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从《退想斋日记》管窥晚清北方绅士的生活

从《退想斋日记》管窥晚清北方绅士的生活

来源:华佗小知识
第22019 筻t 0年8月 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V。1.29 No.4 ournal of Zhengzhou Insittute of AeronauticM Industry Ma唧m’ ent’i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0.8 从《退想斋日记》管窥晚清北方绅士的生活 王 颖 (商丘师范学院,河南商丘476000) 摘要:关于中国绅士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江南地区,而审视北方绅士生活空间的则很少。文 章以晚清山西刘大鹏《退想斋日记》为依据,探讨其日常生活空间和关注的视野。作 为一名乡村绅士,他的生活空间主要在其所在县域周围,但是面对社会变革,他关心整 个国家和社会的命运。 关键词:乡村绅士;生活空间;刘大鹏;《退想斋日记》;晚清 中图分类号:K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750(2010)04—0063—04 关于明清时期中国绅士的研究,自1940年日 所记载之本身经历、时事感怀等。此书经山西大学 本学者本村正一发表《关于清代社会绅士的存在》 乔志强先生点校选辑。本文选取之前的日记, 以来,国内外学者的成果已颇多。但是,他们大多 欲探讨其在清末的生活。日记中这一段的记载有 集中于绅士的基本涵义和构成、身份获得、社会属 1891~1908年,但1899、1900年没有记载,1891年 性、社会地位和职责及其经济收入和社会流动等方 的内容很少,基本不涉及其日常生活,故本文所能 面,而对于绅士自身生活的研究出现的较晚,且多 利用的资料较为有限。另外,刘氏日记并非每日一 集中于江南地区。当然,北方地区的绅士研究因其 记,大多每年有四五十篇,而且内容并不是全部记 自身和其他因素,本身已比较薄弱,对其日常生活 载作者的日常生活,很多诸如“处处大旱”,“粮价 的研究更迄今未见到。本文试图通过一个绅士的 大涨”,“鸦片烟说”等对于时事及社会的议论感 日记分析北方绅士的生活,并探讨它与南方的异 怀,还有~些虽然可以反映作者的生活踪迹,但是 同。 并无明确的地点可以推敲,如光绪二十三年(1897 年)九月二十三日记,“阳春会上十分热闹,卖货物 一、刘大鹏及其《退想斋日记》 者甚多……可谓之大会矣!”_l J这类内容都不能用 刘大鹏(1857~1942年),山西太原县赤桥村 来分析作者的生活空间。所以笔者只能通过这一 (现为太原市南郊区)人,出身于一个小商人家庭, 资料大概反映晚清地方绅士的生活。 家境较为富裕。他1878年考取秀才,1881年进太 原县桐封书院,次年又到省城太原的崇修书院读 二、从刘氏的生活历程归纳其日常生活 书,以后1895、1898、1903年三次参加会试均未中。 由于日记中的地点记载较为混乱,作者生活又 1886年起他在太谷县南席村票号商人武佑卿家塾 有所转移,且有三次参加会试的经历,所以首先将 中任教近二十年。…著有《晋祠志》(106卷)、《重 涉及其日常生活的地点列出,另外将其参加会试途 修晋祠杂记》(2卷)、《晋水志》(13卷)、《柳子峪 中所经过的地点单独列出。当然本文所重点探讨 志》(8卷)、《明仙峪记》(4卷)等一些有关山西水 的就是刘氏的日常生活,所以后者并不在讨论之 利的志书和游记,还有《醒梦庐文集》(8卷)、《卧 列。 虎山房诗集》(35卷)等个人文集以及《退想斋日 这里的生活地点,从京城省城到乡镇甚至村庄 记》(200册)、《乙未公车日记》(4卷)、《戊戌公车 各个层级的地点都有。而且从表面上看,北京的记 日记》(6卷)、《桥梓公车日记》(4卷)和《刘氏世 载更多一些,尤其是对于一个生活在内陆乡村的士 系谱》(3卷)等…,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地方绅士。 子来说,北京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其的吸引是 《退想斋日记》为作者从1890年至去世之前 很大的。但是这能否说明作者去北京的次数更多, 收稿日期:2010—04—05 作者简介:王颖,女,河南孟津人,硕士,主要从事历史人文地理研究。 ・63・ 第4期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9卷 国存在着士绅城居的潮流,这在学术界已多有研 究,但它主要集中于江南地区,而在传统势力仍然 十分强大的北方农村,则有很大一部分绅士认为城 居是不好的。已生活在晚清的日记作者仍然坚持 “天地间只有一个伦理”的封建观念,而且问道“自 通商以来,寇屡犯边疆,中华被害,其偶然哉?”认 为“居县城不若居乡村” 。 从日记中可以看出,作者的生活明显分为两大 块——家与馆。虽然数字也许不是很准确,但是这 两项是远远高于其他的。当然,由于作者以在太谷 县南席村任教为生,因此,馆中以及南席村的生活 日 %)J 笔者将其归入正常的生活空间,与在其家所在之赤 桥村一样,并不算作生活地点的转移,在这两地作 者都有一个较为稳定的生活圈和交际圈。除了馆 之所在地南席村外,作者到太谷县城的次数也并不 少,而且还到周边村镇游历和交友,另外作者在当 地为邻里朋友的日常琐事帮忙,如“东家油店二掌 柜名王玉典者求为其子命一名”,“王锡九今日在 此处续娶,余此助忙”…。表2中将这两项列出, 可以明显看出,日记是可以用作分析其生活空间 的,虽然不是很全面,但是日记将生活的重点反映 了出来。 表2 日记中作者经历过的地点统计 家87 晋祠23 县城2O 邻村5 西镇村2 东里3 太原县146 穆家庄1 王郭村1 兴化洞1 风峪l 小店镇1 塔院村1 生活地点(次) 太谷县87 县城】7 馆中62 小常 2 东阳镇3 李满庄3 太原13 汾州府城1 清源1 榆次3 车辋村1 徐沟4 其他6l 北京23 天津7 汴粱8 经行地点(次) 大同2 广武2 获鹿1 雁门关1 北河镇1 柏术井1 方顺桥1 徐沟l 小店镇l 赵家堡1 同德店】 寿阳l 清化镇1 北关镇1 当然,作者在太原县家中的生活仍是重点。除 确地点记载的去县城和晋祠的次数是比较多的。 了他本人之外(后来其次子跟随),其家人都在太 当然,它可以说明县城在作者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 原县。依作者所言,“初志本不愿教书,然今出门 位,而且从表面上看二者不分彼此,但是在县城的 教书者,为糊ISl耳”…,而且与在太谷的生活相比, 记载中,作者主要是作为一名绅士参加有关的文化 时间上自不必说。在生活中,除了游历、交友以及 活动和书院事务。20次到县城明确到桐封书院的 帮助亲友的日常生活之外,作者在太原县更为重要 就占20%,其余的也是以拜见宗师、考试等为主, 的生活,即参与与其生活相关的书院事务、文化事 仅见一次到县城赴会和拜年的记载。反观到晋祠 务。这在日记中多有记载: 的活动,大多都是办事、购物和游玩此类日常生活, 光绪十八年(1892年)八月初七日,昨日清朝[清晨], 赴庙(文昌宫)祭祀则只有三次。另外,到省城的 去县应桐封书院课。 活动也如县城一样,甚至更多地是为了读书考试等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二月初八日,吾邑桐封书院弊 特定的目的,只有一次是游览山西大学堂。可见, 窦丛生,阖邑绅士恐就倾颓,故同来书院.共为整理…… 作者的生活中心在乡村,虽然日记中有很多未说明 光绪二十三年二月初十日,昨晚在书院与郝济卿、任克 村名,但是这类记载却并不少,而且晋祠在日记中 敦……诸同人共议举监院…… 也更多是作为一个村落出现的,或者更准确地说是 作者在太原县的生活中,除了家中之外,有明 作者所在周围村子的中心镇。虽然和其他更远地 ・64・ 王颖:从《退想斋日记》管窥晚清北方绅士的生活 方的村子相比,赤桥距离其县城甚至省城都是比较 然,由于分为两个部分,两者之间的有些地区,如榆 近的,但是作为一名乡村士绅的生活仍是围绕乡村 的各项工作而展开的。刘氏的日常生活中,除了读 书教书,还有作为乡村的文化人,帮助其乡邻家祭 时赞礼、解决纠纷等,这在日记中也有体现。虽然 有很多没有显示村落的名称,但是作者在邻近乡村 的活动要远远多于城市。可见,他仍是一名乡绅, 充其量在县城有所影响,够不上上层绅士。当然, 他时期做过县议会的议长,从某种程度上说其 地位上升了,而此时其影响在文中很难体现。 由此,作者的生活空间则可以相应地分为两部 分:一是其所在县境之内,还有就是太谷县南席村 周围,这是其交友和活动等日常生活的范围。当 山西35 清源7 京师22 省外(次) 省城4J4 徐沟l5 直隶1l 太原县23 寿阳5 天津11 次、徐沟等则不可避免地纳入作者的活动范围。