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缸 汇 200801 .(上 ̄j-t-,]) 外语教育制度的现实困境及其出路 口 韩琼 436000) (许昌学院外语系 河南・许昌摘要我国现行外语教育制度在其产生之初具有历史的合理性,4v-N着历史的发展在今天面临着一系列的现实困境。 本文分析了其所面临的四个方面的现时困境,并就解决这四个方面的困境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外语教育制度现实困境改革出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中国现行外语教育制度在其产生之初,具有历史必然性和现实的 合理陛,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当今正面临着一系列的现实困境: 一、特殊历史背景的消失与转换 中国现行外语教育制度肇始于2O世纪7O~8O年代特殊的 历史背景,即我国恢复与西方国家交往因而急需大量外语人才,符 合当时政治的需要并因之而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其产生的特殊背景已经荡然无存。中国 现在已经成为“翻译大国”,外语人才培养的过剩,2O多年前中国 外语必修制度设立时的特殊历史背景已不复存在,其原来所肩负的 特殊历史任务已经完成'夕 语必修制度的合理性正在受到质疑。 二、外语学习环境的缺乏 众所周知,学好一门外语是需要相应的环境的。由于没有英语 交流、使用的环境,很多人怎么也提高不了外语应用水平,普遍是费 尽工夫死记了不少单词,研究了大量死板的语法规则,为了不同的利 益对付了名目繁多的外语考试。外语沦为考试、升学、评职称的工具 而已。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从小学到大学花 费十几年的时间学英语却学不好英语的外在客观原因。 外语就是这么一门学科:说它容易也很容易,只要有外语学习 环境,再笨的人也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它;说它难也很难,如果没 有外语学习环境,再聪明的人花费再多的时间也难真正做到符合语 言文化的灵活运用。 三、外语教育的机会成本过大而收效甚微 所谓“机会成本”,按照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曼昆的通俗解释,就 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①。 之所以说我国外语教育的机会成本过大,乃是从两个方面来说: 从国家方面来说,把大量的教育资源投入到外语教育之中,势 必减少对教育的其它方面的投入,造成我国教育资源投入的不均 衡。从学生方面讲,投入外语的时间占了绝大部分。导致在其它方面 尤其是专业知识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不利于专业的学习。 国家及学生在外语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金钱、物力和人力,那 么效果又如何呢?1996年6月,副总理在一次外语教学座谈 会上曾尖锐指出:“我们的普通外语教学,从小学三年级一直学到大 学二年级,花那么长的时问,从一个普通大学毕业出来,既不能看, 又不能听,也不能讲。费时较多,收效较低”。这“三不”,道出了目 前中国普通大学毕业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实况。 四、独尊外语导致中华文化传承的缺失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当其它三大文明相继湮没在历史的 长河中,独有中华文明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蕴,历经岁月风 尘而不灭,久经打磨而愈坚。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中华文化需要我们后来人很 好的继承并发扬光大。但现实的情形是,我们的外语教育把太多的 资源投入到外语教育,而忽视了本国优良文化的教育与传承。 当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中国学者,反而不得不回过头来学习我 们一衣带水的东瀛小国对巾国古代文化研究的累累硕果时,身为中 国人,我们心中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笔者认为,中国目前“重外语轻母语”的现象已经很严重,已经影 响了汉语的学习,不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更遑论中华文化的发扬! 以上仅仅是冰山之一角,现行外语教育制度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绝非笔者以上四个方面的简单概括所能涵盖。管窥蠡测,面临着社 文章编号:1672—7894(2008)01—061—01 会的迅速发展以及专业化分工的越来越精细,现行外语教育制度之 改革,正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也! “变者,天下之公理。”针对以上所提出的中国现行外语教育制 度的现实困境,笔者提出以下之改革现行外语教育制度的建议,以 为抛砖引玉之言。 (一)以人为本,外语学习应尊重公民自愿 我国新一届,审时度势,强调工作应该做到“以 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一切要尊重人民,以人民的切身 利益为出发点。 现行的把英语学习与升学、职称评定等利益相挂钩的强迫性做 法,实质上会扼杀公民学习外语的积极性,结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笔者认为,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在外语教育制度的改革方 面,就是要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学习外语的意愿,应该取消外语与考 试、评职称等利益相挂钩的制度。 (二)狠抓外语精英教育,培养国际性顶尖人才 由于国家的对外交流离不开大量精通外语的人才,因此,尊重 公民学习外语的意愿并不意味着国家应该完全放松对外语的教育。 我国外语教育存一个重大弊端“多而不精”,中国是翻译大国 但不是翻译强国,翻译的总体水平不高,鱼龙混杂、粗制滥造之作很 多。缺乏真正的国际性顶尖英语人才。 因此,笔者建议把更多的外语教育的资源集中投入到“高、精、 尖”外语专业精英人才的培养方面,而不是把资源分散在全民外语 普及方面。 (三)引进来走出去,优化外语学习环境 诚如前述,没有外语学习的相关环境,是很不利于外语的学习 的。基于这方面的考虑,笔者建议,应该施行“引进来,走出去”的外 语教育制度改革。 所谓“引进来”,即引进来外国的优秀教育资源。譬如中国现在 很多的高校乃至于高中、初中,都配备有外教,这对于学生接触真正 的外国人以及学习纯正的外语发音都是善莫大焉! 所谓“走出去”,即鼓励有条件的学生自费留学或者通过国家 公派留学的方式把外语专业的学生送出国门,到国外接受优秀更重 要的是地道的外语教育。 (四)取消小学阶段外语课程,大力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诚如前述,对于外语教育的过分重视,以至于对中国传统文化 的传承与发扬的产生了巨大的消极影响。 小学开设外语课,不合适的语言环境、不恰当的教学方法会影 响小学生母语思维能力的培养,于国、于民都算不上是一件好事,是 弊大于利。另外,小学一年级开没外语课,大大延长了外语学习的时 间,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其效果到高中阶段就几乎不见了,还 产生很大的反作用。 笔者建议,取消小学阶段外语教育课程。代之以进行中华传统 文化的教育,让孩子们从小就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这对于保 留、传承与发扬中华文化,扩大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凝聚 力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注释: ①曼昆.经济学原理.机械工业m版社,2006:6.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