招商信息、企业数据等。 按照地域分布可以把公共信息资源分为: 公共信息服务存在着短期行为严重、效率低;浪 费严重、个性化服务空白、资源动员能力薄弱; 发展不均衡、创新乏力;衙门作风严重、公共信 资源。公共信息资源是最庞大、复杂、人们利用 最多的信息资源。对公共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 管理对优化社会信息资源,改善人们的信息环 境,方便人们的信息利用有着重要的作用。 1.公共信息资源及其管理 1.1公共信息资源概念 对于公共信息资源这一概念,目前国内外 并没有形成共识,只是出现了一些有影响的定 义。如美国《田纳西州公共信息法案》指出,公共 信息是在法律或法令以及与官方事务相联系下 所收集、组织和保管的信息,包括部门产生 的信息或为部门所生产以及部门所拥 有的信息或有权获取的信息。在联合国《发展和 促进公共领域信息的指导草案》中定义: “公共信息资源是指不受知识产权和其他法定 制度使用以及公众能够有效利用而无须授 权也不受制约的各种数据来源、类型及信息。” 在国内,一些学者从公共信息资源的覆盖范围 上对其进行了分析,认为公共信息资源不但指 信息资源,还包括第三部门(非营利机构) 等社会组织及个人以公开的方式所发布的组织 信息(如企业宣传册)、个人信息(如博客)等。夏 义垄则强调了其公共性,认为公共信息是一种 特定的实用型信息类型,它是指所有发生并应 用于社会的公共领域,由公共事务管理机构依 法进行管理,具有公共物品特性,并能为全体社 会公众共同拥有和利用的信息。 1_2公共信息资源的分类 按照公品的两个基本特征可以把公共 信息资源分为纯公共信息资源和准公共信息资 源。纯公共信息资源是指完全具有非排他性和 非竞争性这两个特征的信息资源,例如气象信 息、地理信息、公共知识等。这类信息是属于全 社会所有公民的。准公共信息资源是指只具备 上述两个特征中的一个,另一个不完全具备;或 两个都不完全具备的信息资源。准公共信息资 源的非排他性不完全主要表现在可以通过收费 的手段排除一部分人消费该信息的可能。 按照产生公共信息资源的机构来划分可以把公 共信息资源分为: (1)产生和拥有的公共信息资源,这一 部分信息资源在公共信息资源占有的比重最 大,因此人们常常将公共信息资源与信息 资源混为一谈; (2)公益事业单位产生和拥有的公共信息 资源; (3)其他组织产生和拥有的公共信息资源 [3]; (4)个人公开发表的弱知识产权保护的信 息,例如(个人博客)。 按照内容种类,公共信息资源可分为国家 法规、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包括国内和国 外)、经济基础设施(基础科学研究、市政基础设 (1)全国性公共信息资源;(2)区域性公共信息资 源。 13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和内涵 管理是指为了达到某一共同目标在组织内 进行的有意识、有组织的指挥、协调和创新活 动,管理具有组织、计划、决策、领导、控制等职 能。斯蒂芬・P・罗宾斯和玛丽・库尔塔对管理下 的定义是:“管理这一术语指的是和其他人一起 并且通过其他人来切实有效完成活动的过程。” 这一定义把管理视作过程,它既强调了人的因 素,又强调了管理的双重目标,既要完成活动, 又要讲究效率。即以最低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 出。 如何给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进行概念上的界 定?夏义望指出“公共”是构成公共信息资源管 理的最本质的概念。也就是说公共性是公共信 息资源管理的基本特征,这其中包括管理内容 的公共性、管理主体的公共性和管理客体的公 共性。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是以为核心的多 元社会行为主体及其网络化组织结构,为了最 大限度地促进信息资源的全社会共享和信息资 源效用价值的实现,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综合运 用各种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技术的管理方 法和手段,在公共参与下实现对公共信息资源 的多元管理。【5阎此本文把研究的重点放在”管 理”上,从管理的机制和功能出发对我国的公共 信息资源进行分析,实现公共信息资源的优化 整合,便于公众对信息的利用,合理分配投人和 产出,实现公众的公共利益。 2.目前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公共信息管理领域存在的主要问 题有:(1)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 足。目前我围还没有将公共信息资源上升到关 键的资源和战略性资源的高度。(2)与法律 保障不利。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专门负责公共 信息资源管理的机构,也尚未出台一部全国性 的公共信息管理法规或条例,已通过的相关法 规太笼统、抽象。(3)信息公开困难重重。目 前,我国信息全部归国家所有,不公开是原 则,公开是例外,很多掌握在相关部门手中的信 息,公众无法通过正常的途径获得。加上由于技 术等方面的原因,信息公开难以为普通公 众所熟悉,信息成为一些行政机关,甚至是权力 拥有者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造成信息垄断。