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200空)
1. 煤工业分析,通常包括( 水分 )( 灰分 )( 挥发分 )及( 固定
碳 )四项。
2. 煤中水根据存在形式,可以分为( 内在水分 )(表面水分 )(结晶
水)。
3. 国标中规定测定煤中灰分的方法是( 缓慢灰化法 )与( 快速灰化
法 )其中作为仲裁的方法是(缓慢灰化法 )。
4. 当测定空干水时,水分在(2%)以下,不必进行检查性干燥,在测定灰
分时,灰分在(15%)以下,不必进行检查性灼烧。
5. 如煤中全含量为2%,灰中硫含量为0.4%,煤中灰分为25%,则煤中可
燃硫为(1.9% ),不可燃硫为( 0.1% )。
6.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是( 艾氏卡法 )( 库仑法 )及( 高温燃烧中和
法 ),其中仲裁法是(艾氏卡法 )。
7. 测定煤试样时,当弹筒发热量低于16.70MJ/Kg,其生成热校正系数
取值为( 0.001 )。
8. 苯甲酸在压饼前要在( 60 — 70 )℃,烘箱中烘干( 3 — 4 )小时
或在盛有浓硫酸的干燥器中干燥( 3 )天以上。
9. 破碎原始煤样时,粒度小于( 25 )mm时,才允许缩分。 10. 煤的最大粒度为<50 mm,每个子样最小质量为( 2 )Kg。
11. 缓慢灰化法测定灰分需要控制停留时间的两个重点温度分别为
( 500 )℃和( 815 )℃。
12. 国标中规定测定煤中空气干燥基水分的方法是(通氮干燥法)(甲苯
蒸馏法)及(空气干燥法 )。
13. 煤中硫酸盐硫的符号是( Ss ),硫化铁硫的符号是( Sp ),有机硫
的符号是( So )。
14. 对于不易完全燃烧的煤样,可用已知( 质量 )和(热值)的擦镜纸
裹好煤样,并用手指压紧,对于燃烧易飞溅的煤样,可先(压饼)再切成(2 — 4)mm的小块测定。
15. 若煤中全硫大于( 4% ),就不能以全硫代替弹筒硫来计算高位发热
量。
16. 煤在氧弹内是( 恒容 )燃烧,而在锅炉内是( 恒压)燃烧。 17. 将煤样缩分到粒度小于6 mm时,其最小质量为( 7.5 )Kg
18. 煤堆上采样时,按规定子样数目均匀分布在顶、腰、底部位,除去
( 0.2 )m表层煤,然后采样,在火车顶部采样时,先挖到表层煤下( 0.4 )m后采取。
19. 测热中对生成热的校正系数(α)是根据(弹筒热值)确定的。 20. 商品煤存查煤样,从(报出结果)之日起,一般应保存(2个月)。 21. 热容量标定值的有效期为( 三个月)。超过此期限应进行复查。标定
时用( 苯甲酸 )标定。
22. 煤灰熔融性测定过程中需要记录四个温度,分别为(变形温度)( 软
化温度)(半球温度)( 流动温度 )。
23. 煤的( 外在水分)和( 内在水分 )的总和称为全水分。
24. 煤在(900 ±10℃ )的温度下,隔绝空气加热( 7 )分钟,以失去
的质量占煤量的百分率,减去煤样的( 水分)后,即为挥发分。
25. 挥发分的焦渣特征是:(粉状)(粘着)(弱粘结 )(不熔融粘
结 )( 不膨胀熔融粘结)(微膨胀熔融粘结 )(膨胀熔融粘结)(强膨胀熔融粘结 )。
26. 煤的元素分析包括(碳)( 氢 )(氧 )(氮)(硫)。
27. 影响煤灰熔融性温度的因素有( 粒度大小)(升温速度)( 气氛性
质)(角锥托板的材质)(主观因素)。
28. 煤质试验方法的精密度以(重复性)和(再现性)来表示。
29. 煤中矿物质来源有三:一是(原生矿物质)二是(次生矿物质)三是
(外来矿物质)。
30. 造成影响灰分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有:(黄铁矿氧化程度)(碳酸盐
分解程度)(灰中固定的硫的多少)。
31. 影响挥发分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是(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加热
速度)。
32. 低位发热量是由(高位发热量)减去( 水的气化潜热)后得到的发热
量。
33. 氧弹量热法的基本原理是:将一定量的试样放在充有(过量氧气)的
氧弹内燃烧,放出的热量被一定量的( 水)吸收。根据水温的( 升高)来计算试样的发热量。
34. 子样数取决于(干燥基灰分)子样质量取决于(粒度大小)。 35. 误差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 过失误差 )。
36. 灰分测定方法用(缓慢灰化法 )和(快速灰化法 )(缓慢灰化
法 )为仲裁法。( 快速灰化法)作为例常分析法。
37. 煤质分析中常用的“基”有( 收到基 )( 空气干燥基 )(干燥
基)(干燥无灰基)(干燥无矿物质基)。其符号分别为( ar )( ad )( d )( daf )(dmmf)。
38. 填写新的试验项目符号:全水分( Mt )外在水分(Mf )内在水分
(Minh)收到基水分( Mar )空气干燥基水分( Mad )弹筒发热量(Q b )高位发热量(Qgr )低位发热量( Qnet )。
39. 煤的工业分析中明确规定:挥发分加热温度为(900 ±10℃)加热时
间为(7min),其中至少要有( 4 )分钟在此规定温度下,否则试验作废。
40. 从测定的挥发分的焦渣中减去灰分之后,余下的残留物叫(固定
碳)。固定碳含量是在测定( 水分 )( 灰分 )( 挥发分 )产率之后,用( 差减 )法求得。
41. 有效数字是指具有( 实际意义 )的数字。 42. 化学试剂按照统一纯度可分为四个等级:
一级试剂又叫(保证试剂)符号(GR)标签为( 绿色 )。 二级试剂又叫(分析试剂)符号(AR)标签为( 红色 )。 三级试剂又叫(化学试剂)符号(CP)标签为( 篮色 )。 四级试剂又叫(实验试剂)符号(LR)标签为(棕色)。
43.(加热温度 )和(加热时间)是影响挥发分测定的两个主要因 素,特别是(加热温度 )。
44.发热量测定中常用的点火材料有( 铁丝 )(镍铬丝 )(铜丝) ( 铜镍锰丝 )和(镍铜丝)等几种,此外还有( 棉线 )。
45. 在记录试验数据和计算结果时,一旦有效数字的位数确定后,其后面
的数字要按照( 四舍六入五成双 )的法则修约。如,若修约到小数点后两位:23.234---(23.23); 23.225---(23.22 )23.2251----( 23.23 )。
46. 入厂煤、入炉煤、煤粉等都应按规定要求采样和缩分,并最后缩制成
粒度为(0.2mm)以下的分析试样。
47. 温度计、热电偶及高温计至少(一年)检验一次。
48. 初次使用的瓷坩埚或方皿,须预以编号并烧至( 恒重 )。
49. 快速试验方法,经与常规法比较,其结果均不超过( 允许差 )时,
方可用于例行监督试验。
50. 对例行的监督项目,若经多次(检查性试验),其结果均不超过允许
误差时,则可免去(检查性试验 )。
51. 对灰分而言,当灰分<15时,重复性Aad(0.2)再现性Ad
