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中小学外语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中小学外语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华佗小知识
遘珏} t话 磊 誊j静; 滟I i弧聋 瓤 P I t I t。Z ; 器 艺 昏| 语l 鼋馥 繇箨础毂鸯辨话数学6li究 理论园地 中国中小学外语教育均衡发展的 问题与对策 华南师范大学李娅玲 摘要:我国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对于推 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各地的基础教育都逐步向均衡迈进。然而,中小学外语教育的均衡发展并 不乐观。本文探讨了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外语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对中国 的中小学外语教育的均衡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 中小学外语教育;均衡发展;对策 一、引言 大大落后于目前改革开放的需要。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就是在教育公平、教育平等原则的 20世纪末,中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宏伟 支配下,国家制定的有关基础教育法律、法规和,各级 和教育部门制定的有关基础教育法规、,都要体现 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思想,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 之间、群体之间的基础教育资源,必须均衡配置;各级学校 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广大少年儿童享有接受义务教 育的权力。进入新世纪以后,为了保证与提高九年义务教育 的质量.减小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以及 校际之间的差距,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与措施。特别是在“十一五”开局 之年的2006年,经全国常委会讨论通过的新修订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应当“合理配置教 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些法令对于推进 和教育机构,在具体教育活动和教学活动中,要为每一个受 教育者提供均衡的教育和发展机会①。本文主要探讨基础教 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外语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希冀对中国中小学外 语教育的均衡发展有所启示。 各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加入WTO以后,外语教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地关 注。外语不仅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之需,国家繁荣与兴旺之 需,更是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之需。然而,外语教育巨大的、 持续的市场需求与因历史原因形成的薄弱教学基础之间形 成的反差也越来越强烈。因此,“提高整个民族的平均外语 本文研究的中小学外语教育主要是指英语教育,因为 在中国90%以上的中小学外语教育都是英语教育。长期以 来,由于历史发展在各地区造成了资源缺陷,中国的中小学 二、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中的外语教育问题 水准”之重任就摆在外语教育者面前。而整个民族的平均外 外语教育发展存在着严重的非均衡发展现象。每年各种类 型的全国中小学英语演讲比赛获奖者基本上来自东部地 区、发达城市、重点中学。如“21世纪・学乐杯”中小学比赛 获奖情况就是例证(见表1):中国中小学外语教育存在着 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发展不均衡。 语水准的提高,有赖于中小学外语教育的均衡发展。中小学 外语教育的均衡发展,是衡量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指 标之一。中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加上历史、 等一些 素影响,中小学外语教育状况差别很大,教育水准 2010年第4期(总第109期)  ̄oreilfn L强; ̄'quafle;eaen{f }诧霉e8}e in l58';rC t={t 0移!io "nj 舔基碡赣鸯外语赣学矾究 理论园地 比赛届次 小学组 第五届(2006) 初中组 冠军 青岛金门路小学刘慧雪 拔萃女书院袁思颖 亚军 中国附小竺秋逸 中国附中张嘉恒 季军 北京景山学校桑浩然 深圳外国语学校王柔婷 小学组 第六届(2007) 初中组 广州中星小学杨熠 拔萃女书院黄晴 哈尔滨佳音英语学校谭嘉慧 上海虹口区第四中心小学季炜宸 深圳外国语学校分校顾丽诗 哈尔滨秋实中学乔治 小学组 第七届(2008) 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 尹擎 沈阳市勋望小学吴可菲 深圳市南山区学府小学海珠部 雷雅鑫 初中组 南昌市外国语学校傅书宁 广州市第l6中学柳雨淮 培正中学王佑中 表1“21世纪・学乐杯”全国中小学英语演讲比赛2006—2008年获奖情况 1.中小学外语教育东西部差距大 中小学外语教育东西部差距大,主要体现在师资力量、 教学条件、教学水平、社会对中小学外语教育的重视程度 上。东部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地处沿海,经济发展快, 对外交流历史悠久,文化教育较为先进。国家和各级给 指标。中国现有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0%以上,文盲、半 文盲主要在农村。显然,在中小学外语教育中,农村外语教 育是“大头”。农村外语教育不能得到正常健康的发展,就不 能说明真正意义上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中国城乡中小学 外语教育差距集中表现在 个方面: 2.1经费投入上的差距 予了极大的和经济支持,办学条件好,现代化的设备, 如多媒体课室、语音室、教学音像图书等设备齐全,师资力 量雄厚,教学水平高,家庭和社会高度重视外语教育。