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案《春天在哪里》

教案《春天在哪里》

来源:华佗小知识
《春天在哪里》教学设计

教学简介:

《春天在哪里》这个主题活动的重点意在于引导儿童在大自然中,在周围的环境中去寻找春天、发现春天,去体验春天的美丽,去感受春天所带来的愉快,从而加深对大自然的向往与热爱之情。并在看、听、闻、想、说等全身心的活动中,发展初步的科学观察水平和探究水平。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良好品德,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思维得到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发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观察春天的变化,探究春天的特点,了解春天常见的动植物和人类的活动。

2、情感目标:热爱春天,亲近春天,充分感受春天的美,体验春天到来的愉快。

3、行为目标:爱护动、植物,增强环保意识。

4、技能目标:乐意用绘画、朗诵、唱歌、舞蹈等多种方式来表现春天的美丽。

教学重难点:

感受春天的美,探究春天自然界的变化。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欣赏大自然的审美情趣。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自主、协作学习法,交流讨论学习法

教学准备:

教师:CAI课件

学生:1、观察周围环境(气候、动、植物)及人们生活、活动情况的变化。

2、收集相关春天的诗歌、歌曲等并准备表演。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想听听吗?

[生]:想

[师]:播放CAI课件:《春天在哪里》歌曲,师生同唱。

(意图:让学生在欢快、熟悉的音乐声中激发要找春天的愿望。从而激情激趣。)

[师]:孩子们,歌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

[生]:在找春天。

[师]:春天来了,她在哪儿呢?

[师]:板书课题

春天在哪里

[过度]:今天,就让老师带你们到神奇的大自然中去找一找、看一看美丽的春天吧!

二、欣赏春天

[师]:播放CAI课件:视频春天美丽景色。

[生]:伴着柔和的音乐,欣赏春天到来的美丽景色及人们活动情景。

(意图:缩小空间距离,缩短时间差异,让学生在情景交融的环境下欣赏春天的景色,感受春天的美丽,发现春天的变化及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究力。)

[过度]:孩子们,你们发现春天了吗?是怎么发现的?

三、找春天

[师]:播放CAI课件:展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

[师]:请孩子们根据刚才欣赏的美丽景色,并结合课外观察活动中所收集的及课本中

提示的相关春天的信息实行小组交流讨论,看看哪个小组找的春天多,找的最有趣,将评为春天小精灵,奖励小贺卡一张。教师适时实行引导。并播放轻音乐。

[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意图:利用激励机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交流意识和表达水平。在柔和的音乐气氛中,让学生高兴地找,快乐地找,在找中感受春天的美好,感受到大自然的亲切,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探索大自然的愿望。)

[师]:哪个小组的代表来汇报。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

[生]:分组汇报自己发现的春天。

[生1]:我看到冰雪融化了,桃花开了,梨花也开了。

[生2]:我听到小鸟的歌声,青蛙的叫声。

[生3]:我看到燕子飞回来了。

[师]:为什么说燕子飞回来了呢?

[生3]:因为冬天的时候,燕子飞到南方去了,春天来了,燕子就从南方飞回来了。

[生4]:春天来了,青蛙醒了。

[师]:为什么说青蛙醒了呢?

[生4]:因为青蛙到了冬天就要冬眠,躲在洞里不吃不喝睡大觉,春天来了,它就醒了,跳出洞来玩了。

[生5]:我还看见河里有小蝌蚪了,变成小青蛙了。

[师]:你知道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吗?

[生5]:小蝌蚪先长出后腿,然后长出前腿,最后它的小尾巴慢慢变没有了,就变成青蛙了。

[生6]:天气变暖和了,我看见人们穿的衣服少了,好多小朋友都在放风筝。

[生7]:我听到叮叮咚咚的流水声。

[生8]:我闻到花香了,听到雷声了,看见下小雨了。

[生9]:我想说春天你真美!

[生10]:我看见蜜蜂在采蜜,柳树发芽了,小草钻出来了。

[生11]:我看见农民在地里播种,人们在山坡上植树。

……

[师小结]:孩子们,你们发现了这么多的春天,真不简单,可见大家观察得都很仔细、很认真,刚才你们观察的都是春天到来的特点。(评出春天小精灵)

[师]:孩子们,春姑娘已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春天美吗?(美)喜欢她吗?(喜欢)我们该怎么做才对呢?

[生1]: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

[生2]:不摘花,不折树枝。

[生3]:不踏草坪。

[生4]:不乱扔垃圾。

[生5]:爱护动物,不捉青蛙。

[生6]:多栽花、多植树。

……

[师小结]:孩子们说的很对。看来大家都很有环保意识,我们要爱护周围的花草树木,珍爱生命,为春天的到来增添光彩!

(意图: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环保意识。)

[过度]:春天来了,她在哪儿呢?原来她已跑到我们的课本里来了,在和小朋友们说

悄悄话呢,孩子们,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让我们用最美的声音欢迎春天的到来吧!

[生]:读课本中的儿歌。

[师小结]:这首优美的儿歌,不但唱出了春天的特点,而且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大自然的美。

[过度]:春天来了,那一朵朵盛开的小花就是春天的眼睛,那嫩绿的小草就是春天跳动的音符。孩子们,春天这么美、生活这么美。欢迎你大胆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喜欢春天,喜欢生活的心情。

四、表现春天

[师]:播放CAI课件:展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唱、写、说、舞……)表现春天的美丽。”伴上慢音乐。

[生]:小组交流准备。

[师]:分组指导。了解学生准备情况。

[生]:全班交流。

1、画春天美丽景色。并评出“小画家”。

2、写赞美春天的语句。并评出“小诗人”。

3、朗诵春天的诗歌。并评出“最佳朗诵者”。

4、唱春天的歌曲。并评出“小歌手”。

5、跳舞。并评出“小舞蹈家”。

[师]:适时给予鼓励和评价。

(意图:给学生一个体现自我的舞台,感受春天的气息,张扬个性,发展思维,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创作的乐趣和成功感。)

[师小结]:今天,老师真为你们感到自豪,你们动听的歌声,优美的舞蹈,富有激情的朗诵,富有创意的作品,让我真正感受到你们对春天由衷的热爱和赞美!

五、活动结束

伴着《春天在哪里》的歌声结束本节课。

[师总结]:

孩子们,通过愉快地学习和观察,你们都已经找到了春天,她是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季节,她在哪儿呢?原来春天就在你们的眼睛里,春天就在你们的手中,春天就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一起期待春天越来越美!

教学后记:

这是一堂一年级第二册品德与生活的活动课,活动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及表达水平。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征,我按“激趣—赏春—找春—赞春”的思路设计教案,引导学生走近自然,亲近自然,去观察、感受春天大自然的变化,课堂是学生生机勃勃的生命和智慧活动的广阔天地,是精神驰骋和创意生长的沃土,是知识交流、丰富、碰撞的舞台。教学中充分使用远教资源、新的教育理念,使用活动的形式,教师穿针引线,精当点拨,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空间,学习知识,理解生活,探究自然,培养品德,让学生张扬个性,发展思维,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创作的乐趣和成功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