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鲁滨孙名著导读练习题

鲁滨孙名著导读练习题

来源:华佗小知识
《鲁滨逊漂流记》简介 《鲁滨逊飘流记》 的作者丹尼尔·笛福被称为英国小说和报刊文学之父。在这部作品中,作者热情洋溢地赞颂了鲁滨逊不畏困难的顽强意志和坚韧不拔的实干精神。他既是一个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冒险家,又是一个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实干家。 英国青年鲁滨逊出生于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从小喜欢航海,曾三次离家到南美各地旅行。一日他怀着云游四海的高远志向,告别家人,越过大西洋和太平洋,他航行到过伦敦,到过非洲,还到过巴西,途中曾被海盗劫持做过奴隶,但最后终于化险为夷。在一次去往非洲的航行中,不幸遇上大风暴,整条船在海上不幸罹难,船上的人都葬身海底,惟有他一人得以奇迹般地活下来,并只身来到一座荒无人烟岛上。 他从绝望的缝隙中得到了生命的启示,性格坚强的鲁滨逊在岛上生活了28年。他在孤岛上劳作生息,开拓荒地,圈养牲畜,生产水稻和小麦,年复一年与孤独为伴,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圣经》成为他的精神支柱,凭着惊人的毅力和顽强不息的劳动,他盖起了房子,收获谷物,驯养山羊,用兽皮制作衣物。他曾与野兽斗智,也曾与吃人肉的野人斗勇。后来他搭救了一个土人,称他为“星期五”,把他收作仆人。他以非同寻常的毅力和勇气,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用勤劳的双手,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生存的家园。一直到第28个年头一艘英国船来到该岛附近,鲁滨逊帮助船长制服了叛乱的水手,才返回英国。这时他父母双亡,鲁滨逊收回他巴西庄园的全部受益,并把一部分赠给那些帮助过他的人们。 鲁滨逊的故事颂扬了劳动,颂扬了人与自然的斗争精神,它告诉我们:只要有志气,有毅力,勇于创造,就能做出不平凡的事业。 1.鲁滨逊是哪个国家的? 英国人. 2.鲁滨逊在荒岛上渡过了多少年? 28年. 3.《鲁滨逊漂流记》作者是谁? 丹尼尔·笛福. 4.作者丹尼尔·笛福是哪个国家的? 英国人 5. 鲁滨逊认为荒岛上可分两季:旱季和雨季 6.《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根据什么来写这本书的? 根据一些航海家和者的记载 7. 这部小说用(第一人)人称按(时间)顺序来叙述。 8. 鲁滨逊给那个野人起的名字是? 星期五 9. 鲁滨逊给那个野人根据什么起名字? (时间) 救\"星期五\"时候正好是星期五,. 10.书中的主人公曾经在哪个国家做过烟草生意而发财? 巴西 12. 鲁滨逊教会鹦鹉说 波儿 15.在孤岛上有什么与他做伴? 答:一只狗,两只猫,一只鸟,一些书。 16.他找到几本什么书? 祈祷书和圣经 18.他刚刚到岛上时思考了哪些问题? ⑴生存问题 ⑵物质问题 ⑶精神问题

1

2鲁滨孙遇到的是什么灾难 暴风袭击 3.本书作者在文学上被称为?现代小说之父 6.鲁滨逊流落的荒岛叫什么岛?绝望岛 9. 逃离了奴隶生涯,鲁滨逊来到了.黑人岛 11. 他看见能带他回祖国的人后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先生们,你们是什么人?\" 16. 鲁滨逊是如何到达孤岛的?

