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来源:华佗小知识
蛇志Journal of SNAKE(Science&Nature) 表l 两组患者主要观察指标比较 2015年第27卷第3期Vo1.27 No.3,2015 拔管,肺炎发生率(13 )较对照组同类患者(48 )明显下 降,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提高了生活质量。而临床上常规根 据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无呛咳后2~3天拔管,易致患者进 食量少,甚至再次插管。因此要重视留置胃管早期吞咽肌的 训练,并通过吞食流质等方法来刺激吞咽功能的代偿和恢 复,确保拔胃管后进食的量等于或大于鼻饲量,以保证营养 的供给,促进病情康复。 3讨论 [参考文献] 吞咽的机制较复杂,需要咀嚼肌、舌肌、咽喉、会咽部肌 肉协调配合才能完成吞咽过程。食物进入口腔的感觉信息 经三叉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舌下神经的感觉支传递 到位于脑干孤束核的吞咽中枢和大脑皮层,再经由运动支传 出指令,随着口腔、咽和喉部肌肉的收缩引发吞咽反应。 [1]Martino R,Foley N,Bhogal S,et a1.Dysphagiaafter stroke:inci— dence。diagnosis,and pulmonarycomplications[J].Stroke,2005, 36:2756-2763. E2] 侯 莹,王向明.脑卒中后吞咽困难两种床旁评估量表比较 [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9,31(9):607- 609. E3]张婧,王拥军.卒中后吞咽困难9个评价量表的信度及效度 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4,8(7):1201一I203. [4] 于龙娟,毛燕君,彭 瑾,等.照料者培训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病 人康复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4,28(16):1988—1989. 脑卒中病人由于大多存在真性球麻痹或假性球麻痹,影 响到口腔期、咽喉期、食管期的神经而引起吞咽障碍。临床 上均采用鼻饲的方法解决吞咽困难患者的进食问题,但多数 患者缺乏主动的吞咽康复训练。研究发现,对于脑卒中患者 早期给予康复干预和饮食管理,不仅能降低患者肺炎的发生 率,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加快病情恢复 ]。本研 [5]姚孟英,许爱国,张庆宪,等.吞咽康复治疗对脑卒中相关性肺 炎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5):376— 378 究对4O例存在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了吞咽功能训练并适时 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榻其桂,周积逢,苏海瑕,高朝琴,陆丽玲 (广西灵山县人民医院,广西灵山 535400)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在院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对9o例院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出诊先后顺 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急救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及满 意度。 结果 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而焦虑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早期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 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症状,提高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心理护理干预;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 [中图分类号]R542.2 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639(2015)03—0282—02 doi:10.3969/i.issn.1001—5639.2015.03.022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临床 状,从而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常见急性心血管疾病,属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严重 类型的一种,常并发心衰、休克、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主 1.1 一般资料 本组9O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患者符合 wH0 1979年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其中男58例, 女32例,年龄35~75岁,平均(62.3±4.2)岁。患者均自诉 要原凶_1]。院前急救是指患者从发病现场到送达医院之前 的抢救,该时段是抢救心肌梗死患者的黄金阶段。有资料显 示,心肌梗死患者4O ~6O 在起病后1 h内死亡_2]。因 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并放射至肩部持续性疼痛,伴有气喘、胸 闷症状。将患者按照“120”呼叫出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 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 义(P>0.05),具有可比性。 此,寻找一种准确、合理、快速的院前急救措施和心理护理干 预,对挽救患者的生命、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我院急 救中心对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院前急救的同时进行 早期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症 1.2方法 (1)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措施,护士接到 *基金项目:广西钦州市科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编号:201410724) 作者简介:榻其桂(1970--),女,大专,副主任护师。护士长,研究方向:神经介入护理。 282 蛇志Journal of SNAKE(Science 8L Nature) 2015年第27卷第3期Vo1.27 No.3,2015 “120”呼叫出诊后,详细做好病人地址及病情记录,并对病情 表2 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比较(矗s) 进行评估。同时携带抢救仪器、药品、物品快速出诊,到达现 组别 n 焦虑评分(分) 场后根据病情进行吸氧、心电图检查、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 对照组 45 56.32±2.16 路并按医嘱静滴甘油、皮下注射吗啡、5 葡萄糖100 ml 观察组 45 32.04±2.12 +尿激酶1OO~150万U静脉滴注等急救措施。病情稳定后 迅速转送院内进一步治疗,转运途中做好一般护理和监护。 3讨论 (2)观察组:在常规急救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即在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急性心肌缺血所导致的病症,是一 出诊途中,电话联系病人或家属,了解病情变化并指导患者 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病情严重,病情发作时患者 及其家属进行自救,嘱病人绝对静卧,放松精神,嘱患者家属 痛苦较大,死亡率较高,预后较差。据统计,约45 的急性心 不要随意搬动患者,避免加重病情变化,有甘油备用药 肌梗死患者在被送至医院前即已死亡 。因此,实行有效的 物者嘱其舌下含服1粒。到达现场后,护士在进行急救的同 护理措施对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有着重要的意 时安慰患者,稳定患者情绪,转到救护车上时,应简单介绍救 义。如指导病人或其家属自救方法,为医务人员到达之前赢 护车上的急救设施,让患者了解救护车上的抢救条件,消除 得抢救时间,争取宝贵的有效治疗时机,使患者在可救治的 病人顾虑、担忧,缓解病人焦虑、恐惧情绪,帮助病人树立战 “时间窗”内及时得到救治,最大程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 。 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本研究发现,早期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患者焦虑状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改善情况及护理满 态的发生。从本研究表2显示,对AMI采取有效的心理护 意度。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满意度调查和 理干预措施后,可明显改善患者情绪,降低焦虑程度,两组患 焦虑自评量表(SAS)r3 评估患者的焦虑程度。 者的焦虑状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心理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 护理干预对缓解AMI患者焦虑症状有重要作用。 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矗s)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 综上所述,院前急救护理及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急性心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表示,采用x 检验,P<O.05为 肌梗死患者的焦虑症状,从而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度,值得I临床推广应用。 2 结果 [参考文献] 2.1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见表1。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 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Y 一17.03,P< Eli程宝珍,张小红,牛娟.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 死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2,27(5):9-10. 0.05)。 [23龙永锦,刘丹,许新梅.33例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与护 表1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 ) 理探讨口].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1,24(2):129—130. 组别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E33汪向东,王希林,马 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 卫生杂志,1999,13(增刊):31—35. 对照组45 12 10 8 15 66.67 [43张静.院前急救和运转改良流程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观察组45 32 8 4 1 97.78 [J].内科,2010,5(5):497—498. 2.2 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比较见表2。观察组的焦虑评分 E53郝静.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和转运对患者预后的影晌[J]. 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2,P<0.05),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11):33. 综合护理对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林金清 (广西隆安县乔建镇中心卫生院,广西隆安532707) [摘要] 目的 观察慢性支气管炎在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给予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 随机抽取氨溴索雾化吸人治疗的慢性 支气管炎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O例,观察组5O例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5o例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 结果 观察 组经过综合护理后,患者咳嗽好转时间、咳痰好转时间、治疗时间依次为(3士1.5)天、(5±2.1)天、(14士0.8)天;对照组依次为(5±0.3)天、(7 ±0.3)天、(14士3.7)天。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 结论对氨溴索雾化吸人治 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给予综合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对促进病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综合护理;氨溴索}雾化吸人 [中图分类号]R562.2 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639(2015)03—0283—03 doi:10.3969/J.issn.1001—5639.2015.03.023 28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