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汇总报告
会计学原理学习心得
金融 罗伊
虽然会计学原理对于我们双学位而言是一门选修课,上课听听课把学分修够就行。但是因为我对会计学有着浓厚的兴趣,还是认认真真听课,做笔记,从单学位那把书借到遇到不懂的就翻书看看。由于课程短,所以老师就主要给我们介绍了会计学原理书中的第一章、第二章、第八章和第三章。课程虽短但是内容却很充实,在那天的学习中,我了解到了会计学的一些概念、原理、准则和如何在生活中运用会计学。那天的学习,老师带着我们从整体上把握的会计学原理,带我们进入了会计学的殿堂。当然,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己,要想真正学懂会计学,还需要我们自己下来多多看书研究。现在就谈谈在星期六学习中我的一些学习心得:
老师首先带着我们学习了第一章: . 我知道了什么是会计。会计就是确认、记录、传递有关企业经营活动的具体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信息的信息系统和计量系统。确认经济活动是指选择与企业相关的交易和事项,比如苹果公司销售和公司收取票款。记录经济活动是指按照时间先后吮吸记录交易和事项的发生金额,并按照实用的格式加以分类和汇总。传递有关企业经营活动的信息是指编制比如说财务报表等之类的会计报表,并且对这些报表加以分析和解释。我还知道了会计循环过程是指:原始凭证—日记账—分类账—计算平衡表—财务报表的一个过程。会计信息使用者分为外部使用者和内部使用者。外部使用者不直接参与企业经营,它包括股东、债权人、董事、客户、供应商、管理组织、律师、经纪人和媒体。内部使用者是指那些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人。内部信息使用者有许多不同的类型,其中很多都是主管重要业务的经理。会计不仅能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还可以分为私人会计、公共会计和非盈利组织、交流组织。会计中的道德约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一个导向,能评判一个会计者是否合格。会计业务中的职业道德判断很重要,它的决策框架有三点。一是要弄清实际情况。二是要确定职业道德问题。三是要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比如说当你在核对一个会计报表时,发现了一个明显的错误地方。这时你的解决办法就是把错误报告报给直属上司,或把错误报告报给所有者,或者消消的自己把错误改了。当我听课听到这块时,我觉得这个知识点非常的重要,尤其是对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菜鸟来说。我们刚毕业时,只知道一些理论知识,而对工作中的一些处理经验一无所知。学习了这个知识点,它教给我一些工作中的经验,如何在不违反道德的条件下去处理工作问题,很有实际性。除此之外,我还了解到了什么是一般公认会计标准()。会计准则分为客观性原则、成本原则、持续经营原则、货币单位原则、收入确认原则和企业主体原则。客观性原则是指会计信息必须建立在客观的、不受人的主观思想支配的证据的基础之上。成本原则又叫历史成本原则,它要求会计信息必须以实际发生的成本为依据。例如,假设一家公司花元人民币买了一套设备,那么根据成本原则,这套设备就应该以元人民币入账。即使所有者认为这个设备值元,在账簿上也要记元。持续经营原则是指在编制财务报表时要假设企业将会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关门或被卖掉。货币单位原则是指我们能够使用货币单位来表示交易或事项。世界各国使用的货币单位也各不相同,例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加坡使用“元”作为货币单位。英国使用“镑”作为货币单位,而墨西哥、菲律宾和智力则使用“比索”作为货币单位。收入确认原则为企业何时确认收入提供了依据。企业主体原则是指企业是于其所有者及其他企业之外的一个的个体。在第一章的最后,我们学习了会计方程式: 资产 负载 所有者权益。 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这些资源预计
1 / 3
实用汇总报告
在未来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例如,网络服务公司所拥有的网络服务器、摇滚乐队所拥有的乐器及菜农所拥有的土地。负债是指债券人对企业资产所享有的求偿权。例如,给员工的应付工资、给供应商的应付账款、给银行的应付票据以及给的应交税金。权益是指所有者对企业资产所享有的求偿权。比如说注册资本。企业内部求偿权也叫做“净资产”。
