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卷第4期 V01.33 No.4 钦州学院学报 2018年4月 Apr.,2018 JOURNAL OF QINZHOU UNIVERSITY 《全宋文》补遗 郑 斌 (安徽新华学院,安徽合肥230088) [摘要] 明清方志所收两宋文章甚多,其中可补《全宋文》者亦不在少数。以几种浙江方志为例,可补 《全宋文》所失收的喻良能的《旧州治记》、陈炳的《石门山记》、马光祖的《松阳县进士题名记》、刘泾的《石门山 记》、高似孙的《忠节祠记》、倪思的《守险议》、张志行的《重修东阳县治记》、方逢辰的《题文庙记》、杨时的《赠 清溪徐陟文》等9篇。 [关键词] 《全宋文》;补遗;方志 [中图分类号][20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314(2018)04—0033一o6 《全宋文》问世以来,嘉惠学林不知凡几。然 而,由于诸多原因,有不少两宋作家和文章未被收 入其中,虽已有多位学者对之进行了辑补,但仍有 遗珠。笔者在翻阅几种明清浙江方志时,偶见喻 横在一目,下睹干井,提封隆楼杰阁,绿窗朱 牖,掩映于睛霏夕霭之近远,丹青水墨之所不 能画,令人目眩心怿,徘徊而不忍去。由好溪 折而右至浙东道院,帘影无尘,草色映阶,闲 然萧然,不知其公宇也。其西则洄溪、少微二 良能、陈炳、马光祖等宋人文章9篇,皆为《全宋 文》所失收者,故适录于此,并略作考证。 一阁,绵延萦拂,如烟雨画屏,愈看愈奇。沿修 、喻良能的《旧州治记》 廊至夕霏轩,见壁间尽刻名贤法书,如《兰亭 序》《黄庭经》《乐毅论》。熟复细咏,似入太 庙,观彝器令人肃然敛衽。由夕霏至照水堂, 浙东山水甲天下,括苍复甲浙东。州宅 奇秀,又括苍之杰特伟观。由清香桥入贤星 门,上九盘岭,委蛇曲折,凡四百许步至谯门。 双松天矫,状如龙蛇,对时门之左右。又行三 仰眸霄汉,凭虚欲仙。历阶而下百许步至拟 滁亭,规模虽小而意趣绝远。坐胡床,对溪 山,临绝壑,南明诸峰相距无一里。琵琶捍 百步许至仪门,又北行百许步,穿戟朗,行数 十步至设厅。由设厅右行至便厅,太守治事 之所也。由便厅而入柱廊,谓之“凝香”。至 拨,横陈洲渚。渔舟贾楫,出没烟波中,钦乃 之声不绝于耳。虽巧于摹写如柳仪曹、刘宾 客辈,犹不能得其仿佛,况讷于词而拙于笔如 余者乎?姑存梗概以示后之人云。绍兴庚戌 五月既望记。 燕喜堂,幽邃静深,洒洒可爱。由燕喜堂至志 喜堂,遂至月台。台旧名“拜香”,天皇居其 前,石僧出其侧,山之翠微近在杖席下。其东 则凝霜阁,杨公大年之所建也。由凝霜下行 至好溪堂,轩楹开豁,栋宇宏丽。层级三休至 烟雨楼,凭栏四顾,日与天远,如登双溪楼,如 按:此文又见于[雍正]《处州府志》 ]2 。 《全宋文》第241册收喻良能文9篇,本文不在其 中。文末所署“绍兴庚戌”有误。“绍兴”年号自 辛亥迄于壬午,其间未历“庚戌”年。又,杨万里 陟蓬莱阁,气象绝似而爽垲过之。万山峨峨, 有《送喻叔奇工部知处州》《杨万里年谱》系于淳 [收稿日期]2018~03—10 [作者简介]郑斌(1991一),男,安徽池州人,安徽新华学院教师,硕士。 34 钦州学院学报 第33卷 熙十四年(1187)冬 J,是喻良能出知处州当在此 时。且《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载:“(绍熙元年 六月)十三日,诏知温州汤硕、知处州喻良能并别 与闲慢差遣。以言者论……良能年老多病,语言 蹇涩,词诉积压,处事乖方故也。”L4 即绍熙元年 (1190)六月十三日时,喻良能仍在处州知州任 上,而本年之干支恰为“庚戌”。