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号 得分 语文期中检测试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0分)
1. 下列词语中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n) (zī) 黝黑(yǒu) 一 绺绺(liǔ) 颔首(hàA. 胡 髭....
ng) 轩 邈n) 然(huá) 泠泠(lé(miǎo) 黔娄(qiáB. 烨....u) 磨 蹭ng) 粗 糙补(mí) 甲 胄(zhò(cè(cāo) C. 弥....问(jié) 匿名(nì) 禁 锢(gù) 畸形(qí) D. 诘....
2. 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翻来复去 器宇轩昂 鹤立鸡群 忧郁消沉 B. 成群结队 花团锦簇 文质彬彬 困惑不解 C. 正襟危坐 诚惶诚恐 粗制乱造 藏污纳诟 D. 暗然失色 不可名状 美不胜收 微不足道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的事,他已经A. 张大爷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对儿子因车祸致残这件 痛 心 疾 首....
想好了办法
B. 在自然科学发展史上,这种由假说发展成定律、原理的情况,真是 俯 拾 皆 是.... C. 病人的脉搏越来越弱,手术已 迫 在 眉 睫....
D. 对那些低级庸俗、哗众取宠的文艺节目,稍有欣赏水平的人都会 嗤 之 以 鼻....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在过去的岁月中创作了优秀的大量的歌曲。 B. 华人游子用他们所钟爱的音乐方式,
C. 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D. 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5. 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海底两万里》这部科幻小说讲述了生物学家阿龙纳斯跟随尼摩船长乘坐诺第留斯号潜艇在海底作了两万里环球探险旅行的故事
B. 杨修、香菱、米开朗琪罗、闰土这四个人物分别出自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和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故乡》
C. 法布尔的《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除了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
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例D. 《草房子》
如,杜小康聪明高傲而又执着坚韧,细马憨头憨脑而又有极强的责任心,秃鹤自尊
心强而又好打架斗殴蛮不讲理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 6. 根据原文默写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现在用来比喻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客观规律的句子: ______ , ______ 。
(2)《水调歌头》中抒发作者对世人美好祝愿的句子 ______ , ______ 。
第1页,共16页
(3)晓镜但愁云鬓改, ______ 。
(4)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 ______ 。 (5)抽刀断水水更流, ______ 。 (6) ______ ,松柏有本性。
(7)黔娄之妻有言:“ ______ , ______ 。”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7.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日偶成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①春日里诗人被什么景色所感染?
②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 四、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8. 课内阅读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1)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两处) 余 因 得 遍 观 群 书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
A.结友 而别 足肤皲裂 而不知 B.自以为大有所 益 益慕圣贤之道 C.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以中有足乐者 D.蒙 辞以军中多务 未尝稍降 辞色 (3)下列各项内容全都体现作者学习生活艰苦的一组是 ______
①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②足肤皲裂而不知 ③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④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⑤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⑥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A.①②③⑤B.②④⑤⑥C.①②④⑥D.①③④⑥ 9. 课外文言文
