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件式悬挑钢管脚手架在施工中的应用
【摘要】为满足结构施工和外装饰施工的需要,高层建筑施工时都需要搭设外脚手架。目前,在我国的中高层建筑结构施工中,分段悬挑搭设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应用得非常普遍,由于其荷载传递路线特殊,技术要求复杂,对人员安全、施工质量、施工速度和工程成本以及邻近建筑物和场地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对其悬挑结构的选型、脚手架的设计计算、构造与搭拆施工及使用管理都有着严格的要求。钢管悬挑脚手架在中高层建筑外围及周边环境不允许的搭设时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由于悬挑脚手架主要采用现成的钢管搭设,具有施工灵活简便,安全可靠的特点,在工程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悬挑脚手架 中高层结构 施工简便 灵活 安全性 绪论
在一些建筑工程中,完成地下室结构施工后,应进行回填土施工,然而回填土施工所需时间很长,需经过分层夯实,回填质量要求较高,但有些工程,由于施工场地狭小,施工进度要求较快的工程中,可以在主体施工时采用悬挑脚手架,而不是采用落地脚手架,在在悬挑脚手架的特点是不受回填土施工的影响,可加快施工速度,且搭设简单,安全。一般施工中都采用型钢梁为悬挑梁,然使用型钢梁的条件为框架结构,对于剪力墙结构来说,型钢梁的设置较为复杂,施工难度较大,钢管悬挑脚手架对于剪力墙来说施工较简便,本论文结合某工程的实际应用,来阐明扣件式钢管悬挑脚手
架具有的施工速度快,搭设简单,安全性的优点,且同样能达到型钢悬挑梁的效果。 1 方案选择 1.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多层住宅,地上为6、9层,剪力墙结构。主楼部分呈“c”,南、北两侧为9层,西侧为6层,最高处标高为30.7米,地下室结构封顶后采用双排悬挑脚手架做为主体结构施工的外防护架及结构施工脚手架。 1.2 选择方案的背景
完成地下室结构施工后,应进行回填土施工,然而回填土施工所需时间很长,需经过分层夯实,且回填质量要求较高,本工程甲方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主体施工任务,要是先进行回填土施工,再搭设落地脚手架进行主体施工,施工进度达不到施工要求,为加快施工进度,可采用悬挑脚手架,然本工程主体结构为剪力墙结构,如悬挑钢梁采用型钢梁,设置钢梁较为复杂,综合实际情况及施工进度考虑,决定采用扣件式双排悬挑脚手架。 2 构造要求 2.1 构造设计 2.1.1 搭设高度设计
单立杆双排悬挑脚手架按结构每四层为一段,每段搭设高度为11.2米,南北两侧需搭设三次,总高度31米,西侧搭设两次,总高度22米,为全封闭式。
2.1.2 预留孔设计
2.2 六层为悬挑受力层,墙体施工时,预留φ50圆孔,预留孔距二、六层楼板30cm,横向间距为1.5m,悬挑梁斜支撑钢管下端与圆孔安装下层悬挑钢管,用于固定斜撑下支撑,斜撑为两道,第一道斜支撑距墙体水平距离为0.8m,第二道斜支撑距墙体水平距离为1.3m。上排预留孔,距二、六层顶板上皮60cm,上排孔用于安装上排悬挑钢管。 2.3 卸荷设计
卸荷钢丝绳设置于五、九层,卸荷点水平间距6m。 2.4 立杆设置
立杆纵距1.5m,横距1.05m,步距1.4m;连墙杆间距竖直2.8m,水平3m(即二步二跨),施工时可适当调整:里立杆距建筑物0.3m。立杆采用不同长度的钢管参差布置,使钢管立杆的对接接头交错布置,高度方向相互错开500mm以上,且要求相邻接头不应在同步同跨内,以保证脚手架的整体性。 2.5 大横杆、小横杆设置
大横杆在脚手架高度方向的间距1.4m,以便立网挂设,大横杆置于立杆里面,每侧外伸长度为150mm。用直角扣件与立柱扣紧,纵向水平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接头交错布置,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小于500mm,避免设在纵向水平杆跨中;纵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小于3跨。小横杆位置在大横杆上。每一个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个横向水平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纵向
水平杆上,该杆轴线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150mm。 2.6 剪刀撑及悬挑杆斜支撑
剪刀撑宽度为4跨(5根)立杆之间,斜杆与地面夹角应为45°~60°;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中间每道剪刀撑的净间距不大于10m;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小横杆)的伸出端或立柱上。剪刀撑采用搭接连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且用3个扣件分别扣紧在搭接长度的两端和中间部位。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悬挑斜支撑位置与悬挑架立杆相对应,间距1.5m,每点均采用双管设置。 2.7 连墙件
脚手架与建筑物按水平方向3m,垂直方向2.8m,设一拉结点。保证每三排立杆设一道,与楼层内墙锁牢固保证连接点直角扣件数量。连墙杆靠近立杆主节点设置,与墙面垂直,或下倾斜角度小于10°,不得向上倾斜。拉结点在转角范围内和顶部处加密,即在转角l米以内范围按垂直方向每3.6米设一拉结点。拉结点应保证牢固,防止其移动变形,且尽量设置在外架大小横杆接点处。 2.8 脚手板的铺设要求
脚手架里排立杆与结构层之间均应铺设木板:板宽为200mm,里外立杆应满铺脚手板,无探头板,里排脚手架与墙体之间的缝隙,用脚手板封闭、不留空隙,脚手板下设置白色大眼安全网一道,与
墙体拉接。 2.9 防护栏杆
脚手架外侧使用绿色密目式安全网封闭,且将安全网固定在脚手架外立杆里侧。脚手架外侧必须设0.8~1.2m高的防护栏杆和18cm高踢脚板,刷红白漆,顶排防护栏杆不少于2道,高度分别为0.9m和1.3m。 3 结论
本悬挑钢管脚手架自开始搭设至主体工程施工完毕,共2个月,施工过程中未出现异常情况,顺利完成了主体结构施工任务,从本工程的排架支撑成功实施得到以下技术管理方面的启示。 3.1 悬挑脚手架体系的施工至关重要,光靠计算不行,必须采取足够的构造措施来保证支撑的稳定性。如支撑中设置剪刀撑及加强层、支撑四周与建筑物采取可靠连接等。有了较完善的施工方案后,在脚手架体系搭设过程中还必须加强中间检查。
3.2 每段悬挑脚手架搭设完毕后,技术人员、安全员特别是出方案者必须会同施工项目部和监理部共同对支撑体系进行彻底检查,并且有完整的验收记录,以明确各方的责任。
3.本悬挑结构在施工前,施工方、监理、业主都引起了重视,邀请了公司技术部专家来工地对支撑方案进行现场论证,肯定了方案的可行性,并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
通过工程实例,充分说明了钢管悬挑脚手架在中高层建筑外围及周边环境不允许的搭设时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具有施工灵
活简便,安全可靠的特点,在工程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2]《建筑施工手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4]《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含垂直运输设施)》
[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 [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