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0-2021初一数学上期中试卷带答案 (7)

2020-2021初一数学上期中试卷带答案 (7)

来源:华佗小知识
2020-2021初一数学上期中试卷带答案 (7)

一、选择题

125+252=( ) 1.计算:1252-50×A.100 A.16 A.9.07104 4.方程A.C.

B.150 B.0

B.9.07105

C.10000 C.576 C.90.7106

D.22500 D.﹣1 D.90.7107

2.绝对值不大于4的整数的积是( ) 3.用科学记数方法表示0.0000907,得( )

去分母,得( )

B.D.

5.00004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5位得到4.3, 10﹣5, 所以0.00004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4.3×故选A. 【点睛】

10n的形式,其中1≤|a|<10,本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6.计算3x2﹣x2的结果是( ) A.2 B.2x2 C.2x D.4x2 7.2019的倒数的相反数是( ) A.-2019

B.1 2019C.

1 2019D.2019

8.如图,从左面看该几何体得到的形状是( )

A. B. C. D.

9.点M、N都在线段AB上, 且M分AB为2:3两部分, N分AB为3:4两部分, 若MN=2cm, 则AB的长为( ) A.60cm A.6

B.70cm B.8

C.75cm C.-6

D.80cm D.4

10.若关于x的方程3x+2a=12和方程2x-4=12的解相同,则a的值为( )

11.图1和图2中所有的正方形都全等,将图1的正方形放在图2中的①②③④某一位置,所组成的图形不能围成正方体的位置是( )

A.① A.6

B.② B.﹣6

C.③ C.9

D.④ D.﹣9

12.已知|m+3|与(n﹣2)2互为相反数,那么mn等于( )

二、填空题

13.如图,下列各图形中的三个数之间均具有相同的规律,依此规律,那么第4个图形中的x=_____,一般地,用含有m,n的代数式表示y,即y=_____.

14.两根木条,一根长60cm,另一根长80cm,将它们的一端重合,放在同一直线上,此时两根木条的中点间的距离是 cm.

15.若∠1与∠2互补,∠3与30°互余,∠2+∠3=210°,则∠1=________度. 16.观察下列算式:212,224,238,2416,2532,26,

27128,28256L则22019的个位数字是________.

17.我国古代《易经》一书中记载,远古时期,人们通过在绳子上打结来记录数量,即“结绳记数”.如图,一位妇女在从右到左依次排列的绳子上打结,满六进一,用来记录采集到的野果数量,由图可知,她一共采集到的野果数量为_____个.

18.观察以下一列数:3,

57911,,,,…则第20个数是_____. 49162519.用黑白两色的正方形纸片,按黑色纸片数逐渐加1的规律拼成一列图案:则第n个图案中有白色纸片________张.

20.一只蚂蚁从数轴上一点 A出发,爬了7 个单位长度到了+1,则点 A 所表示的数是_____

三、解答题

21.小明早晨跑步,他从自己家出发,向东跑了2km到达小彬家,继续向东跑了1.5km到达小红家,然后又向西跑了4.5km到达学校,最后又向东跑回到自己家.

(1)以小明家为原点,向东为正方向,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km,在图中的数轴上,分别用点A表示出小彬家,用点B表示出小红家,用点C表示出学校的位置;

(2)求小彬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

(3)如果小明跑步的速度是250米/分钟,那么小明跑步一共用了多长时间? 22.在数轴上有点A,B,C,它们表示的数分别为a,b,c,且满足:

a42b9c80;A,B,C三点同时出发沿数轴向右运动,它们的速度分

别为:VA1(单位/秒),VB2(单位/秒),VC3(单位/秒). (1)求a,b,c的值;

(2)运动时间t等于多少时,B点与A点、C点的距离相等?

3×23.“*”是新规定的这样一种运算法则:a*b=a2+2ab.比如3*(﹣2)=32+2×(﹣2)=﹣3

(1)试求2*(﹣1)的值; (2)若2*x=2,求x的值;

(3)若(﹣2)*(1*x)=x+9,求x的值.