( 0.3 )。当灰分为15至30, 重复性Aad( 0.3 )再现性Ad( 0.5 )。当灰分>30时,重复性Aad(0.5 )再现性Ad( 0.7 )。
52. 单位质量的试样在充有过量氧气的氧弹内燃烧,其燃烧产物组成为
( 氧气 )( 氮气 )(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 液态水 )以及( 固态灰 )时,放出的热量称为恒容高位发热量。
53. 煤样在(催化剂)作用下,于( 空气流 )中燃烧分解。煤中硫生成
(二氧化硫 )并被碘化钾溶液吸收,以电解碘化钾溶液所消耗的电量计算(全硫 )的含量。
54. 在测硫时,抽气量应调节到(1000ml/min)。关闭电解池与燃烧管间
的活塞,如抽气量降到(500ml/min)以下,证明仪器各部件及各接口气密性良好。
55.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有(艾氏卡法)(库仑法)(高温燃烧中和
法),在仲裁分析时,应采用(艾氏卡法 )。
56. 对所有的自动量热仪,只要其测试(精确度)和(准确度)符合要
求,就可使用。测试精度要求是:5次或5次以上苯甲酸测试试验结果的相对标准差不大于(0.20%);准确度要求是:标准煤样测试与标准值之差都在(不确定度范围)内。或将苯甲酸作为样品进行5次或5次以上的测试其平均值与标准热值差不超过(50J/g)。
57. 弹筒发热量和高位发热量的结果计算到(1J/g ),取高位发热量的两
次重复测定的平均值,按数字修约规则修约到最接近(10J/g)的倍数。按(MJ/Kg)的形式报告。
58. 发热量测定和重复性和再现性分别为(150 J/g )和( 300
J/g )。
59. 由弹筒发热量算出的高位发热量和低位发热量都属( 恒容 )状态,
在实际工业燃烧中则是( 恒压 )状态。
60. 热容量标定一般应进行( 5次 )重复试验,其极差应不超过( 40
J/g )。 二、选择题:
1、全硫测定结果的报告值应修约到( b )
a 小数点后一位 b小数点后二位 c小数点后三位 2、煤样瓶中装入煤样的量应不超过煤样瓶容积的( a )
a 3/4 b 2/3 c 1/2
3、商品煤存查煤样,从报出结果之日起,一般应保存( b ) a 1个月 b 2个月 c 3个月 4、用空气干燥法测定全水分,煤样粒度应小于( b ) a 13 mm b 6mm c 3mm
5、用空气干燥法测定全水分,在鼓风条件下烟煤应干燥( c ) a 半小时 b 1小时 c 2小时 6、用空气干燥法测定水分,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 c ) a 10分钟 b 20分钟 c 30分钟
7、灰分测定中,当灰分低于( c )时,不必进行检查性灼烧。 a 5% b 10% c 15% 8、当灰分小于15%时,其重复性为( a )
a 0.2 b 0.3 c 0.5
9、空气干燥煤样中,如连续干燥1小时后,煤样质量变化不超过 ( a ),即达到空气干燥状态。
a 0.1% b 0.01% c 0.001%
10、在煤的制样过程中,当粒度为 13 mm 时,其留样量不少于 ( a )千克 。
a 15 b 60 c 7 .5
11、发热量测定中,每次室温变化不应超过1K,通常室温以不超过 ( c )℃范围为宜。
a 10 — 15 b 15 — 20 c 15 — 30
12、在热值测定过程中,外筒温度应尽量接近室温,相差不得超过 ( a )K。
a 1.5 b 1 c 2.5
13、在热值测定过程中,应精确称取分析试样( a )克。 a 0.9 — 1.1 b 0.9 — 1.0 c 1.0 — 1.1 14、热容量标定一般应进行5次重复测定,其极限值如不超过 ( a )J/K,取5次结果的平均值,作为仪器热容量。 a 40 b 50 c 60 15、热容量标定值的有效期为( c )个月。 a 1 b 2 c 3
16、当全硫含量低于( c )时,可用全硫代替Sb,ad。 a 2% b 3% c 4%
17、在热值计算过程中,当Qb,ad大于25.10MJ/Kg时,校正系数 应为( c )。
a 0.001 b 0.0012 c 0.0016
18.氧弹进行水压试验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 c ) a 半年 b 1 年 c 2 年
19.将5.6250 修约到小数点后两位,其正确答案为( a ) a 5.62 b 5.63 20.在仲裁分析煤中全硫时,应采用 ( a ).
a 艾士卡法 b 库仑滴定法 c 高温燃烧中和法 21.用库仑滴定法测定全硫时,管式高温炉应控制在( a )℃. a 1150 ±5 b 1150 ±10 c 1500 ±5
22.煤灰熔融性测定中,待全部灰锥都达到流动温度或炉温升到( a 时断电,结束试验.
a 1500℃ b 1450℃ c 1400℃
23.凡根据水分测定结果进行校正和换算的分析试验,应用时,测定水 分,如不能同时进行也应在尽量短的期限内进行。最多不超过 (b)天。
a 5 b 7 c 10 24.对同一煤样而言,下列答案正确的是( b )
a Ad ) a 褐煤、烟煤、无烟煤 b 烟煤、无烟煤 c 所有煤种 26.在仲裁分析中遇到有用空气干燥煤样水分进行基的换算时,应用 ( a )测定空气干燥煤样的水分 a 通氮干燥法 b 甲苯蒸馏法 c 空气干燥法 27.用空气干燥法测定水分时,预先鼓风的目的是( a ) a 使温度均匀 b 使温度升得快 c 其它作用于 28.测定水分时,当水分在( a )以下时,不必进行检查性干燥 a 2% b 3% c 1% 29.灰分测定的重复性是0.5时,则灰分应为 ( c ) a < 15 b 15 — 30 c > 30 30.测定煤灰时,灰皿质量为17.1011g ,加试样后为 18.1225g,试样 燃烧后第一次称得质量为17.4136g,复烧后质量为17.4226g,则 煤样灰分为( b )(准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a 31.57% b 31.48 % c 31.47 % 31.某煤检员测发热量时,将1.0010 g 误读为1.1010g,现假设热容 量为 13120 J/K,点火热为50J,校正后温升值为1.958 K,则因 误读数而引起的弹筒发热量差值是( a ).准确到1J. a 2326J b 2331J c 2340J 32.测热时,钢瓶中氧气压力降到( b )以下时,需更换的钢瓶氧气 a 5.0 MPa b 4.0 MPa c 3.0 Mpa 33.测热值时,往氧弹中充氧时间不得小于( a )秒 a 15 b 30 c 20 34. 测热值时,如果不小心充氧压力超过( c ) 应放掉氧气后,重新 充氧. a 2.8 Mpa b 3.0Mpa c 3.3Mpa 35. 测热值时,每次试验用水应与标定热容量时一致,不得超过(a) a 1 g b 0.5 g c 1.5 g 36.在燃煤采、制、化三个环节中,若以S2表示,化验误差约占(b ) a 16% b 4 % c 80% 37.