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小学六年级小升初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1.观察下边的字,再照样子写一写,并注意行款和布局。
牪现在还有许多人生活在那个城市里,我却常常生活在那个小城过去给我的印象里。(沈从文)
牪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词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牪A.纤细(qiān) 天籁(lài) 拔地而起(bá) ...牪B.歌诵(sòng) 池沼(zăo) 千顷秋色(qĭng) ...牪C.绵亘(gèn) 瞻仰(zhān) 自惭形秽(huì) ...牪D.邃道(suì) 记载(zài) 深入云霄(xiāo) ...3.下列各项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牪A.安祥 耸立 倒塌 崇山峻岭 牪B.热忱 奥密 狼狈 废寝忘食 牪C.莅临 分歧 恭敬 人迹罕至 牪D.烂漫 绝别 祷告 自顾不暇 4.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牪A.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反问) 牪B.守信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比喻) 牪C.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排比)
牪D.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拟人)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牪A.“六一”时,小军被评为“十佳少年”的称号。 牪B.阅读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 牪C.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会收获精彩的人生。 牪D.通过调查,使我们了解了真实情况。
6.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牪A.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 牪B.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牪C.“你过来,”名叫金百合的牛说:“我要让你在我的角上跳舞。”
牪D.我想:等胜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
7.下面名言不能作为读书活动的倡导语的一项是( ) 牪A.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高尔基 牪B.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牪C.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牪D.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欧文 8.排列句子。( )
牪①其中最大的一个就要在今晚皎洁的月光下了。 牪②我夹在人群中,盯着花朵,觉得里面充满了奥秘。
牪③这盆昙花大约有30多片既长且宽,碧绿的叶子。 牪④许多人聚集在昙花周围,等待它的。 牪⑤那是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 牪⑥在叶子的边缘,长了四个花骨朵。 牪A.⑤⑥③②①④ B.⑥⑤②④①③
C.⑤④③⑥①②
D.⑤②③⑥①④
9.读例句,按要求根据所给的框架仿写句子。 牪例句:爱阅读,善表达,学好语文,做有修养的人。
牪爱__________,善__________,学__________,做____________。 10.根据所学内容完成填空。
牪(1)《迢迢牵牛星》一诗取材于我国古代的民间故事《_________》,它写的虽然是故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
牪(2)诗词让我们在古典文化中漫步,领略于谦“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__”的高尚情操;学习郑燮“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_”的坚韧。
牪(3)一些传统习俗是有浓浓的寓意的:过年时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过年时吃鱼,寓意____________;元宵节吃元宵,寓意____________。
牪(4)《宇宙生命之谜》一文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这一话题展开的。 牪(5)看到波浪翻滚的黄河水,我们会吟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牪听见稻田里的蛙鸣,我们会吟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牪闻着淡雅的菊花香,我们会吟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学过的古诗词)
牪(6)孟子是__________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______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和孔子合称“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综合性学习。
