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山东省济宁市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卷

山东省济宁市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卷

来源:华佗小知识


山东省济宁市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

1. (12分) (2017九上·洛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 甲 (压抑 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lóng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 乙 (幽囚 幽禁)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1) 给下面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________ 猗郁

lóng

葱________

(2) 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 甲________;乙________

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

2. (6分) (2013·黄冈) 补写句子

(1) 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 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赵翼《论诗》)

(3) 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用夸张手法渲染战斗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 愁有价格,“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愁有滋味,“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愁有重量,李清照说:“________,________。”

(5) 站在江边,微风轻拂,江水浩渺,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地飘荡在江面上,这恰似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的美景。

(6)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新生事物无比美好,总会替代旧的事物,正像刘禹锡在《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说的“________,________”

(7) 唐诗中有许多描写边塞奇异风光和将士戍边情怀的名句,请你任选一类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

(8) 后,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力弘扬勤俭节约之风,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这使我想起了一句名言:________,________;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三、 对比阅读 (共1题;共13分)

3. (13分) (2016七上·莆田期中)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

第 1 页 共 9 页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 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的意思。 ①期日中 ________ ②舍去 ________ ③去后乃至 ________ ④尊君在不 ________ (2)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期行”是指陈太丘与他的朋友约好一起出行,交待了故事的起因。

B . 陈元方小小年纪却能驳倒父亲的朋友,“友人”致歉后,陈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走进屋内。 C . “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神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D . 这个故事表明守信对于处世立身的重要性,劝告人们要做一个守信之人。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4)

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为什么?

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8分)

4. (17分) (2017九下·南京竞赛)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字如面》是国内首创明星读信节目。总导演关正文说,这档节目绝不是为了怀旧,而是为了那些值得中国人知道的、有意思的、真实的中国故事,让更多人的知道。

数十位文化名人和信件收集家、多家信件博物馆和档案馆参与了节目所需的信件收集推荐工作。入选的一百多封信件,跨越古今,涵盖中国历史的诸多阶段,呈现出对应复杂历史的丰富的多样性。有求爱信也有分手信,有战争中敌对双方的平静通信,也有父子间唇舌剑的激越交锋,有名人不为人知的心事,也有荒唐年代的锥心往事。无论是情感状态、价值观念还是文字风格,都是多元呈现。

第 2 页 共 9 页

节目邀请了台词功底和表演实力俱佳的明星友情出演,还请出两位文化嘉宾开辟第二现场坐镇交代书信背景、带来信件内外的精彩故事。

在喧嚣嘈杂的综艺娱乐节目大环境之下,这档朴素得有些突兀的节目不以消费明星、制造话题、炮制爆点为目的,用最简单的方式展现了文化类节目应有的模样。一人,一桌,一话筒。每一个走上舞台的朗读者,也都是拿着几张纸走上台来,没有任何多余的装点。艺人入场,全场起立鼓掌,艺人念完,长达数分钟的掌声,以及起立。这样的尊重,是对念信人的尊重,也是对写信人的尊重,如此互相尊重,自然形成的形式感在国内是很罕见的。

【材料二】《见字如面》部分节目单 标题 你多么需要他那点草莽精神 信件内容 写信时间 读信人 画家黄永玉写给前辈曹禺,批评1983.3.20 王耀庆 曹禺近年来的创作。 但愿迷途未远,还能追回已逝的时剧作家曹禺回复黄永玉,感激黄1983.4.2. 张国立 光 永玉真诚的批评。 让他活在我的歌里 这场战事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 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 歌手蔡琴就前夫、著名导演杨德2007.7.2 归亚蕾 昌逝世的写给媒体。 秦国士兵兄弟黑夫和惊在战争前前223.2 线写给大哥衷。 作家萧红写给弟弟张秀珂。 林更新 1941.9.20 归亚蕾 819年 1979年 张国立 蒋勤勤 鳄鱼,你不可以和我生活在这片土韩愈恐吓危害百姓的鳄鱼。 地 《甜蜜蜜》这首歌,是我录唱最快歌手邓丽君写给词作者庄奴。 的 【材料三】

Letters Live(《见字如面》源自于英国的一个节目名)活动让我停下脚步,去想象信件作者的生活和他们当时所处的环境。观众、朗诵者和信件作者在Letters Live活动现场彼此紧密相连,让我们更能深入地了解这些鼓舞人心的人类古老文物。很荣幸能朗诵这些信件,书信是沟通交流中的诗意手法,它们像一扇扇窗户,让人窥视作者的热情、美丽、痛苦和幽默。——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备注:康伯巴奇:英国演员,曾主演《神探夏洛克》,英版《见字如面》读信人)

