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九华山的诗句
唐天宝八载(749)冬,李白第一次到秋浦,与前来迎接他的诗友韦权舆一起到石门桃花坞高霁隐居处,邀其一道,同上九子山。这也是李白\"第一次上九华山\"的历史记录。三人作《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并序》 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 (李 白) 层标遏迟日,半壁明朝霞。 (高 霁) 积雪曜陰壑,飞流贲欠陽崖。 (韦权舆) 青莹玉树色,缥缈羽人家。 (李 白)
李白于翌年春上,曾作脍炙人口的《望九华赠青陽韦仲堪》的著名诗篇。诗曰: 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 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 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 七律·二上九华山
九子莲花散彩芳,众生普度德无量。 肉身金塔功行满,亭榭楼台御笔香。(1) 佛国空闻存色相,天街何处绽春光?(2) 谪仙翰墨评章后,博得千秋美誉扬。
1、地藏王金乔觉墓地肉身宝殿,在九华街西侧的神光岭之巅。它是在金地藏墓地上构筑的一座塔形庙宇,始建于唐代。殿内一巨型木质涂金塔罩立在金地藏的墓穴上,木塔四周神龛如蜂房,每龛内部安放着金地藏佛像,小不及寸,大过丈余。清康熙御书“九华圣境”楷书。每字长58厘米,宽40厘米。幅面长192。5厘米,宽95厘米,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南巡,三月回銮江宁府时,为九华山佛寺书写并派专人送达。现藏九华山历史文物馆。 2、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指九华山上的三街六市。 七律·九华山
九朵芙蓉并蒂开,千峰秀色入帘来。随身白犬僧家养,遍野黄精佛国栽。 寺外楹联清地狱,云中人语达天台。虽为俗客非空色,我欲参禅消祸灾。 游九华山
余久有登九华山之意,但未能成行。儿、媳出国前邀我同往,以了夙愿。
拔山涉水到仙家,携子扶儿上九华。 顶礼仰瞻抒善愿,诚心晋谒聚金沙。 茫茫云海藏灵气,阵阵和风绿嫩芽。 佛国果真留净土,红尘依旧话桑麻。 七绝·又登九华山(二首)
一、法事 连夜驱车身未闲,凌晨法事立僧班。 木鱼声领经声起,最是于心入静坛。
二、斋饭 又与高僧同进餐,席间得句胜珍丹。 平时入腹多激素,信否山蔬最养颜? 五律·雨中登九华山
闻说九华好,清明悟释迦。 同行风雨急,相伴友朋哗。 林静渺香火,山空隔白纱。 不辞长路苦,倾爱为烟霞。 七绝·春游九华山(四首) 一、登山途中
玉兰带笑迎香客, 远眺峰巅雪色残。 应是春光先照我, 清
2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凉界里好参禅。 二、登拜经台
踏冰稳步拜经台, 人到峰前好放怀。 高处清寒浑不觉, 住持一语智河开。
三、地藏王月身(肉身)殿
一掷袈裟开九华,(有典,地藏王当年抛袈裟,形成九朵莲花) 声自此荡尘沙。 素心终可修成果, 香客芸芸为取啥? 四、拜财神
返前未忘财神殿, 一片虔诚在此关。 许愿唯求时日好, 然哪有上香钱?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钟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