牪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学校开展“读书推荐活动”。 (1)牪、请你给大家推荐一本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写出推荐理由。 牪推荐书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牪推荐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牪、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句宣传口号:
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言文阅读。 牪
牪(一)塞翁失马
牪近塞上①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③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④。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入塞,丁壮者引弦⑤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牪注释:
牪①塞上:长城一带。塞,边塞。②胡:指胡人居住的地方。③何遽(jù):怎么就,表示反问。④髀(bì):大腿骨。⑤引弦(xián):拿起武器。 12、请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3分) 牪(1)近塞上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牪(2)有善术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牪(3)马无故亡而入胡: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根据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2分) 牪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列各组中与“虽与之俱学”中加点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1分) 牪A.近塞上之人
B.人皆吊之
C.此独以跛之故
D.而疑邻人之父
15、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启发?联系生活实际谈谈。(2分)
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牪 “江苏疾控”微信公众号推文(一) “江苏疾控”微信公众号推文(二)
牪
牪“江苏疾控”微信公众号推文(三) “江苏疾控”微信公众号推文(四) 牪
牪16、根据以上“推文”,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牪(1)罐装饮料易被老鼠啃,只能喝白开水。( ) 牪(2)生肉买来了以后,建议在水里浸泡。( ) 牪(3)霉变水果滋生了很多微生物,不能吃。( )
牪17、综合以上“推文”,\"江苏疾控”公众号的风格偏于( )。 牪A.活泼明快 由。
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牪19、你最想把以上哪一则微信“推文”分享给谁?为什么? 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牪飘香的生命 牪莫斯哲
B.严肃冷峻
C.朴实无华
D.优美抒情
牪18、有读者认为,这些“推文”的编辑“真偷懒,文字太短了”。你的观点是什么?说说理
牪突然;觉得办公室内流动着一股熟悉的香味。很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来什么香味。开始,还以为是某个同事身上的香水味,可一个个挨着猛嗅了一番,却都不是。这时,有人提醒:“这是桂花香吧。”
牪我这才恍然醒悟,这确实是桂花香啊!于是,我赶到室外,走到立在人行道旁的桂树旁。果然,一股浓烈的幽香沁人心脾激荡魂魄。再仔细瞧去,在那密密的树叶后面,那些米粒大小的嫩黄的花儿正如天空的星星闪烁,却又十分静谧,毫无张扬之意。
牪瞧着瞧着,我的眼睛就湿润了,这些惹人怜爱的小东西,竟在偷偷地飘香,飘香了还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静静地立在枝头,等着悄悄地凋零。我们如不仔细瞧,还不知道它已经到过这个世界,已经香过这个世界。这时,我的思绪触到一个最温柔的记忆,那是上中学时一个同学讲的故事。
牪当时,这个同学家里很穷,为了省电,他每天晚自习后十一点钟才回家。而那时,学校的大门也在他走后一段时间才缓缓地关上。他一直以为大门是要到那个时候才关的,因此春夏秋冬,他天天如此,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心里也没什么异样。直到有一天,大门紧闭,他才知道学校大门是十点钟就关的。他为了不麻烦守门的老大爷,就蜷缩在校园内的二楼过道角落过了一夜。可他哪里知道,原来关门的老大爷生病住院了。直到那时他才明白,老大爷一直在默默地为他开着方便之门,当他流着泪买了一大堆礼品去看老大爷时,老大爷已经去世了……
