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防护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防护

来源:华佗小知识
★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2014年第30卷第3期PETROCHEMICAL SAFETY ND ENVIRONMENTA1 PROTECTION TECHNOLOGY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过程中的职业病 危害因素识别与防护 宋志伟 (北京燕山石化职业病防治所,北京102500) 摘 要: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过程中可能存在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健 康造成影响。通过对石油天然气开采的工艺流程进行分析,识别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布 情况,并列表统计,提出相应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并给出职业病危害防治要点。 关键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防护 根据其工艺流程,可分为原油集输工程和注 石油和天然气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和 的重要国家战略资源。石油和天然气开 采过程中可能存在氨、硫化氢、氟及其化合物、 甲烷、非甲烷总烃、甲苯、二甲苯、四氯化碳、 水工程。 1.1.1原油集输工程 井场采油井采出的原油经管道输送至集输 高温、低温、噪声、振动、粉尘及电离辐射等职 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人员身体健康的影响不容 忽视。 站,在集输站中,原油加入破乳剂,经加热后在 一次、二次沉降罐沉降分水,然后流入净化罐, 净化罐的原油通过外输泵、流量计外输装车 拉运。 破乳剂由多元共聚物、表面活性剂和分散剂 主要对石油天然气采集运输过程中的主体 工艺流程进行描述,并对其中的职业病危害因 素进行识别,提出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防治 要点。 复配而成,主要成分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阳离 子聚醚。 原油集输工程的生产工艺流程见图2。 1生产工艺介绍 1.1原油采集输送 原油的采集运输工艺包括原油的采集输送以 及简单的分离净化后计量装车外输,原油中碳元 素占83%~87%,氢元素占11%~14%,其它部 分是硫、氮、氧及金属等杂质,生产工艺流程见 图1。 图2原油集输工程生产工艺流程 1.1.2注水工程 注水工程包括清水注水和污水注水。清水注 水指水源井的井水经过净化加药(亚硫酸钠、阻 垢剂等)处理后,由清水注水站注入地下,以补 ¨ II‘1’’…I・ FII ‘。{II II… I1 ‘1II ‘¨II I 收稿日期:2014—04—04。 作者简介:宋志伟,男,2011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 学(华东)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学士,现从事职业 卫生评价工作,助理工程师。E.mail:657655291 图1原油采集输送工艺流程 @qq.corn 2014年第30卷第3期 ★ 宋志伟.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防护 ★ 道、阀门及管件,防止泄漏。生产过程中,可 燃、易爆物料的输送,应在密闭的设备和管道中 进行。 3)在计量间设置通风帽,以防有害气体的 积聚。 4)化学室设通风橱及排风扇,样品的分析化 验均在通风橱内进行。 5)在站场进出口均应设置紧急截断阀, 便 在事故状态下管道能快速截断。 6)由于硫化氢比重大于空气,在可能逸散硫 化氢的工作场所设置排风系统时,应考虑设置低 位抽风装置。 3.2防噪、防振措施 1)噪声较大的设备应单独布置(如注水泵设 有泵房),并设置隔音保护罩。 2)站场内设置隔声值班室,加厚泵房的内墙 并设吸声材料。加热炉可采用多孔喷口烧嘴、消 声罩、进风减声箱等措施。 3)为接触噪声作业人员佩戴声衰性能良好的 护耳器或耳塞,并尽量减少接触噪声的作业时问。 3.3防暑、防寒措施 应在值班室配置相应的冷暖两用空调。为现 场作业人员配备防强光紫外线红外线护目镜、防 寒背心、防寒大衣、防冻裂保护剂等防寒用品, 并定期发放饮料、防晒保护剂等防暑用品。 3.4应急救援措施 应急状态下,如管道、阀门等处发生压力失 控,集输管线泄漏或油井自喷事故时,可能造成 原油天然气的混合物或天然气燃烧烟气大量逸 出,使短时间内巡检场所烃类化合物和硫化氢等 有害因素浓度急剧升高,可发生天然气窒息,急 性烃类化合物中毒,甚至引起死亡。酸化作业 时,修井工还可能发生酸类的刺激症状和化学 灼伤。 另外,由于生产设备中管道、容器等设备较 多,存在密闭空间工作场所(各类容器,如储罐、 地下管道维修、清理工作等),由于工作空间狭 小、通风不良、作业空问的毒物浓度可能超过职 业接触限值。如清理污水作业时,由于硫化氢比 重大于空气,容易在地势低处沉积,在通风: 畅 的情况下可能造成硫化氢气体大量聚集,引起急 性硫化氢中毒。 油气开采单位可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如下: 1)制定应急预案 油气开采单位应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 应包含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中毒预案, 及检维修过程中的防护预案和应急救援的组织和 信息联络。 