在第四次出海经商时,船在途中遇到风暴触礁,只有鲁滨逊幸存,漂流到孤岛上。

24.阅读感受:①故事精彩离奇;②小说表现了鲁滨逊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的性格;③小说对鲁滨逊荒岛生活的描写逼真自然,表现了作者非凡的想像力和艺术表现力;④小说通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情节完全通过人物的自白串联起来;⑤小说语言明白晓畅,朴素生动。

10.请向你的朋友推荐名著《鲁滨逊漂流记》,并说说推荐的理由。

10.理由一:《鲁滨逊漂流记》让我懂得了在遭遇困境时,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要坚强地活下去。

理由二:这部小说中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鲁滨逊这个人物。他敢于冒险.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即使流落荒岛,也绝不气馁。在荒无人烟、缺乏最基本的生存条件的小岛上.他孤身一人,克服了许许多多常人无法想像的困难,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的活了下来。

鲁滨孙漂流记》:英国 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笛福)

主要内容: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描写了出身于商人之家的鲁滨孙,不甘过平庸的生活,一心向往着充满冒险与挑战的海外生活,于是私自离家出海航行,去实现遨游世界的梦想,但每次都历尽艰险。小说第一部分写鲁滨孙离家三次航海的经历,在巴西买了种植园;第二部分是小说的主要部分,写鲁滨孙在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度过了28年孤独的时光的经历。第三部分叙述他从荒岛回来后的事情,主要经历是由陆路从葡萄牙回英国途中遇狼群的经历。仆人:星期五 鲁滨逊搭救“星期五”

有一天早晨,鲁滨逊从望远镜里看见三十个野蛮人正在围着篝火跳舞。他们已煮食了一个俘虏,还有两个正准备放到火上去烤。这时鲁滨逊提着两支上了子弹的滑膛和那柄大刀往山下朝他们跑了去,打死了两个野人,及时救下了跑出来的一个俘虏。鲁滨逊把他救下的这个人起名为“星期五”,以纪念这野人是在这一天获救的。“星期五”在鲁滨逊的教导下,很快学会了穿衣、开、讲英语、信„„成为鲁滨逊最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读书感言】

示例一:生活中即使面临再大的困境,只要不放弃,只要肯努力,都能找到克服困难的途径和方法,从中磨练意志,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2

示例二:鲁滨逊在大海上历经艰险,依然毫不气馁,最终凭着坚毅的性格克服种种困难回到了家乡。让我认识到,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不应该轻言放弃,也不应该遇到挫折就退却,而是要勇于面对和解决困难。 相关练习:

1、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一读笛福的代表作《鲁滨孙漂流记》。这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它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

2、《鲁滨孙漂流记》中写鲁滨孙十二次到那条大船上,把可能有用的东西都搬到住处后,感到暂时的栖身之处不宜久住,要找一个新的住所。他认为新住所要符合四个条件,这四个条件是: 答案示例:要有益于身体健康(或:地势要高),要有淡水要能避免在烈日里曝晒;要能抵御野兽的袭击(或:要安全) ;要能望见大海(意思对即可)

3、写出鲁滨孙在荒岛上救人的一个故事名称。(自拟)(6个字以内) 搭救“星期五”、“智救落难船长”

4、英国著名作家笛福代表作品是《鲁滨孙飘流记》。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这部小说的内容提要(80字左右)

鲁滨孙四次航海。第一次出海他几乎被淹死;第三次出海,又被海盗掳去,逃出后在巴西发了财。但他仍不死心,经别人提议,再次出航,结果滞留海岛,在孤岛中生活了二十八年。

。6、他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星期五”。在岛上生活28年后,因帮助一个船长制服叛变的水手,得以乘船返回自己的祖国,他在成为巨富后派人到岛上继续垦荒。他的名字叫鲁滨孙,这部作品叫《鲁滨孙漂流记》

10、鲁滨孙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高度浓缩地体现着人的本质和人类进步的历程,他成了一位独自创造文明的英雄。

11、《鲁滨孙漂流记》的主人公是鲁滨孙,他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他的名字,已经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

12、读一定数量的课外文学名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但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初中三年,你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了不少课外好书。下面请你做一个简要的“读书札记” 示例:《鲁滨孙漂流记》 笛福 滨孙一个人为了生存必须有拼搏的聪明才智和顽强毅力