《学者有四失》① 学者有四失②,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③,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④.此四者,心之莫同也⑤.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注释】:①选自《礼记•学记》.②失:过失,缺点。③失则多:意思是,失之于学得过多。④止:遇到困难就停止不前。⑤心之莫同也:心理各有不同。 阅读训练:
(1)下列句中的“之”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是 ______ A、教者必知之 B、虽与之俱学
C、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D、学而时习之
第2页,共16页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3.0分)
10. “刷脸支付”不再遥远 ①在德国汉诺威IT博览会上,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举起
手机,通过支付宝“刷脸支付”购买了一款纪念邮票。这是我国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到商业领域的首个产品雏形。
②马云展示的技术是由蚂蚁金服和北京旷视科技旗下的Face+Financial平台合作研发的,在购物后的支付认证阶段通过“扫脸”取代传统密码。
③人脸识别准确么? 中文大学教授汤晓鸥在计算机视觉国际顶级会议CVPR2014上曾发表论文,称计算机算法识别人脸的准确率已经达到99.15%,而肉眼识别的准确率大约为97.52%.作为世界领先的人脸识别平台,Face++Financial人脸识别技术在LFW国际公开测试中达到了99.5%的准确率。同时,运用交互式指令+连续性判定+3D判定技术,人脸识别防伪攻击的能力也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④在蚂蚁金服内部,有一支名为“柒车间”的专职研究生物识别技术的团队,该团队高级技术专家张洁介绍,人脸识别准确率之所以能够高于人眼,主要在于计算机可以关注更多的关键细节,并通过算法剔除一些干扰因素。 ⑤此前人脸识别一个大的技术难点,就是如何防伪造,比如防止用照片或视频代替真人。目前,蚂蚁金服研究了基于场景的活体监测,已经可以非常有效地防止人脸照片和人脸视频蒙混过关。
⑥而对于时下流行的整容技术,比如圆脸整成锥子脸、单眼皮变成双眼皮,电脑又该怎么办?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李千目表示,局部整容不是特别明显的,识别系统还是可以综合人脸基本的五官比例、角度等特征进行识别,但如果脸形变化特别大,识别起来确实有难度。
⑦对于肉眼都很难识别的双胞胎,刷脸识别的难度就更高了。李千目说,刷脸系统暂时还不能识别长相一致的双胞胎。不过,只要采集到足够多的人脸样本,研究双胞胎之间的相关特征,让电脑训练、学习,未来也一定能有所突破。 ⑧蚂蚁金服方面表示,自己对于生物识别技术的热衷,最主要是为互联网金融业务作相应的技术储备,目前相关的具体产品正在筹备中。
⑨世界顶尖的科技企业近年都着力研究生物识别,比如苹果推出指纹识别touchID,三星也已开始试水人脸解锁,支付宝此前也推出过指纹支付。“偷不走”的用户生物特征未来很可能将取代密码,成为主流的身份验证方式。未来很多需要用户亲自到场办理的业务,也有可能只需要在电脑或手机前“刷个脸”,即可快速验明“真身”,不必再寻找网点,排队耗时。 ⑩虽然对于具体的应用场景和产品形态,蚂蚁金服还未给出明确答案,但不难想像,如果人脸识别获得各监管机构的认可,那么像刷脸支付一类的互联网金融应用,都将有可能成为现实。
选自《发明与创新•大科技》2015年05期(1)结合文意给“刷脸支付”下定义。 (2)分析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信息提取有误的一项是 ______
A.专家认为,刷脸系统暂时还不能识别长相一致的双胞胎。
B.识别系统对局部整容不明显的,还是可以综合人脸的基本特征进行识别。 C.计算机人脸识别准确率高出人眼,完全在于它可以关注更多的关键细节。 D.Face+Financial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前景广阔,将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4)结合文意,发挥想象,请写出三种你认为未来可以取代传统密码的“偷不走”的人体生物特征。
11. 让阅读成为我们的信仰
乐 果 ①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各种信仰和主义可谓多矣,虽然我们并不一定都要
第3页,共16页
皈依某种宗教,但是每一个人的内心中都应该有指引自己前行的信仰。 ②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应该有一个自己的“上帝”,而真正的信仰不仅是一种理论,是一种实践,一种内在生命实际体验,更是精神的支持和动力。 ②如果有一种信仰能让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毫无争议地共同信守的话,那就是阅读了。在历史长河中,有关宗教的庙宇与雕像在风雨中颓毁坍塌,而经典之籍则与世长存。文字是人类文明最上乘的结晶,它如此精微,如此难以把握,如此透彻,又如此无孔不入,穿透人的感知。
④人类的文明以文字的脉络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因此,在某种意义上,阅读已经超越了人类历史上的任何宗教,既没有时空界限,也没有地域之分,让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在阅读生。
⑤文字,是生命洪炉中的一缕袅袅炊烟;书籍,则是由心灵唱出的歌,安慰着每一个骚动不安的灵魂。它们不说话,却无时无刻不与你的心灵对话;它们不思考,却无时无刻不再催促着你的思索。它们以自己的简单,成就着你的丰富;它们以自己的开放与接纳,完善着你的精神世界,比黄金贵重的,永远是知识。而阅读,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⑥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每个时代都会有一批足以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思想成果的经典之作,曾经影响了无数人的一生。伟大的思想能挣脱时光的束缚,即使