在采样过程中,增加了子样数目,可( a ) a 提高采样精密度 b 降低采样精密度 c 降低采样准确度 38.煤在长期贮存中,其发热量( b ) a 不断提高 b 降低 c 与原来一样 39.按有效数字运算0.028+1.16+5.185+6.775和是( b ) a 13.148 b 13.15 c 13.16 d 13.14 40.计算煤中空干基固定碳,应知( c ) a Aad +Vad b M ad + Aad c Mad + Aad + Vad 41.测挥发分加热温度和时间应控制在( c ) a 900±10 ℃ 3 min b 900±10℃ 8 min c 900±10 ℃ 7 min 42.国标公认的量热标准物质是( c ) a 蔗糖 b 石蜡 c 苯甲酸 43.使用恒温式量热计测发热量时,对试样燃烧后内筒的温升值( a ) a 需C校正 b 需H校正 c 需室温校正 44.国标测Mad时,试样应置于( a ) a 称量瓶 b 灰皿 c 坩埚 45.燃煤质检工作中,采样、制样、化验三个步骤中产生误差最小的是 ( c ) a 采样 b 制样 c 化验 46.国标全水的符号为 ( c ) a Mad b War c Mt 47.煤的最大粒度为<50mm,则每个子样最小质量为( b ) a 1 kg b 2 kg c 4 kg 48.用九点法缩取的全水分煤样,装入煤样瓶中封严送交化验室,装 样量不得超过煤样瓶容积的( a ) a 3/4 b 2/3 c 1/2 49.在使用新型热量计前需确定其热容量的有效工作范围。方法是: 至少用苯甲酸进行( b )次热容量标定试验。 a 5 b 8 c 10 50.如热量计量热系统没有显着变化,重新标定热容量值与前一次的 热容量值差不应大于( a ) a 0.15% b 0.25% c 0.35% 51.在热值测定中,如称量的内筒水质量比标定热容量时多10g,则所 测热值会( b ) a 偏高 b 偏低 c 正常 52.下列不同基的煤的发热量转换错误的是( a ) 100-Mad a Qar= Qad × 100-Mar 100 b Qd= Qad × 100-Mad 100 c Qdaf = Qad × 100-Mad-Aad-(CO2)ad 53.灰分为14%,重复性为 ( a ) a 0.2 b 0.3 c 0.5 54. 灰分为40%,再现性为 ( c ) a 0.30 b 0.50 c 0.70 55.下列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a ) a FCad=100-(Mad+Aad+Vad) b FCad=100-(Mad+Ad+Vad) c FCad=100-(Mar+Aar+Var) 56. 20℃卡是在标准大气压下,1克水温度从( a )所需要的热量. a 19.5℃升高到20.5℃ b 19℃升高到20℃ c 20℃升高到21℃ 57.空气干燥法是将煤样放入盘中,摊成均匀的薄层,于温度不超过 ( a ) 下干燥 a 50 ℃ b 75℃ c 105℃ 5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 恒压发热量比恒容发热量高 b恒压发热量比恒容发热量低 c 二者一样 59.用恒温式热量计测定发热量时,按规定内筒水温比外筒水温( b ) a 高些 b低些 c 高1℃左右 60.苯甲酸使用前有三种预处理方法,其效果最好的是( c ) a 在浓硫酸的干燥器中干燥3天 b 在60 — 70 ℃烘箱中干燥3 — 4小时 c 在电炉或酒精上加热使之熔融成块状 61.可用来标定热量计热容量的物质有( c ) a 蔗糖 b 标准煤样 c 苯甲酸 62.库仑自动定硫仪具有自动进样,分析速度快等优点,但与艾氏 卡法相比结果( b ) a 偏高 b 偏低 c 没差别 63.测硫时,如电解液的PH值小于1,则测定结果( b ) a 偏高 b 偏低 c 没变化 .用库仑法测硫时,电解液的配置需用药品为( a ) a 碘化钾、溴化钾各5克,10ml 冰乙酸 b 碘化钾、溴化钾各6克,10ml 冰乙酸 c 碘化钾、溴化钾各5克, 5ml 冰乙酸 65.用库仑法测硫时,若结果编高,则把校正系数( a ) a 调高 b 调低 c 调为0 66.若测得一标煤样Sad=1.25其Mad = 2.00 则Sd =( c ) a 1.25 b 1.27 c 1.28 67.造成含硫量偏低的原因有( b ) a 气体流量大 b 载气系统漏气 c 炉温高 68.新氧弹应经( b )的水压试验,证明无问题后方能使用. a 10.0 MPa b 20.0 MPa c 30.0 Mpa 69.我国的热量单位为( a ) a 焦耳 b 卡 70.灰熔融性测定中,加热控制升温速度为900℃以下( a ) a 15 — 20 ℃/ min b (5±1)℃/ min c 5 — 1 ℃/ min 71.记录灰锥的四个熔融特征温度:DT ST HT 和 FT,计算重复测定 值的平均值并化整列到( b )报告. a 1 ℃ b 10 ℃ c 5 ℃ 72.当校正系数α取0.0012时,则Qb,ad在( b )范围内. a Qb,ad ≤16.70 MJ/Kg b 16.70 MJ/Kg<Qb,ad≤25.10 MJ/Kg c Qb,ad>25.10MJ/Kg 73.恒温式热量计,盛满水的外筒的热容量应不小于热量计热容量的 ( a )倍。 a 5 b 2 c 10 74.做挥发分试验时,加热7 min,从炉中取出坩埚,放在空气中冷却 ( b )左右,再移入干燥器中。 a 2 min b 5 min c 10 min 75.我厂燃煤保证值发热量为( a )卡/克。 a 5360 b 5500 c 5000 76.煤燃烧后灰的软化温度用( b )表示。 a T1 b T2 c T3 77.我厂燃煤粒度规定为( a )mm a ≤ 350 b ≤ 300 c ≤ 250 78.锅炉负荷不变的情况下,煤中水分增加,需煤量( a )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79.电厂用煤灰熔点软化温度一般要求大于( a )℃ a 1250 b 1150 c 1200 80.电厂用煤硫含量最高不超过( a ) a 4% b 3% c 2% 81.煤氧化和风化后热值均( a ) a 降低 b 升高 c 不变 82.St,d大于( b )的煤,可划为劣质煤。 a 1% b 2% c 4% 83.试验项目细划分时,则将基准符号写在项目细划分符号后,用 ( b )分开。 a 句号 b 逗号 c 分号 84.煤中水分存在形式可以分成( c )种。 a 一 b 二 c 三 85.当一煤样的挥发分大于40%时,则不同实验室的允许差为 ( c ) a 0.5 b 1.0 c 1.5 86. 当一煤样的挥发分大于40%时,则同实验室的允许差为 ( c )a b c a 0.3 b 0.5 c 0.8 87.测硫时,若测得值偏高,则把系数调高,反之调低,但一般调时以 ( b )为原则。 a 1或2个单位 b 5或10个单位 c 10或15个单位 88.用快速分析仪测煤样时,开启N2,O2总阀后,压力应在( a ) a 0.1—0.2 MPa b 0.5—1.0 MPa c 1.0—1.5 MPa .