西部 地区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缓慢,文化教育较为 从中国2004—2008年中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配置 情况看f表2),普通小学和普通初中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 费城乡差异比较明显。全国普通小学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 业费从2004年的1 129.1 1元增加到2008年的2757.53元, 落后。尽管国家和各级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办学条件仍 然较差。且不说语音室,电视机等现代化技术设备的配置与 运用,大部分学校连收录机、电脑等最基本的外语教学设备 和一些起码的外文图书资料也没有,学校的外语教学完全 其中农村普通小学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从2004年的 1013.80元增加到2008年的2617.59元;全国普通初中生 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从2004年的1246.07元增加到 3543.25元,其中农村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从 2004年的1073.68元增加到3303.16元。整体上看,城乡义 务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都呈现上升趋势,但是,从表 依靠教师的一张嘴、一支粉笔和一本书来完成。家庭和社会 对外语教育的认识也不够。 2.中小学外语教育城乡差距大 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指全国各地的基础教育在 经费分配、师资建设和教育质量等方面的总体合理并持续 不断发展的变化过程。其中,经费分配、师资建设和教育质 中数据可以看出,2004—2008年,城乡生均教育经费差距显 著,全国城市普通中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远远高于农村。 相应地,城乡中小学外语教育经费投入差距显著。 量等方面的水平,便是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三项重要 年份 全国普通小学生均预 农村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事 全国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事 农村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事 算内事业费(元) 20o4 1129.11元 业费(元) 1013.80元 业费(元) 1246.07元 业费(元) 1073.68元 2005 20o6 20o7 1327.24元 1633.51元 2207.04元 l204.88元 1505.51元 2084.28元 1498.25元 1896.56元 2679.42元 1314.64元 17l7.22元 2433.28元 20o8 2757.53元 2617.59元 3543.25元 3303.16元 表2 2004—2008年全国和农村义务教育生均事业费 资料来源: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04—2008) 2010年第4期(, ̄tJg 109期) 蕊0f器话{爨辩l 毫乳鹱 l尊臻巷{尊曼£乳 l9强}te霉eaf0璺 ’{ 氇8{0 0 {艺璺{; 嬖 彗础教鸯91,话教学l埘究 理论四地 2.2师资的差距 外语师资的学历水平、专业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 一经济发展与城乡结构、重点校和师资条件三种因素影 响最大。 1.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城乡二元结构 个地区的外语教育水平。按照2002年国家新编制标准, 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总体超编,但实际上紧缺的现象较普 遍存在②,如部分村级中小学英语教师严重紧缺。为保证开 课需要,学校只好安排其他学科教师任教,教学质量得不到 保证,~些经济发达地区乡镇小学也是如此③。另外,由于历 史的原因,大部分农村中小学外语教师学历偏低,专业素质 中国区域辽阔,由于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等 原因,中国目前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极大,社会发 展很不平衡。东部地区外语教育得到重视。人们对外语教育 的投入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分治结 构,导致城乡之间教育经费、教育设施、师资等资源存在巨 不高;一些“民转公”教师年龄较大,大多利用在职进修提高 学历,其专业素养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相反,由于待遇和 工作环境的影响,城市和乡镇则集中了高学历、高素质的外 语教师④。 2.3办学条件的差距 目前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市区一些办学条件好的学校, 已经与中等发达国家学校大体相当,但农村学校特别是村 级小学办学条件较为落后,人均仪器设备价值偏低,外语教 学所需教学设备配置不够,如数字语音室配备几乎是空白, 多媒体课室也只是上公开课时使用。英语图书资料非常少, 利用率低⑤。 3.中小学外语教育校际之间差距大 中小学外语教育校际之间既有宏观差距又有微观差 距。宏观差距指前面提到的东西部差距、城乡差距导致的学 校之间的差距,微观差距指重点学校和处于劣势地位的非 重点学校之间的差距⑥。在同一区域内,重点中小学和普通 中小学的划分和相应的资源分配使不同学校的学生所接受 的外语教育在质量上有着很大的差距。从上面表1可以看 出,获得全国中小学英语演讲比赛冠、亚、季军的学生均来 自重点中学和外国语学校,他们所在的学校有足够的经费 购买外语教学相关的设备和音像图书资源、聘请外籍教师、 引进高水平师资、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而处于劣势 地位的非重点学校在经费、师资、设备等显性差距方面使得 该校学生不能享受同等的高质量教育,了个体的公平 发展。 