准此,原文“绍 兴”当为“绍熙”之误。 喻良能为南宋初中期的“乌伤四君子”之一, 一生历任广德尉、鄱阳丞、工部郎官、处州知州等 职,与陆游、杨万里、王十朋、周必大等人结下了深 厚友谊。但是,由于史传缺载,《全宋文》小传对 喻良能之生年付之阙如,学界对此亦存有二说:其 一是韩立平《南宋三诗人生年考》中所持的徽宗 宣和二年(1120)说 j,其二是傅璇琮、辛更儒《宋 才子传笺证·喻良能传》中所持的徽宗宣和元年 (1119)说 。 张晓梅已经注意到韩、辛二家的不同结论,并 有所辨析:傅璇琮与韩立平所引证材料相同,只是 二人所计算方法不同,有实岁、虚岁之分。根据古 人算岁数惯例,女子受孕结胎之时,便算作生命之 开始,怀胎十月,婴儿落地就算作一岁。再结合古 人墓志铭习惯算虚岁,所以笔者倾向喻良能生年 为宋徽宗宣和二年庚子(1120) 。 作者虽然拈出了实岁、虚岁之分,但却并无文 献依据,以至于支持了其中的错误结论。其实,喻 良能并非生于宣和二年(1120),而是生于宣和元 年(1119)。其在《高国正约饭素静慈,遂至刘寺, 酌茗于凤凰泉,同游者苏太博、计抚、挥公禅师、请 公道者。苏、计与予同庚》诗中云:“三亥并游真 盛矣,二禅人社亦佳哉。”l8 题中明言“苏、计与予 同庚”,首句又云“三亥并游”,可知良能与苏、计 三人同生于亥年。而在宣和元年与宣和二年中, 前者为己亥年,后者为庚子年,准此,良能生于宣 和元年可为定谳。 陈炳的《石门山记》 大凡有雄伟之趣者,不必其声之旧而后 以为称。苟炳焉有异于吾耳目,则人未之与, 吾弗可以漫视也。石门之为山,其有是与。 盖吾邑绣川,在婺之东北隅,去州治余百里。 州之赤松三洞,其胜异同天下所闻。而至于 绣川,用势以远而不续。故吾邑虽四障以山, 而皆蚴缪涣散、倾顿浑昧,无可以肆观,而人 成不以为有异趣。岁在乙亥,春阳方中,予以 文史之暇将求夫有以抒吾怀者,于是涉东江, 遵乱径,四瞩探搜,而连山中断,有两石隐隐 相负而立者,矗峭扃阖,其峰绝特于群山。予 心异之,遂以其形问途于耕者,得小塍崎岖, 背东江,去约三百步,奄入短崖,松林其中, (左彳右渲)然有水潴焉,曰古塘。而东扶棘 荆,循樵采路以上,路穷而山在焉。两峰并 峙,由右腋陟其顶,乃甚夷坦,可坐十二三人 者。小石磊磊,若器皿,若编钟磬。其大者若 屏榻然,可以环饮其下。森松挺柏,俨俨攒巩 于乱青中。后有泉,如乳脉疏豁,酌其味,滑 且甘。耕者日:“是夏冷彻骨而冬则温。”因 复视四野,峦列无远近,惟所指前带大江,曲 折入双溪以之钱塘。左右山去无穷,而后山 转高,每微风至,酒洞澎湃,大声相荡,草木交 楞,时时有芬郁清气自足底降升。激一啸,百 谷翕答,使人凛然,不觉毛发竦耸,疑非人世。 吁,兹亦可谓雄伟之趣矣。而按之图经,询之 耆老,寂焉莫有道石门山者。何邪?非以其 处之隐而或隐且小,虽言之而人有弗我信,故 与夫矜大而略小,趋显而忽隐,固俗之尝情, 何足以为失得?而盆盎之沈沈可以想沧溟, 坻阜之巍巍可以意泰华。吾于内既有以自 广,则一涓之流,一拳之石,成可以为寄,而况 其又诚不苟然者邪?予故为记,俾乐游者自 予言以始。[ 按:陈炳是南宋中期具有一定名声的诗人和 古文家,被陈亮列为“乌伤四君子”之一。但是, 由于没有墓志传世,著作亦散佚殆尽,其生平及创 作的具体情况已无从确知。据笔者所考,陈炳乾 道二年(1166)进士及第,乾道六年(1170)时尚在 太平县(今属安徽)主簿任上。《全宋文》第258 册据吴师道《敬乡录》收入陈炳文章5篇,本文不 在其中。此文又见于《泉陂陈氏宗谱》,傅健《走 进文博》曾转录,二者文字基本相同,宗谱所录仅 多出“石门山在崇德乡二都古塘里,东则王山,南 则龙门山,西则青岩山,北则鸡呜山,俱连脉相 续”诸句 。。。