信 息的不公开造成了信息资源的极大浪费,还产 生了资源配置失调、经济活动成本增加、滋 生等一系列社会问题I 6l。(4)上网工程普及 后不够深入。”上网工程”和信息港项目提 供的信息量小、陈旧,远不能满足公众对公共信 息的需求,普遍存在有硬件无软件、有形式无内 容的局面。此外,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的实施步 骤,信息化基础条件比较落后,缺乏公共信息管 理人才也影响了公共信息管理的顺利发展。(5) 息供给规模不当;过剩与短缺并存、公共信息服 务质量低;深度开发欠缺等问题。(6)管理 条块分割,部门设置交叉重复。我国公共信息资 源管理部门设置主要包括图书馆、科技情报所 档案馆和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各有自己的上 级主管部门,分别为各级文化部门、科技部门、 档案管理部门以及信息化领导小组。同时 图书馆又分为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学院 图书馆3个系统,这样使信息资源管理在 上出现了严重的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状态。各 有侧重,功能交叉,势必影响国家信息资源管理 的有效实施,难以协调统一工作。(7)缺乏 统一的协调机构和公共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目前 我国公共信息资源协调职权主要掌握在国家信 息化领导小组、地方各级信息化领导小组 手中,而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又存在多头管 理,这就难以真正发挥信息化领导小组的职能 作用国家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需要建 立一个具有强有力的协调能力和管理职权的管 理部门,同时要真正实现公共信息资源的全国 范围内的合理流动、合理使用、良性发展,就必 须建立健全各级公共信息共享机制。 3.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机制初探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机制是指系统内各子 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 约的形式及其运动原理和内在的、本质的工作 方式。在本文中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机制是指对 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内的各个部门、机构进 行协调和组织,使之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实现 对公共信息资源的优化整合、对之进行有效管 理,为公众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尽量充分 的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使公共信息资源发挥 它该有的效用。 3.1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机制中的角色 定位 在管理学中,管理组织有明确的职能划分, 只有分工和职能划分明确,才能实现管理的目 标,使整个机构得以有效的运作。在这其中,有 两个角色对管理的有效实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 作用。 ——领导者。领导者是指在组织中担任某 种职务、拥有某种权力的机构。在公共信息资源 管理机制中,领导者就是指对公共信息资源具 有宏观上的规划、整合、处理等权力和功能同时 也具有约束公共信息资源使用者权限的机构和 个人。由于公共信息资源的公共性,所以毫无疑 问在这个管理机制中应当承担最高领导者 的责任。负责对公共信息资源的宏观规划, 制定相关的信息,推动信息共享和公开,同 时翩定相关法律制度以保证公众获取公共信息 的权利。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中的权力和 职能主要有:(1)统筹规划。公共信息资源是整 个社会活动的结果。公共信息资源内容具有广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一33— 垒! 兰 : China New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 GPS—RTK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 王家吉龙泽伟钟银富 (湖北三鑫金铜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黄石435100) 摘要:三鑫公司利用GPS—RTK,成功完成了尾矿库征地、大坝增高、坝体沉降观测、土方量计算、鸡笼山控制测量、寻找老钻孔、井下 采空区注浆封堵、地表物探、动态更新地形图等各项紧急而复杂的测量任务,极大地提高测量工作效率和成果的可靠性。 关键词:GPS—RTK;测量;定位;放样 中图分类号:P228.4 文献标识码:A 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 了外业费用。 