牪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为了那个默默行善的老人。我们的心湿漉漉的,因为在那一刻,我们才醒悟,其实我们每个人身旁都有那个开门的老人,在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他们就像这小小的嫩黄的桂花,悄悄地释放着幽香,然后悄悄地凋零。 牪他们不张扬,是因为他们的生命本就是如此啊! 牪20、用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语造句。 牪我这才恍然醒悟,这确实是桂花香啊! ....
牪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牪21、第三自然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起______作用。
牪22、短文围绕题目《飘香的生命》,选取了______个材料,分别是____________。 牪23、文中“瞧着瞧着,我的眼睛就湿润了”和“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这两处句子中的“湿润”一词分别指什么? 牪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牪24、文中的老人有什么特点?请结合短文内容写出理由。 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牪25、作者在第五自然段中说,“其实我们每个人身旁都有那个开门的老人,在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请联系生活实际,简单地写写身边为你开方便之门的人及其事例。 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习作
(1)牪、题目:在课堂上
牪文章的开头情节:在上语文课的时候,学生李刚把一只刚出生几天的小仓鼠带进教室,放在抽屉里,小仓鼠吱吱吱的叫声引起了老师的注意……
牪要求:根据材料展开合理想象,写一篇完整的记叙文,注意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不
少于400 字。
(2)牪、题目:那次,我得到了_________
牪要求:横线上可填“表扬”“批评”“理解”“原谅”“宽恕”等。中心要突出,条理清晰,不少于450字。
【参】
1.现在还有许多人生活在那个城市里,我却常常生活在那个小城过去给我的印象里。(沈从文)
牪【详解】本题考查抄写句子。
牪书写时要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书写要正确,不出现错别字和不规范的字。书写时要注意“城、常、象”容易写错。
2.C
解析:C
牪【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牪A.纤细(xiān) 牪B.池沼(zhăo) 牪D.记载(zǎi)
3.C
解析:C
牪【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字形的错误,仔细对没个词语的字形进行辨析。在本题中书写无误的是C项。
牪A项:安祥——安详 牪B项:奥密——奥秘 牪D项:绝别——诀别
4.C
解析:C
牪【详解】考查对修辞的辨析。
牪C项,错误。“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意思是:业由于勤奋而专精,由于玩乐而荒废;德行由于思考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随俗而败坏。 牪所以两者形成对于,并非排比。
5.B
解析:B
牪【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牪修改病句的步骤:A、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B、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C、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D、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牪①用词不当。②搭配不当。③成分残缺。④词序混乱。⑤重复啰唆。 牪⑥前后矛盾。⑦不符事理。⑧归类不当。⑨指代不明。
牪A项中,“‘六一’时,小军被评为‘十佳少年’的称号。”句式杂糅,应改为:“六一”时,小军被评为“十佳少年”的称号。
牪C项中,“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会收获精彩的人生。”用词不当,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就会收获精彩的人生。
牪D项中,“通过调查,使我们了解了真实情况。”成分残缺,通过调查,我们了解了真实情况。
6.C
解析:C 牪【详解】略
7.D
解析:D
牪【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积累能力。D答案中名言的意思是真理是唯一可靠的事物,而判断它唯一可靠的标准就是真理与真理之间是完全不相悖的,一定是完美吻合的。主要讲的内容是“真理”,与读书无关,所以选D答案。
8.D
解析:D 牪【详解】略
9. 思考 推理 好数学 有理想的人 牪【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仿写句子。
牪①本题旨在考察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②仿写句子,一般要根据例句,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仿写。应遵循: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相仿的要求。注意句子结构。本题中根据题干的要求进行仿写,所写的句子要合情合理,符合题干的要求,不要写错别字即可。
