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新教师培训计划
我校新学期调来8 名新任教师加入我校初中教师队伍,(其中大学生新分配2名、支教2名、小学进初中2名、平调2名)他们成为我校教师队伍的新生力量。一方面他们以新的思想观念、蓬勃的朝气、旺盛的精力、十足的干劲,为我校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活力,但另一方面,他们有的缺乏教学经验,教育教学能力不强,不熟悉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所以需要从各方面对他们进行提高培训。如何让他们既能保持自己已有的特点,又能尽快具备较高的教育教学素质和较强的业务能力,以胜任我校教育教学的需求,这是学校领导班子关注的问题。为此,学校决定对新任教师作专门的培训,通过多条途径、灵活的方式、具体的措施来培训新任教师。实现“一年上好研究课,二年教学、班主任工作双过关,三到五年成为区市级骨干教师”的奋斗目标。
一、培训内容:德能兼备
我校对新任教师的培训立足于全面性、综合性。包括师德培训、师能培训(教育理念、专业技能、教育科研、专业知识等)。 (一)师德培训
师德是作为一名教师必备的先决条件。一名教师具备良好的师德,既能以内在因素促使提高教育教学工作,又能以其人格力量影响、感染学生,这是不可忽视的教育因素。我校采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工作思路进行培训。
一方面,组织新任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未成年人保》等有关教育法规,让新任教师从理论上认识到教师的“身正是范”的形象。另一方面,进行四爱教育: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科、爱学生。要求做到:全身心的投入教育事业,无怨无悔,以校为家,校兴我荣,校衰我耻;时刻想到所教学科的地位和作用,身怀学科一绝;爱生如子,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二)师能培训
1、组织新任教师认真地学习我校有关教学常规,包括制定计划、教学案设计(有效备课)、课堂有效教学(课堂教学模式)、有效作业设计及作业的批改辅导等等,使教师明确了当好教师的标准和要求,使之有规可依,有章可循。除此,还要认真学习各学科的新课程标准及解读等。
2、信息技术培训:结合我校的网络建设,结合教师实际工作的三大需求(一是进修“充电”的需要,二是实施辅助教学的需要,三是指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需要),采用 “任务”主题、学以致用的培训策略。所谓“任务”主题就是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实际
需要,把信息技术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每次培训目标就是完成一项任务(一项技术),学了就用。这样信息技术培训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更好的踏踏实实的开展下去,通过培训,使青年教师能运用图片、实物、音像、投影、计算机等以更直观、更生动、更形象的方式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目的。 3、教法培训:我们把“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作为新任教师师能培训的重点。支持走出去取经。走出去可开阔教学视野、拓宽知识范围,为青年教师的“换脑”和“充电”提供条件。学校要适时分批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并且定期组织学科教师到区里其它学校观摩学习。通过实施学习汇报制度,开辟多种空间,多种渠道对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培训。
二、培训方式:由扶到放
培训方式:“导师带教——行动研讨——活动促进”
“导师带教”即新老教师结对子。师傅认真细致地为徒弟讲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指导徒弟学会说课、备课、上课、评课、问题会诊、教学反思等,指导徒弟参与课题研讨、课堂教学改革;徒弟也虚心向师傅求教,按课表跟踪听师傅的课,熟悉教学流程,领悟教改真谛,把自己放在一个骨干教师的位置上培养自己。这种一对一、手牵手的定人培训,形成了我校在竞争环境下师师合作的纯正校风,以达到优势互补,形成合力的教学境界。
“行动研究”教师真正的成长不在于岗前培训,也不在于过程中的脱产培训,教师能力的显著提高是在教学实践中。新的教育思想,必然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产生;新的教育观念,也只有在教育教学实验的探索之中逐步确立。因而,我们的做法是:
1、师徒共上一节课,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与指导作用。师傅上示范课,有目的、有重点地从教材处理、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给予示范,使新任教师从这些较高层次的课堂教学中得到启发。然后徒弟再上同一节课。指导教师针对这两节课进行分条缕析的评讲,使教师从各个角度认识自己的授课优劣情况。
2、跟踪听课指导,指导教师最有效的方法是跟踪听课,作好详实记录,针对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和遇到的现实问题进行集中培训。
3、边上课边指导,师傅或培训者为新任教师边上课边指导,是我校在行动研究中的亮点做法。
通过以上3点“行动研究”的做法,使教师的培训做到了理念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分散培训与集体培训的紧密结合,相得益彰。这种边教学边培训的做法,为我校新教师的培训开创一条新思路。