是千百年前的真知灼见,时至今日仍新颖如故,熠熠生辉。那些已经被阅读了千年的经典,依然将一代又一代的人引领到同样的精神时空,在那里,历代圣人贤士群聚,仿佛与我们同处一堂,让我们亲聆所言,亲见所行。他们的言行,使我们变得深沉而非浮躁、清醒而非昏聩,深刻而非肤浅,让我们的人格得到提升,生命得到重塑。
⑦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 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助于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 ⑧读书可以经世致用,也可以修身怡心。 ⑨一个人,若手头、桌头、床头,总有悦心的书陪伴,是一生的幸事。书在左右,或信手闲翻,或倾心细读,或一笑看过,或反复品赏,芳香盈口,所得的,都是生命的真意趣、大滋味。
⑩常读书的人,锦心绣口,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受书的熏陶浸染。所谓“是真名士自风流”,其实就是指书的灵透、书的雅致、书的睿智,穿透岁月的尘烟,浸润到读书人的心底里,由内及外,附着于举手投足做人处世之中,从而形成一种翩然风度,一种迷离气质,超凡脱俗,卓尔不群。把阅读作为生活的常态,是生命最美好的习惯。
⑪一个不重视阅读的人,是一个不思进取的人;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沉闷枯燥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社会,是一个人文精神缺失的社会;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⑫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决定思维境界的高低。四季都是读书时,让我们在书中相遇,让阅读成为我们共同的信仰。 (选自《博览))2015年第5期,选文有改动)(1)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2)下面句中划线的词好在哪里?
常读书的人,锦心绣口,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受书的熏陶 浸染 (3)谈谈你对第⑦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4)结合自己的阅读积累,请你列举一个“经典之作影响人一生”的实例。(80字左右)
(5)谈谈你对阅读重要性的认识。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0分)
第4页,共16页
12. 请以“打开窗,让春风进驻”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③不得透露个人的相关信息。
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第5页,共16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
A.正确;
B.有误,“烨然”应读作“yè rán”,“泠泠”应读作“líng líng”; C.有误,“磨蹭”应读作“mó ceng”; D.有误,“畸形”应读作“jī xíng”. 故选:A.
本题考查字音,需要结合所学和词义加以判断.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平时善于积累,对于易错的字要善于总结,可以专门建立一个错题本,这样就能防止自己出错. 2.【答案】B
【解析】
A书写有误.“翻来复去”的正确书写是“翻来覆去”. 注意“忧郁消沉”的书写. B书写正确.注意“花团锦簇、文质彬彬”的书写.
C书写有误.“粗制烂造”的正确书写是“粗制滥造”.注意“藏污纳垢”的书写. D书写有误.“暗然失色”的正确书写是“黯然失色”.注意“不可名状”的书写. 答案: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词语的书写,解答时细心读题,结合固有的知识储备作答,细心谨慎.
做好本题需要做个细心人,平时学习过程中需要对文章中出现的词语进行积累、整理,并及时复习. 3.【答案】D
【解析】
A.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了极点.属不合语境,是错误的;
B.俯拾皆是:指只要弯下身子捡,到处都是.属用错对象,是错误的; C.迫在眉睫:比喻事情到了眼前,十分紧迫.属不合语境,是错误的; D.嗤之以鼻:用鼻子吭声冷笑.表示轻蔑.合乎句意,是正确的;
第6页,共16页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本题考查对成语的运用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总之,做好该题,理解词义是最关键的. 4.【答案】C
【解析】
A.缺少主语,“通过”和“使”二去一; B.语序混乱,“优秀的”和“大量的”互换; C.语句正确;
D.前后搭配不当,“加快”和“规模”不搭配,改为“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扩大了校园环境改造的规模”。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和修改,掌握常见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前后矛盾、表意不明、语义赘余等。注意仔细阅读原句,凭语感找出病因,看语句是否通顺,前后是否搭配,语序是否合理等,然后修改。如果凭语感找不出来,可以压缩句子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 5.【答案】D
【解析】
第7页,共16页
《草房子》中细马是个很精神、爱说爱笑的孩子,D选项中说他憨头憨脑错误. 答案:D.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阅读小说时,作为三要素之一的人物是必须要注意的,要在阅读的同时关注人物性格特点.
