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语》十二章试题

《论语》十二章试题

来源:华佗小知识
《论语》十二章试题

论语十二章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并称“四书”。共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期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不亦说乎()不愠()三省吾身()传不习乎().....

不惑()不逾矩()()不思则罔()不学则殆()....一箪食()曲肱而枕()()()好之者()笃志( ) ......

三、解释加点词语 1. 学而时习之() 2.有朋自远方来()...

者如斯夫()26.不舍昼夜()27.三军可夺帅也()....28.匹夫不可夺志也()29.博学而笃志()...30.切问()而近思()....

四、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4.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

5.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1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五、通假字

1.不亦说乎通,意思是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意思是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六、古今异义词语

译文: 1.学而时习..之(时,古义:;今义:。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义:;今义:)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今义:。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义:,今义:) 3.温故.

而知新(古义:;今义:) 1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今义:古义;今义:。)

1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可以..为师矣(古义:;今义:)七、一词多义

12、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而: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

3.知:人不知而不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温故而知新() 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乐:不亦乐乎()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八、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习之()

2.吾日.三省吾身()

3.传.不习乎( 1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乐:( 5.饭.疏食饮水() 6.择其善.者而从之( 7.温故.而知新.

故:()新:()习,古三,古从,))))) 九、成语归类 1. () 2. ()

3. ()十、、阅读探究

1. 第一则:(1)这一则告诉我们要有怎样的学习方法、学习乐趣(态度)和为人态度(个人修养)?

①学习方法:②学习乐趣:③为人态度:(2)学后复习本是一件艰苦的事,孔子怎么说是愉快呢?

(3)“有朋自远方来”,孔子为什么会感到快乐? (4)从第三句来看,我们应学习孔子什么美德? (5)三个问句用了修辞手法。

2. 第二则:从曾子“三省”来看,古代治学之人非常重视的是什么?你怎样看待这种做法?

曾子经常反思的一些事是什么? (用原文答)(用自己的话答)

3、第三章,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3. 第四则:(1)“温故”和“知新”是否是并列关系?作者强调了什么?为什么?

(2)“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4. 第五则:(1)这一则阐述了怎样的内容?你从中掌握了什么学习方法?(2)为什么要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

5、第六章本章赞扬了颜回的品质。第七章本章阐述了学习态度:。第八章,本章讲。

6. 第九则:(1)这则讲了怎样的学习态度?

(2)用一个成语概括第七则的主要意思。(3)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你能联想到孔子的哪句话?

7、第十则本章讲时光易逝,应珍惜时间。本章运用了什么修辞? 8、第十章本章讲一个人应当坚定信念、矢志不渝。第十一章,本章讲坚定信念、广泛学习。

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5. 学了本文,你受到哪些教益?或读完本文后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三、阅读《论语》选编,完成1—9题。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不亦说乎 ( ) ?人不知而不愠 ( ) .. 吾日三省吾身( ) ④不逾矩 ( ) .. (2)翻译下列句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吾日三省吾身”从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 ______的修养。(4分)

(4)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B.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对下列句子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是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 B.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以夺志也。这句话是说做人要有志气。 C.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仁”是孔子的思想体现,就是“兼爱,非攻”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就是告诫我们要善于向别人学习。 (6)请从文中提炼出四个成语:

(7)如果有一位同学在学习上不肯动脑子,请你从上文中选取一句格言来劝勉他。

(8)结合课文中有关道德修养的论述,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9)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发。

一、《〈论语〉十二章》 (一).理解填空

1、《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 2、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3、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4、在中学生夏令营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 _ !?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

5、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

6、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7、《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__

8、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新课标第一网

9、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__________________,并阐述为_________ _________

(二).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对文中两个“其”、两个“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也相同。 B.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也不同。 C.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不同。 D.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相同。

2.对文中四个带“ ”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人”指三个人 B.“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 C.“择”是选择之意。 D.“从”是跟从,意译为学习。 1.《〈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请简要回答。 谈学习态度的: 谈学习方法的:

4.《论语》的“论”读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书。

5.创建会议在舒城召开,舒城百姓喜迎各地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

6.张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觉得其他同学的许多想法对自己很有启发,这使她对孔子所说的“ ”这句话体会更深了。

7.加入世贸组织后,我们要虚心向发达国家学习,但发达国家有长处,也有短处,那么我们所持的正确态度应该是:“ ,”(用《〈论语〉十则》中的语句填写)

8.小明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但他刚转到这个班,不为同学了解,因此在班干部竞选中落选了。引述《论语》十则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帮他解开了心中的疙瘩。

《论语》十则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同“悦”,愉快 2、吾日三省吾身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惑。殆:危害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齐:相同,看齐 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女:通“汝”,你。是,这。知:通“智”,聪明。 6、温故而知新故:旧的知识 7、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宽广,刚毅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想做的事情。施:施加。 二、理解填空

1) 《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2) 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3)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

中孔子的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或“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

善者而改之。”

4) 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_:“有朋

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大连!

5) 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 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

而不信乎/

7)《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8) 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9)鼓励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10) 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恕”,并阐述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翻译下列句子。 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的行径吗? ⑵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译文: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 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温习学过的知识,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

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见到品德高尚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见到品德不好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类似的毛病。

⑸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 ⑹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译文:士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他们责任重大而路程遥远。 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四、按要求从文中找出例句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品德修养: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五、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对本文的哪一则感受最深,谈谈你的理解。

答:我感受最深的是第四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这一则谈的是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学”与“思”二者是一种辩证的关系,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学习的必然,二者必须结合起来,才会学有所成。

六、在孔子看来,“人不知而不愠”也是一种“君子风范”,那么作为“君子”应具有那些风范呢?

答:作为君子,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宽广的胸襟,善良的心地。 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

世之道,请你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答:比如自己不愿意被别人嘲笑,那么就不要嘲笑别人。俗话说就是“拿人心比自心”,就是从自己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替别人考虑一下。这是一种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的思想,这是人间多一份温暖的前提。所以我们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