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喜福会》中“喜福会”的意义多模态分析

《喜福会》中“喜福会”的意义多模态分析

来源:华佗小知识
English Teachers Vol_16 NO.23 《喜福会》中“喜福会”的意义多模态分析 王秋华 【摘要】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对电影《喜福会》中“喜福会”的意义进行分析。在视觉模态方 面,从表征、互动和构图意义方面讨论图像的意义表达;在听觉模态方面,从概念、人际 和语篇功能方面分析电影对白、画外音、配乐和声响等的作用,探讨电影中听觉模态和 视觉模态如何互动构建电影语篇的整体意义,提出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不仅对分析电 影语篇具有可行性,而且对英语视听说教学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功能语法;视觉语法;冲突;融合 引言 篇为仅有单一感官参与互动且仅含一种符号的语 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和由此 篇,例如,看只含文字的书本或听仅有声音传达的 改编的、由华裔导演王颖拍摄的影片《喜福会》均是 收音机,光有文字的《喜福会》小说为单模态语篇; 人类艺术史上的珍宝,受到中美两国人民的极大关 多模态语篇可分为启用单一感官的多符号语篇或 注。《喜福会》讲述的是四对母女由于中美文化的差 启用多感官的多符号语篇,例如,看既有文字又有 异和代沟而产生的冲突与融合,感人肺腑,引起了 图片的书本或既有图像又有声音的电视、电影等, 读者与观众极大的共鸣。在影片中,“喜福会”这个 《喜福会》电影为多模态语篇。本文基于韩礼德系统 聚会指的是四对母女聚在一起打麻将、做中国传统 功能语法的三大纯理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 糕点、聊天、回忆在中国的往事、教导孩子学习中国 和语篇功能,克瑞斯和勒文的视觉语法理论中图像 传统文化等。母亲希望传递给孩子们勇敢、坚强、乐 的三种意义,即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 观的处事精神,并告诫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被 (Kress,G.&Van Leeuwen 2003),以及朱永生 困难,永远都要充满希望。本文从主人公女儿 (2007)的多模态分析理论,即多模态语篇指一个语 精美的视角分析“喜福会”的象征意义,对关于“喜 篇中包含了一个模态却有几个符号系统,或同时包 福会”的最有代表性的图像、电影对白、画外音、音 含两个或两个以上模态和符号系统,提出了一个适 乐和声响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电影中听觉模态和视 用于电影语篇《喜福会》分析的系统、全面的多模态 觉模态是如何互动构建“喜福会”的意义,并传达母 话语分析框架。在视觉模态(图像)分析方面,从叙 爱永恒的主题的。目前学界对《喜福会》的研究多针 事再现(含行动过程、反应过程、言语和心理过程) 对小说文本语篇,而可查资料中尚无人对电影语篇 和概念再现(含分类过程、分析过程、象征过程)角度 《喜福会》进行分析,更不用说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 分析电影语篇《喜福会》的再现意义(Kress,G.&Van 理论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Leeuwen 2006),从接触、社会距离、视点以及情态方 面分析互动意义(O’Halloran 2004),从信息价值、 一、《喜福会》分析框架 取景和显著性方面分析电影语篇《喜福会》的构图意 多模态语篇与单模态语篇是相对的。单模态语 义(O’Toole 1994)。在听觉模态分析方面,从概念功 ENGLISH TEACHERS 43 2016年第23期 英语教师 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方面对电影对白、画外音、 儿从不知晓,亦从不了解母亲内心深处的喜号陇。虽 配乐和声响等进行分析(张德禄、刘汝山2003),阐 然四对母女都深爱着对方,但语言和成长背景的不 明它在构建电影语篇意义中的作用。 同导致她们之间的沟通存在障碍,令她们相互怀疑 目前,学界对《喜福会》的研究多针对小说文本 这种爱的存在。