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议青海省牧草种子业发展

浅议青海省牧草种子业发展

来源:华佗小知识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业论塌 SICHUAN CA0YUAN 2oo6年第4期总第125期a J 尊庸_ 袁春光 ・ (青海省果洛州草原站,青海大武814000) 摘要:通过对青海省牧草种子生产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青海省发展牧草种子生产的对 . 关键词:牧草;种子;产业化;发展 1 青海省牧草种子生产的现状 耐寒性,适合在海拔2 900~3 800 m的干山坡、干草 我国大规模种植牧草始于20世纪80年代,牧草 原及沙丘种植,易获得种子;碱茅属的碱茅具有很强 种子生产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在内蒙、山西、黑龙 的耐盐碱能力,主要分布在紫达木盆地;豆科的苜蓿 江、甘肃、青海等地建立了一批优良牧草原种和良种 适合在青海格尔木及青海环湖地区种植。 繁育基地,生产的种子基本能满足国内生产需要,有 随着20世纪50年代后期青海省草原工作机构的 部分种子已打人国际市场。据统计,1999年我国生产 建立,青海省从单一、传统的自产、自用农家种子逐 各类牧草种子达3 500万公斤,其中332万公斤种子出 步过渡到能大规模生产牧草种子,而且实现了牧草种 口到美国、日本、韩国、意大利和澳大利亚等国,为 子繁殖和人工草地同步发展。20世纪60年代初建立了 国家创汇700多万美元。现代化技术也逐步运用于牧 青海省铁卜加草原改良站,引进大量优质牧草,从中 草种子生产,初步实现了牧草良种化、良种繁育专业 筛选出一批能适合高原生态环境生长的草种,总结了 化、品种质量标准化,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牧草种子业。 一套适用高原地区栽培的技术措施。20世纪70年代以 青海省具有丰富的牧草品种资源,仅禾本科植物 后,设立了青海省牧草良种繁殖场(同德)和贵南森 就有62属,198种,21变种。披碱草属的垂穗披碱 多、玉树巴塘、果洛大武4个专业良种繁殖场,还有 草、老芒麦适合在海拔1 800~4 500m的山坡草地、 海南州共和县(倒趟河、江西沟)、泽库县(禾日)、 灌丛草甸、高山草甸上生长;羊茅属的中华羊茅、紫 海晏县(青海湖)等地方性牧草种子繁殖基地。20世 羊茅等适合在海拔3 100~4 500m的滩地、河谷、林 纪80年代初,建立了青海省牧草种子质量检验中心。 下和草原化草甸、草甸化草原上生长;雀麦属的无芒 1999年青海牧草种子田面积达3 500 hm2,其中, 雀麦则主要分布在同德、玉树等地,iIij寒、耐旱、再 牧草种子基地为3 300 hm:,生产各类牧草种子245.76 生能力强、对土壤要求不高,可在低海拔地区栽培; 万公斤;其中良种燕麦种子田面积1 952 hm2,共生产 冰草属的扁穗冰草为旱生植物,具有很强的抗旱性和 燕麦种子227.25万公斤。采集野生牧草种子4 015万 公斤,全年牧草种子总产量达4 260.76万公斤。 《青海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草地部分 收稿日期:2006—02—05 1998~2050年)明确提出,年均种草约1359×10s hm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l 尊l8 |t专 默 辱 i 丑式炙嚣为 改良草地约1.767×105 hm ,要求“再造一个山川秀美 生牧草种子近100万公斤,为全省牧草种子产业化建 的西北地区”、 “争取十五年初见成效,三十年大见成 设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和广阔的市场。 效”。这一重大举措。必将促使青海省牧草种子业跨上 2.4种子生产潜力大、区域广、面积大 一个新的台阶。 2青海省发展牧草种子生产的有利条件 2.1地理条件独特,种质资源丰富,技术力量雄厚 全省除青南牧区外,大部分地区均可生产适宜青 藏高原栽培的各类牧草种子。东部农业区共有农闲田 资源4.5×1 04hm ,其中每年种植燕麦和一年生豆科 由于青海省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从东到西、从 牧草面积约2.0×l&hm ,尚有2.5×l04hmz可为青海 南到北有着不同的生态区域,为生产各类牧草种子提 省良种燕麦和一年生豆科牧草种子的扩繁提供丰富的 供了良好的生产条件和隔离条件。在牧草种质资源的 土地资源;环青海湖牧区和柴达木盆地每年建人工草 研究和收集上,全省科技工作者收集、整理、保存优 .地和飞播草地约1.3×l04 hm ,若把好良种生产和各 良牧草种质资源2 700余份,并做了大量的引种、驯 项技术关,可作为全省多年生豆科、禾本科牧草种子 化、选育工作,为青海省建立牧草良种繁育体系和实 扩繁基地。同时,全省现有的种子生产基地大有潜力 现种子产业化奠定了基础。