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会计学科发展与认识

会计学科发展与认识

来源:华佗小知识


会计学科发展与认识

【论文关键词】 会计学科定位; 会计学科发展动因; 会计学科学术贡献; 会计学科领军人物及团队

【论文摘 要】 会计学科定位是寻找其在整个学科系统中的坐标或归属。会计学科孕育并诞生于数学,成长并得益于经济学,逼近并归属于管理学。经济社会演变是会计学科发展的现实动因,会计学科学术贡献是其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会计学科的领军人物及团队是其发展的形象大使。本文是笔者对会计学科发展和演变的概论。

一、会计学科定位是其发展的逻辑起点

会计学科定位的含义及意义

会计学科的出现晚于会计活动,是会计这一社会实践活动发展至一定阶段的产物,会计学科的诞生,要具备一定的社会条件并以其着作的出版为标志。换言之,在研究对象方面,会计问题已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在使用的概念和范畴方面,形成了专门反映会计本质和规律的会计概念、范畴及其体系;在学术载体方面,产生了一些有影响的会计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会计学着作。

会计学科定位就是寻找其在整个学科系统中的坐标或归属。准确定位会计学科的坐标或归属,有助于正确认识会计学科与会计活动的关系、会计学科与社会背景的关系、会计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为完善会计学科提供起点和基础,为发展会计学科提供前提和依据。

会计学科孕育并诞生于数学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主要包括算术、代数、几何、三角、微积分和概率论等。会计学科孕育并诞生于数学,卢卡·帕乔利1494年11月10日发表名着《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的第三卷第九部第十一篇题为《计算与记录要论》,是国际范围内会计学科的起点。帕乔利对于簿记学的贡献还在于他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簿记准则,此外,帕乔利还解决了簿记原理中的基本理论问题,如簿记的地位与作用、账户的设置与账户体系,定期结算与转账关系的确定,以及现金管理之重要性及其方法等等,这些都成为复式簿记理论之精华。这是会计学科孕育和诞生的重要标志。

会计学科虽然借数学而来,但不是为数学而来,因为会计学科和数学学科都担负着各自的使命。

会计学科成长并得益于经济学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在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等过程中的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的知识体系,是一门基础性科学,强调趋势,注重均衡,为稀缺资源有效配置提供逻辑思考和理论抽象,重心在于“如何解释世界”,以解决“是什么”的问题,作为自己的学科使命;更注重规范性,解释现象和预测趋势,强调理论的逻辑严密性和本质的抽象性。主流经济学的着眼点在总量和产业层面。

经济学对会计学科的成长曾产生并正在发生重要影响,为会计学科的发展提供了研究理念、思路、方法和可类比的概念范畴。会计学科成长与经济学的渊源,还体现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员对会计学科的分类上,即将会计学科定位在应用经济学中。

1907年斯普拉格出版的《账户原理》一书,设有专章讨论资产问题,并引入经济学一些概念,特别是资本的概念。

1917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的佩顿,在《会计理论》一书中,使用了经济学的收益概念,即:企业真实经济状况的全部净增长。佩顿的《会计理论》、坎宁的《会计中的经济学》等着作的公开出版,引入经济学的范畴,用来改造会计学无理论、概念混乱、实用主义思想浓的弊端。

1931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利特尔顿,出版了《会计理论结构》这部着作,是会计界第一次完整论述会计理论体系与结构的专着。

上述有影响、有贡献的会计教育家和会计学家,其本身就是最好的经济学载体,都无一例外地将经济学的概念引入会计思想史和会计学科的建设之中,带着经济学的知识背景、素养和训练,推动会计实务由程序和方法走向科学。

透过经济学视域,运用经济学的思维与范式,审视和研究会计学科,已成为会计研究至今仍然清晰可见的主旋律之一。

会计学科逼近并归属于管理学

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管理的本质、人类管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综合性交叉科学,是关于如何为实现共同的组织目标而进行管人理事活动的知识体系,是一门应用科学。管理科学的三个基础是数学、经济学与行为科学,是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混合体。其强调过程,注重不均衡,为组织和机构有效决策提供操作工具和实效方法,重心在于“如何改造世界”,以解决“怎么办”的问题作为自己的学科使命。重视理论的直接操作性和应用实效性,关