24.当多项式5x2m1x42nx1不含二次项和一次项时.

22(1)求m,n的值;

(2)求代数式2m13n12n2m22的值.

超过280度的部分 0.9元/度 25.某市电力公司对全市用户采用分段计费的方式计算电费,收费标准如下表所示: 月用电量 收费标准 不超过180度的部分 0.5元/度 超过180度但不超过280度的部分 0.6元/度 若某用户7月份的电费是139.2元,则该用户7月份用电为多少度?

【参】***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25×125+252=(125-25)2=1002=10000. 试题分析:原式=1252﹣2×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熟记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先找出绝对值不大于4的整数,再求它们的乘积. 【详解】

解:绝对值不大于4的整数有,0、1、2、3、4、﹣1、﹣2、﹣3、﹣4,所以它们的乘积为0. 故选B. 【点睛】

绝对值的不大于4的整数,除正数外,还有负数.掌握0与任何数相乘的积都是0.

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根据科学记数法的表示—较小的数为a10n,可知a=9.07,n=-5,即可求解. 故选B 【点睛】

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本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

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解一元一次方程中去分母的步骤:先确定几个分母的最简公分母,然后将方程两边同时乘以这个最简公分母约去分母即可. 【详解】

解:因为最简公分母是6, 所以将方程两边同时乘以6可得: 约去分母可得: 故选B.

,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一次方程中去分母的步骤,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去分母的步骤.

5.无 6.B

解析:B

【解析】【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 【详解】3x2﹣x2 =(3-1)x2 =2x2,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合并同类项,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

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先求2019的倒数,再求倒数的相反数即可. 【详解】 2019的倒数是

1, 201911的相反数为, 20192019所以2019的倒数的相反数是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倒数和相反数,熟练掌握倒数和相反数的求法是解题的关键.

1, 20198.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该几何体的左视图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该几何体的左视图如下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几何体的三视图,掌握三视图的性质以及画法是解题的关键.

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M分AB为2:3两部分,则AM为为

2AB,N分AB为3:4两部分,则AN53AB,MN=2cm,故MN=AN-AM,从而求得AB的值. 7【详解】

如图所示,假设AB=a, 则AM=

23a,AN=a, 57

∵MN=

32a-a=2, 75∴a=70. 故选B. 【点睛】

在未画图类问题中,正确画图很重要.所以能画图的一定要画图这样才直观形象,便于思维.

10.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分别解出两方程的解,两解相等,就得到关于a的方程,从而可以求出a的值. 【详解】

122a, 3解第二个方程得:x=8,

解第一个方程得:x=

122a=8, 3解得:a=-6. 故选C. 【点睛】

考查了同解方程,利用同解方程得出关于a的方程是解题关键.

1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由平面图形的折叠及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 【详解】

将图1的正方形放在图2中的①的位置出现重叠的面,所以不能围成正方体,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展开图折叠成几何体,解题时勿忘记四棱柱的特征及正方体展开图的各种情形.注意:只要有“田”字格的展开图都不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

1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等于0列出方程,再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方程求出m、n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

∵|m+3|与(n﹣2)2互为相反数, ∴|m+3|+(n﹣2)2=0, ∴m+3=0,n﹣2=0, 解得m=﹣3,n=2, 所以,mn=(﹣3)2=9.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

二、填空题

13.m(n+1)【解析】【分析】【详解】解:观察可得3=1×(2+1)15=3×(4+1)35=5×(6+1)所以x=7×(8+1)=63y=m(n+1)故答案为:63;y=m(n+1)【点睛】本题考查

解析:m(n+1)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观察可得,3=1×(2+1),15=3×(4+1),35=5×(6+1),所以x=7×(8+1)=63,y=m(n+1).

故答案为:63;y=m(n+1). 【点睛】

本题考查规律探究题.