同时全省拥有一支具有较 可挖,目前全省牧草种子生产基地的种子单产仅为试 高专业技术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草原建设科技队 验、示范田理论数值的l/2~l/5,若将现有牧草种子田 伍,有利于牧草种子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为推进 严格按生产标准化要求进行专业化生产,加大基础设 牧草种子产业化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 施建设,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实现种子产量翻一番并 2.2牧草种子产业化雏形已经形成 不难,仅此一项可增产各类牧草种子200多万公斤。 多年来,青海省在牧草种子生产经营上存在着条 3当前牧草种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块分割、信息闭塞、规模小、缺乏竞争力的弊端。经 3.1种子产量低而不稳 全省科研、生产、经营部门大胆地进行改革实践和探 目前,青海省牧草种子生产单产较低,大部分处 索,打破了条块分割的局面,不论是牧草良种育种或 于零散种植、广种薄收、粗放经营的落后状态,整体 是在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等环节上,已涌现出不 效益低,种子生产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种子产区 少好的典型。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省草原总 对种子生产重视不够,缺乏商品意识,观念落后,仍 站试行了“公司+农户”、 “实体与企业强强联合” 停留在传统的单纯的牧草生产观念上。同时,品种混 等扩繁、经营模式,把科研、生产、经营有机地结合 杂退化严重,不能使优良品种的优良性状得到充分表 起来,成功地建立了农区良种燕麦生产基地,年生产 现,影响种子质量。牧草种子生产水平低,主要表现在: 和销售丹麦444、青牧001、加拿大燕麦等良种 专业化的牧草良种繁育田较少或没有,牧草种子生产田 1 0 20万公斤,垂穗披碱草、老芒麦等多年生禾本科 其实都是以收草或放牧为主的草地,兼收种子,管理水 牧草种子lO l5万公斤。在满足本省需求的同时,还 平低,造成种子单产低、质量差;其次是牧草种子生产 将部分牧草种子销往省外,不仅为青海省牧草种子产 中科学的管理措施跟不上,群众种草的积极f生较高,但 业化摸索了经验,而且为全省牧草种子进入国内外市 管理草的积极性没有,无论是一年生还是多年生草地很 场打开了局面。同时,随着一批个体种子生产户和种 少进行中耕除草,更谈不上施肥灌溉;第三是从种到收 子经营者的兴起,以及牧草种子生产单位直接面向市 机械化程度不高,播种质量难于保证,出苗率低,植株 场,推动了全省牧草种子产业化和规模化的发展。 稠稀不均匀,收获率低,种子混杂严重等。 2.3加大投资力度,市场前莆广阔 3.2品种优良性状退化,缺乏后继优良品种 “九五”‘以来。国家和青海省加大了对牧草良种 由于缺乏健全的良种繁育体系,各生产单位或农 繁育体系建设的投资力度,一批重点项目得以实施, 户自繁自育,缺乏提纯复壮,加之牧草种子生产技术 为全省种子生产步入产业化、规模化和系列化的轨道 手段落后,使牧草种子品质下降,再使用这些劣质种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全省种子产业化的健康发 子进行种子繁育,结果导致了品种优良性状退化,表 展。 “十五”期间更是青海省草地基础建设规模最 现为产量下降,品质变差,抗逆性减弱,易受病虫害 大、投资最多、群众积极性最高的时期,加上国家和 危害。种子纯净度不高,达不到商品种子的要求,导 省内治理黄河、长江上游等草地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 致牧草种子在市场上竞争力弱。 实施,每年需一年生牧草良种约1 500万公斤,多年 3.3种子生产优势还没有成为商品优势 责 孺 辑 壬 卷 5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业论塌 SICHUAN CAOYUAN 业化条件 20o6年第4期总第1 25期啊7Jq草席 长期以来,对种子加工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种 子加工基础薄弱,设备简陋,技术落后,加工水平不 高。种子不经加工、包装以原料形式上市销售。种子 “三率”(精选率、包装率、标牌率)低,种子生产 4.1.1完善牧草种子科学化生产体系:首先,加快提 纯复壮生产上急需的牧草品种,保持和恢复品种的优 良性状,适当引进新品种,培育后备品种。抓好原种 优势还没转变为商品优势。 3.4牧草种子科技转化率低 目前,青海省牧草品种区域试验、品种审定和检 生产,在巩固现有牧草原种繁育基地的基础上,积极 稳妥地建立新基地,形成原种繁育主体,向良种基地 提供原种。其次,抓好良种生产,种子田要实行区域 测技术水平滞后于种子生产的需求。