陈炳传世的几篇散文表现出了对忠 义的褒扬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在叙述中加入了 第4期 郑斌:《全宋文》补遗 35 传说和想象的成分,具有一定的奇异色彩。 三、马光祖的《松阳县进士题名记》 松邑介括苍之南,群山森秀,如列障,如 倚屏,清淑之英,造化磅礴。父子世科,勋著 方面,持橐论思,兄弟蝉联,迭将使指,以儒饬 吏者,皆邑人之杰也。文擅当时,铀书东观, 好古博雅,耆艾不衰,又今之巨擘焉。十数年 来,气数尤盛,春官得隽,举不乏人。淳祜七 年(1247)秋,叶君茂洪由大学擢第归,闾里 荣之。令长会稽高君彭盍朋簪于乡较,举觞 相属,为志其荣而题名之石。适无余刻,乃确邑 坚珉以续前记。谓余尝假守是邦,移书来谂, 俾记其端。予惟士生天地间,任重道远,岂特 荣其矣而已?昆仑滥觞,益溶其源,豫章拱 把,益培其根,淳深蓄茂,日肄以弘,用之则 行,发为事业,使天下诵其人而记其州邑,夫 岂一时荣乎哉?予外氏家古松,故于松士拳 拳焉。山川炳灵,人物秀发,当有名斯世而光 前哲者矣。贤令尹试以予言质之,日然则勒 诸石。[ ]2328—2329 按:马光祖字华父,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 理宗宝庆二年(1226)进士,调新喻县主簿。嘉熙 间曾知处州。度宗咸淳三年(1267),拜参知政 事。五年(1269),迁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 后因受曾渊,以金紫光禄大夫致仕。《宋史》 有传。《全宋文》未收其人。郑利锋《(全宋文)补 遗》曾据《景定建康志》补其文9篇,本文不在其 中-1 。据作者自述,本文当作于淳祜七年。 四、刘泾的《石门山记》 宋景平中,谢灵运守永嘉,蜡屐得石门 洞,作诗,遂为东吴第一胜事。梁邱希范,唐 邱丹、裴士淹皆继作。唐末丧乱,洞废不修。 宋皇秸元年(1049),蜀人李尧俞守郡,初复 古,俄废垂五十年。绍兴三年(1133),蜀人 刘泾守郡,又新。洞去人远,溪山大阴,松竹、 草昧、仙鬼占以为家。恶闻涕唾声,又樵渔私 以生养。有客舟过,欲杖策往,辄相口而速 日:“可去处豹出矣。”寿人杜颍佐郡行县,望 洞天,疾持斧伐蒙密,至泉,四顾太息,写其 状,归以示余曰:“妙物乃如此。”饬僧将其 事。茶烟犬吠,木鱼墓辇,山鬼失气,渔樵动 色。予虽未目击,而梦寐天游,真奇观哉。自 后必有好事君子与洞,为林泉主人,加前一等 矣。因作记以祝仙鬼樵渔日:“勿复期永废, 且可同乐否也。’’[。]∞ 一 。 按:刘泾其人,《全宋文》失收。泾字巨济,简 州阳安(今四川简阳)人。刘孝孙次子。神宗熙 宁六年(1073)进士,任经义所检讨、太学博士,出 知处、虢、真、坊四州。元符末,除职方郎中。卒年 五十八。《宋史》有传。泾受知于王安石,且与苏 轼交,时有赓和。 五、高似孙的《忠节祠记》 节义之被书传者,有风常寒。吁哀哉! 有奇姿伟才,因事口漱,视死如饴。若史所 载,岂不可哀?不如此,无以知天地挺生人物 之英,亦有国者得凭依扶持。似孙守括两载, 雨场有闲于祠,思厥振拔。一日,小孙彭梦神 人日:“我太原孟县义烈祝公也;姜,官师也; 章,少傅也;詹,光禄也,一屋荒寂。西亚角 楼,云马风车,谢守振拔者,鱼鱼阗阗,我甚慕 焉,幸为启太守彭。”晓白其事,乃谒以香,四 公名称,宛与梦合。吁,异矣!既瞻其像,思 其事,如嚼苏郎之雪,如蹈颜公之霜。命之不 融,天之不寂,悠悠莫问,仅以节义见使,得其 时,行其志,大诸事业,则书竹帛,铭鼎彝,岂 外是哉?