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风险率作为信用风险识别信号的博弈研究

风险率作为信用风险识别信号的博弈研究

来源:华佗小知识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o8年第2期 总第231期 南傀 NO.2.2008 HAINAN FINANCE Serial No.23l 风险率作为信用风险识别信号的博弈研究 曾涛 ,王秋萍 ;苏丹 (1.西安理工大学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54;2.黑龙江科技学院机械工程学院,黑龙江苏丹150027) 摘要:银行和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信贷风险,建立信息传递机制来消除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一条 有效途径。本文分析论证了在完全信息条件下风险率(FL)作为信用风险识别信号的原理,并运用博弈论研究了不完全 信息条件下FL作为信号的博弈问题,证明了精炼贝叶斯均衡解的存在条件。 关键词:风险率(FL);信号博弈;信用风险识别;均衡解;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8)02—0059—04 一、引言 识别的信号.并论证了在完全信息条件下风险率作为信 风险率对信用风险的识别作用,求得信号博弈的均衡解。 二、完全信息条件下风险率对信用风险的识别 风险的定义可以表述为“投资收益低于无风险收益 的可能性”。具体可用风险率(FL)表示,就是指投资收益 在企业与银行的信贷过程中,存在着企业与银行之 用风险识别信号的原理,然后研究了不完全信息条件下 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银行总是处于信息不利的地位。 企业经营者的自身能力、素质和意识、企业管理水平、企 业机构效率、项目的盈利能力等因素都会影响企业的未 来收益,但银行并不完全了解这些信息,这就是银行信 贷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这一问题也是企业融资难的重 要原因之一。 低于风险收益的概率。I41数值由0到100%,风险程度依 次加大,投资价值依次降低。可以用数学语言将上述定 义表述。 经济学家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为使融资顺 利进行,投融资双方必须进行充分的信息交流。脚因此,企 业经营者会主动提供有关企业经营状况、财务、投资 1.己知条件。(1)资产可能有的各种收益及由此计算 的期望收益为[E(i)】,均方差为(仃);(2)无风险收益为 (WR)。 及企业整体素质、企业经营者素质等信息,这就构成 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号传递博弈。在这个信号传递博弈 中.如何选择合适的信号作为信用风险识别就成了重要 的问题。杨军选用企业的财务杠杆作为信号研究了信用 2.风险收益。投资收益超过无风险收益的部分,为风 险收益(FR),也叫风险溢价,其计算公式为:FR=E(i)一 WR。当投资收益低于无风险收益,FR表现为负值,即为 3.求FL。 风险识别的问题,并指出财务杠杆的风险识别作用不理 损失。其负值的数量,则是损失的程度。 想。12]陆伟国提出了一个风险度量新指标——风险率 (Financial Leverage.简称FL).并指出风险率可以更好地 进行风险的度量和比较。I31本文选择风险率作为信用风险 收稿日期:20o7一O8—22 (1)先求Z值:Z:一 R_ 盯 (2)再用累积分布函数求损失的概率,即资产的风 险率(FL): 1 r 0一.Z 作者简介:曾 涛(1982一),男,西安理工大学理学院硕士研究 生: f(x)-— 王秋萍(1964一),女,西安理工大学理学院副教授,硕 士研究生导师: X/2rr I e‘dz F=f(z)xl00 0≤F曼100 一 假设企业的经营资金需求(总投资)为I,企业从银 苏 丹(1986一),女,黑龙江科技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行借款额为B,企业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率为X,其概率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缮南 密度函数为f(x)。银行贷款投有限额,与企业签词合同, 1 Or’--2008年第2期 r∞ 1 D 到期企业支付债务额为P,到期时企业总的清偿价值为 L(t),L是时间的函数。 {f 【L(t)+(y—P)1f(丁1 y)dy ̄} I 公理一:银行贷款收益的期望值大于贷款到期应偿 还本息之和是银行贷款的充分必要条件。阎 企业投资项目未来产生的现金流为:y=I・X。概率密 只有 > ’,银行才会提供贷款。 三、信号博弈模型及假设 通过上面讨论说明了在完全信息条件下,企业投资 项目的预期收益率可以作为银行信用风险识别信号的 依据。根据风险率的定义可知:风险率FL与投资项目的 度函数为:丁1 1 丁1 y) 银行从企业获得的现金流的期望值Q: 预期收益率负相关,因此FL也就可作为风险识别的信 号。从信贷过程看,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 Q= y.}f(}y)dy+ P.丁1 f(丁1 dy+一PL(t). 企业知道银行会根据企业的FL来判断是否给企业发放 1 1 丁1 y)dy 贷款,企业可以粉饰FL而银行却不知道企业FL的真实 情况。 (一)基本假设 :} y.f(}y)dy+P. 1 lp f('iy)dy+L(t).} 根据企业分布的概率可将企业分为两类:低风险企 业和高风险企业。低风险企业(0L)的概率为r,高风险企 ({_y)dy 行就会发放贷款。 (1) 业(0H)的概率为1-r。根据企业发出的FL信号,银行判 定企业的类型,从高FL(FL ̄)判定企业属于低风险企业 的先验概率为q,属于高风险企业的先验概率为l-q。从 低FL(FLL)判定企业属于低风险企业的先验概率为P.属 于高风险企业的先验概率为1-p。 只有当Q>P,银行才会贷款。只要企业满足Q>P,银 定理一:企业预期的投资收益率高于临界值,银行才 会贷款。 企业价值的期望值EV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企 银行贷款给低风险企业可以获得到期债务额.如果 业产生现金流量的贴现值(假设贴现率为1);二是企业 不贷则会失去市场,有机会成本一a(一a<一P)。银行贷款给 银 最后的清算值,清算值与初始财富成正比。EV用公式表 高风险企业则可能得不到到期债务额,这种情况下,示如下: 行会有损失M。否则银行便可放心地贷款给两种类型的 企业。企业粉饰FL的成本为成本函数C(d),d是企业的 实际FL与传递给银行的FL的差距。 (二)企业和银行的战略 : y.EV=J y・ 1 1 1 y)dy+L(t) }f(}y)dy+』 y. 1 f(丁1 y)dy+L(t)(2) 1.企业的战略。(1)如果自然赋予类型低风险企业, 企业选择低FL;如果自然赋予类型高风险企业,企业选 (1)一(2)并化简得: 择低FL。(2)如果自然赋予类型低风险企业,企业选择低 FL;如果自然赋予类型高风险企业,企业选择高FL。(3) 如果自然赋予类型低风险企业。企业选择高FL;如果自 然赋予类型高风险企业,企业选择低FL。(4) ̄11果自然赋 予类型低风险企业.企业选择高FL;如果自然赋予类型 高风险企业,企业选择高FL。 Q=EV一 1 J 【L(t)+(y—P)]f(1y)dy 由公理一知道,只有当EV一 1 I 【L(t)+(y—P)】 1 J P f(1y)dy>P银行才会贷款。整理该式得: ,2.银行的战略。(1)如果是低FL企业,选择贷;如果 半> =)+(y-P)]f(1y)dy+丁P )+(y-P)]f(1y)dy+丁P 是高FL,选择不贷。(2)如果是低FL企业,选择贷;如果 是高FL,选择贷。(3)如果是低FL企业,选择不贷;如果 是高FL,选择不贷。(4) ̄11果是低FL企业,选择不贷;如 令 表示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率, ’表示临界值。则: 半> 果是高FL,选择贷。 (三)博弈过程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南 、互 2008年第2期 银行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企业的FL;银行根据企业所 0>-P 了解的FL确定是否贷款给企业;企业根据银行相应的 贷款决策取得收益。 博弈过程结束时,银行和企业的收益如图I所示: P>一a 』 z・ 1・ 1 z)dz+L(t)・丁B—P>0 』 z・ 1 I 1 z)dz+L(t)・丁B—P—c(d)<0 前三个不等式是显然成立的,第四个条件要求I 1 z・ I 1 z)dz+L(t)。丁B—P<c(d),即是说高风险企业想得 到贷款而粉饰自己的风险率所花费的成本要高于其从 银行得到的贷款.这样就出现分离均衡。 (二)混同均衡 在现实的银行信贷问题中,出现的纯战略混同博弈 图1以FL作为信号的博弈模型 是:高风险企业和低风险企业都混同于低风险率。 根据混同均衡的含义.如果高低风险企业都混同于 其中:X=I o z I・ I z)dz+L(t)・ 。 四、精炼贝叶斯均衡结果分析 低风险率.银行提供贷款。则要满足以下条件: 第一,在混同均衡下,后验概率等于先验概率。由条 件概率法则得出p--0.5.同理可求得q=0.5。 第二,根据上述后验概率,银行的最优反应如果是不 贷,则需要满足不贷款的效用最大化。 rP+(1-r)(一P)<r(1-a)= r<—2 P一+a 信号传递博弈有三种类型的均衡解:分离均衡,混同 均衡和准分离均衡。网本文只考虑分离均衡和混同均衡 的情况。 (一)分离均衡 在银行信贷研究中.有意义的纯战略分离均衡是:低 风险企业选择低FL,高风险企业选择高FL。下面讨论这 种均衡存在的条件。 在低风险企业选择低FL.高风险企业选择高FL的 第三.如果银行的最优反应是不贷。企业选择低风险 率的效用最大化。 0>一M.-C(d)>0 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的均衡解就是一个精炼贝叶斯 条件下.有意义的情况是:银行对低FL选择贷.对高FL 均衡。即低风险企业拥有高FL的支付大于0。高风险企 选择不贷。这时候说明企业的FL起到了很好的信号甄 业拥有低FL的成本小于0.这样就存在混同均衡。银行 别作用。这种均衡解要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后验概率条件 (0 HIFLH)=1,tL(O"IFLL)=O,I ̄(OqFL”)-o,I ̄(OqFL )=1 根据企业的FL信息全都采取不贷。 如果在后验概率等于先验概率的情况下。银行的最 优反应是贷款.则上述条件调整为: 第一,p=0.5,q=0.5。 根据上述后验概率,由贝叶斯法则得出q=O。同理可 求得p=l。 第二。根据上述后验概率,银行的最优反应如果是 第二,银行效用最大化:对低风险企业贷款的收益大 于不贷;对高风险企业贷款的收益小于不贷。 第三。企业效用最大化 贷。则需要满足贷款的效用最大化。 rP+(1-r)(一P)>r(一a)= r<—2 P。