而 北京、天津、汴梁如上文所述,是作者出于一定的目 的而所去之地,并不能纳入其生活空间内部。若综 合起来考虑,则作者的生活空间主要包括在以太原 县为中心,北至省城太原、东至榆次、南至太谷、西 至汾州府城的一个地域内。 三、从日记所及见闻评述中探讨作者的眼界 从表面上看,这里所述与作者的活动范围无 关,但是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内陆乡村绅士的 平日所想,他对于国家社会人民的关心程度,他所 关注的重点区域和事件。 县城15 阳曲5 辽东l4 太原府3 文水5 河南1O 太谷39 晋祠25 陕西7 广东7 祁县9 表3 日记中作者见闻及评述地名概况 省内(次) 山东5 云南6 广西4 江苏5 上海3 甘肃3 越南1 说明:①此表为不完全统计; ②表中所列内容主要根据日记中出现次数的多少来统计,较少的一般没有列出. 这类地点中,出现最多的就是晋省、太原、太原 县、晋祠等与作者生活息息相关的名称,其原因白 不必说。而太谷除了是作者生活近二十年之地外, 展等大事的。 面对西方文化采取一味的拒斥态度,执著于传 统的“华夷之辨”,是近代绅士面对变局的主要选 还与其经济发展有关。太谷、平遥和祁县,作为刘 大鹏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也是山西的经济命脉所 在。作为一个乡村绅士,他并不一定最有钱,却是 当地最有文化有见识有威望的人。_3 刘大鹏除了 平时的学习教书之外,还广泛关注身边的社会现实 和时事动态。有关平、祁、太经济和社会现象的论 述在日记中多有体现。但是最能体现其对时事关 心的,则是日记中大量出现的京师、天津、直隶、辽 东等地名,甚至是地处南部边疆的云南也在日记中 出现的不少。除了前文所述北京与作者的前途休 戚相关之外,通过他人的描述以及阅读大量的晋 报、各省的论、疏和邸抄,处于内陆乡村的作者 择。 而作为一名封建传统的绅士,刘氏在这样一个 动荡变革的社会里,虽然仍有维持“孝悌礼法”儒家 宗理的一面,但是另一方面他也广泛地关注社 会变革,从内心逐渐接受这一现实,并逐渐参与其 中,他让次子去新式学堂学习就是例证。 四、余论 作为一名举人,特别是后来其长子也中举,无 论其个人还是家庭的地位应该是比较高的了,尤其 是在其所在社区中,刘氏应该可以成为一名乡村领 袖了,这种情况在他人研究较多的明清南方绅士中 应该属于较高的上层绅士了。 但是观其在日记中 了解到京师清的动态,各省民变,党以及 各国列强对中国的瓜分等国家生死存亡之大事。 如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八月十八日,“阅邸抄, 辽东盛京一带遭水灾处甚多……” 光绪二十九 年(1903年)闰五月二十三日,光绪二十六年,“俄 夷乘乱入东三省……现在法夷蚕食云南广西,英夷 的记载,他对于社区事务的参与仅有一条记载,光 绪二十三年(1897年)三(四)月二十日,“午后诣 县欲求邑侯了结村事……公差已求四街绅士和人, 省余之费手足也。” 而此事的解决还未通过作 者,可见他在社区中的地位并不像他人研究的江南 蚕食广东福建,日本蚕食闽浙,德夷蚕食山东,俄 夷蚕食蒙古……”_l 这里并不是说离山西较 近的省份出现就多,而是与社会大事的发生地点相 一那么重要。当然,作者对于有关书院事务的参与我 们不能排除。因此,此时关于绅士的划分,不能按 照学术界流行的以功名、学品或学衔为主要依据将 刘氏划归上层绅士, 5 而应根据其在社区中的活 动和责任来判定。在“名器”乱戴的晚清社会变革 时期,以往作为判定一个人成为绅士主要标准的学 致,如甘肃就比云南出现的要少,这当然与列强 的瓜分有关。可见,虽然处于偏僻的内陆乡村,作 者仍是十分关心国家的命运、人民的生活、经济发 识,则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虽然仍有些人固守着这 .65・ 第4期 一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9卷 标准,但是在太原县这一乡村绅士的眼中,更为 盖因仕途壅塞,凡候补人员不得补缺故也。然未闻 赞同那些能为乡民真正谋福利办实事的人。他于 停止捐纳一途耳。”…一方面,人员太多,另一方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七月十六日的日记中写 面,则因为做官是需要有经济基础的。