接下来我们学习了第二章:记账规则。记账的过程是指:分析原始文件—记录日记账—过账(平行移动)—财务报表。会计科目表:、资产 、债务 、权益 、收入 ** 、费用。型账户代表一个总分类账户,它的结构为:()抬头为账户名称。()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这里有个误区需要我们注意,不要以为借就是增加,贷就是减少。借和贷究竟意味着增加还是减少,取决于所借贷的账户。接下来我们学习了复式记账系统。复试记账系统至少影响两个账户。并且每一笔交易的借方金额都必须等于其贷方金额。因此,所有分录的借方总额必须等于其贷方总额,而总分类账中借方余额合计也一定等于贷方余额合计。这种借贷记账法的依据就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会计等式。首先,像其他简单的数学关系一样,如果等式的一边增加或减少,那么等式的另一边也同样会增加或减少相同的金额。例如,如果等式左边的资产发生了净增加,那么等式右边的负债和权益必然也会增加相同的金额。有些交易只会影响到等式的一边,也就是说,等式一边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受了影响,但等式这一边所受的净影响为零。其次,该等式的左边是资产的正常余额,右边则是负债和权益的正常余额。这与会等式的格局是一致的,因为会计等式的左边就是资产,右边就是负债和权益。我们还了解了分类账的编写。接着了解了试算平衡表。编制一张试算平衡表需要三个步骤:()在试算平衡表中列出每个账户的名称及其余额。()分别计算出借方账户余额合计和贷方余额合计。()检验借方余额合计是否等于贷方余额合计。最后我们了解了如何利用试算平衡表编制财务报表。财务报表包括损益表、所有者权益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主体所获取的收入扣除当期所发生的费用后的差额。所有者权益表反映了所有者权益在一定时期内的增减变化情况。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上的财务状况,这一时点通常为月末、季末或年末。
我们还学习了第八章:现金和内部控制。在这章中,我们重点学习了银行存款余额调节。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用来解释企业记录的支票账户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上所列明的余额之间存在的差额的一种报表。银行对账单上列明的支票账户余额与存款人账簿上记录的支票账户余额之间经常存在差额,这通常是由于银行与存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因此,我们必须验证存款人和银行各自的记录是否正确。经常导致银行对账单余额与存款人的账面余额不符的因素有:、未兑换支票。指存款人已经签发、入账并交个收款人但截至银行对账单发放日收款人仍未向银行兑现的支票。、在途存款。指企业已经入账但银行尚未记入银行对账单的存款。例如,企业可能会在银行关门结束营业后才将现金(通过夜间存款机)存入银行,而银行一般于次日才会将这些夜间存款入账。、扣除的无法收现得支票和服务费。有时,企业存入银行的由他人签发的支票无法收现。、代收款项及利息。有时银行会替存款人代收票据或其他款项,也会代存款人收受由电子资金转账划拨过来的款项。、错误。无论是银行还是存款人都可能犯错。银行所犯的错误通常要等到存款人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时才会被发现。
在课程的最后,我们学习了第三章:账户调整和准备财务报表。首先我们了解了什么是权责发生制和现金收付制。权责发生制使用调整过程来确认已经取得的收入和已经发生的费用。现金收付制在收到现金时确认收入,在支出现金时确认费用。对于跨期进行的交易和事项,账项调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按照收到或支付现金的时间与确认相关收入或费用的时间之间的先后关系对账项调整进行分类,对我们很有帮助。预付费用是指在获取收益之前预先支付的费用。预付费用属于资产项目。它包括预付保险费、物料、其他预付费用、折旧。预售收入是指在提供产品和服务之前收到的现金。它属于负债项目。应计费用是指在某一会计期间内已经发生,但仍未支付和记录的各种成本。它包括应付工资费用、应付利息费用、未来支付应计费用。应计收入是指在某一会计期间内已经实现,但既没有记录。也没有收到现金的各种收入。例如,对于某位总是在完工以后才向客户索要账款的技师来说,他的收入就属于应计收入。应
2 / 3
实用汇总报告
计收入包括应计服务费收入、应计利息收入、未来收到应计收入。
到此为止,在星期六的会计学原理课程中我们一共学了四章内容。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大致了解了会计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学习到了很多概念、原理、和会计学记账方法,对我来说,收获匪浅。老师带进门,修行靠自己。要真正弄懂会计学的知识,还需要我们自己下来认真研究课本和大量学习。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