新教师培训配当2010.9
培训教师 学科 孔丽娟 周欣欣 许媛媛 孟娟 余华荣 孙芹芹 曲红颖 王玉婷 (去年调入新教师) 培训内容 时间 每 周 四 活 动 课 地点 教 师 阅 览 室 负责人 毕秋锦 彭青 孙宝胜 各主任 各组长 物理 1、学校教学、教研计划; 化学 2、教材、教法; 语文 3、有效备课的基本要求; 数学 4、“教学案一体化”设计; 5、学习我校优秀教学案、观看我校优秀录像课; 英语 音乐 6、“生命化”课堂教学模体育 式; 7、生命化课堂相关资料; 8、教学是一种精细化服务; 9、课后作业的设计、布置、批改与评价; 10、教育教学理论; 11、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孙英娜 曲小欢 中学新教师校本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新教师培训是我校教师培训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我校校本理论培训的理念和设计,新教师的培训也应从学校规范化项目培训、传统优势项目培训和重点项目培训三个方面入手,根据刚毕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以及从其他省市、学校调入我校的已从事过教师工作,有一定工作经历的准“新”教师这两类不同的教师类型,根据其不同的特点,所采取培训的指导思想和培训的侧重点也应有所区别。
1、对于应届大学毕业生,其培训的重点应放在对其进行学校规范化项目的职初培训上,由于他们从未从事过教师这个工作,因此培训应使其尽快实现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尽快熟悉教育教学的常规要求、基本规范,并能基本掌握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同时培训也应结合我校校本课程体系的特色,对其进行必要的学校优势项目和重点项目的培训。由于应届大学毕业生几乎没有从事教师这一工作的经验(尽管在大学最后一年有过教育实习,但由于时间,大学生不可能对如何做一名教师,如何从事教育教学有系统的、全面的认识和实践),他们对于教育教学的感知更多的是来自于大学课程中的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知识等等,这些理论在他们的脑海中应该是“新鲜出炉”,记忆犹新的。因此培训还应结合这一特点,充分地做好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工作,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不断反思,再从理论中寻求支持,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案。
2、对从外省市、其他学校调入我校的已有一定教学经历和经验的新教师,这个“新”其实只是意味着他们到了一个新环境,并非教育教学生涯的新开始。因此,对这部分教师的培训其重心应放在传统优势项目的培训和重点项目的培训上。通过培训课程,使这些教师尽快了解、熟悉宜川中学教育教学的特点、风格、特色,尽快地适应宜川中学的教育教学环境,及早融入宜川中学这个集体之中。 二、培训目的
1、对于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新教师,通过学校规范化项目的培训课程,应使其做或实现以下几点:
(1) 从了解到基本熟悉教学的环节、常规要求和做法,如怎样备课,教案应如何书写,应注意些什么,上课时如何课
堂秩序和教学进度,习题、测验安排的量及难易程度,如何上复习课等等。通过系统、全面的培训,每位新教师都应基本熟知并能实际操作和完成教学的常规要求和基本环节。
(2) 教书育人,德育工作也是每位新教师都面临的又一项重要任务。尽管有的新教师这一学年并不担任班主任工作,但学
习德育的一般规律,学习如何应对班级纷繁复杂的工作,如何做好班级的常规管理,抓好班风建设,如何做学生细致的思想工作,如何培养班干伍等等这些对于每位新教师而言,其意义和重要性并不亚于教学。通过培训,每位新教师都应对如何塑造班集体从理论上更明晰,并能将学的理论、原则和其他教师的成功经验付诸于实践,在实践中更深刻地理解和感知教育的基本原则,能够按照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做好和完成班级的管理。
(3)通过培训,每位新教师还应全面、系统地了解学校,了解学校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要求和规范,使自己能尽快胜
任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2、对于从外省市、学校调入我校的准“新”教师而言,培训的目的在于加快其“宜川化”的进程。通过一系列培训课程,使其了解、熟悉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思路、原则、基本要求和做法,使自己的工作和学校的要求相一致。更重要的是,通过重点的我校传统优势项目和重点项目的培训,使这些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了解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风格、特色,缩短适应期,提前成熟期,形成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自己的教学更快地融入“主体研究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使自己的教育尽快地适应我校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扬美求是,以美辅德”的教育特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又一批中坚力量。 三、培训形式