即上奏,愿赐旌额,辄肖公像,砻斫 而奉之。正月上浣,躬奉郡僚,酒春牲肥,妥 灵以告。窃惟天之为天,日星之为日星,鬼神 之为鬼神,人之为人,同一清明,最灵乎万物。 其生为忠臣,为义士,死亦如之,耿亮湛滢。 又有瑜于日星鬼神,则节义直可以配天之神。 迢迢诸公,皆以骂贼不屈于刀锯之惨,报之者 啬,励之者疏,是盖有国者所当尽其义,为人 臣者不当辞其责。予归矣,稍刊其意,以告后 之乖意于斯者。四公者谁?太原府孟县主簿 祝公明,忠翊郎姜绶,义士章云龙,知雍州詹 友,并宋靖康、建炎间死难忠臣云o[2]2433-2435 按:高似孙字续古,号疏寮,鄞县(今浙江宁 波)人。高文虎之子。[乾隆]《鄞县志·人物》 载:“高闶字抑崇……从子文虎,官至翰林学 士……文虎子似孙,为礼部郎,知处州。”_l 又《南 36 钦州学院学报 第33卷 宋馆阁续录》载:“高似孙。(嘉定)十七年(1224) 九月除(著作佐郎)。宝庆元年(1225)九月知处 州。” 据文中作者自述,此文作于其“守括两 载”之际,当即宝庆三年(1227)左右。《全宋文》 第292册收高似孙文43篇,牛勇军《(全宋文)拾 补9篇》据《赤城集》另辑1篇_1 ,本文皆不在 其中。 六、倪思的《守险议》 害川自唐末五代以来不经兵火,此非天 幸,盖其地险可守者二十。不当孔道,非兵家 必争之地,一也。陂泽弥望,途泥沮洳,舟车 皆阻,二也。环城无驻足之地,难下寨,难施 饱架,难用绰路马,难推鹅车、洞子、云梯之 属,三也。城外居民屋宇不过数十家,临时折 毁容易,四也。地薄,数尺即水,不可穿穴地 道,五也。塘路多有水港间断,六也。陆行不 可并马,七也。城上非沙,难颓,八也。舟楫 轻捷,人人能没水,九也。油泥可用浇泼,塘 路及近城去处,去一二尺干土,以油泥实之, 油泥厚尺许,非一两月不千实,马与人践踏, 无不蹶陷,十也。钉桩尤牙相错,多下暗桩, 舟载稍重则为暗桩所碍,舟稍大则不桩能入, 进退不可,十一也。茭葑堆积以覆陷阱,诱之 陷没,放水浸田,使不可行,十二也。城中多 大家,有资力可召募群不逞,群不逞为官收 拾,既可免窃发,又多矫勇可用,十三也。去 山远,无以高临下之势,十四也。水流不湍 峻,不可引以灌城,十五也。虏奇正兵不敢 来,不过偏帅到此,已是冬末春初,不能久留, 十六也。西溪注灌,无渴乏之患,十七也。家 家近水,火攻易救,十八也。西、南、北水面 阔,虽闭门久,气不蒋壅,不至生病,十九也。 有鱼虾、螺蚬、菰茭、凫茈、藕根可以助食,二 十也。大此守城,先须远守城外险处。南门 陆路当守何山岭,水路当守衡山。东门当守 旧馆口山,水路当守河口昆山清塘门。西门 当守法华仁王,山路、水路当守永寿。北门水 路当守大钱等处。险不能拒,然后退而守城, 尽拆桥梁,辇去石。若不辇去,敌作胞用。环 城港汊皆施桩,陆路当掘坑,用油泥茭葑,暗 施铁蒺藜、苦竹,使之川陆无路,舟马皆不 可近城。先之以守远险,次之以守近险,然后 守城,是三重城也。又守处在远,城中少惊 恐,人心自安。敌至,则又当挠之,或劫其火 头辎重,或夜劫其寨,虏睡重,易劫。或放火, 或决水,或出奇兵于其后,及其左右近城村 落,隔水抄掠亦难,不过一月,乏食遁矣,然后 尾而袭之。尝远而勿迫,自然陷溺,如此非惟 可保性命,亦可立峻功矣。然必人心一,部分 定以四隅,分四部,部各若干人。以若干人在 中,为救应号令,明斥堠,远赏罚,信权出于 一,勿有二三,禁虚惊,禁妄言,禁喧笑,主谋 者不怯畏,处之恬然,虽城破,犹可巷战死斗 也。若其积粮积薪及守城器具,自有尝法,不 必详述。至于临时机变,随机而应,叉难预 言。或日譬川久有富庶之名,虏盗所垂涎,决 不可守。是在我因而用之耳。