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二次函数的概念—知识讲解(提高)

二次函数的概念—知识讲解(提高)

来源:华佗小知识


二次函数的概念—知识讲解(提高)

撰稿:杜少波 审稿:张晓新

【学习目标】

1.理解函数的定义、函数值、自变量、因变量等基本概念; 2.了解表示函数的三种方法——解析法、列表法和图像法; 3.会根据实际问题列出函数的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4.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能够表示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 【要点梳理】 要点一、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y,对于自变量x在某一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值,y都有惟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y是x的函数.

对于自变量x在可以取值范围内的一个确定的值a,函数y有惟一确定的对应值,这个对应值叫做当x=a时函数的值,简称函数值. 要点诠释:

对于函数的概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1)函数的实质,揭示了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2)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是否有函数关系,要看对于x允许取的每一个值,y是否都有惟一确定的值与它相对应;

(3)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应要使函数表达式有意义,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必须考虑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要点二、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表示函数的方法,常见的有以下三种:

(1)解析法:用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数学式子叫做函数的表达式,(或解析式),用数学式子表示函数的方法称为解析法.

(2)列表法:用一个表格表达函数关系的方法.

(3)图象法:用图象表达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 要点诠释:

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各有不同的长处.解析式法能揭示出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但较抽象,不是所有的函数都能列出解析式;列表法可以清楚地列出一些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对应值,这会对某些特定的数值带来一目了然的效果,例如火车的时刻表,平方表等;图象法可以直观形象地反映函数的变化趋势,而且对于一些无法用解析式表达的函数,图象可以充当重要角色.

对照表如下:

表示方法 列表法 解析式法 图象法 全面性 准确性 × ∨ × ∨ ∨ × 直观性 ∨ × ∨ 形象性 × × ∨ 要点三、二次函数的概念 2

一般地,形如y=ax+bx+c(a, b, c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x的二次函数.

222

若b=0,则y=ax+c; 若c=0,则y=ax+bx; 若b=c=0,则y=ax.以上三种形式都是二次函数的特

2

殊形式,而y=ax+bx+c(a≠0)是二次函数的一般式.

在二次函数的一般式y=ax+bx+c(a≠0)中,ax叫函数的二次项,bx叫函数的一次项,c叫常数项;a叫二次项系数,b叫一次项系数,c叫常数项. 要点诠释:

2

(1)如果y=ax+bx+c(a,b,c是常数,a≠0),那么y叫做x的二次函数.这里,当a=0时就不是二次函数了,但b、c可分别为零,也可以同时都为零.

(2)判断系数时,首先要将二次函数化成一般式,再对照定义写出,特别要注意的是系数要包含其前面的符号. 【典型例题】

类型一、函数的相关概念

2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变量 B.变量 C.变量 D.变量

满足满足满足满足

,则,则,则

是的函数;

是的函数; 是的函数;

是的函数.

,则

【思路点拨】严格依照函数的概念进行判断. 【答案】A;

【解析】B、C、D三个选项,对于一个确定的的值,都有两个

值和它对应,不满足单值对应的条件,

所以不是函数.

【总结升华】理解函数的概念,关键是函数与自变量之间是单值对应关系,自变量的值确定后,函数值是惟一确定的.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的四个图象中,不表示某一函数图象的是( )

【答案】B.

2、求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思路点拨】要使函数有意义,需【答案与解析】 解:要使函数

有意义,则需要

或解这个不等式组即可.

即或

解方程组得,自变量取值是或.

【总结升华】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函数有意义的x的值.

3、如图所示,用一段长30米的篱笆围成一个一边靠墙(墙的长度为15米)的矩形菜园ABCD,设AB

2

的长为x米,则菜园的面积y(单位:米)与x(单位:米)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 ___(写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思路点拨】根据矩形的周长和一边AB的长表示出另一临边AD的长,再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来求解. 【答案】y12x15x(0<x<15) 230x米, 2【解析】解:∵矩形的周长为30米,边AB长x米,∴AD=

∴矩形的面积y=x30x12=x15x(0<x<15) 22【总结升华】考虑到实际情况,对于自变量x来说,一定不能超过墙的长度.

举一反三:

【变式】圆的半径是1cm,假设半径增加xcm,圆的面积增加ycm2,则y与x的关系式为:_____ ___.

【答案】yx22x

类型二、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4、问题情境

已知矩形的面积为a(a为常数,a>0),当该矩形的长为多少时,它的周长最小?最小值是多少? 数学模型

设该矩形的长为x,周长为y,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2(x)(x>0). 探索研究

⑴我们可以借鉴以前研究函数的经验,先探索函数yx①填写下表,画出函数的图象:

ax1(x>0)的图象性质. x

②观察图象,写出该函数两条不同类型的性质;

2

③在求二次函数y=ax+bx+c(a≠0)的最大(小)值时,除了通过观察图象,还可以通过配方得到.请你通过配方求函数yx1(x>0)的最小值. x解决问题

⑵用上述方法解决“问题情境”中的问题,直接写出答案.

【思路点拨】本题告诉我们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从最基本的函数研究起,慢慢到较复杂的函数.所以一定要跟着题目教给我们的思路走. 【答案与解析】

解⑴①y的值依次是:函数yx1710551017,,,2,,,. 4322341(x0)的图象如图. x

②本题答案不唯一,下列解法供参考.

当0x1时,y随x增大而减小;当x1时,y随x增大而增大;当x1时函数yx最小值为2. ③yx1(x0)的x1 x2=(x)(12) x1211 )2x2xxxx=(x)(2=(x12)2 x11=0,即x1时,函数yx(x0)的最小值为2.

xx当x⑵当该矩形的长为a时,它的周长最小,最小值为4a.

【总结升华】本题属于阅读理解型问题,要好好阅读材料,根据题目的提示一步步往下进行.综合考察

了列表法、图形法和解析法三种函数的表示方法. 类型三、二次函数的概念

5、当m=________时,函数是二次函数?

【思路点拨】关键要考虑两点:一是自变量的最高次数为2,二是最高次项系数不能为0. 【答案】

1 2【解析】

依题意有 解之得, ∴.

故当时,函数是二次函数.

【总结升华】此题考察二次函数的定义. 举一反三:

【变式1】函数y(m3)x|m|13x1是二次函数,则m的值是( ).

A.3 B.-3 C.±2 D.±3 【答案】B.

【变式2】把下列二次函数化成一般形式,并指出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1)yx(x1) (2)y4x12x(1x)

【答案】(1)一般形式:y2x22x1,二次项系数为2,一次项系数为2,常数项为1.

(2)一般形式:y8x212x,二次项系数为-8,一次项系数为-12,常数项为0.

2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