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020届绍兴市2017级高三上学期11月选考科目诊断性考试
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考生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Cl 35.5 Al 27 Ag 108
一、选择题(共16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48分) 1.在指定环境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强碱性溶液中:K+、Na+、CO32-、NO3- B.在pH=1的溶液中:NO3-、SO42-、Na+、Fe2+ C.与铝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中:K+、SO32-、NO3-、Na+
D.在由水电离出的c(OH-)=1×10-12 mol·L-1,的溶液中:K+、ClO-、Na+、SO42- 2.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A.铍(Be)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具有两性
B.砹(At)为有色固体,AgAt感光性很强,不溶于水 C.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D.硒化氢(H2Se)是无色、有毒,比H2S稳定的气体 3.下列实验方案或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图I结论,元素非金属性:C>Si B.图II结论,氧化性:Cl2>Fe3+ C.图III结论,溶液pH:Na2CO3>NaHCO3 n.图IV结论,酸性:H2SO4>H2SiO3
4.已知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 mol 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A B.标准状况下,2.24L Cl2溶于水转移电子数小于0.1NA C.48 g正丁烷和10 g异丁烷的混合物价键数目为13NA
D.1 L 0.1 mol·L-1磷酸钠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小于4.3NA 5.某兴趣小组对NH4NO3的热分解产物提出如下4种猜想:
甲:N2、HNO3、H2O 乙:N2O、NO2、H2O 丙:NH3、N2、H2O 丁:N2、NO2、H2O 你认为猜想有科学性不正确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丁 C.乙和丙 D.丙和丁 6.下列关于铁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预热的铁丝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褐色的烟雾 B.还原铁粉与浓硫酸共热,生成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 C.镀锌铁皮不易生锈,原因是使用了牺牲阴极的阳极保
D.向印刷电路板的废液中,加足量的铁粉,振荡,再滴入KSCN溶液显红色 7.肼(N2H4)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环保型碱性燃料电池,电解液是20%~30%的KOH溶液。关于该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N2H4+4OH――4e―=4H2O+N2↑ B.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O2+4H++4e―=2H2O C.离子交换膜的类型为阳离子交换膜 D.b电极附近pH值减小 8.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将淀粉与稀硫酸混合加热,再加入少量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观察无砖红色沉淀生成,可证明淀粉水解的产物中不含葡萄糖
B.纸层析法分离Cu2+、Fe3+时,用玻璃棒蘸取试样在滤纸条的原点处轻轻点样,晾
干后再点,重复3~5次
C.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为准确测得反应的计量点,应尽量满足指示剂的变色范围窄于突跃范围,且滴定前后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必须由深到浅 D.制摩尔盐时用酒精洗涤产品,制阿司匹林时用冷水洗涤产品 9.化合物Y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由X制得。
下列有关化合物X、Y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Y均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 B.1 mol X最多能与3 mol NaOH反应 C.Y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可得到X D.相对分子质量M(X)-M(Y)=42 10.在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lgc(H+)与-lgc(OH-)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五点Kw间的关系:B>C>A=D=E