它的出现,恰逢其时地抚慰着信息爆炸时代的痛点,比如通信越来越便捷,但交心越来越困难,比如面对面坐着,但大家都只顾看自己的手机。怀旧是人类的一大基本情感模式,我们中国人则对于“忆往昔”有着更深和复杂的情感体验,书信这种已经逐渐消失的物件以及它所承载和连接的生活方式,却在信息时代,通过娓娓道来的朗读,唤起了人们心底的一些念想。

或许是被千篇一律的真人秀节目腻坏了,当包括《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之类以文化为核心的节目走红以后,电视工作者和观众都开始思考并发现,其实我们之前所担心的“年轻人”到底爱看什么,估计是个伪命题。一些节目或者演出,夸张且生硬地引用网络流行语和段子,铆足了劲儿吵吵嚷嚷,但从各项评分体系和论坛发言来看,年轻人似乎并不领情。反而是那些专注于表达人的基本情感的,以及传递如中国传统文化等审美品位的节目广

第 3 页 共 9 页

受好评。——《光明日报》

许子东教授说:“书信这种形式正在消亡,但是书信里承载的文化与文明不应该消亡,应该转到电子媒体和互联网,而《见字如面》就是在做这个事情。”

其实从功能上来说,书信和手机短信、微信的功能是一致的,都是信息的传递,但是短信和微信总是缺少着那么一点点人情味,一种能见字如面的效果。

写信,其实是一件过程相对繁琐的事情,但是回想起来,其实还挺有意思的。首先我们要用笔,一笔一画的在信纸上书写,一旦遇到写错或者不满意的情形,你可能还要重新找来信纸再写一次。然后折好装进信封,跑去邮局,买来邮票贴上之后,再亲手投递进绿色的邮筒。你会发现整个过程自己全程亲力亲为,关键还有心情的变化,尤其是投递的那一瞬间,往往内心都会有些期待。然后接下来的事情就是你一次次想象着收信人会什么时候收到信,看到信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会不会马上给我回信,等等。——网友来信

(1) 阅读材料一,下列信件不符合《见字如面》节目组诵读的一封是( ) A . 吴均写给朱元思的谈富春山水的信。 B . 陶弘景写给谢中书谈山川之美的信。 C . 雨果写给巴特勒关于远征中国的信。 D . 傅雷先生写给傅聪关于艺术的家书。 (2) 阅读材料二,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这些演员,为观众朗读了从古至今的很多信函,其中有炙热滚烫的情书,有________,有杀伐决断的檄文,还有从容赴死的绝命书……

(3) 材料三说写信“有意思”。写信“有意思”在哪里?

(4) 阅读三则材料,说说《见字如面》这一节目获得成功有哪些方面原因。 5. (21分) (2017九上·江门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舌尖”上的争议 常江

①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开播,最终变成了一场全民狂欢。所谓树大招风,与第一季几乎是一边倒的赞美相比,第二季争议颇多。最大的争议有两个。一是食物与故事之间的关联性。不少观众批评该片在一味用痕迹明显的故事大肆煽情的同时,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主题:食物。一些食物被指做法错误,一些食物匆匆登场又匆匆离场,令人直呼“看都没看饱”。第二个较为隐晦,不少观察者和评论者认为该片一味追求对各种菜系的“全面”、“公正”呈现,其实已演变成了一种国家主义的教育,背离了其作为美食节目的初衷。其实无论哪种争议,最终都可归结为一个命题:在“好看”的前提下,电视节目应当在多大程度上发挥教化的功能。

②这个命题并不新鲜,它几乎伴随着中国电视发展的全部历史。早在第一季中,“舌尖”便已流露出与上世纪80年代的“文人电视”十分相似的气质:唯美的画面、华丽的解说词、借物咏志的手法,并最终落脚于知识分子的

第 4 页 共 9 页

家国意识。在多数人将看电视首要地视为娱乐的背景下,这种气质显得有点不合时宜,甚至矫情。当解说词把“去买菜”这么一个简单明了的动作,说成是“去市场上挑选新鲜时令食材”时,很多观众就崩溃了。而这种表达方式,在上世纪80年代被认为是改造日常生活,将日常生活美学化的重要手段。虽然有些浮夸,但对快节奏的、粗鄙的现代生活,未尝不是一种矫正。