下列设备的量质传递是通过标准物质进行的有( c ) a 天平 b 砝码 c 量热仪 90.量热仪一般需预热( b )min后,才能正式使用 a 10 b 30 c 60 91.对新高温炉或存放过久再次使用的电炉均应进行烘炉处理,其过程 如下:室温—200 ℃ 2小时 200—400 ℃ ( b ) a 3小时 b 4小时 c 5小时 92.用库仑法测硫过程中,空气流量应达到( b )ml/ min a 800 b 1000 c 1500 93.在热值测定中,如称量的内筒水质量比标定热容量时多10克,则 所测热值会( b ) a 偏高 b 偏 低 c 正常 94.测硫时,应称量粒度小于0.2 mm的煤样( a )克左右. a 0.05 b 1 c 0.5 95.当一煤样的含硫量<1%时,则同一化验室的允许差为( a ) a 0.05 b 0.01 c 0.1 96.挥发分测定值应修约到小数点后( b )位. a 一 b 二 c 三 97.空气干燥基煤样的粒度应小于( a ) a 0.2mm b 0.1mm c 0.5mm 98.做挥发分时,当坩埚及架子放入后,炉温会下降,但必须在 ( a )内使炉温恢复至900± 10℃. a 3 min b 5 min c 7 min 99.空气干燥基挥发分计算公式为Vad =m1/m×100- Mad其中m1指的是 ( a ) a 煤样加热后减少的质量 b 煤样的质量 c 加热后余下的质量 100.已知一煤样Mad = 2.00% Aad = 30.00% Vad= 25.00%则: FCdaf =( c ) a 43.00% b 43.88% c 63.24% 三、判断题: 1. 测定煤中全水分,其试样粒度应小于13mm或小于6mm。 (√) 2. 测定煤中空气干燥基水分时,当水分在2%以下时,可不进行检查性干 燥。 (√) 3. 库仑法测定煤中全硫时,不需做空白试验。 (√) 4. 将煤中全硫含量直接减去灰中硫含量即为煤中可燃硫含量。(×) 5. 在测定发热量时内筒温升可用开尔文计量单位或用摄氏度计量单位表 示,两者的数值是相等的。 (√) 6. DL/T576.6-95“飞灰和炉渣可燃物测定方法”中A法为灼烧减量法,B 法需要在A法测定结果基础上扣除水分和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 (√) 7. 某操作者在测定发热量时,误将内筒水量比标定热容量时的称多了,因 此测出的热值就偏低. (√) 8. 煤的最大粒度为大于100 mm,每个子样最小质量为4 kg. (×) 9. 燃煤质检工作中,采样、制样和化验三个步骤,产生误差最大的是化 验。 (×) 10. 高温炉不装烟囱,对灰分测定结果会有影响。 (√) 11. 测定挥发分时,如坩埚内壁出现黑色附着物,试验应作废。(×) 12. 同一种煤样若水分增加,汽化热也增加,所以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值增高 了。 (×) 13. 国标测热方法上对测热室温度规定以不超过35℃和不低于15℃为宜. (×) 14. 某操作者在测定热值时,误将内筒水温度值记录偏高了,因此测出的热 值就偏高. (×) 15. 在标定热容量时须重复测定五次,取其差值不超过50J/K结果的平均值 作为该热量计的热容量. (×) 16. 在进行灰分的重复性测定时,将称好的同一种煤的双份试样同时放入高 温炉中测定. (×) 17. 入炉原煤全水分测定以半天的上煤量作为一个分析检验单元(×) 18. 由于恒温式热量仪在煤点燃时,内、外筒发生热交换,因此必须进行冷 却校正。 (√) 19. 煤的最大粒度以筛分分析时,筛上物最接近5%的那个筛孔的尺寸表示。 (√) 20. 用带烟囱高温炉测灰分的结果比不带烟囱的高。 (×) 21. 用苯甲酸标定热容量5次,其极差是40J/℃。 (√) 22. 称取煤样时,应先将其充分混匀,再称取。 (√) 23. 15℃卡是1克纯水温度从14.5℃升高到15.5℃所需要的热量。 (√) 24. 商品煤存查煤样,从收到样品之日起一般应保存2个月。 (×) 25. 艾氏剂是由Na2CO3与 MgO组成的,其质量比为 2:1。 (√) 26. 当全硫含量小于1%时,其再现性为0.15。 (×) 27. 当一煤样的空气干燥基挥发分为25%时,则同一实验室的允许差 为0.5 (√) 28. 用库仑法测定全硫时,若测得值偏低,则把系数调低,反之,调高. (√) 29. 高位发热量是由弹筒发热量减去硫酸与二氧化硫形成热之差(×) 30. 灰分对电力生产的主要影响有:增加成本,影响安全,腐蚀设备,污染环 境. (√) 31. GB212-91适用于褐煤、烟煤、无烟煤。 (√) 32. 热量计经过较大的搬动之后需重新标定热容量。 (√) 33. 当灰分为20%,不需要进行检查性灼烧试验。 (×) 34. 用缓慢灰化法测灰时,煤样应在温度不超过100℃以前放入马弗炉中。 (√) 35. 测挥发分时,坩埚及架子放入后,炉温会下降,但必须在3分钟之内使 炉温恢复到900±10℃,否则试验作废。 (√) 36. 做挥发分时,从炉中取出坩埚后,应在空气中冷却5分钟左右,移入干 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 (√) 37. 用空气干燥法测无烟煤中的空气干燥基水分,应在一直鼓风的条件下干 燥1小时。 (×) 38. 用空气干燥法测定煤中水分只适用于烟煤、无烟煤。 (√) 39. 通氮干燥法测定煤中空气干燥基水分时,适用于所有煤种。(√) 40.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是使用GB/T213-1996。 (√) 41. 飞灰和炉渣样也应缩制成粒度为0.2 mm以下的分析试样. (√) 42. 在煤的分析试验中,如两次测定值不超过同一实验室允许误差,则取其 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 43. 工业分析测定值应保留到小数点后三位. (×) 44. 根据四舍六入五成双的修约原则,27.23501修约到小数点后两位应为 27.24。 (√) 45. 工业分析包括水分、灰分、挥发分三项。 (×) 46. 恒温式热量计的特点是外筒温度恒定不变。 (√) 47. 绝热式热量计的特点是量热系统和周围环境不发生热交换。(√) 48. 在灰熔融性测定过程中,当温度为900℃以上,控制升温速度为 (5±1)℃。 (√) 49. 灰锥的四个熔融特征温度依次为变形、软化、半球、流动。(√) 50. 对同一煤灰而言,粒度小的比粒度大的灰熔融性温度低。 (√) 四、解释题: 1. 什么是煤的灰分? 答:煤样在规定条件下完全燃烧后所得的残留物。 2. 什么是煤的挥发分? 答:煤样在规定条件下隔绝空气加热并进行水分校正后的质量损失。 3. 什么是再现性? 答:一个数值在再现条件下,即在不同一试验室中,对从试样缩制最 后阶段的同一试样中分取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部分所做的重复测 定所得结果的平均值间的差值差值(在特定概率下)不能超过此 数值。 