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止水后浇带施工质量控制
本人选择了南京工程学院公共教学楼、南京师范大学江宁附属中学二项工程为调查,对影响超前止水后浇带施工质量的因素见表
超前止水后浇带施工质量通病调查表
序 名称 南京工程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公共教学楼 江宁附属中学 号 项目 A 超前止水后浇带渗漏 频数 频率 累计频率(%) 10 9 2 1 1 1 24 10 10 1 2 1 2 26 20 19 3 3 2 3 50 40 38 6 6 4 6 40 78 84 90 94 100 B 后浇带处积浆、水 C D E F 橡胶止水带存在接头 混凝土养护差 表面平整度差 其它 合计
按照公司程序文件要求,加强过程检验,实行分级检查,上道工序进入下道工序前必须进行检验,确保每道工序都经检验。过程检验是工序交接质量检验的基础,也是消除质量通病的好手段,过程检验主要控制:①先行施工超前止水后浇带混凝土时,应从橡胶止水带两侧同时下料,不能将混凝土直接对着中部的橡胶止水带下料,振动棒应距橡胶止水带 300mm以上并从两侧同时振捣,避免橡胶止水带、木质纤维沥青板填缝材料在混凝土中的位置偏移,影响止水效果;②混凝土振捣采用振捣棒振捣,振捣棒操作做到“快插慢拔”。在振捣过程中将振动棒上下略有抽动,以便上下均匀振动,每点振捣时间一般以10~30s为宜,还应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宜。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二次回振,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集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的裂缝,减少内部微裂,增加混凝土密实度,使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从而提高抗渗性。③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保养不得少于14天。④超前止水后浇带中配
置Φ16@200的钢筋锚入底板中的长度必须符合03G101-1第34页中相应的锚固长度,且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浇筑完好,3天内不能撞击Φ16@200的钢筋,影响混凝土抗渗效果。 地下室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处理的重点在基础底板的板底与超前止水后浇带顶面接触处的防水渗漏。按设计理念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部位的混凝土与基础底板混凝土整体浇筑,但考虑到基础土方、垫层、钢筋绑扎施工时间较长且超前止水后浇带部位标高低,易造成积水、积杂屑,且整体浇筑时极易造成超前止水后浇带部位的混凝土上翻到结构后浇带内,难清理,故将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先行施工,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抗渗等级均同底板混凝土的质量要求,在超前止水后浇带顶面后浇带的两侧留水平50×100mm凹槽作止水,见下图1。后浇带放置期间,为防止被水浸泡(雨水和施工养护用水)并便于清除杂物,浇筑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时在顶面中间位置留一条混凝土凹槽兼作排水沟,排水沟最浅处50mm按0.5%的坡度由中间坡向两端,两端各设置一个小集水坑(恰好放置一个小潜水泵)。排水沟和集水坑的作用是在底板浇筑混凝土时用于排除底板内的余水和混凝土的泌水,后浇带放置期间用于排除积水,后浇带封闭前便于杂物的清除。
底板后浇带的两侧面、外墙后浇带的三面采用钢筋作骨架,铺设3层钢丝网作侧模支护。竖向立筋采用Φ20@400;水平筋为Φ14@150~200。钢丝网模板作法是10目钢丝网、5目钢丝网和3目钢丝网各一层,绑扎在钢筋骨架上。为保证结构施工质量,后浇带钢筋骨架不得焊于底板、外墙板钢筋上。由于后浇带的侧压力大,钢丝网模板固定宜采用“顶”与“拉”的措施以保证模板位置和几何尺寸的准确。“拉”即设斜拉筋反作用于侧模板,对侧模板产生拉力,以抵消部分侧压力。“顶”即在后浇带处加设支撑,以抵抗混凝土的侧压力。
后浇带放置期间,为防止杂物、污水进入,可采取以下封闭措施:在底板后浇带两侧砌筑 120mm宽、120mm高的砖带。砖为MU10,砂浆用M5。砖带与底板面转角处用1∶2水泥砂浆抹成圆弧,上部用胶合板封闭;墙体后浇带采用胶合板加以封闭,以防止上部浇筑砼、杂物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