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围城》读书心得

《围城》读书心得

来源:华佗小知识


《围城》读书心得

19级本科 新生院同舟学堂 吴骏泓 1951768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也许,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浅显,钱钟书的《围城》写的是一座城,一座充满着矛盾的城,一座让人感慨的城。文学史上评论《围城》,大多觉得它是一部类似于《儒林外史》的讽刺小说。的确,它和《儒林外史》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小说以主人公方鸿浙的经历为主线,描写了当时社会上很多小知识分子的生活。读着方的经历,会让人觉得像是在看一出滑稽的闹剧:先是他痴情追求苏小姐的镜花水月,若真若假,再是三闾大学里面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还有最后方和孙小姐结婚后,双方家庭龌龊的纠纷。这一出出闹剧里,所谓“上流人士”:留学生,士绅,们,他们或两面三刀,虚伪卑鄙,或浑浑噩噩,玩世不恭。虽然说话引经据典,夹杂洋文,看似博览古今中外,但他们内心还是充满了空虚,他们的思想还被束缚在一座无形的围城中。

围城在文学上的成功,得益于作者用的十分细致的描写,钱先生把他同时代这些知识分子写活了。比如描写青年哲学家褚慎明。作者先写他“把夹鼻眼镜按一下”,准备好高谈阔论的姿态,但他的高见,其实是让人云里雾里的——这从作者后面的一句“方鸿浙惊奇,董斜川厌倦,苏小姐迷惑”三个人三种反应便看出来。然后他又标榜自己和罗素有过深入交流,但实际上罗素只是和他虚与委蛇。接下来他又纠正方鸿浙的话,把“知道这东西太难了”硬纠正成“听说这东西太难了”,一个咬文嚼字、自以为是的形象就从这些细节里面浮现到读者面前。讽刺的高潮在褚慎明听说苏小姐和他讲“心”的时候到达极点,动作也最夸张——他激动地把眼镜泼剌一下掉在牛奶杯子里,又“红着脸,把眼镜擦干”,还不戴上,生怕看到了别人的余笑。由此,通过一层层描写,这个假哲学家的形象呼之欲出。

纵观整部小说,不管是知识分子还是其他人,都有些让人无奈又觉滑稽。其实,他们并非生来就这样让人生厌,只是在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这座围城里面,在当时浮躁而迷茫的社会里,被一点点改变、销蚀罢了。悲哉,叹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