4. 什么是重复性? 答:一个数值在重复条件下,即在同一试验室中,由同一操作者,用 同一仪器,对同一试样,于短期内所做的重复测定,所得结果间 的差值(在95%概率下)不能超过此数值。 5. 什么是煤粉细度? 答:煤粉细度,它表征煤粉中各种大小粒度的质量百分率,它能很好 地反映煤粉的均匀特性,是监督制粉系统运行工况的重要煤质指 标。 6. 什么是精密度? 答:一组观测值互相接近的程度。 7. 什么是准确度? 答:观测值与真值接近的程度。 8. 什么是基准物质? 答:在化学分析中,凡能直接配制成标准溶液的物质或已知准确含量的 物质称为基准物质。 9. 什么是热容量? 答:热容量E是指量热系统升高1℃所需要的热量,单位为J/℃。 10. 什么是水当量? 答:水当量K是指量热系统内除水量以外的其它物质温度升高1℃所需 的相当于若干克水升高1℃所需要的热量。 11. 什么是弹筒发热量? 答:在氧弹中,在有过剩氧的情况下,燃烧单位质量试样所产生的热 量。 12. 什么是恒容高位发热量? 答:煤样在氧弹内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减去硫和氮的校正值后的热量。 13. 什么是恒容低位发热量? 答:煤的恒容高位发热量减去煤样中水和燃烧时生成的水的蒸发潜热 后的热值。 14. 什么是发热量? 答:当燃料在一定温度下完全燃烧时所释放出的最大反应热称作发热 量。 15. 什么是一般分析煤样? 答:将煤样按规定缩制到粒度小于,并与周围空气湿度达到平衡,可 用于进行大部分物理和化学特性测定的煤样。 16. 什么是标准煤样? 答:具有高度均匀性、良好稳定性和准确量值的煤样。 17. 什么是煤的工业分析? 答: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四个分析项目的总称。 18. 什么是煤的全水分? 答:煤的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的总和。 19. 什么是煤的焦渣特征? 答:煤样在测定挥发分后的残留物的粘结、结焦性状。 20. 什么是煤的元素分析? 答:碳、氢、氧、氮、硫五个项目煤质分析的总称。 21. 什么是煤的固定碳? 答:从测定煤样的挥发分后的残渣中减去灰分后的残留物,通常用100 减去水分、灰分和挥发分得出。 22. 煤的收到基指的是什么? 答:以收到状态的煤为基准。 23. 什么是煤的空气干燥基? 答:与空气湿度达到平衡状态的煤为基准。 24. 什么是煤的干燥基? 答:以假想无水状态的煤为基准。 25. 什么是干燥无灰基? 答:以假想无水、无灰状态的煤为基准。 26. 什么是煤的软化温度? 答:在灰熔融性测定中,灰锥尖端(或棱)开始变圆或变曲时的温 度。 27. 什么是允许差? 答:在规定条件下获得的两个或多个观测值之间允许的最大差值。 28. 什么是有效数字? 答:有效数字是指具有实际意义的数字,即在数值中有量意义的数 字。 29. 什么是误差? 答:观测值与真值或约定真值之间的差值。 30. 什么是极差? 答:一组观测值的最高值和最低值的差值。 五、问答题: 1. 测定水分为什么要进行检查性干燥试验? ±℃ mm使用氧弹和导气管 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答:用干燥法测定煤中水分时,尽管对各类别煤规定了干燥温度和时 间,但由于煤炭性质十分复杂,即使同一类别煤也是千差万别的, 所以煤样在规定的温度和时间内干燥后,还需进行检查性干燥试 验,以确认煤样中水分是否完全逸出,直到恒重为止,它是试验终 结的标志。最后一次干燥后称量与前一次称量比较,直到减量在规 定范围内,或质量有所增加为止。在后一种情况下,采用增重前的 一次质量作为计算依据。 2.为什么全水分测定未规定不同化验室的允许差? 答:煤中全水分不是一个稳定值,随着气候变化和操作过程不同而有很 大差异,使不同化验室测定结果无可比性,即使是同一化验室,同 一样品也很难得出一致的结果。因此规定不同实验室的允许差是毫 无实际意义的,同时也会给执行国家标准规定造成不必要的困难。 3.为什么对装有热煤样的称量瓶要规定冷却时间? 答: 称量瓶从干燥箱中取出,立即加盖,在空气中冷却时间应尽量缩 短。试验证明,在空气中冷却3分钟后放入干燥器中,与从干燥 箱中取出加盖直接放入干燥器冷却相比结果偏低,因为称量瓶从 干燥箱中取出来时,热的干燥煤样吸湿性极强。当温度急剧下降 时,称量瓶内产生微负压吸入潮湿空气,使干燥过的煤样增重, 水分测定结果偏低.为此规定称量瓶从干燥箱中取出应立即加盖, 并在空气中冷却1—2分钟后,置入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后称量。 4.为什么测定灰分时需进行检查试验? 答:在测定煤灰分的燃烧过程中,各种反应包括可燃物质和矿物质的燃 烧反应,在800℃左右已基本完成.方法中规定在815±10℃燃烧一 小时,主要是考虑在些温度下煤中某些物质的反应需要一定时间才 能彻底完成.特别是对高变质程度的无烟煤以及高灰分的石煤等, 必须进行检查性灼烧试验,以保证燃烧后残留物中除了极少量硫酸 盐外不应含有任何未燃尽的有机质及未分解的矿物质. 5.测定煤灰分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灰分测定操作虽然简单,如若没有注意到下列诸问题,就可能得 不到准确的测定结果. ① 高温炉要安装烟囱 ② 热电偶位置要正确 ③ 灰皿在炉膛内位置要合适 ④ 灰皿要放置在恒温区域内 ⑤ 煤样要完全灰化 ⑥ 空气中冷却时间要一致 6.测定挥发分时,应怎样操作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答: 测定挥发分时,除严格按照规定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外,还要 注意下列事项: ① 称样前坩埚要在900±10℃温度下灼烧到恒重。 ② 称取试样质量要1±0.01g范围内,并轻敲坩埚,使试样摊平。 ③ 根据炉子恒温区域确定一次要放的坩埚数量,通常以不超过4 — 6个为宜。 ④ 坩埚的几何形状和容积大小都要符合规定要求。 ⑤ 在测定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恢复到900±10℃所需的时间。 ⑥ 所使用的热电偶的安装位置要正确并在有效检定期内。 ⑦ 在装有烟囱温炉内测定,挥发分时,应将烟囱出口处的挡板关闭或用耐火材料堵住。 7.测定挥发分的原理是什么? 答:煤在900±10℃的温度下,隔绝空气加热7min,其中有机物质和 一部分矿物质热解成为气体,包括常温下生成的液体逸出,使质 量减少,以失去的质量占煤量的百分率,减去煤样的水分,即为 挥发分。煤的挥发分测定是一项规范性很强的试验,其测定结果 完全取决于人为选定的条件,主要试验条件为:试样质量、加热 温度和加热时间,其它如坩埚的材质、大小、厚薄以及坩埚的大 小等,在一定程度上了都影响挥发分产率。