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加强高校党风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

加强高校党风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

来源:华佗小知识
2018年第20卷

银川党校学报

JournaloftheYinchuanMunicipalPartyCollegeofC.P.C

加强高校党风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

江晓红

(宁夏大学学院,银川

750021)

摘要:高校党风廉政文化理念集中反映了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价值观和廉政文化自觉价值的取向,廉政文化教这种廉政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自觉,既要成为高校师育是文化自觉的合理提升,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核和灵魂。为人、处事的精神力量。生实现自身廉政建设的内生动力,也应当是高校师生治学、关键词:德法并举高校党风廉政

近年来,我们党一直把反作为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来抓,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反腐

败斗争取得了节节胜利。在当今各种思潮相互碰撞、观点交锋,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的社会背景下,高校党风廉政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高校党风廉政文化理念集中反映了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价值观和廉政文化自觉价值的取向,廉政文化教育是文化自觉的合理提升,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核和灵魂。这种廉政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自觉,既要成为高校师生实现自身廉政建设的内生动力,也应当是高校师生治学、为人、处事的精神力量。一旦廉政精神成为大学的优良传统后,置身于其中的任何一个人都会感到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它使我们自然形成一种廉政自觉。因此,培养高校师生廉洁自律的道德观,应取德法并举之策,把清正廉洁精神培养和道德品格养成紧密结合,使德法并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高校担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做好高校党风廉政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高校、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高校党风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高校不仅会阻碍高校的改革和事业发展,还会毒化高校师生文明社会环境。高校出现现象,比起其他行业领域来看,危害非常巨大,影响力更加深远,后果十分严重。当下,高校所处的廉政文化环境

较为繁杂,各种高水平的学术论坛和吸引大学生注意

力商业演讲交织在一起,培养人才需要和经营建设并进,往往就忽略了党风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高校现象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行业特点,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内部监督机制与制约措施不够健全1.高校内部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近些年,全国高等教育各项工作改革有了显著的发展。高校从教学、科研以及行政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有些高校平时更加重视教学和科研忽略了其他管理,造成大学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资源浪费严重。加之个别处室领导决策又缺乏民主性,擅自利用手中的权利,脱离群众滥用职权去谋私利等不良现象仍然存在。某些师生党员自身素质低下,文化道德修养不够,尚不能适应当下市场经济新形势盲目攀比,追求舒适安逸,讲究吃喝玩乐,经不起金钱的诱惑等,在不经意间走向违背初心理想的状态。其问题症结,除了整个社会大环境中不良风气的影响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高校内部纪检廉政部门处室监督不够健全,轻视对全体师生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廉政监督,缺乏有效科学合理的内部监督及监管。因此,完善高校党风廉政监督机制是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从严治校,提高办学效益和服务

基金项目:2016年宁夏大学廉政专项研究课题作者简介:江晓红,女,四川宜宾人,宁夏大学学院社会科学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社会学专业研究.38

于社会效益的必然要求。高校是人才密集的地方,其特点决定了高校师生各项管理必须加强民主管理,这是高校管理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则。学校纪检部门廉政监督的本意是提醒与督促,是对滥用权力人的一种管束和作用,这是我们党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可靠保障,更是民主政治进程中的一块界碑。因此,建立健全高校各院系处室内部廉政监督,有利于调动全体师生党员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这是当今高校进行民主集中制管理的客观要求,更是高等教育未来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良性方向。

2.高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情况不到位当前,高校、各级行政部门支持学校内部纪检监察部门自主查办案件已形成共识。但高校在改革发展过程中,涉及繁杂事物方方面面,单靠学校内部纪检监察部门的几个人是无法胜任督办的。加之高校内部廉政制约措施也不够有力,对没有履行党风廉政文化建设承诺制的院系处室及对没有完成优质教学任务的党员教师缺少有力的监督制约,对各院系党风廉政责任制的监督力量还有待整合。积极整合廉政监督资源,以自我监督为主,纪检监察部门工作人员要熟悉本职业务,加强重点特别是高危部门的廉政督办流程,加强自身廉洁自律的理论学习,培养学校内部纪检监察专职工作人员的全局意识和大局观念,强化高校反腐廉政建设的长远规划和廉政建设责任

