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来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作者:黄君录 时间:2011-07-21
摘 要: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要取得实效,必须以辐射影响社会为时代使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统一、与校园文化相融合、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促进。必须在分层推进、丰富内容、拓展内涵上采取新举措,在构建体系、打造载体、推行结合下真功夫。
关键词:高校;廉政文化;思考与实践;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不仅是建立健全高校预防和惩治体系的现实需要,也是净化高校建设发展环境的需要。近年来,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统领,以有效预防、坚决抵制、弘扬清风正气、鞭挞歪风邪气为目标,在着力构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统一、与校园文化相融合、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促进的高校廉政文化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院于2006年被江苏淮安市纪委评为“首批廉政文化进校园示范点”,2007年和2008年连续两年被淮安市纪委评为“淮安市纪检监察宣传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同年还被评为“江苏省廉政文化示范点”单位。
一、明确主题,构建“四进”体系
1.以“清廉务实”为主题,推动廉政文化进领导班子
在一定程度上,领导者是廉政文化的形象代言人,领导者的领导行为与领导艺术是廉政文化建设能否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基于此,学院纪委推出了“三送一推荐”的教育方式,即重大节日前夕,向领导班子成员发送一组内容新颖、言简意赅的廉政短信;每个月,精心挑选一则廉政小故事,打印后送到领导班子成员手中;每个季度,向领导班子成员提供自编的《激扬》期刊(曾荣获2008年江苏省反腐倡廉优秀期刊三等奖);每年,向中心组推荐一本内容精练、寓意深刻的廉政新书。
2.以“廉洁高效”为主题,推动廉政文化进管理队伍
廉政文化建设从属于复杂的社会管理系统,反映出廉洁高效的实践与价值诉求。为了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大学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学院以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服务教学一线为廉政文化建设的目标,一方面,通过制定《关于开展优质服务实行效能监察的决定》和《开展优质服务实行效能监察的考核办法》,建立了管理规范、服务优化、监督有力及行政服务事故责任追究等方面的规定。另一方面,通过在机关党员干部中开展廉文荐读、心得展阅、廉政知识竞答,廉政故事演讲等活动,推进了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的步伐。在组织开展的“廉政故事大家讲”活动中,让干部讲自己身边或亲身经历的廉政小故事,相互启发;通过在机关主要岗位设立“廉洁警示牌”,悬挂、张贴廉洁从业警句、职业道德格言,将廉政格言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屏幕保护程序植入电脑等方式,将廉政文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于岗位,融汇于工作。
3.以“为人师表”为主题,推动廉政文化进教师群体
大学教师是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是高校廉政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创
造者,在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为了突出“为人师表”主题,学院举行了多场孟二冬、方永刚事迹报告会,组织教师聆听廉政报告和参观廉政漫画展,大力倡导严谨治学、廉洁从教的教风;在教师队伍中选拔了首批181位德才兼备的大学生人生导师,对恪守师德的优秀教师予以褒奖;启动了激励青年教师成长的“希望杯”工程和加快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培养的“名师工程”,组织评选“十佳教师”,使广大教师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4.以“敬廉崇洁”为主题,推动廉政文化进大学课堂
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是高校廉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修身自律、人格健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是促进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学院在廉洁教育活动中,一方面,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增加党风党纪、法制和廉政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加强廉政基本知识的学习,但各有侧重。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主要讲授党的反腐倡廉建设的历史发展和理论体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主要讲授反腐制度、法律体系以及大学生如何“修身践行”;《形势与》主要讲授当前我国党风廉政建设的形势与任务。与此同时,编印廉政知识补充教材,引导学生读原著和辅导读本,通过座谈讨论、演讲辩论、交流心得、调查报告等形式引导大学生增强廉洁意识。另一方面,以党课、团课和选修课为载体,加强廉政知识传播,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通过充实党团课内容、开设选修课、举办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等形式,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党员等学生骨干的提高性学习;在党课教材和《青年与成才》《党的知识》《中国传统文化》等选修课中增加廉政方面的内容,不断增强廉政教育的针对性。
