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初中物理计算题教学初探
作者:李学文
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15年第04期
摘 要:学生普遍认为物理计算题难学。解决教学这一难题应做到以下三点,一要消除学生认为物理难学的思想;二要让学生理解掌握物理基础知识;三要善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解题方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计算题;畏难心理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12-0067-02
多年的物理教学经验表明,学生普遍认为计算题难学,不爱做计算题。计算题不仅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及对数据的处理能力等,可谓是一题多用;同时计算题也贯穿于填空、选择、实验及大题中,应该说是普遍存在的。针对计算题难学的问题,教师可以对计算题教学进行研究和总结,探索解决策略。 一、消除物理难学的心理
学生的交友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很多学生在学物理之前通过与同伴的交流就已经有了物理难学的思想。因此,学生刚学物理时我会用不同方法向他们渗透物理好学的思想。例如演示一系列有趣而又神秘的实验,设置一个个悬念,让学生从心底产生一种想学物理的欲望。课程的安排本身就是由浅入深的,八年级初学物理时第一章是《声现象》,这章内容较少且简单,我会紧紧抓住这个特点对学生进行评价,让他们更多的去体验成功,为他们体验成功创造机会。若是九年级学生,我会把物理学分五块内容、且做综合题前各块联系不是很紧密的特点,告诉学生,通过和学生打赌、签协议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发现学生的进步要及时给与肯定,千万不能当一名“吝啬”的教师,我们不经意的一句表扬都会给学生们无穷的力量。就这样,渐渐地学生会爱上物理,当他们真的感受到了物理好学,有了学好物理的信心,就使他们为学好物理计算题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二、扎实掌握物理基础知识
初中物理内容比较简单,学生理解起来应该不难,但由于很多老师忽视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积累,致使一些学生渐渐地掉了队。如果学生连解决问题的知识都没有,就谈不上如何解决问题。要解决如何让学生轻松地掌握基础知识这一问题,作为教师要准确地理解所教知识点,教学形式要多样,关键是要吸引学生的眼球,能做的实验教师必须做,能让学生做的实验绝对不能教师代替,这样就避免了学生背实验、背知识点的现象,从而减轻学生的负担。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积累,我会以竞赛、小组测评、组长检查等方法,进行检查。学生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练地掌握了物理知识点,也就掌握了物理公式,公式的熟练掌握使学生成功地迈出了学好物理计算题的第二步。
三、举一反三,归纳方法
学好物理计算题的第三步就是解题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引导学生对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进行归纳总结,将一些典型问题条理化、规律化,使学生在遇到此类问题时有章可循、有路可行,同时帮助学生克服了对计算题的“畏惧”心理,增强了学习信心,提高了学习效率。多做专题性练习,真正地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通过总结带有规律性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求同思维能力,进而减轻学生负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做计算题时要求学生必须写已知和求,目的是让学生仔细的读题、审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便于学生寻找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列出关系图(最初接触计算题时要求学生写在解题过程中,习惯养成之后只需写在草稿纸上即可)。在物理计算题教学中我经常向学生渗透的解题方法主要有四种:顺推法、逆推法、两头推和方程法。 (一)顺推法
顺推法是一种由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探索各中间结论,以构成由计算题的条件到目标的推理链,从而解出习题的方法。已知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学生熟悉了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即能通过已知量层层组合不断求出新的物理量。即:首先找到题目的已知条件是什么,由这些条件或其中某些条件组合能推出什么结论?再考虑根据所推出的结论还能进一步推出什么结论,如此步步深入,直至推出习题的目标。关系图推出后只需从前往后写,写出标准的计算过程。此方法适合所有题型,但若已知较多、且所求与已知联系较紧密,应用会更顺手。 (二)逆推法
逆推法与顺推法恰恰相反,它不是从题目已知的条件出发推导出问题的答案,而是从问题本身入手,根据物理量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出求解问题必需的条件。即:首先找到题目的目标是什么,明确要得出目标需要什么条件?再考虑将此条件作为结论又需要什么条件?如此逆推,直至需要的条件是题目所提供的已知为止。关系图推出后只需从前往后写,写出标准的计算过程。此方法适合所有题型,但一般所求物理量计算方法较少的可首先考虑这种方法。 (三)两头推
两头推其实是上面两种方法的综合,即从已知找可知,从求解问题找须知,直至可知与须知有直接的物理关系为止。关系图推出后只需从前往后写,写出标准的计算过程。此方法可以使学生解决偏难一点的习题,通过两头推使已知与所求结果的联系更为紧密。例如,有一个瓶子装满油时总质量是1.2kg,装满水时总质量是1.44kg,水的质量是1.2kg,求油的密度。像这种题,其实通过已知条件我们很容易用顺推的方法求出水的体积,通过逆推又发现缺少的是油的体积,所以只需找到这两者的关系即水的体积与油的体积之间的联系,仔细审题便会发现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是同一个瓶子,无论是装满水还是装满油其体积是一定的,这样我们就把已知与须知联系到了一起,完成了此题的推导过程。 (四)方程法
物理学也经常会用到方程或方程组解决问题,一般上述三种方法不能解決的问题建议用这种方法。列方程的关键是要会找等量关系,一定要注意题目中相等的量或不变的量。例如电学部分的电表示数变化问题、变化电路问题,我们都可以从电源电压不变,或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变,列方程或方程组来解决问题。对于电学计算题我们也经常会用比值关系构建方程或方程组。力学里我们也经常会用这种方法,应该说这种方法帮我们解决了不少物理的难题。 经过教学实践,学生解决计算题的能力已有明显提高。每当看见学生开心的笑容,进步后的一点点骄傲,看见他们为了一道物理题而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作为物理老师,心里都有说不出的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