注微观组织本身。

会计学科的定位、定性、定职和定向与管理学逼近,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为会计主体外部的投资、信贷决策和内部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与相关的信息。其分支学科分类的主要标志是会计主体的内外管理需要。

管理职能是近百年来管理学研究的焦点,管理具有两种基本职能,即合理组织生产力,维护与完善生产关系;关于管理规范和条例设计的管理机制理论也是管理学的重要内容。

财务会计因其悠久的历史积淀和的程序与方法,使其在会计学科的分支学科中最为完备和最具代表性。其财务报表信息含量最大和综合性最强,各主要财务报表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揭示了管理学研究的焦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因为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揭示了生产力,负债方揭示了生产关系;损益表揭示了流入的生产力、流出的生产力和生产力流量净额;现金流量表揭示了流动性强的优质生产力的流入、流出和流量净额。

管理会计是以泰罗科学管理学说为基础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研究如何根据内部管理需要提供会计信息。

此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会计学科定位在管理学中。

综上所述,会计学科有代表性的分支学科在学科使命、内容和特色等方面逼近管理学,因此应归属于管理学,并随着管理学的完善而发展。

二、会计学科发展的现实动因是经济社会演变

会计学科发展取决于经济社会发展

马克思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以生产工具为标志,人类社会可划分为:石器时代、铜器和铁器时代、蒸汽和电器时代、电子时代等。

在渔猎社会,虽然实物、绘画、结绳和刻契记事已体现了当时人类的会计行为,但产生会计着作的条件尚不具备。

在农业社会,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工业处于手工业阶段,出现了为自然经济服务的单式簿记。官厅会计的发展水平远远高于民间会计,产生了《元和国计簿》和《大和国计》,是中国唐代早期的财计着作。随后,又出现了中国宋、明、清诸代财计着作《会计录》。

在工业社会,成本与折旧会计应运而生;伴随股份公司的主导地位而使股份公司会计具有重要的意义;财务会计和成本管理会计等对外对内报告会计的各自成为现实。

在信息社会,计算机和网络会计广泛应用,会计的分支学科不断涌现和细化。科学发展既是经济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会计学科发展提供了新思想、观念、思路、目标、内容和保障。

科学发展观,须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会计学科不仅要重视其研究主体,而且还要突出会计行为主体和其他行为主体,也就是对人的关注。我国职工薪酬具体准则所规范的内容,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并贯彻落实到作为再现经济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计实践活动中去,目的在于既满足人们当前的生存需要,又考虑了加强教育、提高素质、扩充能力,促进人的自我价值实现。

科学发展观,须统筹兼顾,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正确处理会计学科的中国特色和国际趋同之间的关系是统筹兼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实现会计学科的各分支学科的全面、协调和同步发展,既是促进经济与社会之间协调发展的措施,又是满足当前、兼顾长远、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子孙后代发展留下空间、实现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鉴于此,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会计学科与之适应,并推动新兴会计学科产生、促使会计学科体系趋于完备。

会计学科进步反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

会计学科进步不仅得益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而且反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会计进步,从而带动会计教育事业繁荣。首先,会计学科培养的各类别、各层次的高素质、精专业的会计人才,带着会计学科的专业背景,活跃在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舞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次,会计学分支学科的产生与完善,精品咨询成果的提供与应用,在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和提高社会效率与效益等方面,发挥着引领和指导的作用。

三、会计学科学术贡献是其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会计学科学术贡献的含义及评价指标

会计学科的学术贡献与会计学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不同,其主要指会计学科对其他学科的支撑作用,其学术成果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为其他学科提供理论前提和依据,会计学科的学术贡献是作为一门知识体系发展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