B.A→E点对应的水溶液中,可能有NH4+、Ba2+、Cl-、I-大量同时存在
C.若0.1 mol·L-1的NaHA溶液水溶液中c(H+)与c(OH—)关系如图D点所示,则溶液中有:c(HA-)>c(OH-)>c(A2-)>c(H2A)
D.向NaHSO4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当c(H\")与c(OH)关系如图E点所示,则溶液中反应:2H++SO42-+Ba2++2OH-=BaSO4↓+2H2O
11.C和CuO在高温下反应可能生成Cu、Cu2O、CO2、CO。现将1 g碳粉跟8 g CuO混合,在硬质试管中隔绝空气高温加热,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并收集残余的气体,测得溶液增加的质量为1.1 g,残余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为560m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硬质试管中隔绝空气高温加热固体混合物时,有0.6 g碳参加了反应 B.试管中发生的所有氧化还原反应共转移电子0.15 mol C.反应后试管中剩余的固体混合物的总质量为7.2 g D.反应生成铜和氧化亚铜的总物质的量为0.1 mol
12.KClO3热分解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种方法。1 mol KClO3(s)热分解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实验测得第一放热温度为400°C,第二放热温度为480°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00℃时KClO3热分解的产物是KCl和O2
B.若用MnO2作催化剂,KClO3热分解温度大于480°C C.曲线I的活化能大于曲线II,所以KClO3比KClO4稳定 D.2KClO3(s)=2KCl(s)+3O2(g) △H=-78 kJ·mol-1
13.某学习小组研究大小相同、过量的去膜镁条与40mL 0.1 mol·L-1的盐酸和醋酸分别反应,相同条件下测得气体体积与反应时间关系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0~5mL时,A与B反应速率不同的原因是c(H)不同所致 B.5~10mL时,A瓶平均反应速率为1131mL·s-1
C.0~20mL时,A瓶反应速率增大,可能是温度升高所致
D.0~45mL时段内,镁与盐酸反应的速率始终大于镁与醋酸反应的速率
14.利用0.2 mol·L-1 Al2(SO4)3溶液滴定0.05 mol·L-1 NaOH溶液。其pH~t曲线如图所示。己知0.01 mol·L-1 Al3+时,Al(OH)3沉淀存在的pH范围为4~1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段ab为未滴加Al2(SO4)3溶液,沼液只有Na、OH
+
-
B.曲线段bc存在c(Na+)+c(H+)+3c(Al3+)=c(OH-)+2c(SO42-) C.曲线段cd发生反应为Al3++4OH-=AlO2-+2H2O D.曲线段de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15.某工厂用NaCl为原料制备高氯酸,实验按流程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解I分别用不锈钢网和石墨作电极,石墨电极上有黄绿色气体生成 B.“60°C歧化”的反应为:3Cl2+3CO32-=5Cl-+ClO3-+3CO2 C.电解II中阳极反应式为:ClO3-+2OH--2e-=ClO4-+H2O D.循环利用物质A的成分是NaCl、NaClO4
16.某固体样品可能含有Fe3+、NH4+、Ag+、NO3-、Cl-中的若干种离子,为确定该样品的组成,将样品用蒸馏水配成100 mL分散系A,进行了如下实验(假设气体全部逸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样品中肯定含有NH4NO3、AgNO3 B.溶液A中肯定没有Fe3+、Cl-
C.溶液A可能含有Cl- D.溶液A中NO3-物质的量浓度是0.5 mol·L-1
二、非选择题(5大题,共52分)
17.(6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研究锂电池的3位科学家,研究领域之一是发明了磷酸铁锂(LiFePO4)正极材料,写出LiFePO4中Fe元素的化合价是 ;利用FeSO4·(NH4)2HPO4、LiOH为原料,以物质的量之比1:1:1在高温下反应时生成
LiFePO4,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