2)医疗救援 因石油、天然气开采区域一般较为偏远,油 气开采单位应设定相应的应急救援机构和医护人 员,并与当地有救援能力的医疗机构建立紧密联 系,以便发生事故时能得到及时救助。 3)现场应急救援 油气开采单位应在可燃或有毒气体可能泄漏 和聚集的场所,设置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检测报 警器,并把报警信号引入值班室。 工作场所设置的硫化氢报警器安装高度应距 地坪(或楼地板)0.3~0.6 m。 在站场进出口、输气管道上均应安装可燃 气体检测报警仪。其中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和 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类别、安装部位应符合 《石油天然气工程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安全技 术规范》和《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 测报警设计规范》的有关要求。可燃气体和有 毒气体检测报警应由专人负责日常检查和维护, 记录异常情况的处理措施及结果,及时更换已 达到使用寿命或损坏不能正常使用的传感器等 部件。 4)应急救援演习 油气开采单位应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应急救援 演习,使作业人员熟知自救方法、逃离路线等急 救常识。 4职业病危害防治要点 4.1 开采 在开采过程中,几乎所有地带的空气中均存 在烃类和硫化氢。在石油蒸气和硫化氢的长期联 合作用下,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包括硫化氢中毒、 氮氧化物中毒、甲苯中毒等。油气开采过程中职 业病防治的关键包括加强油井口和采油设备的密 闭和技术管理,防止油井自喷事故,减少天然 气、石油及其蒸气的跑漏。 (下转第44页) ★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 2014年第30卷第3期 操作性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汽阀(TV10402)全开时合成气管程可能达到的最 高温度是否超过设计温度(250 ̄C)等等。 HAZOP分析结合LOPA分析技术,对于提升 丁辛醇装置的过程安全管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分析评估出的问题也得到了业主方、设计院及国 外专利商的认可,对于系统地识别出设计中潜在 的缺陷和失误,有效地提高装置安全水平具有重 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个别高风险的地方未设置安全仪表联锁系 统,如:氧气进料压力过高,通过压力控制阀减 压,阀前后压差较大。一旦压力控制阀故障,阀 后管线及设备存在超压破裂的风险,可能造成合 成气及氧气泄漏,引发火灾爆炸的风险。建议氧 气线增加高压联锁切断氧气进料。 2)对于高温高压部分的预警措施不足,如: 辛醇液相加氢气罐(V305)超压会导致破裂,氢 气、甲烷、丁醛等物料泄漏,可能引发火灾。建 议V305增设的压力高报警。 3)个别地方存在逆流,物料互窜的可能,尤 其是不同装置物料互供可能带来的超温超压、物 料夹带、物料互窜的安全问题需要重点关注, 如:建议辛烯醛层析器V302至醇醛缩合反应器 [1] 生产监督管理总局.AQ/T 3049--2013.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 (HAZOP分析)应用导则[s].北京:煤 炭工业出版社,2013: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 局,中国国际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21109.1—2007/IEC 61511.3:2o03.过程 R301的管线在与碱液碰头处增设单向阀。 4)关键阀门设置为LO或CSO。从设计及管 理两方面人手,确保关键阀门处于正确的开关状 态,重点考虑事故工况。 工业领域安全仪表系统的功能安全第1部 分:框架、定义、系统、硬件和软件要求 5)由于是设计阶段的HAZOP分析,不少评 [s].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4. 估出的风险需要进一步确认和核算,如:确认稳 定丁醛罐T102进料线上紧急切断阀(XV1 1603)的 联锁触发条件;确认核算合成气过热器(El05)蒸 [3] 吴重光,粟镇宇,宋贤生,等.危险与可 操作性分析HAZOP应用指南[M].北 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2:18. (上接第33页) 另外,钻井、测井过程可能接触放射源,操 作不当会导致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外照射亚急性 放射病等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应加强作业人员的 个体防护。 4.2集输 闭或非敞开式建筑等的跑、冒、滴、漏为职业 病防治的重点。油气开采单位应加强设备及管 道的维护,确保严格密闭,防止跑、冒、滴、 漏。在天然气输送系统中,对进站参数、出站 压力、流量等均设仪表监控,以防意外泄漏事 故的发生。 检维修人员在石油、天然气罐体、管道等相 对密闭的场所作业时,可导致的职业病包括二氧 化硫中毒、硫化氢中毒。 集输过程中杜绝管道、阀门、塔、罐、密 此外,由于行业的特殊性,油气天然气开采 大多在野外作业,在冬季,作业人员应注意防寒 保暖,在夏季注意防暑降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