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小电影(科学启蒙)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制作\"小电影\"玩具,对转动产生的图像合成现象感兴趣。
2.能发现问题,探索并调试图片,感知图片方位与合成图像之间的关系。
3.能大胆地表达猜测,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幼儿已有转动吸管的经验。
(二)材料投放:卡纸、通心板,筷子,竹签,粗细不同的吸管,透明胶,双面胶,笔,小电影玩具范例。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电影\"玩具范例,激发幼儿制作的兴趣。
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种新玩具,它是什么样的?用什么材料做的猬可以怎么玩7老师先不说,请你们自己来讨伦研究一下。
二、引导幼儿自主观察,初步感知图像的合成,探索\"小电影\"玩具的制作方法。
(一)幼儿轮流玩\"小电影\"玩具,自主观察和发现。教师重点关注幼儿在玩中能否带着问题逊行观察,给予相应的引导。
(二)师幼交流\"小电影\"的玩法与制作方法。
引导语,你们是怎么玩的?有什么发现?要制作这样的玩具需要哪些材料?你们觉得以怎么做?
三、鼓励幼儿自制\"小电影\"玩具,进一步感知图像合成的现象。
(一)幼儿自由选择村料制作,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制作中选择材料的情况,以及根据材料采用的固定方法是否适宜,幼儿在玩\"小电影\"中对图片方位与合成图像之间关系的感知情况。
(二)引导幼儿和同伴一起玩\"小电影\感知不同图像合成的效果,如荷花开在荷叶上、鱼儿游在鱼缸里。
(三)师幼集中分享交流。
1.师:你们的\"小电影\"制作成功了吗?正面是什么?反面是什么?转动起来你们看到了什么?
2.不同的固定方法,感知多种固定方式(贴、穿、夹),讨论固定不牢的原因。
3.对图片合成的发现,感知图片方位和合成图像间的关系。
四、幼儿通过调试图像位置,再次感知图片方位与合成图像之间的关系。
(一)通过改变\"小电影\"的图案位置,引发幼儿发现间题和猜想。\"
(二)师:如果末末的位置移动了,比如xx不贴中间,把它贴到其他地方,\"小电影\"的图像会和刚才一样吗?应该怎么调整呢?幼儿尝试调试图片的位置,进一步感知图片位置与合成图像之间的关系。
五、鼓励幼儿结伴玩自制\"小电影\"玩具,体验成功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