式 ;锂电池(Li/LiFePO4)电解液采用非水体系,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8.(8分)储氢材料甲由X、Y、Z三种短周期元素组成,Z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X与Y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的1.5倍。为确定甲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1)称取5.4 g甲固体,加热到250℃时,完全反应后,放出标准状况下3.36 L单质气体乙,同时得到两种固体,其中一种为二元化合物。
(2)冷却后,向(1)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反应后,又放出标准状况下5.6 L单质气体乙,同时得到澄清溶液丙。 请回答:
(1)乙的电子式 。 (2)甲的化学式 。
(3)写出生成溶液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设计实验方案检验溶液丙中的溶质成分 。
19.(12分)甲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0.5 L真空密闭耐压容器中,将预先用95%乙醇水溶液配制的0.2 L NaOH溶液加到容器,加热并搅拌,达到60℃恒温时,通入CO到一定压力,开始反应后记录容器压力随时间变化,直到压力不再变化,冷却,泄压,取出反应物,抽滤、烘干并称量。其反应如下: I:CO(g)+H2O(l)
HCOOH(aq) K1 △H1
HCOONa(s)+H2O(l)K2 △H2 HCOONa(s) K △H
II:HCOOH(aq)+NaOH(aq)III:CO(g)+NaOH(aq)
请回答:
(1)K= (用K1、K2表示),△H= (用△H1、△H2表示)。 (2)若需加快反应III的速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增大CO的初始压力 B.适当升高温度 C.减少乙醇浓度 D.降低搅拌转速
(3)CO的压力转化率可以反映羧基化进程。CO的压力转化率可以表示为: x(CO)=1-
p1×100%,P0为CO初始压力,P1为CO某时刻分压。HCOONa收率可表p0示为,Y(HCOONa)=
nHCOONa ×100%,n0(HaOH)表示投料NaOH的物质的量,
n0NaOHn(HCOONa)表示生成HCOONa的物质的量。 投料比rn0NaOH 。
nCO保持60℃恒温,以投料比r=0.7时,CO初始压力分别为0.5Mpa、1.5Mpa和2.0Mpa,测得x(CO)与t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表示1.5Mpa的曲线为 (用A、B、C表示)。
②若1.5Mpa时,Y(HCOONa)=87%,则NaOH的转化率为 。
当CO初始压力为1.5Mpa,保持60℃恒温,不计HCOONa在乙醇中溶解。画出Y(HCOONa)与r示意图。
20.(10分)某研究小组拟合成西他沙星的中间体X。其流程如下:
请回答: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物A不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B.化合物D→E,发生了取代反应 C.化合物F的水解产物具有两性 D.化合物G分子式为C13H15ON2 (2)化合物C的结构简式奋
(3)写出E→F的化学方程式
(4)中间体X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3种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X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 。 ①分子中含有一个六元碳环 ②含有
结构
(5)以乙醇为原料,设计合成A的路线(无机试剂任选,用流程图表示) 。
21.(16分)实验室利用呋喃甲醛为原料制备呋喃甲醇与呋喃甲酸。 I、制备原理:
II、实验步骤
III、相关信息 熔点/℃ 沸点/℃ 水溶性 相对分子质量 Ⅳ、实验装置
呋喃甲醛 -36.5 161.7 微溶 96 呋喃甲醇 -29 170 微溶 98 呋喃甲酸 133 231 可溶 112 乙醚 -116.3 34.5 不溶 74
Ⅴ、分析与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名称 ;产品Y为 。
(2)操作②的装置如图1所示,收集产品X时温度计的读数应控制在90℃左右,其原因是 。
(3)操作①所得水溶液,加盐酸须控制pH为2~3,pH<3的理由是 。控制溶液pH时,指示剂的选择是 。 (4)粗产品Y纯化过程用图2装置进行热过滤,具体操作:
向铜漏斗中加热水→ →拆装置。涉及操作顺序最合理的选项. A.加热漏斗支管→放入短颈漏斗→放入滤纸→放接液烧杯→倒入热的待滤液 B.放入短颈漏斗→放接液烧杯→加热漏斗支管→放入滤纸→倒入热的待滤液
C.放入短颈漏斗→放入滤纸→加热漏斗支管→放接液烧杯→倒入热的待滤液 D.放入短颈漏斗→放入滤纸→放接液烧杯→倒入热的待滤液→加热漏斗支管 (5)共消耗30mL萃取剂乙醚,从萃取效果角度思考,下列4种萃取方式最合理的是 。 BD
A.30mL,0mL,0mL B.10mL,10mL,10mL C.15mL,10mL,5mL D.5mL,10mL,15mL (6)计算产品Y的产率ω(Y)= 。
2019年11月2020届绍兴市2017级高三上学期11月选考科目诊断性考试化学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