吾能以富盛之 资募强壮,酸赏以待功,能则富盛反为我利 耳。同舟而遇风涛,胡越可使为左右手,况各 有性命利害?使智者出谋,富者出财,勇者出 力,何事不济?曩时京城破,金银财物为虏根 刷无遗,铢两皆不可藏为私有。使城未破时, 有能纠率金银,募士力战,虏岂能破城哉?覆 辙在前,可为永鉴。此在识时势轻重者观之, 利害晓然。若乃只为一身计,或入太湖,或藏 山间,或往村口,则一强有力者能劫纵窜,伏 草莽,终亦饿死。是虏未至,先为贼困矣。往 他州远处,路多盗贼,决不能达,若近处,复有 险如雩川者乎?一身幸脱,其如老稚妇女何? 家破身存,何以生为?此大谬也。独有囊土 一事难御。敌若以布袋万个盛土,径来城下 堆积,立可与城齐,须尝深察。敌必以船载 米,须多方以覆其船,使不得近城更讲。究近 城堆积时,何门可毁,当问智者。 按:倪思(1147—1220),字正甫,湖州归安(今 浙江湖州)人。乾道二年(1166)进士,仕至礼部 尚书。《宋史》有传。《全宋文》282册收其文55 篇,本文不在其中。倪思今存《精养兵》《救荒政》 《抑奔竞》等对策3篇,本文亦应为对策之文,皆 不知作于何年。 -Iz、张志行的《重修东阳县治记》 东阳土绵民稠,倍蓰旁县,领铜章者以素 第4期 郑斌:《全宋文》补遗 37 号难治,多惮其来。宋宣和三年(1121)辛丑 春,魔寇作孽,焚劫殆尽。大兵收复之余,赤 子誉罄想望,劳来安集,不啻饥渴。越帅述古 大学刘公实专安抚,谓此邦凋瘵,难轻其人, 以剡水求公。大夫里居,尝奋忠董众,口贼锋 捍难,功振一时。又其才长于治剧,愿举以累 之,遂以其事闻,天子可其请,特起公于苦坏 中。公下车,且欲与民休息,政先宽简,悉屏 苛细,其间尚以寇盗仇隙,更相吞噬,讼牒纷 午。公上体圣诏,一切不问。未浃旬,小大感 悟,无复以前事言者,由是境内帖服。然犹不 敢以苟安自宁,坐堂孜孜,自朝达夕,罔有倦 色。人疑其久而必渝,及星律俯周,终始一 操,颓纲弊源,种种修举。父老相与言日: “四郊奠枕。再观太平,诚邑大夫承宣之力 也。奈何听讼之居,反不及细民之舍,旧宇遗 基,但见草蔓瓦砾而已。吾属不为协力以新 之,岂上下施报之义乎?”遂造庭建白。公重 其财力,久而乃从。既而鸠金运材,角力献 功,经始于壬寅冬之农隙,越明年初春成。观 夫呜弦之堂,耽耽乎其雄也;燕休之室,潭潭 乎其深也;廊庑对峙,翼如也。门屏俨设,廓 如也。舍胥徒则有房,鞠罪戾则有狱。或严 其帑以储公财,或疏其牖以府簿书。左右前 后,金碧照耀。于翠岘画溪之间,四方经从, 为之改观。是岂知公不动声色而百年-e..N成 于须臾,信知德之感人也,其至如此。及乎涓 日入居,僚友相与,置酒合乐,欢然致庆。邑 民之秀者,皆托于声诗,以称颂希阔,其辞不 诬不艳,举足以载金石而被弦歌,播于方来美 谈,非盛事欤?噫!邑,旧邑也;民,旧民也。 昔以难称,今则善国也;昔以顽名,今则美俗 也。何哉?规矩一也而娄为工,六律一也而 旷为聪。公不以为己能而托之,民且将列其 姓名而寄之石刻,使异时令尹有以旌别之,不 唯及其身,且及其子孙焉。观公性尚质直,不 以趋进介意,淹回州县,亦无愠色,则其所以 得民者,亦非枉道也。一日俾予口其岁月,予 以谓士之立论。唯不欺然后可传无穷。今一 可书者,令之贤也;二可书者,民之义也,故为 秉笔而不辞。宣和五年(1123)三月。¨ 按:张志行,字公泽,婺州东阳(今属浙江) 人。应廷育《金华先民传》载:“张志行字公泽,东 阳人。砺学砥行,乡间推仰。以禄不逮亲,遂不事 科举,州郡屡辟不应。绍兴二年(1132),浙东宣 谕使表闻,赐号冲虚处士。” ’ 《全宋文》第138册 仅收其《楱真昊天殿记》1篇。此文又见于[康 熙]《金华府志》¨ ,文末所署当即其文所作 之时。 