新教师培训不同于其他培训,学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自行安排,并没有指定的教材可用。由于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使新教师尽快适应我校的教育教学环境,帮助新教师尽快上岗,因此培训拟采用以下几种形式进行:
(1) 听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专题报告:
A、 专家的理论指导性报告(包括教育与教学) B、 我校有一定教育教学经验的老教师的实践指导性报告
(2) 一定规模的听课、评课活动(包括我校名师工作室教师、中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以及师德标兵的教学随
堂课、教学公开课、主题班会等,也包括新教师自己上的教育教学课)
(3) 安排新教师在学习了有关理论和经验,观摩了一些实践的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以后进行交流心得、互谈感受的活动。
(4) 充分发挥我校优秀教师的人力资源,通过“师徒结对”、“互帮互助”、“名师指路”等形式,形成各种有针对性的
培养途径,加速新教师的成长。
A、“师徒结对”。这种方式主要针对于刚毕业的应届大学生。各教研组和年级组可根据自己的实际,设计“师徒带教”方案。老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新教师敢做敢当先的青春活力,是师资队伍优化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他们的互补效应可形成教学的巨大能量。
B、“互帮互助”。这种方式既适用于刚毕业的应届大学生,也适用于从外省市学校掉入我校的“准”新教师。教师之间开放合作的备课,开放合作的研讨,可以实现教学经验和资源的共享,有利于教师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可以很大地促进教师的个人专业成长。
C、“名师指路”。依托我校赵林林老师的“名师工作室”以及我校的特级教师、一大批中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等,积极发挥名师的辐射示范作用。 四 、培训项目
1、对于新毕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其培训的重点在于学校规范化项目的培训上。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A、 学校发展项目培训(包括学校发展的历史与传统、学校办学的思想与理念、学校发展规划等)这部分内容可请学校有
关领导进行介绍和培训。
B、 师德规范项目培训(包括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行为规范、优秀教师案例培训等)这部分内容可请有关专家、
学校相关负责领导以及我校部分优秀教师以做报告或讲座的形式进行培训。
C、 教育教学规范项目培训(包括学校制度培训、教学规范培训、德育工作规范培训等),其中教育和教学又是教师每日
工作的核心及重心,其涉及的内容纷繁广泛,重要性不言而喻。就教育和教学的具体环节操作的培训,又可分为以下内容:
(1)、教学方面:
a) 如何备课(备教材、备学生) b) 教案的正确、合理地书写 c) 如何有效课堂秩序和教学进度 d) 正确、适宜地安排习题量和测验 e) 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复习
f)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和较弱的学生的学习指导 g) 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这里,可充分地发挥我校名师工作室以及特级教师、中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作用。
(2)、教育方面:
a) 如何进行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及班级日常事务的管理 b) 在形成良好班风和学风的过程中,班主任应着重做些什么
c) 如何培养和锻炼班干伍
d) 对不同性格学生的教育,班主任应注意和掌握的原则及策略 e) 如何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形成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合力 f) 如何发现和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的困惑 g) 如何发挥学生特长,形成班级特色
德育工作较之教学工作而言,其可操作的规范和要求较为灵活和机动,因此对从未做过德育工作的应届大学毕业生,首先进行必要的与实际有联系的理论指导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可请一些市、区德育工作的专家做一些专题讲座,进行理论构建。同时,德育工作又重在实践,在这方面,我校班主任工作有特色的老师很多,他们是新教师学习最鲜活的榜样和例子,可充分发挥他们的力量和作用,进行实践方面最直接有效的指导,也可通过讲座的形式进行,同时可按照年级组的安排,组成新老教师的结对拜师活动,以帮助新教师在实践中尽快成长
2、对从外省市、学校调入我校的准“新”教师而言,培训的重心应放在我校传统项目和重点项目的培训上:
(1)、传统项目培训 :
这是让这些准“新”教师了解宜川、融入宜川的一个很好的载体。宜川中学在47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许多传统
和优势,这些学校发展过程中的财富,需要宜川人共同继承和发扬。目前,我校传统优势项目的培训主要开展的是美育工作的相关培训。