14.70或10【解析】试题分析:设AB=60cmBC=80cmAB中点为点MBC中点为点

N两线段重合的端点为点B分两种情况讨论:①点A点C在点B两侧时此时MN=BM+BN;②点A点C在点B同侧时此时MN

解析:70或10. 【解析】

试题分析:设AB=60cm,BC=80cm,AB中点为点M,BC中点为点N,两线段重合的端点为点B.分两种情况讨论:①点A、点C在点B两侧时,此时MN=BM+BN;②点A、点C在点B同侧时,此时MN=BN-BM.

解:设AB=60cm,BC=80cm,AB中点为点M,BC中点为点N,两线段重合的端点为点B. ①点A、点C在点B两侧时,如图:

11AB=30cm,BN=BC=40cm, 22则MN=BM+BN=30+40=70cm.

②点A、点C在点B同侧时,如图:

则BM=

11AB=30cm,BN=BC=40cm, 22则MN=BN-BM=40-30=10cm.

则BM=

故答案为70cm或10cm.

15.30【解析】【分析】根据和为90度的两个角互为余角和为180度的两个角互为补角列出算式计算即可【详解】解:∵∠3与30°互余∴∠3=90°-30°=60°∵∠2+∠3=210°∴∠2=150°∵∠1

解析:30 【解析】 【分析】

根据和为90度的两个角互为余角,和为180度的两个角互为补角列出算式,计算即可. 【详解】

解:∵∠3与30°互余, -30°=60°∴∠3=90°, ∵∠2+∠3=210°, ∴∠2=150°, ∵∠1与∠2互补, ∴∠1+∠2=180°, ∴∠1=30°. 故答案为30. 【点睛】

本题考查的余角和补角的概念,掌握和为90度的两个角互为余角,和为180度的两个角互

为补角是解题的关键.

16.【解析】【分析】通过观察发现:2n的个位数字是2486四个一循环所以根据2019÷4=504…3得出22019的个位数字与23的个位数字相同为8【详解】2n的个位数字是2486四个一循环所以2019 解析:8

【解析】 【分析】

通过观察发现:2n的个位数字是2,4,8,6四个一循环,所以根据2019÷4=504…3,得出22019的个位数字与23的个位数字相同为8. 【详解】

2n的个位数字是2,4,8,6四个一循环, 所以2019÷4=504…3, 则2201的末位数字是8.

故答案是:8. 【点睛】

考查学生分析数据,总结、归纳数据规律的能力,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解题技巧.解题关键是知道个位数字为2,4,8,6顺次循环.

17.1838【解析】分析:类比于现在我们的十进制满十进一可以表示满六进一的数为:万位上的数×+千位上的数×63+百位上的数×62+十位上的数×6+个位上的数即1×+2×63+3×62+0×6+2

解析:1838 【解析】

+分析:类比于现在我们的十进制“满十进一”,可以表示满六进一的数为:万位上的数×63+百位上的数×62+十位上的数×6+个位上的数,即千位上的数×

1×+2×63+3×62+0×6+2=1838.

6+3×6×6+2×6×6×6+1×6×6×6×6=1838, 详解:2+0×故答案为:1838.

点睛:本题是以古代“结绳计数”为背景,按满六进一计数,运用了类比的方法,根据图中的数学列式计算;本题题型新颖,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了古代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也考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18.【解析】【分析】观察已知数列得到一般性规律写出第20个数即可【详解】解:观察数列得:第n个数为则第20个数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弄清题中的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1 400【解析】 【分析】

解析:

观察已知数列得到一般性规律,写出第20个数即可.