由于经费不足, 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栽培。科学化管理。 育种原种数量少,造成近年来一些优良品种不能大面 4.1.2建立适应市场的种子营销体系:推行“中心+ 积繁殖推广,种子生产不能推陈出新,种子生产单位 公司(实体)+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即技术中心 或农户往往从生产、经营老牌品种种子获利,不利于 负责良种繁育,品种选育,并为生产提供所需良种及 促进品种的更新换代。同样,由于牧草新品种知识产 生产管理技术;种子经销实体把从市场上得到的牧草 权保没有出台,育种者不轻易出手新品种,种子 种子需求信息,.变成自己的生产计划,然后把计划分 生产者只能观望效益坐而待沽。种子科技转化率低。 解到种子生产户;农户按照合同要求安排生产,交售 缺乏因地制宜的种子生产规范或特定草种的生产技术 种子。由种子经销者进行精选加工,使之成为合格的 规程来指导牧草种子生产。 商品种子,进行销售。通过实行“中心+公司+基地 3.5牧草种子质量管理监督体系不健全 (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既提高了种子生产中的科 长期以来,青海省对牧草种子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技含量,保证种子质量,又使科技人员直接参与了种 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虽然省级已建立了牧草种子检 子生产,科技成果直接应用于生产,加快了科技成果 验中心,青海省畜牧厅草原处也制定了《关于开展牧 的转化。同时,又将一家一户分散的小规模经营联结 草种子质量检验工作的通知》,但由于人力、物力和 起来,形成较大规模的产业群、产业链,既保证了家 财力的,有部分措施未能实施。随着牧草种子商 庭经营的稳定性,又实现了规模经营。这样就形成了 品化程度的提高,牧草种子生产、经营已出现多渠道 产、供、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的种子产业化 经营的局面,然而牧草种子品种审定、良种繁育、田 经济共同体。 间检验、种子生产、流通、销售等全过程中的质量监 4.1.3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督体系不健全,各环节不配套,全省对牧草种子生产 是牧草种子产业化发展的保证。在统一协调下, 缺乏宏观指导,造成牧草种子时紧时缺,种子市场混 通过市场一龙头—基地(农户)的运行方式,实现 乱,假劣种子、混杂现象未能完全排除。有些种子生 “市场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生产营 产田不符合种子生产要求,主要表现为无种子生产许 销格局,把分散的牧草种子生产户组织到种子产业化 可证,不懂种子生产的基本要求,田间管理粗放。 中来,形成较大的市场主体,增强牧草种子参与市场 4加快发展青海省牧草种子生产步伐的对策 竞争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加快发展青海省牧草种子生产步伐,应进一步解 4.2以提高“三率”为突破口,加快牧草种子商品化 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认识牧草种子生产在青海省 种子精选率、包装率和标牌率(即“三率”)是 生态环境治理和畜牧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抓住 衡量种子是否商品化的重要指标。通过种子精选、包 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大力发 装、标牌进行标准化生产,实行商品种子标牌化销 展牧草种子生产这一新兴产业。树立以品种求生存, 售,有利于增加科技含萤,提高种子质量,增加产品 以质量求发展,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以竞 的附加值,提高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逐步实现未 争为手段的发展思路,由传统的粗放型生产向现代化 经精选、包装、标牌的牧草种子不许销售,不许用于 集约型生产转变,由行政区域的自给性生产向社会 生产,改变目前牧草种子不精选、不包装、无品牌的 化、市场化方向的转变,由分散的“小、全、散”向 现状。要尽快注册牧草种子商标。使全省的牧草种子 专业化转变,由科技、生产、经营相互脱节向培育、 成为全国牧草种子中的名牌产品。 扩繁、推广、经销一体化转变。 4.3强化牧草种子经营管理,疏通流通渠道 4.1建立健全牧草良种繁育体系,创造牧草种子产 目前,牧草种子市场发育不完善,管理不健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川弹原》 于 2OO6年7月正式更名为。 业与畜 全.