《童年》期中考试复习题答案

一、导读

1、《童年》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主要描写阿廖沙的童年,三部曲中的另外两部《在人间》、《我的大学》主要叙述阿廖沙的青少年经历。

3

3、《童年》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反映了作家童年时代的艰难生活及对光明与真理的不懈追求。小说从“我”随母亲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让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

5、人物性格

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

外祖父: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暗放高利贷,怂恿帮工偷东西。

阿廖沙: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两个舅舅:粗野、自私; 小茨冈(伊凡):乐观纯朴 格里戈里:正直的老工人; 好事情:献身科学的知识分子 二、检测题 (一)填空题 1、《童年》是 高尔基 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另外两部是 《在人间》、 《我的大学》。 2、《童年》主人公是阿廖沙 ,讲述他从 三 岁至 十 岁的童年生活,表现了当时整个社会 的与没落。 3、雅科夫舅舅毫无人性,打死了自己的 妻子 。 4、徒工小茨冈是怎么死的? 被橡木十字架压死的 。 5、阿廖沙遇到的第一个优秀人物是 好事情 ,这个绰号是因为每次叫他吃饭或喝茶时,他总是回答一句 好事情 而得来的。 6、《童年》真实的记载了主人公儿时在外祖父家中的所见所闻,对他优秀性格的形成起关键作用的人是 外祖母 。 7、在污浊环境下,阿廖沙身边也有一些好人,多次舍身用自己的胳膊挡住外祖父薯条子的小茨冈,对主人公心灵产生极大影响的房客是 好事情 。 (二)文段阅读题 (一)

她的声音很低,脸紧紧挨着我的脸,神秘地盯着我的眼睛,似乎从那里往我的眼睛里灌进了令人兴奋的力量。

她讲得流畅自然,非常好听,每次她讲完了,我总会说: “再讲一个!”“好,好,再讲一个!”

“有一个灶神爷,坐在炉灶里,面条儿扎进了他的脚心,他哎哟哎哟地直叫: “‘哎哟,疼啊,我受不了了,小老鼠!’”

讲着,外祖母抬起一只脚,晃来晃去,假装非常痛苦,好像她就是那个面条儿扎进了脚心的灶神。

和我一起听故事的还有船上的水手们,都是些留着胡子的高大的男人。 他们夸赞外祖母讲得好,要求: “再讲一个,老太太!” 还说:“走,跟我们一起去吃晚饭!”

餐桌上,他们请外祖母喝伏特加,让我吃西瓜,还有香瓜。

不过,这一切都是偷偷进行的,因为船上有一个人,禁止所有的人吃水果,他看见了会毫不犹豫地夺过水果来给你扔到河里去的。

这个人穿的衣服有点像的制服,上面钉着铜扣子,整天像喝得醉乎乎的,人们都躲着他。 1、上面文字选自 《童年》 ,作者是 高尔基 。 2、文段中的“我”是指谁? 阿廖沙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母讲故事非常精彩?

4

外祖母每次讲故事时,手 足蹈、声情并茂;每次她讲完一个故事,“我”总是说“再来一个!”;和我一齐听故事的水手听完故事后请外祖母喝伏特加,让“我”吃西瓜还有香瓜 4、这一情节中,可以看出外祖母怎样的生活态度? 有着乐观的热爱生活的态度 2.《童年》的内容简介。 它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至十岁这一段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如写“我”刚到外祖父家时见舅舅们为争夺家产而争吵斗殴的情景,批判了小市民的自私残暴;写“我”在母亲死后与外祖母相依为命的一段生活,作者刻画了外祖父的贪婪吝啬(该他出钱买的那天,午饭照例要坏些;十分注意倒给他的茶的浓度;连敬圣像点的长明灯的油也是各买各的),外祖母的宽厚善良(该她出钱买的全是好肉;对着“我”挣来的钱默默流泪)等等。

