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财务风险防范控制论文

财务风险防范控制论文

来源:华佗小知识


浅谈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摘 要】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管理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财务风险是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的实际收益与预计收益发生背离,从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更是企业经营中所不可避免的问题,财务风险决定企业的成败,而且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也越来越复杂和多变。 【关键词】财务风险;风险防范;风险控制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和特点 (一)财务风险的基准定位

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中客观存在的因素,它产生于企业财务活动本身的多元性、财务环境的复杂性和人们认识的局限性。 (二)财务风险的特点

从企业管理者和所有者的角度看,财务风险特点是指在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影响因素,导致财务状况的不确定,从而使企业发生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的基础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客观性和现实性 2.全面性和系统性 3.可变性和不确定性 4.可控性和动态性 5.依存性和促进性 6.收益性或丧失性

二、财务风险的形成因素分析

随着市场竞争形势的严峻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企业所面临的理财环境显得更为复杂与重要,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在企业稳健经营和发展中的深刻内涵。宏观环境的复杂多变为财务风险显现了诱因 ,理念上还存在一定偏差,意识形态相对受限为财务风险埋下了祸根,行业内的无序化竞争为财务风险呈现了隐患,财务决策缺乏科学依据,为财务风险提供了可能,财务控制薄弱,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为财务风险滋生了土壤,财务杠杆的负效应为财务风险种下了恶果。 三、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不同的财务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因而,如何防范或化解企业的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对策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

(一)强化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形成内部管理规范化 1.强化培训,提高风险认识和防范应对能力

对财务人员进行相关法律知识培训,让他们了解并熟悉国家制定的各项财务法规、方针、,增强法律意识,提高防范财务风险的应对能力。

2.将风险防范意识贯穿于财务日常工作中

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财务人员要打破传统的风险与我无关的思想,树立全面整体的风险观,在工作中处

处时时评估和发现风险。 3.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

对财务部门而言,防范财务风险对财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人员专业素质除具备财务信息的收集、过滤和分析的能力外,还应具有对财务风险的敏感的、准确的职业判断能力,能在自己职业范围内准确发现和估计潜在的财务风险。 (二)完善行业规章,正确处理好经营与管理的关系 风险防范是建立在企业内部控制组织基础之上,是牵制、制约各项经济业务的规章制度的程序之保障。因此在协调处理企业内部的各层级工作关系时,必须注意处理好内部风险控制与外部风险控制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业务发展与风险防范控制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单位风险控制体系建设与单位法人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单位风险控制体系的设计与过程控制之间的关系。

(三)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要加强财务监督,通过有效的财务信息管理技术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准确性。所以我们要以科学、严谨的项目决策方法,对投资贷款的投放保持谨慎,实施客户区域细分,提高行业研究与宏观经济周期判断的精确度与实践性,理性决策贷款的额度。

(四)建立财务风险的全程控制机制,构筑防范财务风险的屏障

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要构建起完善的财务风险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机制,降低财务风险。 1.事前控制

事前控制。即在对某一方案进行决策之前,既需考虑获得的收益,又要兼顾风险。通过对财务风险的存在及其原因的客观分析,制定出留有余地的管理措施,以便保证意外风险发生时能有效地应对。

2.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即对财务营运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控制。通过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利用各种凭证、票据来防范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风险发生,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法,直接观察、计算、监督财务风险状况,及时调整财务活动,控制偏差并制定出新措施。 3.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首先,企业应及时总结风险管理的经验,以财务风险分析资料作为评价、指导未来的财务管理行为的依据,制定今后风险管理的方向和措施。其次,对于已发生的风险,要建立风险档案,总结风险管理的经验教训,避免同类风险继续发生。 (五)运用多种财务策略,尽可能减少风险损失

在对风险的预测和分析的基础上,坚持尽可能减少和降低风险费用损失的原则,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风险回避策略、风险转移策略、风险分散策略等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风险规避

企业在选择理财方案时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规避财务风险的目的。 2.风险分散

企业可以通过相互之间联营、多种经营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使不同项目、不同商品的旺季和淡季,利高和利低在时间或数量上相互补充或抵销,以弥补某一方面损失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3.风险转移

企业可以采取某种方式将风险损失转移给有关方面承担。采用风险转移的方式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4.风险自留

有些风险由于可能带来的损失规模较小,对企业影响不大。因此,企业可以采取直接承担风险即风险自留的办法加以处理。而处理那些损失较大、无法直接摊入成本的风险则可以通过自保风险办法来解决。 四、结论

财务风险是企业日常管理工作各个环节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一方面和某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因此,建立预警机制、采取风险策略、提升管理水平,在完善各项资产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风险损失责任追究制度,加

强管理职责的考核评价,不断强化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及时堵塞管理漏洞,不断改善和提高管理水平,是防范财务风险的必备保障。 参考文献:

[1]杜安国.企业财务管理案件分析[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9.

[2]吴昌秀.企业全面预算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曹龙骐.金融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陈永生.证券投资原理[m].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6]耿建新,戴德明.高级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7]徐微.企业财务预测手册 [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9. [8]孙慧.项目成本管理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9]于希文.银行会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 [10]王立国,吴春雅.项目管理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