③很多人说第二季不如第一季,因为它变“复杂”了,创作者要表达的东西太多,这话说得对。任何事情都有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一个节目从默默无闻到名满天下,也需要面对很多随之而来的东西:权力的介入、资本的力量、观众的干预,以及创作者微妙的心态。就像一个无人问津的穷小子突然中了巨奖,身边一定会冒出许多莫名其妙的亲戚朋友簇拥着他一样。因此,渴望“舌尖”在中国的电视经济与电视文化领域保持纯粹几乎是一个悖论。

④尽管第二季还没有播完,且已经播出的几集水准并不完全一致,但我本人总体上还是对这一类型的纪录片持欢迎的态度。“舌尖”的成功,意味着在电视文化领域,几乎消失殆尽的文人气质的强势回归,尽管这一过程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商业、娱乐和各种意识形态的博弈。毕竟,它在梳理一项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建设性的力量。如果你是家长,你更希望自己的孩子看美轮美奂的益智片,还是那个名叫“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卡通片呢?答案不言自明。

⑤在时下浓重的商业主义氛围中,“舌尖”透露出的十分稀薄的文人气质,我们应当珍惜。 (1)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 . 尽管《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还没有播完,且已经播出的几集水准并不完全一致,但作者对此持赞赏的态度。

B .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引发的最大争议是食物与故事之间缺乏关联性,且主题隐晦。

C . “舌尖”第二季的“教化功能”主要表现为两点:进行国家主义(家国意识)的教育;矫正快节奏、粗鄙的现代生活。

D . 作者认为:《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文人气质几乎消失殆尽。 (2) 下列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②段主要运用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论证电视节目应当发挥教化的功能。

B . 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围绕“人们对‘舌尖’的评价”展开论述,先提出问题,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C . 文章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开播,最终变成了一场全民狂欢”引出议题。 D . 文章告诉我们,我们应当珍惜“舌尖”的文人气质。

(3) 第③段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得出了怎样的结论?请作简要分析。

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7分)

6. (7分) 名著阅读。 (1)

第 5 页 共 9 页

“我见到的第一个人形容枯槁,双手和脸都像烟一样黑,头发、胡子很长,衣衫褴褛,而且有几处被火烧糊了。他的外表、衬衫和皮肤全是一种颜色。八年以来他都在设计从黄瓜里提出阳光来,密封在小玻璃瓶里,在阴雨湿冷的夏天,就可以放出来使空气温暖。”

文中的“我”是斯威夫特所著的《________》一书中塑造的文学形象。上面这个情节讽刺了当时英国社会________的现实。

(2)

下面关于《朝花夕拾》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藤野先生》中,使“我”的人生决定发生变化的是匿名信事件和发电报事件。 B . 《狗·猫·鼠》追忆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 C . 《二十四孝图》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露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D . 《五猖会》记叙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

六、 作文 (共1题;共5分)

7. (5分) (2017八上·肇源期末)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的家里有个人很酷/三头六臂,刀不入/他的手掌有一点粗/牵着我学会了走路/谢谢你光顾我的小怪物/你是我写过最美的情书/钮扣住一个家的幸福/爱着你呀风雨无阻/爸爸,爸爸/我们去哪里呀/有我在就天不怕地不怕/宝贝,宝贝/我是你的大树/一生陪你看日出/……/你拼命发芽/ 我白了头发/一起写下一撇一捺/……”

上面这段歌词,你一定不陌生吧,湖南卫视的亲情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 一直受到观众的热捧,节目的主题歌也唱遍了大街小巷。“宝贝,我是你的大树。”多形象的比喻啊!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这么一株大树,晴天遮阳,雨天挡雨,累了让你靠着休息。

要求:(1)请以“你是我的大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2)中心明确、叙事详尽,描写细腻,感情真挚。(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4)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第 6 页 共 9 页

一、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

1-1、

1-2、

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三、 对比阅读 (共1题;共13分)

3-1、

3-2、

第 7 页 共 9 页

3-3、

3-4、

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8分)

4-1、 4-2、4-3、4-4

5-1、 5-2、 5-3

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7分)

6-1、6-2、

六、 作文 (共1题;共5分)

7-1

第 8 页 共 9 页

第 9 页 共 9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