八、方逢辰的《题文庙记》 衢之有学,自宋景祜始,岁丙子(1276) 火。前教授新安吴君安朝以丁丑(1277)冬 至,招诸生草创祠宇,在故文庙北,权奉先圣, 惟日燕居。厥后,诸生即故址草建礼殿三间。 今教授上饶徐君梦龙以癸未(1283)秋来莅 学事,明年甲申(1283)乃兴作振,刷而一新 之,肖先师及十哲像。以庙貌未严,前为轩庭 四楹,相祀者始有其位,及为大门八楹。又明 年,作两庑,东西各十楹,以绘从祀诸贤。外 为棂星门,即燕屋为讲堂,堂之东西挟以斋舍 各三楹,周为垣墉,逮丁亥(1287)落成。_l 按:方逢辰(1221—1291),字君锡,严州淳安 (今属浙江)人。理宗淳{;占十年(1450)进士,后仕 至吏部侍郎。[嘉靖]《淳安县志》载:“方逢辰字 君锡,住蛟峰,因以为号……淳韦占十年进士第 一…·累官兵部侍郎、国史修撰兼侍读,除吏、礼 部尚书,俱不拜……逢辰在当时,昌明正学,作新 士习,盖欲以继往开来为己任也……” 其人虽 曾人元,但《全宋文》第353册已收录其文6卷,本 文不在其中,而《全元文》亦未收录此文,故补于 此。据作者所述,此文当作于入元之后,而其中仅 以甲子纪年,殆与靖节同也。 九、杨时的《赠清溪徐陟文》 不安于小成,然后足以成大器;不诱于小 利,然后足以立远功。怡怡然自喜,奕奕然自 炫者,竖子之雄,非豪杰之士也。天之所赋于 我者,若是其大也,吾充之尽其道,则可以运 阴阳而顺四时。辅天地而遂万物。穷可希孔 孟,达可以侔伊周。彼或负一才,挟一艺,安 之而自足者,自贱者也。吾之所有者,不以禄 位而加,不以邱园而损者,养之得其意,可以 与日月同其时,河海同其容。施之泽,四表敛 38 钦州学院学报 第33卷 之,善一身,彼或不知自重而为外物之所移夺 者,自轻者也。豪杰之士则不然。举世推其 贤而不以为德,众人被其惠而不以为功,予之 以卿相之位而不以为荣,布衣蔬水,处之陋巷 而乐之不厌。非薄乎当世之事而好恶异于人 也,其所志者远,故常若不至。内有足乐,故 在外者不足以汨之。世之急于求名者,实不 足恃也,切于趋利者义不明而所见者狭故也。 夫操不足,}寺之实而邀过情之名,秉不理之义 而窃苟且之利,内望于成己,外望于立功,皆 难矣乎。予求士于今世,病乎此也久矣。思 得古之豪杰而友之而未之见,然见可语者,则 以吾心告之。闻吾言而笑者有之,毁余以为 迂者有之,求其与余合者亦未之见。予未尝 不叹,以为豪杰之士难乎,其人而有志者亦少 也。今年来京师,始获睦郡清溪徐彦升,善为 文章,放词驰骋,然察其志,殊不以此为足。 每慷然论事,杂以谐笑,若能轻外物者。而喜 谈古今豪杰士以自况,予每为之抚掌,嗟乎斯 民之困极矣,困极必通,上之人求其人用之而 未之遏。吾与彦升岂虚谈哉?不安于小成, 不诱于近利,而就乎远者大者,吾与彦升志 也。苟怡怡然自喜,奕奕然自炫者,则夫人皆 是矣。呜呼,其尚以为戒哉。 I_ 按:杨时(1053—1135),字中立,学者称龟山 先生,南剑州将乐(今属福建)人。《宋史》有传。 《全宋文》第124、125册收录其文28卷,本文不在 其中。题中所言徐陟,字彦升,淳安(今属浙江) 人,宋钦宗时在世。[光绪]《淳安县志·人物 志·儒林(宋)》云:“徐陟,字彦升。宋钦宗时人 太学,大司成杨龟山奇其才。叩阍击权臣,归隐锦 溪,注五经。子孝纪、孝友、孝恭、侄孝宁杜门读 书,五经皆精究,而孝恭尤深于《易经》,人号‘五 经徐氏’。隆兴、淳熙间,兄弟连登进士第。孝恭 主德化县簿,政教兼善,士多从之。” 参考文献 [1]熊子臣.括苍汇纪[M]∥四库存目丛书·史部:第193册.济 南:齐鲁书社,1996:473-474. [2]曹抡彬等.