湖北三鑫金铜股份有限公司现有资产总 送给流动站。流动站不仅通过数据链接收来 (2)定位精度高,数据安全可靠,没有误差 额12亿元,员工近160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 自基准站的数据,还要采集GPS观测数据, 积累:只要满足RTK的基本工作条件,在一定 员近400人。年采选规模100万吨,年产金 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 的作业半径范围内,RTK的平面精度和高程 1.4吨,产铜1.2万吨,采矿方式为地下开采, 流动站可处于静止状态,也可处于运动状态。 精度都能达到厘米级。RTK技术当前的测量 主副竖井开拓,采矿方法是分段中深孔嗣后 2.2 GPS—RTK技术优点 精度:RTK动态精度水平:10mm+lppm(rms), 阶段胶结充填法和上向水平分层胶结充填 与常规的测量方法比较,GPS—RTK测量 垂直:20mm+lppm(rm¥);静态后处理精度水 法,选矿工艺为混合浮选铜硫分离,尾矿回收 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平:5mm+O.5ppm(ms),垂直:10mm+0.5ppm 硫和铁,尾砂主要用于井下充填,余下部分压 (1)工作效率高:对一般的地形进行碎步 (ms)。 滤干堆。 (3)降低了作业条件要求:RTK技术不要 测量,传统测量仪器(如全站仪)要在通视的 2 GPS原理 情况下布设比较多的控制点,而且要不停的” 求两点间满足光学通视,只要求满足”电磁波 搬站”,做控制点和搬站作业至少需要3人, 通视”。因此,和传统测量相比,RTK技术受通 2.1 GPS—RTK定位技术简介 实时动态测量(RTK)Real Time Kine— 也比较浪费作业时间。而RTK作业范围比较 视条件、能见度、气候、季节等因素的影响和 matic定位技术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 大,一般的RTK可以覆盖3-4km半径的测 较小,在传统测量看来由于地形复杂、地 时动态GPS定位技术,它是GPS测量技术发 区,质量好的RTK可以覆盖5-10km半径的 物障碍而造成的难通视地区,只要满足RTK 展中的一个新突破,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 测区,一般只要1—2人,在一般的电磁波环境 的基本工作条件,它也能轻松地进行快速的 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 下5秒钟就可获得限差内的固定坐标,作业 高精度定位作业。 厘米级精度。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 速度快,劳动强度低,提高了劳动效率,节省 (4)RTK操作简便,测绘功能强大:目前 1矿山开发简况 泛性和公共性,并且其用户具有公共性和多样 性,这样使得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纳人了整个 社会的范畴,作为最大的公共信息资源产 生机构和最大的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可以站 在社会的高度来统筹规划公共信息资源,制定 信息,完善信息公开和共享的法规制度,加 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网络建设,保证每个公民 合理的公共信息需求。(2)整合信息资源,优化 信息网络。当信息以一种混乱的秩序、错误的规 则在流动时,就会形成信息熵,不但不能满足公 众的信息需求,反而会使公众获取信息的难度 增加,使公共信息资源的投于产出,那么这 笔信息财富就得不到很好的利用。对公共 信息资源的整合关系到公共信息资源能否有效 利用的问题,所以一定要从全局的观点出发,对 所有信息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确定其统一标准, 使各信息资源之间能够有效交流,尽可能减少 冗余或不一致的信息。 管理者。管理者的一般定义是指指挥 别人行动的人。许多管理学书籍中把管理者比 喻成一位交响乐的指挥,具体而言,所谓管理者 是指担任某一职务,具有相应的权力、责任,为 实现预定目标,使组织活动有效进行的人员。管 理者是管理活动的主体,在管理系统处于核心 和主导的地位,管理的成效有无或大小,管理者 起着重要作用。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中,公共图 书馆、档案局等公益单位以及信息部门充 当着管理者的角色。但是缺乏统一的协调机构 和公共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目前我国公共信息 资源协调职权主要掌握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 组、地方各级信息化领导小组手中,而公共 信息资源管理又存在多头管理,这就难以 真正发挥信息化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国家公 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需要建立一个具有 强有力的协调能力和管理职权的管理部门,同 时要真正实现公共信息资源的全国范围内的合 ——理流动、合理使用、良性发展,就必须建立健全 各级公共信息共享机制。 