最终,母亲们用她们在中国的经历和 语篇,研究几乎涵盖了文学、语言学、社会学等各个 经验引导、鼓励孩子,帮助她们渡过了难关。母女之 层面。很多学者关注该作品的结构特征、叙事策略、 间深沉执著的骨肉亲情,无可奈何的隔膜怨恨,既相 修辞、时空维度等技巧(胡壮麟、朱永生,等2005), 互关心又相互伤害,导致彼此间产生了不少问题。 也有学者尝试用女性主义、东方主义和后殖民主义 等理论探讨作品中的文化冲突、身份构建、女性话 语、母女关系、家庭价值观和饮食文化等主题。目 三、《喜福会》中“喜福会”的意义多模态分析 在影片中,精美(June)和母亲夙愿(Suyuan)的 前,运用系统功能语法对单模态语篇《喜福会》小说 冲突与融合最激烈,也最能打动人心。本文从主人 进行分析的只有中山大学戴凡老师所著的《(喜福 公女儿精美的视角分析“喜福会”的象征意义,对关 会)的人物话语和思想表达方式——叙述学和文体 于“喜福会”的最有代表性的图像、电影对白、画外 学分析》(戴凡2005)一书,从叙述学和文体学的角 音、音乐和声响等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电影中听觉 度分析小说《喜福会》中人物话语和思想表达方式。 和视觉模态是如何互动构建“喜福会”的意义,并传 目前,尚无人对电影语篇《喜福会》进行分析,更不 达“母爱”这个永恒的主题的。 用说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二、《喜福会》介绍 《喜福会》里母女的矛盾实际上是中美两国不 同文化、不同意识形态、不同价值观之间的矛盾,且 是生活在动荡年代与和平年代的不同文化背景下 《喜福会》是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成名 的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在影片的末尾,精美(June) 作,曾经连续八个月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 回到中国,与母亲在抗战时遗留在中国的同母异父 此小说多次获奖并被拍成电影,其中最有影响力的 的双胞胎姐姐团聚。在影片开头,在精美回中国的 是美国著名华裔女导演王颖于1994年执导的电影 前夕,喜福会里的四对家庭又聚在一起了。她们为 ne)要回中国感到高兴。聚会时,四个家庭 《喜福会》。《喜福会》主要描述了四对母女长久以来 精美(Ju打麻将。 面对的矛盾和困扰。四位陛格、命运各异的母亲都来 又开始了她们一贯的活动方式:自中国,她们抛却国难家仇,移居美国,女儿们出生、 打麻将的这段影片都是中景拍摄,象征着社会 成长在美国。故事采用倒叙法,以精美(June)在母亲 距离,也都在给观众提供信息。精美(June)站在东 离世后回中国探望离别20多年的姊姊,并代表去世 边,陷入沉思。这个位置是精美的母亲未去世时坐 母亲夙愿(Suyuan)/ ̄席“喜福会”的麻将活动作为故 的地方,现在,它却空着了。精美(June)坐在了她母 事的开始。夙愿(Suyuan)在战争中逃亡,因得了很严 亲以前坐的位置。这是一个象征过程,象征着她与 重的疟疾,体力不支,抛弃了一对双胞胎女儿,这是 母亲的融合。她终于接受并理解了她的母亲。 她一生的痛;母亲林多(Lindo)去美国前只被丈夫家 精美(June)站着沉思时,画外音开始出现了。 里当作生育工具,但她利用封建婆婆的封建迷信思 这画外音其实是精美的内心独自。从她的独自中可 想,逃离了那个旧家庭,开始了新生活;母亲莺莺 以看出,精美(Jne)u知道她母亲喜福会里的三位好 (Yingying)出身高贵,在花一般的年纪里嫁给了一 友想让她以后代替她的母亲来主持未来每次的喜 个玩弄女性、蔑视女l生的纨绔子弟;母亲安美(An 福会聚会。喜福会是四位母亲刚来美国时因人生地 Mei)的母亲用生命换来了她的觉醒和坚强,让她学 不熟而创立的聚会方式,通过打麻将排解工作和生 她们一起哭、一起笑、一 会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命运。然而,在美国出生的女 活中的忧愁。在喜福会里,44 ENGLISH TEACHERS English Teachers Vo1.16 No.23 起玩,不重输赢,尽量讲着开心的故事,以忘记生活 觉和听觉模态的互动能很好地构建“喜福会”的象 中的苦恼。喜福会是她们喜悦、幸福的聚会。在这 征意义,并实现“母爱”这个永恒的主题。系统功能 里,她们讲着对未来的美好希望。 语言学理论不仅对分析带有图像、声音的多模态 从精美(June)的独白可知,她最终理解了“东方” 电影语篇具有可行性,而且为英语视听说教学提 的意义。东方,是她母亲打麻将时坐的位置;东方,是 供了很好的启示,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英语小说 她母亲出生的地方;东方,是中国,是她母亲的根。 