宏观力度有限,牧草种子生产、经营、管理 针对L{前牧草种子引种单位多,流通渠道复杂, 不属各级种子公司,其主渠道是各级草原或畜牧部 门,而这些部门又缺乏充足的资金收购和包储群众生 引种数量大,引种种植分散和国内外瘦隋复杂等情况, 尽陕建立和完善牧草种子质量认证制度,加强牧草种  产的种子,形不成销售供应主渠道,不能充分发挥调 子健康检疫。牧草种子质量除包括种子的活力、纯度、 剂服务作用。不少个体经营者销售、储运,渠道多, 净度、外观等的检验外,还应要求不携带有害生物。市场混乱,掺假、抬价、压价等现象时有发生,往往 造成种子积压,产销脱节的现象,损害了牧草种子生 牧草种子检疫就是种子质量检验的组成部分,包括我 国目前已执行的种子质量的检验和种子健康检验。因 此,要依据我国 出境动植物检疫 和“植物检 产者和使用者的权益,也涉及一些种子经营单位的利 益。所以必须通过严格执法,加快牧草种子产业化步 疫条例”。加大牧草种子质量监管力度,提高牧草种子 伐,净化牧草种子市场,规范市场竞争,保护牧草种 检验和检疫技术,确保牧草种子产业化健康稳步发展。 子的名牌产品,借鉴国家对农作物种子经营管理办 法,发挥主渠道作用,无照经营,才能改变目前 参考文献 牧草种子经营中的混乱局面。 [1]韩建国.实用牧草种子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4.4加强牧草种子质量检验和检疫工作 1997. Discussion on Development of Forage Seed Industrialization in Qinghai Province ・ YUAN Chun-guang (Qinghai Provincial Grassland Station,Xining 8 14000,China) Abstract:Problem and condition of developing forage seed industrialization were analyzed,Some counterilleasurcs were put forward to develop forage seed industrilaization in Qinghai Province. Key words:Forage;Seed;Industrilaization;Development \‘ 、. 岈 岈 矗\- \- .、 石 写 \I e ’_、0 \- 、‘; . 也。 、.芦 蝠 、l矗、啸 (上接第46页) 至2020年,三江源可以为下游增加输送12亿立方米 的移民提供多方面的优惠。移民进行经济活动 水量。按我国目前万元GDP产值耗水量计算,将会 时。尽力为移民发展铺平道路,使他们真正得到实惠 带来700多亿元的产值。所以应该建立生态补偿 和帮助。 机制,通过转移支付、征收生态补偿费以及吸收一些 4小结 关注三江源生态环境的有志之士参与等方式,治理保 生态移民是三 源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程的重 护三江源,加大对移民的生产条件的改善,提高移民 要组成部分,是三江源生态环境治理和恢复的重要选 的生活水平。只有移民的生产条件改善了,生活水平 择。生态移民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妥善解决移民 提高了,移民才会安心待在新区,三江源的生态环境 后续发展产业问题,是移民能否“移得出、稳得住、 恢复和保护才有真正的保障。 留得住”的关键,也是影响未来生态移民工程顺利实 3.4生态移民应享受优惠 施的关键。 生态移民受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影响,到迁入 参考文献 地以后,有一个适应、熟悉的过程,他们将在生活工 作等方面遇到很多的困难。在移民过程中,各级 [1]崔延虎.游牧民族定居的再社会化问题[J].师范大学报, 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为这一地区从事个体经营或劳务 2OO2.4. Some thinking about the Ecology Immigration in Three Rivers Source Region MA Ru-fang (Economy and Management Departemnt of Qinghai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Xining 810008,China) Abstract:Ecology immigration is an important choice which govern and protect three rivers SOUrCeS ecological environment.This paper has discussed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the ecology immigration based on progress of ecology immigration. Key words:Three irvers sources;Ecology immigration 责 任 藿 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