三、影响中国中小学外语教育均衡发展的因素 导致中小学外语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错综复杂,以 大差异。义务教育改革之后的“i级办学,两级管理”的 从本质上对城乡义务教育实行区别对待,在教育 上形成了城市优先、重点优先的价值取向,使得原本比较紧 张的教育资源集中于城市和城市里的重点学校,而农村则 出现“农村教育农民办”的局面,加剧了城乡中小学外语教 育的不均衡发展(7X83。 2.重点校 中国基础教育“重点校”由来已久。从2O世纪50 年代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有重点地办好一些中学和师范学 校的意见》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关于分期分批办好重 点中学的决定》,以及之后的相关决定,都强调了办好重点 中学的必要性。因此,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乃至县都先后形成 了一大批重点中小学。重点中小学分布集中于县及县以上 的大中城市。“重点校”为中国各地区造就了一批教育 资源丰厚、教育质量较高的中小学,使得一部分适龄儿童和 青少年受到了较高质量的教育,为上一级学校输送了一批 “精英”。但“重点校”在推动部分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 同时,人为地扩大了城乡间、学校间在资源配置和教育质量 上的差距,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许多弊端,导致了教育公平的 缺失⑨。如重点学校在外语师资、教学设备、外语教育经费等 的投人上远远大于非重点学校,使得重点学校的学生在外 语教育上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 3.师资条件 师资是教育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基本条件。不少学者 对西北地区(姜秋霞等,2006;刘全国等,2009)、少数民族地 区(宋玉宇等,2009;龚珊,2009)和农村(陈俊,2005;黄建 华,2007,2008)中小学英语教师师资情况进行了调研,得出 师资差距的主要因素有:1.大部分中小学英语教师学历达 标率低,他们专业基本功不扎实,难以胜任英语教学,更谈 2010年第4期(总第109期) I 35 !嚣0} 静I垡n Lanquage; 轴e黔孵{弱投j.,(esea { i罄抬 0 疆 {e辐t ot) 嚣基砖教静外语教浮礤究 理论园地 不上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2.中小学英语教师普遍工作 量过重,没有精力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的年龄特点安排与 之适应的课堂教学活动;3.存在着非英语专业教师从事英 语教学工作的现象。由于中国英语教师资源储备长期匮乏, 加上本世纪初小学开始开设英语课程,使本来就极为短缺 出:2001年秋季始,全国城市和县城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 程;2002年秋季,乡镇所在的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小学 开设英语课程的起始年级一般为三年级。然而,该《意见》并 没有明确规定学生是在什么条件下接受什么质量的外语教 育。因此,各地办学条件差别很大,外语教育质量高低不平, 全国中小学外语教育发展极不均衡。为确保中小学外语教 育的均衡发展,国家要像制定贫困人口生活标准那样制定 中小学外语教育最低办学标准,保证所有学校都能满足最 的基础教育英语教学师资面临更大的挑战,部分地区只得 挑选一些其他学科教育背景的教师经过短期的培训后成为 英语从业教师,用于填补英语教师岗位的空缺。以上学者的 调研发现,这些教师对外语缺乏系统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 基本的办学条件。如录音机、电脑、多媒体课室、音像教学资 源等最低配置量,并建立国家中小学外语教育基准监控体 系,确保各校外语教育国家基准。 2.省县级的中观 暴露出诸多问题,如严重的语音语调问题,明显的讲解错误 等。4.中小学外语教育缺乏宏观管理,教学、教研机构不健 全,地区外语教研活动群雁无首。各校外语教学各自为政, 缺乏同级同类学校问的校际联系,更缺乏有组织、有计划的 地区性外语教学、教材教法、教育科研的讨论与交流,教育 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墨守成规,闭关自守。 省县级在认真贯彻与落实国家的各项的同 时,应制定有利于中小学外语教育的地方性和措施,监 督各校的外语教学。 1)省县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有计划、分步骤地逐步 四、解决中国中小学外语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对策 消解城乡二元结构。重视英语学科教学,为各校配备数量足 够的英语教师,并提供外语教育专项经费。本地教育资源配 中国是一个弘扬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国家,政 府制定合理的中小学外语教育,能调动全国中小学外 置规划要向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学校、薄弱学校倾斜。废除 “重点校”,采取多种措施缩小区域内城乡教师的资源 配置差距。建立中小学外语教育质优地区和学校对弱势地 语教育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中小学外语教育均衡发 展。因此,本文主要从层面对解决中国中小学外语教育 非均衡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1.国家的宏观 区和学校外语教育对I=1帮扶机制,推动省县域内中小学外 语教师定期交流,促进省县域内外语师资力量均衡配置,提 高每一所学校的中小学外语教育质量。 2)制定中小学外语教师定期培训制度,建立、健全教研 网络,加强业务培训和指导。教研和师训部门制定措施,定 期有针对性地对中小学外语教师进行业务培训,不定期开 展观摩课、研讨会活动,指导教师课堂教学,提高教师教学 能力⑩。 针对上面三个因素,国家的宏观主要侧重经费政 策、教师和办学条件的规定。 1)国家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共教育财政,高度关注 中国中小学外语教育发展不平衡现象。设立外语教育专项 资金,并对西部、乡镇和非重点校实施倾斜,逐步提升 西部、乡镇和非重点校外语教育发展水平。