6.【答案】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夜吟应觉月
光寒;化作相思泪;举杯消愁愁更愁;岂不罹凝寒;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解析】
答案: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重点词:畔)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重点词:婵娟) (3)夜吟应觉月光寒(重点词:吟) (4)化作相思泪(重点词:作) (5)举杯消愁愁更愁(重点词:消) (6)岂不罹凝寒(重点词:罹)
(7)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重点词:戚、汲)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认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字.
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学生答题时要正确理解句意,边诵边写,规范书写,认真检查,力求不出错别字.
7.【答案】①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与掌握.景中含情是一种常用的手法,本
诗四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前两句的意思是淡淡的云在天上飘,风儿吹拂着我的脸庞,此时此刻已近正午,我穿行于花丛之中,沿着绿柳,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前面的河边.据此可作诗人是被这春日美景所感染.据此可作答.
②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后两句诗的意思是当时的人不理解我此时此刻我内心的快乐,还以为我在学年轻人的模样,趁着大好时光忙里偷闲呢.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内心的轻松与愉快.据此可作答. 答案:
①诗人被云淡风轻、春花烂漫的春日景色所感染(能写出春日景色得(1分),简单描述得2分).
②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轻松、欢乐、愉悦的心境(1分),从“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
第8页,共16页
闲学少年”的诗句中可以看出来(1分). 译文:
淡淡的云在天上飘,风儿吹拂着我的脸庞,此时此刻已近正午,我穿行于花丛之中,沿着绿柳,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前面的河边.
当时的人不理解我此时此刻我内心的快乐,还以为我在学年轻人的模样,趁着大好时光忙里偷闲呢. 【解析】
这首诗是程颢任陕西鄠县主簿时春日郊游,即景生情写下来的.诗人是宋代有名的理学家,长期困在书斋里,少有闲暇宽怀的时候.一旦走出书斋,回到大自然中,便觉得格外爽快,那种怡然自得的心情不言而喻.
这是一首即景诗,描写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写理趣的诗,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 8.【答案】C;C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根据句意来划分:我也因此能够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
(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一词多义.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
A句意: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而:表承接;脚上的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却不知道.而:表转折
B句意:(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益:好处;我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益:更加
C句意:因此,人家都愿意把书借给我.以:因为;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以:因为
D句意: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辞:推托;从来没有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辞:言辞
第9页,共16页
故选:C
(3)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做选择.“体现作者学习生活艰苦”,③句写求师的虔诚,⑤句写自己的收获. 故选:C
答案 :(1)余/ 因 得 /遍 观 群 书 (2)C (3)C
参考译文:我小时候就爱好读书.(因为)家里贫穷,(所以)没有办法得到书来看,就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亲手自己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期按期归还.天非常寒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汁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敢放松抄书.抄写完毕,跑着赶快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学问渊博的老师可以相互交往(请教),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同乡有名望的前辈请教.前辈德高望重,向他请教的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从来没有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站着陪伴在他旁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有时遇到他大声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辩解;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还是能够获得知识.
当我跟老师学习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走在深山大谷里,深冬季节,刮着凛冽的寒风,踏着几尺深的积雪,脚上的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却不知道.到了学舍,四肢冻僵得不能动弹,服侍的人用热水浇洗(我的手脚),用被子给我盖上,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馆里,主人每天(只给我)两顿饭吃,没有新鲜肥美味道好的食物可以享受.同屋住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
第10页,共16页
着红缨珠宝装饰的帽子,腰上挂着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浑身)光彩照人好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也没有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比不上其他的人了.我求学时的勤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
在平时学习中,需要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的含义,特别是一些特殊用法,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还要用现代汉语准确的翻译文章;准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和观点,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9.【答案】C
【解析】
(1)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一词多义的问题.要注意平时区别记忆.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A代词,它B代词,他C主谓之间取消句子性D代词,所学的知识.故选C.
(2)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句中重点词语有长:助长;句意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发扬学生的长处,纠正他们的过失.
答案: (1)C
(2)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发扬学生的长处,纠正他们的过失. 参考译文:
学习的人往往有四个方面的缺点,教育者必须知道(它).人们学习,有的缺点是学得太多(而不去实践),有的缺点是学得太少,有的缺点是把学习看得太容易,有的缺点是遇到困难就停止不前.这四种人,心里各有不同.(教育者)知道了他们的不同心理,然后才能补救其不足.做教师的,就是要发扬
第11页,共16页
(他们)的长处,补救他们的缺点的啊.