雍正处州府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 司,1983. [3]于北山著,于蕴生整理.杨万里年谱[M].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2006:326. [4]徐松辑,刘琳等点校.宋会要辑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2014:5001. [5]韩立平.南宋三诗人生年考[J].文学遗产,2009(5):43. [6]傅璇琮,辛更儒.宋才子传笺证·南宋前期卷[M].沈阳:辽 海出版社,2011:315. [7]张晓梅.喻良能诗歌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论文, 2016:5. [8]喻良能.香山集[M]∥宋集珍本丛刊:第56册.北京:线装书 局,2004:183. [9]王廷曾.康熙义乌县志[M]∥复旦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 刊:第l7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425-428. [10]傅健.走近文博[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8:126. [11]郑利锋.《全宋文》补遗[J].中州学刊,2015(4):135-143. [12]钱维乔等.乾隆鄞县志[M]∥续修四库全书:第706册.上 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61. [13]陈骥撰,张福祥点校.南宋馆阁续录[M].北京:中华书局, 1998:317. [14]牛勇军.《全宋文》拾补9篇[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5 (3):38—42. [15]刘沂春.崇祯乌程县志【M]//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 第26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401-403. [16]王懋德.万历金华府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1983:1856—1859. [17]应廷育.金华先民传[M]∥四库存目丛书·史部:第91册. 济南:齐鲁书社,1996:719. [18]张荩.康熙金华府志[M]∥浙江府县志辑:第49册,上海: 上海书店,1993:390. [19]林应翔.天启衢州府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1983:1659—1660. [2O]姚鸣鸾等.嘉靖淳安县志·人物[M]∥天一阁藏明代方志 选刊:第20册.北京:中华书局,1965:5—7. [21]吴士进.光绪严州府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1983:699—700. [22]李斯.光绪淳安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1975:878. [责任编辑柴晋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