4.《童年》的主题思想。

《童年》最基本的主题之一是:阿廖沙的成长。阿廖沙这一形象是千百万劳动者走向、走向新生活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典型。这部小说还折射出19世纪末期生活的普遍情形,勾画了俄罗斯底层人民种种生动的形象,鞭挞国民的小市民习气。

5.《童年》的人物形象。

①阿廖沙:坚强、勇敢、正直、充满爱心。 ②外祖父:吝啬、贪婪、专横、残暴。

③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有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

④小茨冈:乐观纯朴;老工人格里戈里:正直;“好事情”: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 (三)

我也开始挣钱:我逢休息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一普特破布和碎纸卖给旧货商可以得二十戈比,烂铁也是这个价钱,一普特骨头得十戈比或八戈比。平时放学以后也干这玩意儿,每星期六卖掉各种旧货,能得三十至五十戈比,运气好的时候,卖得更多。外祖母接过我的钱,急忙塞到裙子口袋里,垂下眼睑,夸奖我:“谢谢你,好孩子!咱们俩养活不了自己吗?咱们俩?有什么了不起的?”

有一次我偷偷地看她,她把我的五戈比放在手掌上,瞅着它们,默默地哭了,一滴混浊的泪水挂在她那副像海泡石的大鼻孔鼻尖上。

1.上述材料中的“我”是文学名著《„„》中的阿廖沙,这部书的作者是„„。 答:《童年》 高尔基

2.选段表现出了阿廖沙„„的性格特征。在苦难中,他逐渐成长为一个„„的人(联系整部作品回答)。

答:①懂事能干;②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 3.选段中的外祖母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她是一个热爱生活、宽厚善良的人。 (四)

姥爷家里充满了仇恨,大人之间的一切都是以仇恨为纽带的,孩子们也争先恐后地加入了这个行列。

5

后来从姥姥那儿我才知道,母亲来的时候,她的两个弟弟正强烈要求姥爷分家。 母亲带着我突然回到这个大家庭来,这使他们分家的愿望更加迫不及待了。

他们怕母亲向姥爷讨回她本应该得到的嫁妆。那份嫁妆因为母亲违抗父命而结婚被扣下了。两个舅舅一致认为那份嫁妆应该归他们所有。

除此之外,当然还有些别的琐事,诸如由谁在城里开染坊,又由谁到奥卡河对岸纳维诺村去开染坊,等等等等,他们吵吵翻了天。

我们刚到几天,在厨房里用餐时就爆发了一场争吵。

刷地一下,两个舅舅都立了起来,俯身向前,指着桌子对面的姥爷狂吼,狗咬般地龇出了牙。 姥爷用饭勺敲着桌子,脸涨得通红,公鸡打鸣一样地叫: “都给我滚出去要饭去!” 姥姥痛苦地说:

“行啦,全分给他们吧,分光拿净,省得他们再吵!”

“你给我闭嘴,都是你惯的!”姥爷个头小,声音却出奇地高,震耳欲聋的。 我的母亲站起来,走到窗前。背冲着大家,一声不吭。 这时候,米哈伊尔舅舅突然抡圆了胳膊给了他弟弟一个耳光! 弟弟揪住他,两个人在地上滚成了一团,喘息着、叫骂着、呻吟着。

1.上面文段节选自著名作家„„的长篇小说《„„》。请你写出作者其他两部自传体小说《„„》《„„》。

答:高尔基 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

2.节选部分描绘了阿廖沙童年生活的环境,为什么阿廖沙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能成长成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答:既有善良而坚强的母亲和外祖母的引导,还有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等人的影响,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3.分析画线部分语言的表达效果。(两个要点)

答:这两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1分)描绘了舅舅和外祖父吵架时的丑态(1分),流露出“我”极端厌恶的情感。(1分)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