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句中重点词语有长:助长;句意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发扬学生的长处,纠正他们的过失. 10.【答案】C
【解析】
(1)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根据第①②段的内容概括:“刷脸支付”是指购物通过支付宝支付认证阶段,运用“扫脸”取代传统密码支付的一项新技术. (2)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作比较:把_____和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中文大学教授汤晓鸥在计算机视觉国际顶级会议CVPR2014上曾发表论文,称计算机算法识别人脸的准确率已经达到99.15%,而肉眼识别的准确率大约为97.52%.作为世界领先的人脸识别平台,Face++Financial人脸识别技术在LFW国际公开测试中达到了99.5%的准确率.”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直观准确地突出了Face+Financiai人脸识别技术的准确率超过肉眼识别,甚至超过计算机算法识别的准确率. (3)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与第⑦段“刷脸系统暂时还不能识别长相一致的双胞胎”一致,正确. B与第⑥段“局部整容不是特别明显的,识别系统还是可以综合人脸基本的五官比例、角度等特征进行识别”一致,正确.
C“计算机人脸识别准确率高出人眼,完全在于它可以关注更多的关键细节”中的“主要”错误,应为“完全”.
D“Face++Financial人脸识别技术在LFW国际公开测试中达到了99.5%的准确率”,前景广阔,将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第12页,共16页
故选:C
(4)开放性题目,由文章内容延伸到现实生活,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人体的器官,如指纹、头发、瞳孔都可以作为识别的密码. 参:
(1)“刷脸支付”是指购物通过支付宝支付认证阶段,运用“扫脸”取代传统密码支付的一项新技术.
(2)画线句子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直观准确地突出了
Face+Financiai人脸识别技术的准确率超过肉眼识别,甚至超过计算机算法识别的准确率. (3)C
(4)如指纹、头发、唾液、瞳孔、体味等.(开放性试题,想象合乎情理即可.) 文章采用逻辑顺序,第①②段用马云刷脸购买邮票的事引出说明对象,第③-⑦段说明“刷脸”技术的特点,第⑧-⑩段像刷脸支付一类的互联网金融应用,都将有可能成为现实. 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______和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第13页,共16页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11.【答案】(1)结合全文,扣住第一段“但是每一个人的内心中都应该有指引自己前
行的信仰”,第三段“能让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毫无争议地共同信守的”这些句子,概括解答即可.
(2)划线句子在选文第七段,作者在文章中论述了阅读的方法,划线句强调阅读“要有灵魂参与”“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而什么样的阅读会“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借助上文第六段内容,可以明确历代圣人贤士的思想,让“我们的人格得到提升,生命得到重塑”,这是与其思想交流、碰撞的结果,也是自己在交流中的自我发现和成长. (3)找到加点的词所在的段落,加点的词在第十段,首先明确“浸染”的本义是沾染或逐渐感染的意思,然后联系第十段内容,明确其是在说书对人的熏陶,而对于是书的那个方面的熏陶,从上文可以明确是书中的知识、书中的道理和艺术等对自己的熏陶.用“浸染”这个表示逐渐感染的词,形象地写出了书本中的知识对自己潜移默化的影响. (4)本题要求补写论据,解答此类题需要明确围绕的是“经典之作影响人一生”的观点,然后结合自己的阅读积累,写出事例,言之成理即可.
(5)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时需要结合自己的阅读实际,谈谈对阅读的重要性的认识,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信仰”指的是每一个人的心中信守的、指引自己前行的原则或行为准则. (2)真正的阅读不仅是粗浅地了解作品的内容,而且是漫游在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与作者心灵的对话、思想的碰撞,让自己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愉悦和升华. (3)“浸染”的本意是沾染或逐渐感染的意思.在文中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读者被书中的知识、道理、艺术等逐渐感染和熏陶的过程.
(4)示例一:《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海伦•凯勒与命运抗争的不平凡经历,鼓舞了张海迪,她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扬起生活的风帆,自学成才,成为时代的楷模. 示例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的主人翁保尔•柯察金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品质激励了无数人,积极献身于祖国建社的洪流中.