10. 牛郎织女 要留清白在人间 任尔东西南北风 年年有余 团团圆圆 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 九曲黄河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战国 儒 孔孟
牪【详解】本题考查习俗寓意,名人,课内古诗、课文的理解和分析。
牪(1)汉乐府《迢迢牵牛星》此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字里行间,蕴藏着一定的不满和反抗意识。因此,它取材于我国古代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反映了现实的生活。
牪(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代诗人于谦的《石灰吟》。这首诗表面上是写石灰,实际上是写人,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牪“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代诗人郑燮的《竹石》,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全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
牪(3)过年吃鱼,寓意年年有余。鱼的谐音“余”不仅仅代表盈余,也象征着降妖除鬼。元
宵节吃元宵,寓意团团圆圆,和睦幸福,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等。
牪(4)《宇宙生命之谜》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激发了我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牪(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句诗描绘了听到了稻田里的蛙鸣的情景。
牪“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这句诗与题目“闻着淡雅的菊花香”情景相符合。
牪(6)孟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的言论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
11. 《平凡的世界》 它没有《海底两》的科学幻想; 也没有《哈利·波特》的魔幻世界; 更没有《三国演义》的雄心壮志; 它就是一个平凡的世界,虽平凡但伟大的世界。 常浸润于书香间,心洁貌美胜天仙。
牪【详解】此题考查推荐一本书。可以从以下方面来介绍。 牪①介绍该书的书名、作者。
牪②说说推荐此书的理由。先是立足书本身,谈谈自己读此书的感受,它好在哪里,给了你什么样的启发,让你获得了什么样的认识,对你起到了什么样的帮助。 (2)牪、此题考查拟写宣传语。
牪拟写宣传语应注意:①内容具体,指问明确.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希望别人做什么,不做什么,表述必须具体明确②语言简洁,朗朗上口。宣传语是面向大众的,太长不容易记住,一定要做到语言简洁,还可以适当运用修辞,力求语句生动活泼,易记易诵。③构思新颖,富有创意.要用艺术的手法把话说到人的心上。④语气亲切温馨,充满人文关怀。好的宣传语都尽可能用“美”和“善”进行人格诱导,激起人们的崇高情感。 牪【点睛】
12.B
解析:12、 靠近 擅长(懂得) 跑失(跑走)
13、乡亲们都来安慰他,老人说:“为什么这就不能是一件好事呢?” 14、B
15、(1)福祸相依。祸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2)无论遇到福还是祸,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以积极乐观的心去看待问题。 牪【解析】37.此题考查的是关键词的解释,要根据上下文理解词的意思。 13、此题在翻译的时候要抓住特殊句型,这是一句反问句。
14、“虽与之俱学”中加点的“之”是代词,代他。选项中B中的“之”是代词,代其父;其他三个选项表示“的”。
15、这道题考查学生对于整篇文言文的理解,在解答时既要写出道理,也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
13.A
解析:牪16、 × √ √ 牪17、A
牪18、文字精炼但是读者容易记忆
牪19、把第一则推给孩子们,希望多喝白开水,有益于身体健康。 牪【分析】
牪16、考查对图文的辨析。 牪(1)错。理解不全面。
牪材料二:罐装饮料存在被污染的情况,所以建议不要直接饮用,而是通过吸管等介质饮用。
牪材料一:饮料添加成分较多,所以不如白开水营养健康,偶尔饮用,不能长期当水喝。 牪(2)对。 牪(3)对。
牪17、。考查对图文风格的辨析。
牪图片形象生动,文字简洁凝练,整体感觉亲切可爱,客观明白。所以应该是:活泼明快风格。
牪18、性试题,考查思维拓展。先表明观点,再说明理由。
牪示例:我不同意这样的说法。推广的目的是给读者科普知识,而不是卖弄文字。图片形象生动,利于理解认知;同时重点突出,让人一目了然,有比文字更好的推广效果。 牪19、性试题,考查语言表达。选一则你最喜欢的,推广给需要的人,理由合情理,语句通顺即可,答案不唯一。
牪示例:我最想把第三条推给老人们,他们年轻时生活较苦,所以养成了勤俭的好习惯,往往东西变质都不舍得扔,对健康危害特别大。希望通过推广能让他们理解,为何变质的食物不能吃。
14.牪20、听了老师的话,他才恍然醒悟。 牪21、承上启下
牪22、 两 ①桂花不张扬,默默奉献芬芳;②“我”的同学学校的看门老爷爷默默地关心学生,晚上总是耐心等候他回家后再关校门 牪
解析:牪20、听了老师的话,他才恍然醒悟。 牪21、承上启下
牪22、 两 ①桂花不张扬,默默奉献芬芳;②“我”的同学学校的看门老爷爷默默地关心学生,晚上总是耐心等候他回家后再关校门