因此,任何一个按发 分测定的标准方法,都应对这些条件及其细节做严密的规定,以 保证测定方法的规范性。 8.计算挥发分测定结果时要注意什么? 答:计算挥发分测定结果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① 计算结果时要减去水分(Mad),才是挥发分产率(Vad)。 ② 当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超过2%时,还应选与二氧化碳含量相应的校正公式进行计算。 ③ 当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超过12%时,要把焦渣中二氧化碳含量换算成占煤中的百分含量后减去,再计算挥发分结果。 9.煤中水分对锅炉设备的运行有何影响? 答:水分的存在不仅使煤中可燃质含量相对减少,降低了发热量,还 会因受热蒸发、汽化而消耗大量的热量,导致炉膛温度降低,煤 粉着火困难,排烟量增大,增加了厂用电率,同时还增加了给煤 系统堵塞的机率,影响正常供煤,一般认为煤中水分大于5—6% 时,常给给煤系统带来麻烦,若水分超过 10—20%,则会严重威 胁运行的安全可靠。燃用多水分煤,烟气中的水蒸气分压高,促 进了烟气中三氧化硫形成硫酸蒸汽的作用,增加锅炉尾部低温处 硫酸的凝结沉积,造成空气预热器腐蚀、堵灰和烟囱内衬的剥 落。此外,煤中水分白耗了运输能力,提高了煤炭运价。然而对 于层式燃烧,适当增加水分可减少煤层阻力,提高通风量,改善 燃烧状况。 10.灰分对锅炉设备的运行有什么影响? 答:灰分同水分一样是煤中有害杂质之一,灰分愈高,发热量愈低, 燃用高灰分煤给电厂运行带来了一系列困难. ① 燃烧不正常 灰分增加,炉膛燃烧温度下降。如灰分从30%增到50%,每增加1%灰分,理论燃烧温度平均约降低5℃,因而使煤粉着火发生困难,引起燃烧不良,乃至熄火、打炮。 ② 事故率增高 燃用多灰分煤还会暗加锅炉受热面的污染、积灰,增加了热阻,减低了热能的利用,同时还增加了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和灰渣带走的物理热损失等。 ③ 环境污染严重 燃用多灰分煤还,灰是成倍或数倍地增加,使电厂排放的粉尘,灰渣急剧增加,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环境。 11.为什么称灰分测定结果为灰分产率? 答:不少人将灰分测定结果误称为灰分含量,而正确的称法应为灰分 产率。灰分含量和灰分产率是两种不同的概念,称灰分含量易被 理解为灰分与碳、氢、氧等元素一样是煤中固有组成之一。但实 际灰分不是煤中所固有的。当煤在高温下燃烧时,除其中可燃部 分生成气态化合物逸出外,矿物质了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最后 形成以硅、铝氧化物成分为主的物质。温度和燃烧条件不同,所 生成灰分量和灰分的组成也各有差异,可见灰分是煤燃烧后的产 物。因此称灰分测定结果为灰分产率,而不称灰分含量。 12.为什么要称挥发分产率而不称为挥发分含量? 答:挥发分含量和挥发分产率具有不同的含义。挥发分含量表示挥发 分是原来煤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固有的,而实际上它是煤加热 中的产物。不同的温度不同的挥发分产率,其化学成分也有所差 异,所以挥发分测定结果不宜称挥发分含量,而称挥发分产率较 为确切。为应用方便,可简称挥发分。对煤挥发分产率的正确理 解应是煤样在隔绝空气下加热,煤中有机物发生热解并挥发出气 体和常温下液体,扣除其中分析煤样水分后占试样量的质量百分 比。 13.挥发分对锅炉设备的运行有什么影响? 答:挥发分是发电用煤的重要煤质指标。挥发分的高低对煤的着火和 燃烧有着较大的影响。挥发分的煤易着火,火焰大,燃烧稳定, 但火焰温度较低。相反,挥发分低的煤,不易点燃,燃烧不稳 定,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和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增加,严重 的甚至还能引起熄火。锅炉燃烧器形式和一二次风的选择、炉膛 形状及大小、燃烧带的敷设、制粉系统的选型和防爆措施的设计 等都与挥发分有密切关系。此外,挥发分也是对煤碳分类和加工 利用的重要依据。 14.煤中水分存在的形式有哪几种? 答:煤中水分根据存在的形式可以分为三类:内在水分、表面水分、 与矿物质结合的结晶水。 15.挥发分焦渣特征是什么? 答:挥发分焦渣是指测定煤挥发分后遗留在霸埚底部的残留物。根据 残留物的特征,可以粗略估评煤的粘结性质。 焦渣特征如下: ① 粉状:全部粉状,没有互相粘结的颗粒。 ② 粘着:用手指轻压即成粉状,或基本上是粉状,其中有较大的团块或团粒,轻碰即成粉状。 ③ 弱粘结: 用手指轻压即碎成小块。 ④ 不熔融粘结:用手指用力压者裂成小块,焦渣上表面无光泽,下表面稍有银白色光泽。 ⑤ 不膨胀熔融粘结:焦渣形成扁平的饼状,煤粒的界限不易分清。表面有明显银白色金属光泽,焦渣下表面银白色金属光泽更明显。 ⑥ 微膨胀熔融粘结:用手指压不碎,在焦渣上下表面均有银白色光泽,但在焦渣的表面上具有较小的膨胀泡(或小气泡)。 ⑦ 膨胀熔融粘结:焦渣上下表面有银白色金属光泽,明显膨胀,但高度不超过15mm。 ⑧ 强膨胀熔融粘结:焦渣上下表面有银白色金属光泽,明显膨胀,焦渣高度大于15mm。 16.测定煤中全硫常用哪几种方法? 答:目前常用的测定煤中全硫的方法有三种: 1) 艾氏卡重量法:它是公认的最准确的测硫方法。使用仪器无特殊要 求,但操作烦琐,耗时长,通常用于精确测定和仲裁试验。 2) 库仑滴定法:它是依据法拉弟电解定律而设计的。需专用仪器,测 定耗时小,但只能进行单样试样。由于燃烧过程中所生成的硫氧化 物之间存在着平衡关系,因此测定结果往往偏低。对硫含量大的煤 更为明显,对硫含量低于0.5%的煤也有类似情况。此法只适用于一 般煤质试验。 3) 高温燃烧中和法:与库仑滴定法一样需专用仪器,测定耗时短,仪 器较简单,测定结果也有偏低现象。此法也只适用于一般煤质试验。 17.测定燃料发热量电力生产有什么意义? 答:电力生产主要是利用燃料的热能,通过机械运动把热能转换为电 能。因此发热量是燃料的重要测定项目。这是因为: 1) 设计锅炉时,发热量可用来计算炉膛的热负荷和选择磨煤机的容 量。 2) 锅炉运行时,发热量可用来计算发供电煤耗。煤耗是火电厂考核的 重要经济指标。 3) 在煤炭供需上,发热量又可作为动力用煤计价的主要依据,根据发 热量的高低,比价共分成40个级别。 此外,在“中国煤炭分类”中以恒湿无灰基发热量作为烟煤和褐煤的辅助分类指标。由此可见,发热量对动力用煤是一项极为重要的煤质指标。 18.什么是燃料的发热量? 答:当燃料在一定温度下完全燃烧时所释放出的最大反应热称为发热 量。发热量的常用单位:对固体燃料和液体燃料是千焦/千克, 对气体燃料是千焦/标准立方米。