A. 首先,进行理念的学习和构建。可组织这些新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并开设专题讲座,邀请一些专家名家进行理论
辅导,帮助教师理解和提高认识,使每一位教师在“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美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等问题上逐步形成共识。每一位教师都树立起“以美启真,以美引善,以美导行,融美于德”的育人观念。 B. 从大美育观出发,采取讲座、报告等形式对新教师进行美育知识和美育能力的培训,组织新教师进行美育活动观摩交
流。学科教师充分发挥美育的优势,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兴趣、发展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潜能,为终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 进行以“二期课改”为内容的重点项目培训。
A. 新课程与新标准培训。组织教师学习“上海市二期课改方案”,准确理解“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把握二期
课改的基本要求;邀请专家做一些理论指导性的报告。通过培训,使教师逐渐认同并投身于“二期课改”的改革实践中,逐渐向课程教材改革的实践者、开发者转变。
B. 课程实施技术培训:开展以“主体研究式课堂教学”为主题,以案例研究为载体的教学技术培训,开展主体研究式教
学、课例研究和现代信息技术等理论培训。进行研究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实施的相关指导和培训。 C. 课程研究技术培训:聘请课程专家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培训,校本教材建设的理论培训。
D. 我校在“扬美求是,以美辅德”的德育工作思想指导下,以美育为契机,形成了宜川独特的德育工作特色,如学生自
主管理模式的内容及操作,学生社团活动,艺术与体育特色项目,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等。 五、培训课程
1、宜川中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
内容:学校发展的历史与传统、学校办学的目标与理念、学校发展的现状与前景等。
主讲:现任校领导、历任校领导 2、宜川中学教师素质与师德修养
内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律法规常识和青少年保护条例、我校历届市、区园丁奖获得者、师德标兵、优秀党员
和优秀教师先进事迹介绍。
总支、优秀教师等
3、教学常规培训
要内容:如何备课(备教材、备学生);教案的正确、合理地书写;如何有效课堂秩序和教学进度;正确、适宜地安排习
题量和测验;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复习;对于学习能力较强和较弱的学生的学习指导;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主讲: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部分中高级教师 4、班主任工作培训
要内容:如何进行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及班级日常事务的管理;在形成良好班风和学风的过程中,班主任应着重做些什么;如
何培养和锻炼班干伍;对不同性格学生的教育,班主任应注意和掌握的原则及策略;如何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形成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合力;如何发现和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的困惑;如何发挥学生特长,形成班级特色。 主讲:教导主任、政教主任、年级组长、特色班主任 5、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
内容:赵林林名师工作室专题讲座;卢小明教学特色介绍;汪正煜语文教学四十年;孙桂贤化学有效教学的探索。
管教学副校长、相关教师 6、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培训主要内容:宜川中学发展规范解读;研教结合与自主发展 主讲:科研室主任、部分教研组长 7、新课程教材教法专题
内容:二期课改的精神和有关理论;二期课改课程设置的依据和目的;如何在教学中体现二期课改的理念;如何上好研究课
拓展课。
研组长、部分研究课拓展课优秀教师、学校校本课程委员会成员
六、培训时间:一年 七、培训考核:
1、每学期每位培训教师交一篇学习小结,谈自己参加培训活动的认识、感受
2、每学期每位培训教师写一篇教学案例、一篇评课文章,开两节教学汇报课,并参加相关的教学基本功大赛,考评其课
堂教学中基本环节的落实和把握情况
3、每学年每位培训教师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并进行交流发言。
4、担任班主任的新教师每人每学期开一节公开主题班会课,考评其班级日常管理、班干部培养、班风建设等班级德育工
作情况
5、平时应加强对新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和督察,如不定期检查教案,检查学生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平时对新教师所带班级的常规要求达成情况、班级纪律、学风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