牪23、第一个“湿润”是指作者闻到桂花香,看到桂花静谧、毫不张扬的个性受到了触动。第二个“湿润”是指听完这个故事,我们都被老人的做法所感动。 牪24、默默无闻、关爱学生。
牪25、有时同学忘带学习用具,家长送到校门口后,保安叔叔都会不辞辛苦地义务给同学送到教室。 牪【解析】
牪20、本题考查用加点词语造句的能力。
牪“恍然醒悟”的意思是一下子明白、觉悟过来。所造句子要符合词语的运用的语境。如:
听了妈妈的话,我才恍然醒悟,原来这善意的谎言背后是无尽的母爱啊! 牪21、本题考查过渡句的作用。
牪句子“这时,我的思绪触到一个最温柔的记忆,那是上中学时一个同学讲的故事”前面写桂花的馨香,不张扬,后面写回忆同学讲的故事。因此,这个句子起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
牪22、本题考查文章的选材。
牪阅读全文可知,文章的选材有两个,分别是第一到三段的桂花静谧地绽放花香,毫不张扬和第四段的老大爷默默地为贫困同学开着方便之门。 牪23、本题考查理解词语的含义。
牪由句子“再仔细瞧去,在那密密的树叶后面,那些米粒大小的嫩黄的花儿正如天空的星星闪烁,却又十分静谧,毫无张扬之意”“瞧着瞧着,我的眼睛就湿润了”可知,这里的“湿润”指作者从桂花静谧、毫不张扬的个性中受到了触动。由句子“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为了那个默默行善的老人”可知,这里的“湿润”指听完这个故事,我们都被老人的做法所感动。
牪24、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牪这位老大爷总是在学生走后一段时间才缓缓地关上门,体现了对学生的关爱;老人做这些事一直都是默默无闻的,知道他生病学生才知道,体现了老人默默无闻,不张扬的特点。
牪25、此题为思路拓展题。
牪要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和联系生活实际作答,答案不唯一,写出身边为你开方便之门的人及其事例即可,但要言之有据,不能偏离文章所表达的文章主旨中心。性试题,符合题意即可。 15.范文:
牪那一次,我得到了表扬
牪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仿佛是一个个美妙的音符,连起来就是一首永远也奏不完“金乐曲”。 牪那是第一次我得到了表扬。
牪那天,阳光明媚,微风徐徐。随着清脆的上课铃声响,语文课 解析:范文:
牪那一次,我得到了表扬
牪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仿佛是一个个美妙的音符,连起来就是一首永远也奏不完“金乐曲”。 牪那是第一次我得到了表扬。
牪那天,阳光明媚,微风徐徐。随着清脆的上课铃声响,语文课开始了。“这篇列夫·托尔斯泰写的文章主要内容是什么呢?谁来回答?”一大批语文迷齐刷刷地举手踊跃发言,教室仿佛是一个战场,自己是战士,答对一个问题就成功轰敌方一炮。
牪平时安静的我,自然就不去参加这“血腥的战斗”。可老师就像在鸡蛋里头挑骨头,偏偏让平时不爱发言的我。“小芳,请你来回答这个问题吧。”我慢悠悠地站起来,手不知放在哪里好,只是不停地搓着衣角。“怎么办,怎么办,好害怕啊!”我低着头向左右看了看,同学们都在等着我回答的答案。我尴尬极了,脸滚烫滚烫的,通红通红的,我不敢抬头看老师,心里做着斗争“鼓起勇气回答吧!”“不行,不行,要是回答错了可是会挨骂的啊!”
我愣了愣神,抬头看了老师一眼,只见老师满脸笑容,眼睛里满满的都是鼓励:“小芳,加油啊!老师相信你的实力,你一定会回答正确的!”
牪我深呼吸,为了不让老师失望,为了不在同学们面前丢脸,为了让老师和同学们对我刮目相看,我一鼓作气回答完了问题,只听见班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回答对了?耶!我回答对了!“小芳,你果然没让老师失望!回答很正确,值得表扬,不过下次回答问题时要说话大方,不要怕,不管你回答的对不对,老师都不会批评你的。”我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坐了下来。
牪那堂课我得到了表扬,那表扬像一道光,指引着我继续努力,不断进步。 牪【详解】本次习作为二选一题目,作答时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擅长的题目进行写作。 (1)牪、本题为命题作文,写作时不能改变作文题目。写作时要注意: 牪①根据给出的开头展开想象,进行文章的写作。
牪②写作时要合理发挥想象力,想一想老师发现李刚把小仓鼠带进教室后有什么反应,他(她)是如何处理这个事件的,同学们对此又有着怎样的反应。注意运用一些人物描写,把事件的过程详细具体地写出来。 牪③文章结尾要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2)牪、本题为半命题作文,要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进行写作。写作时应注意: 牪①要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能突出中心的事件进行描写。
牪②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牪③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将事情写完整。 牪④要突出重点,把事情发生时的场面或过程详细具体地写出来,并适当加入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
牪⑤文章结尾要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或表达某种情感。
牪此外,还要注意文章要语言通顺,条理清晰,中心突出,字数符合要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