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黄果树瀑布》导学稿
执笔: : 第一课时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预习导学
1.你们还记得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吗?齐背出来。庐山的瀑布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读过了课文,
文中的黄果树瀑布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加点字注音 耳膜( ) 弥漫( ) 干瘪( ) 缝隙( ) ....3.解释词语 人喧马嘶 : 喧嚣: 凝神谛听: 气势非凡: 合作研讨 学习板块一:
1.自由轻声练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大声的朗读给组员听。 学习板块二:
1
(一)合作探究——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落: 学习引导:
1.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是按 顺序写的,主要介绍了黄果树瀑布的 (提示:注意关键词语:总起、所见、所闻、所感。) 2.
黄
果
树
瀑
布
给
我
的
总
体
印
象
是 。 (二)展示交流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
2.讨论:我认为这一句话在全文中起 作用。
训练反馈
1.用“√”选择读音:
撩(liáo liāo过来 挟(xié xiá jiá )来大自然无限生机 仿佛(fó fú)缝(fèng féng)隙 沉醉(zhuì zuì) 瀑(pù pò)布 细胞(pāo bāo)人喧马嘶(shī sī)
2.写近义词:喧嚣( ) 聆听( ) 沉醉( ) 写反义词:喧嚣( ) 凉丝丝( ) 扩展( ) 沉醉( ) 反思延伸: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引导:课文内容,学习方法等) ?还有哪些问题或者困惑?
2
17《黄果树瀑布》导学稿
执笔: 课时: 第二课时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
1、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2、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复习导学
本文按照 顺序来写的。 (刚进入景区——透过树的缝隙——来到谷底——登上溪旁的一个平台)
2、.总结写法:作者这样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感受着,这样的写作方法就叫“移步换景”。
3、.通过学习,我知道课文写了黄果树瀑布的 、 等方面的特点。 合作研讨 学习板块一:
合作探究——品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余学生注意倾听。 2.“杰作”的意思是: 3.自由练读,读出赞叹之情。 学习板块二:
默读第2——4自然段,用“——”画出描写黄果树瀑布声响特点的句子;用“-----”画出描写黄果树形态特点的句子。再用心读一读,在书上写出自己的理解。
3
展示交流
1. 交流你对有关句子的品读,说说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2. 同桌相互美美地读一读,表达你对黄果树瀑布的喜爱、赞美之情。
展示交流
读一读你喜欢的句子,说一说你的感受。 训练反馈
一、按要求从文中找词语。
1、形容气势大的: 、 、 。 2、描写声音的: 、 、 。 二、填上适当的字。
壶口瀑布从高处( )下来,声如雷鸣,动人心魄。 丝丝春雨( )落在草地上。 微风吹来,( )来了缕缕幽香。
走进花园,一阵幽香( )来,令人心旷神怡。 几颗小石子落入水潭,立刻( )起一片水花。
4
17《黄果树瀑布》导学稿
执笔: 课时: 第三课时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品味文中的语言文字,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3.了解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学习板块一:
1.默读第5——7自然段,找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在旁边空白处写上体会。
2.“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 。
学习板块二:
学习课文的第8段 (一)自学第8段
1、登上平台,你又看到了什么? 2、简介徐霞客。
3、交流:他遥对瀑布时,仿佛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他仿佛听到“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他仿佛听到“如雷声轰鸣”般的哗哗声;他仿佛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 4、全班展示。 (二)小组讨论第8段
1.齐读第8自然段,想一想:登上平台,我们又看到了
5
满了活力。”这句话中的“漂浮”不可以换成“飘浮”,因为
2.了解徐霞客。 读了课文我想用一句话来赞美黄果树瀑布 3.作者又是怎么赞美的?
训练反馈 (一)阅读课文片断,回答问题。
黄果树瀑布( )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 )远比他宽的多。( )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在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齐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1.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2.用“ ”画出打比方的句子。
3.这一小节从___________ 、___________和作者的感受三个方面进行描绘,表现了黄果树瀑布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特点。 (二)、缩句
1、 瀑布溅出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 2、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茂密的松树林。 3、喷薄而出的红日映照着大桥巨大的桥身。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