制的落实。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地防止和克服高校内部出现的以权谋私的错误思想和行为,真正做到立党为公,用权为民的高校清风廉洁的管理者。(二)高校师生廉政教育成效不明显

有些高校师生党员干部对大学开展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有的党员师生认为高校是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清水衙门,是一块纯真的净土,没有贪污的土壤。高校既不同于其他机关,也不同于一些高危经济单位,其涉及的范围比较有限,认为廉政建设工作抓不抓无所谓;多走于形式和过场。还有的老师认为高校抓党风廉政建设是办公室的事,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与教师和学生无关,甚至有些院系把签订廉政责任制工作当成额外负担;特别是个别院系党员领导干部认为高校重点工作抓教学、抓科研是务实,抓廉政建设工作是务虚。即使迫于无奈响应了,也是为了完成上级纪委派遣的任务被动的执行。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时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怠慢现象;履行一岗双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意识不强,责任分工不明确,自觉性不够。没有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工作机制不健全,没有真正意义上听取责任落实而多是听情况

汇报,不能及时解决责任落实中的困难和问题等。现代社会方方面面诱惑很多,它会让有些年轻的大学生在不经意间丧失基本的道德准则,慢慢变成狭隘和贪婪,最终走向歧途。还有部分党员师生对廉政建设思想认识不够到位,致使高校党风廉政文化建设成效不

够明显。

(三)德法并举与高校党风廉政文化互补建构效果不明显

德和法看似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一个是指引人的思想意识,另一个是规范人的行为准则。因此,德治着力于深入人们动机的塑造,难以提高人的内心自觉的动机,来端正人的行为。而法治侧重于人们行为的规范和塑造,通过法律法规来约束人们的外部行为。因此,通过道德思维对人的约束,是从内到外的延伸,通过思想内化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化;反之,法对人的约束,是从外到内的驻扎,通过外来强制约束来实行管理,但同时二者又是相互依托、相互补充的。正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徐川老师所说:“如果高校孤立地给党员师生讲德育,往往会显得软弱无力,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学生在哪里,德育教育工作就在哪里。不仅要利用好大学课堂阵地开展德育廉政教育,而且从讲台积极走向网络,把党课、思想德育课搬上互联网引导服务于师生,畅通师生沟通桥梁,有效拓展高校德育教育的领域。特别是通过互联网进行大学德育教育,使德育教育不再受高校课堂的,全天候、从校内到校外、从线下到线上随时随地实现德育教育和廉政教育工作开展的全覆盖。”但是受现代精彩社会的干扰,有些高校师生依然缺乏内在道德要求和自我约束力,不仅不会去积极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制度,相反还会想方设法去钻法律和制度的空子,极力谋求和摆脱校规、法规制度的制约,那么再好的法制也难以发挥其作用。加强法治必须通过加强德治来奠定良好的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根基。

二、加强高校党风廉政文化建设的举措(一)构建以大学廉政文化教育为平台的高校党风廉政教育

重点建设以大学廉政文化教育为平台的高校廉政教育课程,是在知识的视域中潜移默化理解廉政文化的观念。开设在校生廉政文化教育课程,其目的不仅使大学生掌握这门新型课程的基础知识,而且使学生掌握该课程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最后能把相关知识应用于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去。大学里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就是架构于廉政文化教育主要知识点,其意义在于大学生在领略这种知识的统一性的同时,能够探寻到蕴含于自身内心之崇高的信仰。这种高尚的信