会计学科学术贡献可通过国际上通行采用的被引总次数和他引影响因子这两个指标,对主流会计学术期刊评价加以体现。按照上述两个主要评价指标,《会计研究》和《审计研究》被2008—2009年度共拥有528种27类期刊的CSSCI检索系统里的经济类72种期刊中,分别排名第5位和第24位。仅就2008—2009年度CSSCI检索系统的排位来看,我国会计学科的主流学术期刊代表着会计学科的学术贡献和对其他学科的支撑及影响力。

会计学科学术贡献应考虑的问题

为扩大会计学科研究成果的影响力,适应会计国际化要求,代表我国会计学科主流研究成果最高水平的《会计研究》杂志,应在发行中文版的基础上,考虑发行英文版。

《会计研究》杂志发表的研究成果,一方面可遴选《会计研究》杂志里的那些成功解决国际性会计前沿问题、难题和我国会计改革创造性成就的优秀或精品成果;另一方面,对于英文和会计学科专业水平均过关的作者群,可直接用英文撰写文章,作为其稿源,以推动《会计研究》杂志办成具有国际水准和影响力的一流会计学术期刊。

四、会计学科“军团”是其发展的形象大使

会计学科领军人物的德能及作为

会计学科的领军人物是会计学科队伍的领袖和统帅,他必须具有战略头脑与眼光;具有组织会计学科研究领域广博深厚的知识;具有强烈的开拓创新能力;具有团结协调全体成员的凝聚力、亲和力及组织管理能力;具有海纳百川,善于发扬学术民主,善于识人、知人、用人、容人的宽广胸怀。其担负着设计、引领、指导和践行会计学科发展的重任,其战略思想、理念、思路、工作方式与方法、智商与情商,直接影响着会计学科的布局、

发展及前途,决定着团队文化的品位、特色和未来。

优秀的会计学科领军人物会激发起团队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会赋予团队的凝集力、战斗力和创新力。

优秀的会计学科领军人物有助于确立高层次高品位的核心理念与价值观。其一,要把追求真理、服务国家、奉献社会作为会计学科的追求;其二,要瞄准国家经济社会的重大需求和国际会计学科前沿,不断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和应用性的重大创新贡献;其三,要重点建设先进而和谐的会计学科文化。

优秀的会计学科领军人物注重建设科学高效的制度规范。首先,确立团队做事的一般原则和游戏规则,以协调理想与现实、目标与行动、群体与个体之间的不一致;其次,健全和规范团队内部的秩序,以确保团队内部有序且良好的工作环境。

会计学科团队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会计学科团队是会计学科建设主体。因此,团队整体必须是优秀的和高效的;成员必须是出色的和富有创新活力的;团队必须是和谐的,“和而不同”、“和衷共济”;卓越的创新团队应是“异知同志”、“异智同心”、“异才同德”、“异曲同工”的优化。成员应具有高层次和高水准的心理品格与道德规范,即每一成员要学习和与团队集体合作共事、和谐相处、成就事业的心理品格、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所有成员应明确:团队高于个体,个人价值的追求与实现要自觉融入团队的价值追求与实现之中;必须善于学习、实践和创新,善于合作共事;自觉成为团队的优秀因子、载体与建设主体。

国家或省级重点会计学科是我国和各省会计学科的排头兵,其学科带头人及团队的素

质、能力、水平及魅力,影响和左右着我国会计学科发展的方向与进程。因此,培养和塑造会计学科军团是会计学科发展的重中之重。

【主要参考文献】

[1] 葛家澍,等.会计大典第一卷会计理论.第一版.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94.

于玉林.现代会计百科词典.第一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133.

王昌锐,等.西方会计名着导读.2006.

罗仲伟.管理学方法与经济学方法的借鉴、融合.新华文摘,2005,:127~131.

林曦.管理学的学科属性与学科定位.新华文摘,2006,:127~129.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经济科学出版社,~46.

2008—2009年度CSSCI检索系统.

John Fellingham. 2006. Is Accounting an Academic Discipline? 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 Plenary Session.

Vivien Beatie and Elizabeth Davie. 2006. Theoretical Studies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Accounting Discipline:A Review and Evidence Accounting. Business and Financial History,vol. 16,issue 1,pages1-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