西部、乡镇和非 重点校也要把中小学外语教育的均衡发展作为巩同和发展 3)提高中小学外语教师待遇,以倾斜、待遇优惠等 方式吸引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加入农村外语教学行列,为其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3.学校的微观 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 2)在农村、贫困地区设立“国家教师岗位”⑩,吸引大学 生到农村建功立业,并把城市教师支援农村和边远地区中 小学外语教学作为教师晋职提升的条件之一。 3)规定中小学外语教育办学基本条件。2001年教育部 颁布的《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中提 2010年第4期(总第109期) 学校在认真贯彻与落实国家和省县级的各项的同 时,应制定校本,鼓励教师在职进修,改善办学条件,积 极扶持外语教学。 1)积极扶持外语教学。学校在外语教师的配备标准、教 荔 f罄基础敦鸯钵露 蠡辩i 蠢鹅鹱;{霸擘巷{鬯璺 乳!f 露巍强静8露蠢 嚣 n珏趣置 e奠弹 i0璺{}0 话敦学硪究 理论园地 学丁作量、课时安排、职称评定、职务聘任、继续教育和工资 待遇等方面要与其他主要学科教师同等对待,并营造良好 的英语学习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教学活动。 2O0 7—03—08. ⑩《缩小差距,中国教育的重大命题》课题组,落实教育 均衡发展的十条建议,http://www.edu舢.2005—07— 2)改善外语教学条件。外语学习在我国缺少必要的语 言环境,教学中对硬件的要求比其他课程要高,学校应该利 用外语教育专项经费配备基本的教学设备、教学参考资料、 图片资料、音像资料、录音机等,条件允许情况下应该配置 04.课题组提出“国家教师岗位”:…由财政设立专项 资金,为贫困地区的农村中小学设立必要数量的国家教 师岗位。f21国家教师岗位占用当地教师编制,由县级教育 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实行聘任制,合同管理,聘期五年。鼓 电视机、影碟机、电脑、多媒体课室等,为外语教学创造良好 的条件。 3)积倡导校本培训。学校管理部门要制定相关师资培 养,鼓励英语教师在职进修,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外 语教师提供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观摩学习、“充 电”学习的机会,在财力和物力上,大力支持教师进行教学 改革尝试,探索优化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能 力⑩。 五、结语 综上所论,影响中国中小学外语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 因素涉及国家、地方和学校管理三方面。解决中小 学外语教育发展的不均衡问题单靠任何一方的努力都是徒 劳无益的,只有i方各司其职、通力合作,采取相应措施,协 调并举,才能促进中小学外语教育的均衡发展。 注释 ①翟博,教育均衡发展需要明确哪些理论问题【 中国教育 报,2006—07—29(3). ②④⑧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分析中心,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石,教育研究,2007(2):7. ③⑤笔者曾参与中山大学教育学院冯增俊教授在东莞麻涌 开展的小学外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教学、华南师大南海 校区开展的清远市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教学,利用课余对 培训班的师资进行了调研。 ⑥⑦金久仁,中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差距问题研究【J】,江西 教育科研2007 ̄):39—43. ⑨王善迈,重点校“影响了教育的公平【 中国教育报, 励工作优秀者长期在农村任教。f3)按照相应的学历、任职 年限和职称,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工资待遇外,给予特 殊津贴。f41确定国家教师岗位聘任条件,公开招聘。 ⑨⑩黄建华,宜宾市小学英语教学问题的调查报告【J】,基础 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7(4):42—45. 本研究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广东省哲学 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及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 点项目“国际合作综合英语教学实验”的后续研究成果。本 研究亦为华南师大南海校区科研项目“中国中小学外语教 育发展研究”(编号NHKY09003)的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姜秋霞,刘全国,李志强.西北民族地区中小学外语教育现 状调查——以甘肃省为例.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f2): 129-135. [2刘全国,2]慕宝龙.经济欠发达地区英语教师资源现状及其 补偿,0L%tJ[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9(4):22—24. 【3]宋玉宇,狄强羽.吉林白山区农村基础教育英语教师 素质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5): 12—15. [4]龚珊.德宏州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发展研究报告 [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9(2):5 1—56. 【5】陈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护航[J】.基 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5(7):27—30. [6黄建华.6]重新审视农耐小学英语课程开设的冷思考『J1_基 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8(1 1):43—45. 【7】黄建华.宜宾市小学英语教学问题的调查报告[J].基础教 育外语教学研究.2007(4):42—45. 2010年第4期(总第109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