一般煤炭的低位发热量为9200 至30520KJ/Kg,石油为43910至48100KJ/Kg,天然气为35370 至35750 KJ/Nm3。 19.怎样检查热量计氧弹漏气? 如何消除漏气故障? 答:氧弹充氧后浸没在水中,检查是否漏气。弹盖与弹体必须结合严 密,如弹盖与弹体结合处漏气,可能是垫圈干涩或存有积水,应 用水润湿或擦干。氧弹进气口处漏气,多因该处垫圈不合适或老 化造成,应更换合适的垫圈。针形阀处漏气,通常是由于针形阀 座受含硫气体的腐蚀、磨损造成的,应更换新针形阀。氧弹要很 好地维护,以延长使用寿命,保障安全,每次测定发热量后,务 必将氧弹各部件仔细用水冲洗并擦净。 20.在测热中对不易完全燃烧和易飞溅的煤样应采取何种措施? 答:对不易完全燃烧的低热质煤和高变质的无烟煤可采取下列措施: ① 采用浅金属燃烧皿,其底和壁要薄,皿的质量最好不超过6至7克。 ② 在燃烧皿底部垫一层经800℃灼烧过的石棉绒,并压实。 ③ 把试样磨细到粒度小0.1mm。 ④ 减少试样量,适当提高氧气压力。 ⑤ 用已知质量与热值的擦镜纸包裹好煤样,并用手压紧。 ⑥ 与已知质量与热值的标准煤样均匀混合。 对易飞溅的变质程度浅的年轻煤可采用下列做法: ① 用已知质量的擦镜纸包紧试样。 ② 压成饼后,切成2至4 mm小块使用。 ③ 氧弹中不放10ml蒸馏水,但计算热值时应将热容量减去42J/℃。 21.煤在氧弹中与在锅炉内燃烧有什么区别? 答:煤在氧弹中与在锅炉内燃烧条件不完全相同,其燃烧产物也不一 样,因此最终释出的发热量有所差别。造成这种差别的因素有: ① 煤在锅炉内燃烧时,其中氮基本以游离状态释放到大气中;而煤在氧弹中燃烧时,则形成一定量的,从而增加了相应的生成热。 ② 煤要锅炉内燃烧时,可燃硫氧化成二氧化硫随烟气扩散到大气中;而在氧弹中燃烧时,则几乎全部氧化成三氧化硫,并与水反应形成硫酸并放热,从而增加这部分热量。 ③ 煤要锅炉内燃烧时,其中水分以气体状态随烟气排入大气中,而在氧弹中燃烧这些气态水则凝结成液态水,从而释放出相应的热量。 由上述可知:煤在氧弹内燃烧产生的热量比在锅炉内燃烧所得的热量多。因此,弹筒发热量需对上述几项额外热量进行校正,才能得到净发热量,即低位发热量。 22.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意义是什么? 答: 煤灰熔融性是动力用煤高温特性的重要测定项目之一.通常用三个 特征温度即变形温度(DT)、软化温度(ST)、流动温度(FT)表 示。测定灰熔融性温度的作用是: ① 可提供设计锅炉时选择炉膛出口烟温和锅炉安全运行的依据。 ② 预测燃煤的结渣。因为灰熔融性温度与炉膛结渣有密切关系,根据煤粉炉运行经验,煤灰的软化温度小于1350℃就有可能造成炉膛结渣,妨碍锅炉的连续运行。 ③ 为不同燃烧方式选择燃煤。不同锅炉的燃烧方式和排渣方式对灰的灰熔融性有不同的要求。 ④ 判断煤灰的渣型。根据软化温度区间温度(DT ST)大小可粗略判断灰是属于长渣或短渣。 23.测定发热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氧弹热量计是按照能量守恒定律设计的.测热的基本原理是把一定 量的试样放在预先标定好热容量并充有过量氧气的氧弹中燃烧。 氧弹预先浸没在一定量的水中,由燃烧前后水温的差值来计算发 热量。 24.煤中硫对锅炉设备运行有什么影响? 答:就电力用煤而言,煤中硫可分为可燃硫和不燃硫。 两者之和称为全硫。硫分是一种极其有害的杂质,对焦化、气化和燃烧都会带来极不利的影响。锅炉燃用高硫煤对锅炉设备主要产生下列不良后果: ① 引起锅炉高、低温受热面的腐蚀,特别是高、低温段空气预热器,往往运行不到一年,就发现有腐蚀穿孔且拌随堵灰的现象。 ② 加速磨煤机部件及输煤管道的磨损,尤其含黄铁矿多的煤,更为严重。 ③ 促进煤氧化自燃。对变质程度较浅的煤在煤场组堆或煤粉贮存时,若含有较多的黄铁矿,则会由于黄铁矿受氧化放热而加剧煤的氧化自燃。 ④ 增加大气污染。煤中燃烧后绝大多数形成SO2随烟气逸出烟囱,增加了周围环境的污染。 25.测定发热量的试验室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测定发热量的试验室对测定结果准确性有很大影响。国内外对热 量计室的条件都制定了具体规定。 ① 实验室应设在朝北的单独房间,不得在同一房间内进行其它试验项目。 ② 实验室温度应尽量保持恒定。每次测热室温变化不应超过1%。 ③ 实验室内应无强烈的空气对流和任何发热的热源。 26.发热量测定中常用的点火丝材料有哪几种? 答:发热量测定中常用的点火丝材料有铁丝、镍铬丝、铜丝、铜镍锰 丝和镍铜丝等几种,此外还有棉线。 27.煤的灰分来源于什么? 答:它来源有三个方面: 1)原生矿物质,是成煤植物中所含的元机元素; 2)次生矿物质,是煤形成过程中溶有各种盐类的水渗人煤层而混入或 与煤伴生的矿物质; 3)外来矿物质,是煤炭开采过程中混入的矿物质。 28.什么叫做燃烧?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答:燃料中的可燃物质同空气中的氧在高温下进行激烈的化学反应,并产生光和热,这一反应过程称做燃烧.燃烧需具备下列三个条件: 1)可燃烧的物质(来源于燃料); 2)助燃的氧气(来源于空气); 3)足够,高的温度 (来源于炉膛高温); 29. 什么是再现性? 答:一个数值在再现条件下,即在不同一试验室中,对从试样缩制最 后阶段的同一试样中分取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部分所做的重复测 定所得结果的平均值间的差值差值(在特定概率下)不能超过此 数值。 30.什么是重复性? 答:一个数值在重复条件下,即在同一试验室中,由同一操作者,用 同一仪器,对同一试样,于短期内所做的重复测定,所得结果间 的差值(在95%概率下)不能超过此数值。 六、计算题: 一、 用质量为20.8055g的称量瓶称取煤样1.0030g,在105—110℃温度下干燥后,称得质量为21.8010g,检查性干燥后称量为21.8005g,问分析煤样的水分是多少? 答:煤样加称量瓶质量为: 20.8055+1.0030=21.8085 ( g ) 此煤样的空气干燥基水分为: 21.8085-20.8055 Mad (%) = × 100 = 0.80 1.0030 二、 称取分析试样质量为1.0030g,经灼烧后恒重称量为 16.5060g,方灰皿质量为16.3517g ,求煤样的空气干燥基灰分为多少? 答: 空气干燥基灰分为: 16.5060-16.3517 Aad (%) = × 100 = 15.38 1.0030 三、 设坩埚质量为15.5320g,加入煤样后质量为165405g,在 900±10℃下,加热7min后称量为16.3520g,并已知此煤样的空气干燥基水分 Mad 为2.85%,问煤样的空气干燥基挥发分为多少? 答: 空气干燥基挥发分可按下式计算: m 1 165405 -16.3520 Vad(%)= ×100 - Mad = ×100-2.85 = 15.84 m 65405-15.5320 四、 某电厂入炉煤测得:Mar为4.50%, Mad 为1.03%, Vad分为 215.30%。