二、丰富内容,精心打造四大载体
1.以党性教育为载体,增强廉政意识。
廉洁从政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内在要求,只有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才能不断实现思想的改造,提高廉洁从政的意识和能力。几年来,在院领导带头讲党课、进行廉政教育和业务培训的基础上,多次邀请市纪委、监察局和市领导为党员干部进行廉政建设专题讲座。组织开展廉政谈话、任职谈话、信访谈话和监察谈话等活动,做到了主管领导定期谈、干部任职深入谈、干部考核普遍谈、发现问题及时谈,确保干部既努力“干事”,又廉洁“干净”,形成了搞建设谋发展和保清廉的良好发展环境。
2.以典型教育为载体,培育文化风尚。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充分发挥榜样具有的示范、引导、激励作用,是提高廉政文化建设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加强开展日常性、经常性教育的基础上,学院努力实施“名师工程”,坚持用“教学名师”、“十佳教师”的先进事迹教育激励全院师生,用发生在高校的反面事例警示学院教职工,培育“廉洁从教、风清气正”的廉洁文化风尚。
3.以媒体教育为载体,丰富建设形式。
为了充分发挥不同文化传媒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学院通过办好“四个一”阵地,扎实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这“四个一”是办好一个期刊(《激扬》),宣传廉政人物、
格言警句、廉政故事以及廉政建设理论;建好一个网站(“激扬”),开辟党风廉政、法规、效能作风、廉政文化等专栏,开设网上廉政论坛,宣传学院廉政文化建设成果;开辟一个专栏,利用校报、广播站、宣传橱窗举办反腐倡廉图片展、书画展;在校园中心区域建成一条廉政文化长廊,动态宣传党风廉政建设形势与廉政知识。
4.以专题教育为载体,体现时代特色。
廉政文化建设离不开稳定持久的教育形式,专题教育具有把握针对性、保有持续性、体现实效性的重要功能,在营造氛围、丰富内容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功能。学院把每年五月定为“党风廉政建设月”,在建设月中,组织开展了“五个一”系列主题活动:一是组织全院师生开展了一次廉政格言撰写活动,以自己撰写的廉政格言来时刻提醒自己;二是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一次党纪条例知识考试,以党纪党规来警示教育自己;三是组织全体中层以上干部观看一次廉政警示教育片,以正反事例来教育自己;四是在全体教师当中组织开展一次“树正气新风、廉洁从教”主题演讲比赛,以演讲来感动自己;五是组织全院毕业生举行一次“廉洁人生路”离校教育,帮助毕业生以健康的心态走向工作岗位。
三、拓展内涵,努力推行两个结合
1.廉政教育与制度建设相结合,筑牢建设基础。
一是采用印发学习材料、开展知识测试、观看专题片、举办培训班等形式,组织广大党员学习党风党纪条规;落实新上岗中层干部集体廉政谈话制度;定期召开重点部门、关键岗位人员廉政教育座谈会,通报高校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结合工作实际进行深入剖析,提高廉政教育的针对性。二是组织党员干部参观新四军纪念馆、淮海战役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传统教育;组织中层以上干部参观“江苏省反腐倡廉成果展览”、“淮安市廉政漫画展”;定期组织党员干部、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人员赴洪泽湖监狱等警示教育基地,通过职务犯罪服刑人员现身说法,增强警示教育实效性。三是编印了《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纪检监察工作文件选编》,使学院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两次修订学院招投标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了招投标、物资采购方面的相关管理制度;建立了《合同管理办法》《内部审计规定》《兼职监察员、特邀监察员工作条例》《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规定》《领导干部任职廉政谈话和诫勉谈话制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廉政共保责任书》等制度,不断强化干部廉洁从政行为。
2.健全机制与落实责任相结合,抓住建设关键。
第一,建立由学院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政工部门、学管部门、教务部门和有关教学系部通力协作的领导机制和工作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工作会议,通报情况,交流经验,研究问题。第二,建立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检查、督促和评估机制,学院党政一把手与副职、分管领导与部门责任人分别签订了党风廉政文化建设责任状,将考评纳入师生员工综合考评的重要内容,形成了一种人人关心、齐抓共管的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良好工作态势。第三,从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格局出发,考虑经费投入,保证设施建设和活动经费及时到位。(作者: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宣传部副,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究 江苏淮安22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