_+一a 第三,给定银行的最优反应是贷,企业选择低FL的 效用最大化。 J z・ 1・ 1 z)dz+L(t)・ 一P>0,J z・ 1・ 1 z)dz+ L(t)・ —P—C(d)<0 J z・ 1・ 1 z)dz+L(t)・}一P>J z・ 1・ 1 z)dz+ L(t)・丁15一P—M ̄M>O (下转第68页) 整理上述条件,有精炼贝叶斯均衡解: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l白 2008年第2期 1.6%,而其他国家该比例分别是:美国61.1%、意大利 系。可以进一步改革现行结售汇制度,建立多级式储备体  55.8%、法国55.1%、德国51.1%、荷兰50.5%。 而且当前我 系.真正实现藏汇于民。在外汇储备余额激增的情况下,允许企业 外汇储备主要用于金融资产和证券资产投资(基本上投资 逐步过渡到意愿结汇制,实现持汇主体多元化,于美国国债),尚无实物资产投资,因此应尝试将部分外汇 持有一定额度的外汇,放宽居民用汇条件和额度。调 储备用于收益高、风险小的实物投资。 (三)借鉴国际管理经验,创新外汇经营方式 应该积极吸取国外成功的外汇管理经验.外汇管理 整和改变现行的超国民待遇的激励导向,诸如出口 退税、贷款贴息、税收优惠、低地价等,调整之前的“宽 进严出”局面。同时,构建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加强相关金 如银行推出的代客 思想由“零风险、低收益”向“低风险、中收益”转变。例如 融产品的创新。目前的各种理财产品,把部分外汇储备交给国外基金公司代管。事实上,当前 境外理财业务、QDII外币基金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 不少国家的银行都把部分外汇储备交给一家或几 大外汇投资渠道,这将有助于实现“藏汇于民”。■ 家基金公司代管,由专家把外汇储备按不同比例进行资 产组合,并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结构,这些基金获取的 收益较高,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可 参考文献: [1】国家外汇储备达1.4万多亿美元[ .人民日报,2007- 10-13. 以借鉴新加坡的实践经验,通过建立专门的储备资产管 理公司(新加坡投资公司、淡马锡控股)来对外汇储 备进行运作,以提高储备资产的收益率。同时,进一步加 强已成立的汇金投资公司的具体投资职能。 (四)调整我国的外汇管理 [2】傅联康。外汇储备超速增长与外源性金融风险防范 【J】.国际商务研究,2006,(1). [3】者贵昌.中国国际储备的分析与研究[J】.国际金融研 究,2005,(5). [4】孔立明.试论我国外汇储备的过剩及其运用[J】  财经,2006,(1). 为解决我国高额外汇储备问题,中国人民银行提出 了三项解决措施:调整“宽进严出”的外汇取向、变“藏 汇于国”为“藏汇于民”、构建完整的“走出去”外汇管理体 (上接第61页) 述它的风险率就是解决信贷交易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 关键之处。本文通过研究得出,要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 必须强化企业的信用观念,加强信用环境建设,加大对 J z・ 1・ 1 z)dz+L(t)・}一P—c(d)>J z・ 1 f( z)dz+L(1)・丁B一 c(d)<0 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的均衡解也是一个精炼贝叶斯 企业财务造假行为的惩罚力度,提高信用风险的可识别 程度。一种有效的途径就是建立起激励约束监督机制, 一旦发现企业有粉饰财务报表的行为,就对企业采取严 均衡。从上述条件可以看出,这种混同均衡的存在需要 厉的惩罚措施,从而提高企业的粉饰成本,使得企业的 避免 ,也 粉饰成本高于企业从银行取得贷款而获得的收益,“逆向选择”问题的出现。■ 就是说低风险企业要足够多:然后低风险企业在高FL 比较严格的条件。首先,低风险企业的概率r< 厶r十a 下获得贷款要付出额外成本.而高风险企业基本不需要 粉饰成本,这时银行才会根据企业的FL信息来决定发 放贷款。 五、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1】Myers S,Majluf.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 when firms have information that investors do not have[J1.Journal of Finical Economics,1984,13(2):187-221. [2】【5】杨军.财务杠杆,信号博弈与信用风险识别[J].金 融研究,2004,(2). 从博弈均衡结果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当企业的粉饰 成本高于企业从银行取得贷款而获得的收益时,高风险 率企业就不会选择通过粉饰自己的风险率而获得银行 [3】【4】陆伟国.风险度量新指标:风险率(FL)简介[J].财 贷款,这样在信贷市场中存在的就只是低风险率企业; 务通讯,2004,(23). 当粉饰成本较低时,高风险率企业就会通过粉饰自己的 [6】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 风险率而可能获得银行贷款。因此,如何让企业诚实表 版社.20o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