(5)要点:①读书可以陪伴成长;②读书可以获取知识;③读书可以愉悦精神;④读书可以增长才干;⑤读书可以陶冶情操;⑥读书可以提高修养;⑦读书可以丰富阅历;④读书可以启迪人生;⑨读书可以让我们有信仰.(开放性试题,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这篇文章首先由人类不缺少信仰引出论题,接着阐述了什么是真正的信仰,并指出人们共同的信仰就是阅读,然后阐述了阅读的意义影响,最后总结全文,深化论点,并发出号召.
补充论据作为一种新题型正在流行,做这种题目,注意以下二个方面:①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②补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数. 12.【答案】【例文】 打开窗,让春风进驻
太多的梦想与抱负常常在种种怀才不遇的寂寞与感伤里搁浅,于是有人便麻木、愤懑、
第14页,共16页
怨天尤人,紧紧地关闭了那通往幸福与快乐的心灵之窗.
人生往往如此,有的人活得暗淡,并不是他的生活里没有春光,而是因为暗淡的心境,早已把朝向春光的窗户悄然关上.为什么不打开心灵的窗户呢?
翩跹彩蝶挥舞着裙裳,灿烂花儿散发着迷人芳香,淙淙溪水唱着欢歌儿,悠悠云朵轻吟着飘逸诗行.绿叶懂得打开窗户接受阳光的普照,黄鹂晓得打开窗户奏出生命的乐章.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打开尘封已久的心窗,你会看到床前依旧花开花落,天外依旧云卷云舒,生命的旋律不会因你心窗的关闭而停止,依旧轻舞飞扬,就像一星陨落,却暗淡不了整个星空. 打开心灵的窗户,你会听到人生的劲歌妙律,看到大海的澎湃波涛,闻到生命那朵绝美奇葩的迷人芳香.放飞我们的心灵,他与我们一样向往光明,追求自由.打开心窗,又最真诚的心去热爱脚下的一方水土和苦乐生活. 学会了开窗,还要懂得开启哪一扇心窗.
有的人总是纠缠于忧伤的樊笼,打开忧伤的窗户却要等待快乐飞来.为何不去试着打开一扇快乐的窗户呢?
别开错了窗.打开另一扇心窗,那里不再有丝丝缕缕的忧伤,或许你将听到一支悠悠扬扬的乐曲,尝到一杯飘飘淡淡的清茶.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生活就是这样,打开另一扇心窗,换一种心态去面对,或许将是另一种风景,另一番情趣.
泰戈尔说:“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飞过”打开心灵的窗户,开启快乐的窗户,当岁月的熏风拂过灵魂的秋水,不必叮咛,生命中已然有了心的感知与交流.
打开心灵的窗户,告别烦恼,告别忧伤,去倾听窗外布谷鸟的叫声,去感受夏天旖旎的绿光,去体味秋天风清云淡的澄澈,去寻找冬天雪花纷飞的悄然…
打开充满阳光的窗户,让我们那颗蓓蕾一样的心,在阳光的呵护下,在岁月的水面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熠熠怒放. 【解析】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试题,初次见到该作文,感觉本题目比较难写,但我们转化一下思路,也抓住里面的关键词语,就能降低写作难度,构思出相应的作文.
【审题立意】题目中有两个关键词语:窗、春风,我们应该写这两个词语的比喻义和引申义,窗可以思考为心灵之窗,取打开心窗、心灵之意,春风可以理解为:美好的思想感情,比如坦诚、善良、宽容等. 【思路点拨】可以写自己的事情,也可以写别人的事情.
【表达方式】本文适合前半部分使用记叙表达方式,文章最后以议论收尾,照应标题.夹叙夹议也可.
【细节描写】文章应以细节描写为主,特别是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一定要使用.
【写作手法】可采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从一个相对较小的素材中表现较为
第15页,共16页
深刻的道理.
【文体选择】这是一篇来体现情感的文章,最好的选择是散文.
【例文点评】文章通过“我”打开心窗的感悟,揭示了“信念”打开心灵重要意义,可谓构思精巧,立意深刻.作者的整篇文章,以记叙为主,只在最后一段议论抒情,升华了文章的主题,不拖拉,不俗.
第16页,共1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