根据上面实测记录, 求煤样的收到基挥发分是多少? 答:煤样的收到基挥发为: 100 - Mar Var (%) = Vad × 100 - Mad 100 – 4.50 = Vad × = 14.76 100 – 1.03 五、 根据某电厂入厂煤化验结果计算空气干燥基高位及收到基低位发 热量各是多少?Mar = 6.5 % , Mad = 2.00 % ,Had = 3.00 % , Sb,ad =1.50 % ,Qb,ad =20072 J/g ,Aad =45.50 %。 答: 空气干燥基高位发热量和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为: Qgr,ad = 20072- ( 94.1×1.50+0.0012×20072) = 19907 (J/g) 100 –6.5 Qnet,ar = 19907 -(206×3.00)× - 23×6.5 = 18254 (J/g) 100 –2.00 六、在测硫含量时,如果所测煤样的空气干燥基硫为1.81%,已知其空 气干燥基水分为1.02%,求其干燥基硫含量为多少? 答: 其干燥基硫含量为: 100 100 Sd (%) = Sad × = 1.81 × = 1.83 100- Mad 100-1.02 七、以下列入厂煤试验结果计算收到基高位发热量为多少? Mad = 1.50 % Mar = 5.00% Aad = 23.85% Vad = 18.20% Qgr,ad = 25.925KJ/g St,ad = 2.50%. 答: 其收到基高位发热量为: 100 - Mar 100 -5.00 Qgr,ar = Qgr,ad× = 25.925× = 25.004 ( KJ/g ) 100 - Mad 100 -1.50 八、在进行煤质分析时,常常用标准煤样来校验仪器,如果现用一标 准样(已知其Ad% = 29.73±0.25)实际测试,结果为Aad%=29.58, 并知其Mad = 2.00%,请你判断一下此结果是否在允许差范围内? 答: 实际测试结果换算为Ad %为: 100 100 Ad % = Aad × = 29.58 × = 30.18 % 100- Mad 100 - 2.00 而标准值范围为: 29.48 %— 29.98% ,可见其不在允许差范围内。 九、在进行炉渣中可燃物分析时,已知灰皿重13.0098g称取渣样重 1.0005g 按规定进行灼烧后称重为13.9984g,试计算此炉渣中的可燃物含量为多少? 答: 此炉渣中的可燃物含量为: G1 (13.0098+1.0005)- 13.9984 CR(%)= ×100 = = 1.19 % G 1.0005 十、现测一飞灰样的可燃物含量,称样的灰皿重18.5858g,飞灰重 1. 0001g,按要求进行灼烧后灰皿和灰样共重19.5809g,求此灰 中的可燃物含量为多少? 答: 此飞灰中的可燃物含量为: G1 (18.5858+1.0001)- 19.5809 CR(%)= ×100 = = 0.50 % G 1.0001 七、综合题: 1. 什么是煤的灰分? 已知:称取分析试样质量为1.0030g,经灼烧恒重称量为16.5060g, 方灰皿质量为16.3517g ,求煤样的空气干燥基灰分为多少? 答:煤样在规定条件下完全燃烧后所得的残留物。 空气干燥基灰分为: 16.5060-16.3517 Aad (%) = × 100 = 15.38 1.0030 2. 什么是煤的挥发分? 已知:设坩埚质量为15.5320g,加入煤样后质量为165405g,在 900 ±10℃下,加热7min后称量为16.3520g,并已知此煤样的空气 干燥基水分 Mad 为2.85%,问煤样的空气干燥基挥发分为多少? 答:煤样在规定条件下隔绝空气加热,并进行水分校正后的质量损失 空气干燥基挥发分可按下式计算: m 1 165405 -16.3520 Vad(%)= ×100 - Mad = ×100 - 2.85 = 15.84 m 165405-15.5320 3.简述发热量的测定原理并根据某电厂入厂煤化验结果计算空气干燥 基高位及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各是多少?Mar= 6.5% ,Mad = 2.00% , Had =3.00 %,Sb,ad =1.50% , Qb,ad =20072 J/g ,Aad =45.50 %。 答:氧弹热量计是按照能量守恒定律设计的。测热的基本原理是把一 定量的试样放在预先标定好热容量并充有过量氧气的氧弹中燃 烧。氧弹预先浸没在一定量的水中,由燃烧前后水温的差值来计 算发热量。 空气干燥基高位发热量和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为: Qgr,ad = 20072- ( 94.1×1.50 + 0.0012×20072) = 19907 (J/g) 100 –6.5 Qnet,ar = 19907- (206×3.00) × - 23×6.5 = 18254 (J/g) 100 –2.00 4. 测定挥发分的原理是什么?应怎样操作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答:煤在900±10℃的温度下,隔绝空气加热7min,其中有机物质和 一部分矿物质热解成为气体包括常温下生成的液体逸出,使质量 减少,以失去的质量占煤量的百分率,减去煤样的水分,即为挥 发分。 测定挥发分时,除严格按照规定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外,还要注意下列事项: ⑧ 称样前坩埚要在900±10℃温度下灼烧到恒重. ⑨ 称取试样质量要1±0.01g范围内,并轻敲坩埚,使试样摊平. ⑩ 根据炉子恒温区域确定一次要放的坩埚数量,通常以不超过4 — 6个为宜. ⑪ 坩埚的几何形状和容积大小都要符合规定要求。 ⑫ 在测定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恢复到900±10℃所需的时间。 ⑬ 所使用的热电偶的安装位置要正确并在有效检定期内。 ⑭ 在装有烟囱温炉内测定,挥发分时,应将烟囱出口处的挡板关闭或用耐火材料堵住。 5.在测热中遇有不易完全燃烧和易飞溅的煤样时你应如何处理? 答:对不易完全燃烧的低热质煤和高变质的无烟煤可采取下列措施: 采用浅金属燃烧皿,其底和壁要薄,皿的质量最好不超过6至7克。 1)在燃烧皿底部垫一层经800℃灼烧过的石棉绒,并压实。 2)把试样磨细到粒度小0.1mm。 3)减少试样量,适当提高氧气压力。 4)用已知质量与热值的擦镜纸包裹好煤样,并用手压紧。 5)与已知质量与热值的标准煤样均匀混合。 对易飞溅的变质程度浅的年轻煤可采用下列做法: 1)用已知质量的擦镜纸包紧试样。 2)压成饼后,切成2至4 mm小块使用。 3)氧弹中不放10ml蒸馏水,但计算热值时应将热容量减去42J/℃。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