公众参与。建立公众参与式的管理模 式兼顾效率与公平。传统意义上公共资源管理 属于管理的范畴,这种以为中心的单 化的管理和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 代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又加之作为利益 集团从本质上具有自利性,在公共信息资源管 理的过程中已经产生了不少问题,甚至存在以 权谋私、损公济私的行为。由于局外人式的监督 很难真正发挥效用,这需要公众和其他一些社 会机构共同参与到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过程 中,协同进行管理。 ——一协调各类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机构的利益,以市 场机制和经济补偿机制为信息共享的推动引 擎,达到信息共享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 公共信息资源是重要的信息财富,.但是信 息只有成为有效的信息流才能为人所利用,起 到它应有的作用,随着信息的深人、知识经 济的发展,各国在资源配置上的竞争日益激烈。 公共信息,作为一种国家战略资产,也日益成为 各国管理的优先目标。完善公共信息资源 管理机制,明确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各项职 能分配,才能使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实现其目的。 参考文献 【1】戴艳青,龙朝阳.公共图书馆参与公共信息资 32建立一套适应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公共 源管理的理性思考【皿.图书馆论坛,2009,29(2): 58—60. 信息资源管理评价体系 社会对公共信息资源的消费和使用取决于 圆蒋永福.共信息资源管理——概念、配置 所提供的公共信息资源的数量、质量和服务水 效率、规制讲_图书情报知识,2006(3):11— 15. 平。在传统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模式下,公共信 息资源的控制权和使用权大都掌握在手 圈杨秀丹,白献阳.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田闺 中,是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唯一主体,缺少 书馆论坛,2005,25(6):211-213. 有效的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在多元化的公共 I4l夏义茔.公共信息资源属性、分类及管理结构 信息资源管理模式下,不同主体从事公共信息 分析 周书情报工作,2007,51(5):59—62. 资源管理的能力和专业化水平通常存在很大差 嘲夏义望.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多元化视角田周 异,并且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每个竞争主体的 书情报知识,2005(2):20 ̄24 最终目标。・评价”是一种有效的监督机制。公共 【6】何其宝,范培珍.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多元化 皿.皖西学院学报.2007,23(2):38—41. 信息资源管理评价体系的建立一方面可以从资 策略研究【源建设水平、共享程度、综合利用程度、服务质 莫力科,王沛民.公共信息转变为国家战略资 量以及带来的社会效用等多个方面对每个竞争 产的途径【皿.科学学研究,2004,22(3):263-265. 关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探讨切.情报 主体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进行科学的评价, 嘲牛红亮.理论与实践,2007,30(2):164—167.. 从而保证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有序进行;另一 方面还可以为不同的社会组织和机构参与公共 嘲陈婧.基于E—Participation的公共信息资源管 信息资源管理提供一个公平的、开放的竞争平 理模式研究阿.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8):61— 65. 台,并可从宏观引导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合理 化和科学化。 po]牛红亮,杨玉麟等.中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比 较及启示【皿.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30(3):350— 33构建公共信息共享机制 在我国构建完善的信息共享体系,应充分 353. 一34一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