因此,他们 到,“闻晋祠刘君凤池于前数13赈济东庄、万花堡、 在社区中的地位当然不能和科举正常时的绅 蒿荒儿三村被灾黎民五石米……其门前于去年设 士——举人相比了,两者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应具 立义学……可为钦仰。”ll 可见,正如奎奈所言, 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个人的功绩和才能是他可能获得显贵地位的 唯一标准” o 注释: 当然,本文所记仅为刘大鹏一人之生活,而且 ①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十九世纪中国社会中作 还很不完善。但是从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出,像作者 用的研究;周荣德《中国社会的阶层与流动——一个社 这样的绅士,在晚清山西是广泛存在的。他们为了 区中士绅身份的研究》等均如此认定。 生活,在他乡开馆教学: 参考文献: 光绪十九年(1893年)十月二十九日……尝闻李锦轩 言,其在临邑教书…… [1]刘大鹏.退想斋日记[M].乔志强标注.太原:山西人民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二月二十五日,去日,在东阳 出版社.1990. 镇遇诸旧友藉舌耕为生者,因新政之行,多致失馆无他业可 [2]周荣德.中国社会的阶层与流动——一个社区中士绅 为…… 身份的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四月二十六日……前三日余 [3]王先明.士绅构成要素的变异与乡村权力——以20世 在穆家庄即遇二馆师王、阎二姓者,业经失馆,惶惶然不知 纪三四十年代的晋西北、晋中为例[J].近代史研究, 措手足也。… 2005,(2):253—291. 其生活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像作者这样家庭 [4]王先明.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不是很富裕的充其量可称为富农的人,他们虽然表 [5】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十九世纪中国社会中 面上拥有功名,但实质上却不能够成为官僚,需要 作用的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靠自己的学识谋生,尤其在清末,这类人是大量存 [6]李双璧.入仕之途——中外选官制度比较研究[M].贵 在的。在作者光绪二十三年(1896年)十二月十五 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O0. 日的13记中或许可以看出原因,“闻礼房书判言: 责任编校:王彩红。陈强 前数月自京来文,来年挑选暂行停止,下一科再挑。 A Gentleman S Living Space in Northern China in the Late Qing Period WANG Ying Abstract:Atthe presenttimethe research onthe Chinese gentlemenfocuses onthe south al'ea8,we hardly saw rescal'ch on northerd China.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Liu Dapeng S dairy to discuss his living space and his view.As a countyr gentleman,his lives surrounded the county,however he concerned about the fate of the whole country and society facing social changes. Key words:gentleman;living space;Liu Dapeng;L/u Dapeng s dairy;in the late Qing period ・6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