39

仰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智慧,明辨是非,更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德性。而廉政文化和廉政品格的建立,需要的正是这种知识的把握。推动高校党风廉政文化建设就在于创造一批有思想,有知识,并且愿意而且又有能力发挥廉洁自律重要作用的大学生们,这是无比的重要和担当。自古以来,大学校园廉政文化本是一种

传统、

一种蕴含学生纯洁心灵和高尚情操,它是大学生在校园廉政文化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优秀的校园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有益的德育大讲堂,它以深刻而持久的潜在力量,影响着大学生们的思想和积极向上的人格精神。因此,当下高校师生只有自觉地遵守法律遵守校规,并时刻把廉政文化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才能实现其自身的价值理想和道德追求。(二)完善高校党风廉政文化教育机制形成德法并举同育的整体合力

如果说高校党风廉政文化机制的构建和完善是针对当前高校出现一些现象所做的补救措施的话,那么从长远看,想要预防高校现象的泛滥则更应注重大学廉政文化教育。因此,在高校推行党风廉政文化教育是一种更加远瞩的战略。针对当下高校党风廉政教育的实施,应从全体师生党员的三关入手,对师生进行常规性廉政自律意识的养成以及人格的塑造,从根本上增强其政治免疫力。通过制度的运行和管理来规训和监督师生的行为。重点培养大学生的法治观与道德观,采取德法并举之策,即把法治精神培养和道德品行养成紧密结合起来相互促进。不断增强高校德法并举同育的整体合力,进一步推进德法并举的教育理念进学校、进课堂,更要从学习路径选择、廉政载体建设和惩治手段方式求同育,使德治与法治理念共同入脑入心。同时要力求优化教师队伍,着力切实发挥师德模范引领的优良作用;从课堂这个重要平台上增强大学生的感知力和自我内化能

力。[4]

莘莘学子走出校园后,坚信自己的主义理想和道德信仰,在各种诱惑面前敢于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用自己的头脑和美好的心灵,创建比一己之私更加宏伟的事业。

(三)强化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落实和推进

高校担负着培养国家未来建设者和人的重任,同时也承担着政治、道德、法律等方面的责任。因

40

此,强化高校党风廉政文化教育必须要得到切实的落

实和推进。切实担负起对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的责任,只有强化这种责任意识,才能在全社会树立和普及正确的廉政教育思想,促进清廉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党风廉政教育的发展创造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廉洁的良好社会环境。[5]因此,高校要做党风廉政文化教育工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不要被社会一些诱惑所打扰,不要被一己贪婪拌住理想初心的脚步,更不要成为分子其中的一员,使党风廉政文化教育健康发展。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及日常党建工作中,教师不仅注重自我修养及优良品质的提升,还要力求树立学生对未来人生观、价值观的意识形态,把一些有志青年的优秀范例作为教育载体,通过大学生道德理论研究社团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等学习形式,实现全体师生同频共振,达到廉洁自律教育效果。

总之,重点培养高校师生理性的廉洁自律思想,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指引大学生追求高尚的品格,树立其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把对德与法的敬仰化为一种自觉追求和行为规范,才能使高校师生真正成为一群有修养、懂规

则、

守法规的合格公民。因此,在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的转型阶段,着力推进高校师生廉政清明高尚理念,将德法并举紧密融合成为统一体,从而达到预防高校的重要举措。[6]参考文献:

[1]孟东方.大学教育需“德”“法”并举[N].人民日报,2015-02-16.

[2]左守秋,刘立元.德治与法治社会功能的差别性及互补性[J].人民论坛,2015(26):22-24.

[3]蒋传光.完善法治与德治并重的国家和社会治理模式[N].法制日报,2015-2-25.

[4]宋荧荧.浅谈法治与德治[J].法制与社会,2017(2):125-126.

[5]孙跃纲.现代国家治理是法治与德治的有机统一[J].南方论刊,2015(2)38-41.

[6]程娅静.社会治理现代化视角下德治与法治的关系辨析[J].人民论坛,2015(14):128-13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