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2017上半年《机械设计基础》作业2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平面机构中,每增加一个低副将引入( )
A.0个约束 C.2个约束
B.1个约束 D.3个约束
2. 在凸轮机构的从动件选用等速运动规律时,其从动件的运动( )
A.将产生刚性冲击 B.将产生柔性冲击
C.没有冲击 D.既有刚性冲击又有柔性冲击
3. 若被联接件之一厚度较大、材料较软、强度较低、需要经常装拆时,宜采用
( )
A. 螺栓联接 B. 紧定螺钉联接 C. 螺钉联接 D. 双头螺柱联接 4. 蜗杆传动的传动比i等于( )
A.
d2 d1 B.
n1 n2 C.
d1 d2 D.
n2 n15. 在多级减速传动中,带传动在传动系统中的设计位置( )
A.宜在低速级
B.宜在中间级
C.宜在高速级 D.不受 6. 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带的( )
A.疲劳拉断和打滑 B.磨损和胶合 C.胶合和打滑 D.磨损和疲劳点蚀
7. 在蜗杆传动中,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增加蜗杆头数,则传动效率( )
A.增加 B.减小
C.保持不变 D.或者增加,或者减小 8. 在下列联轴器中,有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是( )
A.夹壳联轴器
B.齿式联轴器
D.凸缘联轴器
C.弹性柱销联轴器
9. 选择齿轮的结构形式和毛坯获得的方法与( )有关。
A. 齿圈宽度 B. 齿轮的精度
第 1 页 共 7 页
C. 齿轮在轴上的位置 D. 齿轮直径 10. 普通平键的工作面是( )
A.顶面 C.侧面
二、填空题
1.理论轮廓曲线相同而实际轮廓曲线不同的两个对心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其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
2.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标准模数是指 平面上的模数。 3.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有 、 、 。 4.在平面四杆机构中,从动件的行程速比系数的表达式为 。
5.轴上安装零件有确定的位置,所以要对轴上的零件进行________固定和________固定。
6.运动副是指能使两构件之间既能保持________接触,而又能产生一定的形式相对运动的_______。
三、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若含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请明确指出。
B.底面 D.端面
第 2 页 共 7 页
四、在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中,主动轮1 作逆时针转动。已知标准中心距
*a100 mm,z120,z230,201,c*0.25。试: ,ha(1)确定模数m;
(2)两个齿轮的分度圆半径r1、r2; (3)两个齿轮的齿顶圆半径ra1、ra2; (4)两个齿轮的基圆半径rb1、rb2; (5)分度圆齿距P。
五、在图示传动装置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120,z230,输入,II轴输出,nI=500 r/min,转动方向如图所示。试求:
(1) 该轮系属于何种轮系?
(2) 输出轴II的转速nII及转动方向。
第 3 页 共 7 页
z380,运动从I轴六、图示为蜗杆-圆锥二级齿轮传动。现已知:蜗杆为主动件,螺旋线方向为左旋。试分析:
(1)若要求蜗轮2和锥齿轮3所受的轴向力方向相反,标出I、II、III轴的转向; (2)标出II轴上蜗轮和锥齿轮所受各分力的方向。
第 4 页 共 7 页
北京科技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2017上半年《机械设计基础》作业2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CADBC 6~10:AACDC
二、填空题 1. 相同 2. 中间
3. 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
180o4. K
180o5. 轴向、周向 6. 直接、连接 三、解:
C为 复 合 铰 链。
F3n2pLpH3527101
四、解:
a(1/2)m(z1z2)
m2a/(z1z2)2100/(2030)4 mm r1mz1/240 mm r2mz2/260 mm
第 5 页 共 7 页
rb1r1cos37.59 mm rb2r2cos56.38 mm
*ra1r1ham44 mm *ra2r2ham mm
Pm4 mm
五、解:
这是一个由齿轮1、2、3和系杆H组成一个行星轮系。 有
H i13zn1nH8034
n3nHz120n1nH4 nH 将n3=0(1分)代入上式得
即
n1=1+4=5 由于nHn 将n1500r/min代入,得 nHn100r/min 。
n转向与n1转向相同。
第 6 页 共 7 页
六、解:
(1)由于锥齿轮3所受的轴向力水平向左(指向大端),因此,若要求蜗轮2和锥齿轮3所受的轴向力方向相反,即蜗轮2所受的轴向力方向应该水平向右,而蜗杆1在啮合点所受的切向力方向应该水平向左。由于主动蜗杆1在啮合点的速度与其所受的切向力方向相反,所以,蜗杆轴(I轴)应该逆时针旋转。利用左手定则可判断蜗杆1所受轴向力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因此,蜗轮2的切向力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因此II轴转向应竖直向下。III轴转向很容易判断,为水平向右。所以,I、II、III轴的转向如图所示。
(2) II轴上两轮所受各分力的方向如图所示。
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