或电影,为英文小说、影视的欣赏提供新的视角, 喜福会象征着幸福、喜悦、希望与力量。喜福会 为解释小说、影视表现手法提供新的依据,还可以 给曾在中国受过苦的四位母亲希望与力量。喜福会 推广并应用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中,在奠定学生 是连接妈妈一代与出生在美国的女儿一代、东方与 良好语言基础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为他 西方、过去与现在的纽带。 们更好地理解中美文化差异和跨文化交际打下坚 接着,打完麻将后,大家一起照相,精美(June) 实的基础。 站在图像的左边,象征着她是—个已知信息。Waverly 和她的母亲作为新信息站在图像的右边。精美 引用文献 (June)羡慕地望着这对母女,可以看出精美(June) 戴凡.2005.《喜福会》的人物话语和思想表达方 十分想念她的母亲。如果母亲还活着,她现在也能 式——叙述学和文体学分析[M】.广州:中山大学 出版社. 像她们一样与母亲一起聊天、一起欢笑。 照集体照时的这段影像都是近景拍摄,象征着 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2005.系统功能语 与观众亲密的个人距离;平行、前景拍摄象征着导演 的女儿Rose看着观众,这是一个索取的过程,希望 观众加入她们,分享她们的喜悦与幸福。 最后,影片在结束时出现的两幅图看起来很像, 其实有着微妙的不同。所有的背景都一样,唯一不同 的是在第一幅图中,精美(June)的母亲并不在场。在 第二幅图中,精美(June)的母亲出现了,并紧紧地抱 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及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朱永生.2007.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 希望观众走进故事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影像中,安美 张德禄,刘汝山.2003.语篇连贯与衔接理论的发展 法[J].外语学刊,(3). Kress,G.&Van Leeuwen,T.2003.Multimodal Dis— course:The Modes and Medi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M].London:Arnold. Kress,G.&Van Leeuwen,T.2006.Reading Images: 着她的女儿,微笑着看着观众。实际上,第一幅图是 真实的,它拍摄于精美回中国前夕的喜福会聚会。第 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M].London:Rout— ledge. O’Halloran,K.L.2004.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 二幅图是幻想出来的,把它放在第一幅图旁边是导 演的有意安排,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式的思维方 式。这幅幻想出来的图像代表了中国人对团圆的希 sis[M].Systemic Functional Perspective.London: Continuum. O’Toole,M.1 994.The Language of Displayed Art 望。《喜福会》作者谭恩美和导演王颖都是美国华裔, 他们给了故事一个完美的结局,代表了他们希望缓 解中美两国文化冲突,并努力为生活在美国的华人 取得人格和身份的尊严,取得文化的理解与和平。他 们希望生长在美国的中国下一代能理解他们的母 [M].Leicester: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 注:本文系吕梁学院2015年度校级青年基金项目 亲,理解中国,并为传播中国的优秀文化而努力。 结束语 “《喜福会》中的文化意象研究”(项目编号: RWQN201513)的部分研究成果。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具有很强的适用性,视 作者信息:033000,山西吕梁,吕梁学院外语系 ENGLISH TEACHERS 4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