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浦北中学4月份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
本试卷分第Ⅰ(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4至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u-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顶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在平坦的垒球运动场上,击球手挥动球棒将垒球水平击出,垒球飞行一段时间后落地。若不计空气阻力,则A、垒球落地时的动能等于飞行过程中重力对球做的功B、垒球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地面垂直C、垒球在空中运动的水平位移仅由初速度决定D、垒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仅由击球点离地面的高度决定15、“嫦娥一号”是我国月球探测“绕、落、回”三期工程的第一阶段,也就是“绕”。2007年10月24日18:05分,我国发射第一颗环月卫星。发射过程为防偏离轨道,探测器将先在近地轨道绕地球变轨3次,再经长途跋涉进入月球的近月轨道绕月球飞行。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6,月球半径为约地球半径的1/3,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较小B、探测器在月球表面附近运动时速度小于7.9km/sC、探测器在月球表面附近所受月球的万有引力小于在地球表面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D、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较大16、一物块从斜面底端冲上足够长的斜面后,返回到斜面底端。已知小物块的初动能为E,它冲上斜面最大高度为h,返回斜面底端的速度大小为v,克服摩擦阻力做功为E/2。若小物块冲上斜面的初动能变为2E,则有A、冲上斜面最大高度变为2hC、返回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2vB、返回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为3E/2D、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仍为E/217、木块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在水平路面上前进,运动时间为t,随即撤去此恒力后经过时间2t才停下来,设运动全过程中路面情况相同,则木块在运动中物体动量的最大值为A、Ft/2B、Ft/3C、2Ft/3D、Ft18、如图所示,将一个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后,上升过程先后经过A、B、C三点,AC等,物体在A、B两点间运动过程动能变化的大小为ΔEk1,动量变化的大小为ΔP1;B变化的大小为ΔEk2,动量变化的大小为ΔP2,若空气阻力恒定,下列关系式中正确A、ΔEk1<ΔEk2,ΔP1=ΔP2B、ΔEk1=ΔEk2,ΔP1<ΔP2
AC、ΔEk1=ΔEk2,ΔP1=ΔP2D、ΔEk1>ΔEk2,ΔP1<ΔP2
到B与B到C的间隔距离相在B、C两点间运动过程动能的是v0
19、质量为m1、m2的两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人站在m1上用恒力F拉绳子,经过一段时间后,两物体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和v2,位移分别为s1和s2,如图所示。则这段时间内此人做的功的大小等于A、Fs2B、F(s1+s2)mmm1C、112m2v2(mm1)v1222D、12m2v2220、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2m/s匀速前进。上方料斗中以每秒50kg的速度把煤粉竖直落到传送带上,然后一起随带运动。如果要使传送带保持原来的速度匀速前进,则皮带机应增加的功率为A、100WB、500WC、200WD、无法确定v21、半圆柱体P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一固定放置的竖直挡板MN。在半圆柱体P和MN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静止,如图所示是这个装置的截面图。现使MN保持竖直并且缓慢地向右平移,在Q滑落到地面之前,发出P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MA、MN对Q的弹力逐渐减小QB、P对Q的弹力逐渐增大C、Q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大D、地面对P的摩擦力逐渐增大PN第Ⅱ卷
二、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22(Ⅰ)、如图(甲)所示,用包有白纸的质量带和重物,蘸有颜料的毛笔固定在电动机上时器当烧断悬挂圆柱棒的线后,在圆柱棒竖柱棒面上的纸上画出记号,如图(乙)所示,运动.测得记号之间的距离依次为26.71.0mm、86.0mm、101.0mm,已知电动min”字样,由此研究圆柱棒的运动情况:(1)隔T=s,图(乙)中的圆或“右”)端是悬挂端。(2)根据图(乙)所C时圆柱棒下落的速度Vc=___速度a=_m/s2。为1.00kg的圆柱棒替代纸并随之转动,使之替代打点计直下落的过程中,毛笔就在圆设毛笔接触棒时不影响棒的0mm、41.0mm、56.0mm、机铭牌上标有“1500r/毛笔画相邻两条线的时间间柱棒的___(选填“左”给的数据,计算毛笔画下记号m/s,圆柱棒竖直下落的加(Ⅱ)、利用单摆验证小球平抛运动规律,设计方案如图(a)所示,在悬点O正下方有水平放置的炽热的电热丝P,当悬线摆至电热丝处时能轻易被烧断;MN为水平木板,已知悬线长为L,悬点到木板的距离OO’=h(h>L)。(1)电热丝P必须放在悬点正下方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小球向左拉起后自由释放,最后小球落到木板上的C点,O’C=s,则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v0___________________。(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改变释放小球时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小球落点与O’点的水平距离s将随之改变,经多次实验,以s2为纵坐标、cos为横坐标,得到如图(b)所示图像。则当=30时,s为________m;若悬线长L=1.0m,悬点到木板间的距离OO’为__________m。 O A P B v0 M O’ C N (a) 2.0