【详解】

解:观察数列得:第n个数为故答案为【点睛】

本题考查了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弄清题中的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n14120,则第个数是. 2n40041. 40019.3n+1【解析】【分析】试题分析:观察图形发现:白色纸片在4的基础上依次多3个;根据其中的规律用字母表示即可【详解】解:第1个图案中有白色纸片3×1+1=4张第2个图案中有白色纸片3×2+1=7张第 解析:3n+1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观察图形,发现:白色纸片在4的基础上,依次多3个;根据其中的规律,用字母表示即可. 【详解】

1+1=4张 解:第1个图案中有白色纸片3×2+1=7张, 第2个图案中有白色纸片3×

3+1=10张, 第3图案中有白色纸片3×…

第n个图案中有白色纸片=3n+1张. 故答案为3n+1.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形的变化类的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此题的关键是注意发现前后图形中的数量之间的关系.

20.﹣6或8【解析】试题解析:当往右移动时此时点A表示的点为﹣6当往左移动时此时点A表示的点为8

解析:﹣6 或 8

【解析】试题解析:当往右移动时,此时点A 表示的点为﹣6,当往左移动时,此时点A 表示的点为8.

三、解答题

21.(1)画图见解析;(2)小彬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是3km;(3)小明跑步共用了36分钟.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题意画出即可; (2)计算 2﹣(﹣1)即可求出答案;

(3)求出每个数的绝对值,相加可求小明一共跑了的路程,再根据时间=÷速 度即可求出答案.

试题解析:(1)如图所示:

(2)小彬家与学校的距离是:2﹣(﹣1)=3(km). 故小彬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是 3km;

2=9(km), 小明跑步一共用的时间是:9000÷250=36(3)小明一共跑了(2+1.5+1)×(分钟).

答:小明跑步一共用了 36 分钟长时间. 22.(1)a=4,b=9,c=﹣8;(2)t6. 【解析】 【分析】

(1)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可得关于a、b、c的方程,解方程即得答案;

(2)先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的表示方法得出B点与A点、C点的距离,进而可得关于t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

解:(1)根据题意,得:a-4=0,b-9=0,c+8=0,解得a=4,b=9,c=﹣8; (2)运动t秒时,A、B、C三点运动的路程分别为:t、2t、3t, 此时,B点与A点的距离为:2tt94t5,

B点与C点的距离为:2t3t9817t,

由题意,得:t517t,

所以t517t,解得:t6;或t517t,此时t的值不存在. 所以当t6时,B点与A点、C点的距离相等.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和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属于常考题型,正确理解题意、准确用含t的关系式表示B点与A点、C点的距离是解题的关键. 23.(1)0;(2):x=﹣【解析】

根据规定的运算法则,将规定的运算法则代入,然后对等式进行整理从而求得未知数的值即可.

解:(1)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得:原式=4﹣4=0; (2)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化简得:4+4x=2, 解得:x=﹣;

(3)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化简得:(﹣2)*(1+2x)=4﹣4(1+2x)=x+9, 去括号得:4﹣4﹣8x=x+9,

1;(3)x=﹣1. 2解得:x=﹣1.

24.(1)m3,n2;(2)38 【解析】 【分析】

(1)根据多项式的二次项和一次项的定义来判定即可;

(2)先化简所求的代数式,再把(1)中求出的值代入化简后的代数式求值即可. 【详解】

解:(1)∵多项式5x2m1x42nx1不含二次项和一次项,

225x22m1x242nx1=62mx242nx1

∴2m60,42n0 ∴m3,n2

(2)2m13n12n2m22

2m213n12n2m24mn当m3,n2时, 原式=4322=38 【点睛】

2

本题考查了多项式的定义和多项式的项,以及多项式的加法,根据多项式的项确定m,n的值是解题的关键. 25.262度 【解析】 【分析】

先判断出是否超过120度,然后列方程计算即可. 【详解】

0.5=90,(280﹣180)×0.6=60,90+60=150,而150>139.2, 解:因为180×

所以7月份用电是“超过180度但不超过280度”. 故设7月份用电x度,

0.5+(x﹣180)×0.6=139.2 由题意,得180×解得x=262

答:该用户7月份用电为262度.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仔细审题,根据等量关系得出方程,难度一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