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少儿国学经典励志故事含点评

少儿国学经典励志故事含点评

来源:华佗小知识
少儿国学经典励志故事含点评

笨鸟先飞

王守仁出生在一个封建贵族家庭。他父亲官至兵部尚书,但是,王守仁似乎一点儿也没有遗传到父亲的聪明。

他5岁还不能说话,当时大家都以为他是个哑巴,有的人还以为他根本就是一个白痴。但是他父亲不这样看,他觉得王守仁仅仅生病了,他四处寻访名医,只要听说哪里有名医,他就派人去请。到王守仁6岁的时候终于把病医治好了。

王守仁病好之后,智力却显得一般。因为小时候不会说话,也没有读过书,因此,比起别的小孩子,他显得更笨拙一些。有人风言风语:“他这么迟才开始学说话,当然笨啦!也别指望他以后会有大出息。”

小守仁本来就觉得自己比别人笨,现在又听到别人这样嘲笑自己,心理更加难受。他跑到父亲怀里哭诉:“父亲,别人都说我笨,我真的很笨吗?”

父亲听了他的话说:“孩子,你不笨。为父一定好好教你,你会有出息的。不用在乎别人的嘲笑,你自己发愤努力,争口气让那些人瞧瞧,好吗?”

有人父亲的鼓励,王守仁又有了信心。他始终记得父亲以前给他讲过的“笨鸟先飞”的故事,并时时提醒自己要努力学习。平常读书,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两遍、三遍,甚十

遍。他抓紧时间,把别人玩耍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了。白天他认真听先生的课,放学后,趁着还没有吃饭或者吃饭后的时间,他一个人跑进父亲的书房,认真读书,直到家人催促他吃饭、睡觉。年年如此,从不间断。

父亲见守仁如此争气,心里很是快乐。他也耐心给小守仁辅导功课,有时还请一些大学者给他辅导。家里来了客人,谈论天下大事的时候,也让王守仁站在一边,向别人学习。母亲见了也非常欣慰,更加细心地照顾他。她不仅给他收拾出一间书房,还不许别人去打搅他读书。

就这样,在父母的鼓励支持和他自己的努力下,王守仁的学习成绩提升很快,先生的提问,他也回答得很有主见,最后竟成了先生的得意弟子。

就这样,王守仁凭借笨鸟先飞、刻苦勤奋的精神,长大后,成了的哲学家和教育家。

故事点评:其实,我们大家都是在同一个阶梯上的,仅仅因为自己想不想学习,想不想努力的愿因,假如你稍稍落后于别人,你就要有一种上进的心态,去付出更多,赶上大家的足步。只要你能努力,笨鸟也能聪明,起飞,飞到那遥远的属于他的世界。

高山流水遇知音

春秋时代,有一名琴艺十分高超的乐师,名为俞伯牙。伯牙有一位特别了解他的朋友,名叫钟子期。

一天,伯牙弹琴给钟子期听。伯牙小时候曾拜名师学琴,琴艺原本就很棒,长大后,

他开始自己作曲,琴艺又大大提升。凡是听过他弹琴的人没有一个不赞叹不绝。但是很少有人能每次都准确地道出伯牙弹琴的心意,而唯独钟子期可以做到这点。

一日,俞伯牙坐在高山之上弹奏《高山流水》这首曲子时,心中想到了挺拔的高山,琴声就像一座雄伟的山川竖立在听者耳旁。路过的樵夫钟子期驻足倾听,陶醉在其中,听后拍手赞叹道:“弹得真是太好了,琴声慷慨激昂,就好像巍峨挺拔的高山屹立在我的面前,先生志在高山。”伯牙心中想到流水,琴声犹如一条翻滚着的江水流进了听者的心中。钟子期听后快乐地说道:“真是妙极了!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从我面前流过”。俞伯牙万分惊奇,于是与钟子期成为知心好友。他们俩融融洽洽,从来没有发生过冲突。连游人也赞叹道:“钟子期真是俞伯牙的知音呀!”

可惜,这件事过去几年后,钟子期去世了,伯牙这世上的知音去世了。伯牙泣不成声,悲痛欲绝。

钟子期死后,伯牙经常自己一个人在屋中弹钟子期生前最爱听的《高山流水》。听着自己弹的曲子,伯牙仿佛又听到了子期一句句赞赏的话语。伯牙想:“子期死了,谁又能说出我的心意呢?那弹琴又有什么意思呀!”想完,他又爱惜地抚摸着琴,心里暗暗地说:“没了知音,弹琴还有什么乐趣可求,子期已经去世了,没有人能像子期那样了解我了,就让我的灵性随逝去的琴声去陪我的知音吧!”说完咬咬牙,长叹一声,便把自己心爱的琴“啪”的一声摔碎,决定终身再也不弹琴。

故事点评:高山流水是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故事,这则故事千百年来一起感动着人们,人们不是羡慕俞伯牙的高超的琴艺,而是羡慕他遇到了一个能听懂他的琴声的人——

钟子期。这就是后人也说是“高山流水遇知音”故事。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