s2 /m2
1.0
三、本题共3小题,共54分。解答应0 0.5 1.0 cos 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
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3、(16分)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宇宙飞船中,由于失重,因此无法利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科学家们用下述方法巧妙地测出了一物块的质量。将一带有推进器、总质量为m=5kg的小滑车静止放在一平台上,平台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05,开动推进器,小车在推进器产生的恒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测得小车前进1.25m历时5s。关闭推进器,将被测物块固定在小车上,重复上述过程,测得5s内小车前进1.00m。问:科学家们用上述方法测得的物块的质量M是多少?24、(18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B=2kg的平析小车B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板的左端静置一质量为mA=2kg的小物体A。一颗质量为10g的子弹以v0=600m/s的水平速度射穿物体A后,子弹速度变为v1=100m/s。物体A与小车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5,g=10m/s2。求:(1)物体A的最大速度;v0A(2)若物体A未离开小车B,求小车的最大速度;B(3)为使物体不离开小车,小车的长度至少为多少?25、(20分)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弹簧左端固定,小物块P(可视为质点)置于水平桌面上的A点,并与弹簧右端接触,此时弹簧处于原长。现用水平向左的推力将P缓慢地推至B点,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21J。撤去推力后,P沿桌面滑上一辆停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长木板Q上,已知P、Q的质量分别为m=2kg,M=4kg,A、B间的距离L1=4m,A距桌子边缘的C的距离L2=2m,P与桌面及P与Q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0.1,g=10m/s2,求:(1)要使P在长木板Q上不滑出去,长木板至少多长?(2)若长木板的长度为2.25m,则P滑离木板时,P和Q的速度各是多大?PBACQ物理答案
题号答案14
D15
BC16
A17
C18
B19
BC20
A21
B23、(16分)解析:设推进器产生的恒力为F,未放被测物块时,小车加速度为a1,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运动规律,可得·········4分Fma1·放上被测物块后,系统加速度为a2,则有·········4分F(mM)a2·代入数据可解得:M=1.25kg··········2分s1s2
12a1t1··········3分2
12a2t2··········3分216、(18分)解析:(1)子弹射穿小物体A的过程中,两者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4分mv0mv1mAvA·代入数据解得:vA2.5m/s··········1分此后A在B上做匀减速运动,B做匀加速运动,故物体A的最大速度为2.5m/s(2)若物体A未离开小车,当A、B速度相等时,小车B具有最大速度,设为v。子弹射穿A后,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4分mAvA(mAmB)v·代入数据解得B的最大速度v=1.25m/s··········1分(3)设子弹射穿A后,至达到相同速度时,物体A和小车B的运动的位移分别为SA、SB以A为研究对象,根据动能定理:mAgsA以B为研究对象,根据动能定理:mAgsB
1
mBv2·····················2分2
1122或对系统应用动能定理:mAgLmAvA(mAmB)v···············4分22
为使物体不离开小车,小车的长度L至少为LsAsB联立解得:L=3.125m······················1分17、(20分)解析:(1)小物块从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根据能量守恒定律112mAv2mAvA22
·········4分EP
12mvCmg(L1L2)·······3分2
解得:vc=3m/s······1分若小物块滑到木板右端时与长木板具有共同速度,所对应的长木板具有最小长度Lm,根据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mvc(mM)v
···············3分∴v
mvc1m/s···············1分MmmgLm
121
mvc(mM)v2···············3分22mvc2(mM)v2∴Lm··············1分3m·2mg(2)设小物块滑离木板时,它们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根据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mvcmv1Mv2···············3分26v212v24.50
mgL
121212mvcmv1Mv2···············3分222v20.5m/s
或解得v12m/s
v1/0m/s/v21.5m/s(舍去)因此小物块滑离木板时,它们的速度分别为v12m/s···············1分··············1分v20.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