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Web2.0技术在学校教育资源库中应用初探

Web2.0技术在学校教育资源库中应用初探

来源:华佗小知识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9卷第2期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Vo1.19 No.2 2007年6月 Journal of Zhengzhou Railway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 Jun.2007 Web2.0技术在学校教育资源库中应用初探 楚 钊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金华321004) 摘要:现有的学校教育资源库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资源库在学校教育工作中作用的发挥。将Web2.0技术 与现有资源库结合,可以更好地发挥学校教育资源库的作用。 关键词:资源库Web2.0 Blog Wiki 一、学校教育资源库存在的问题 产力,这个理念体系在不断发展完善中,并且会越来越清 随着新一轮的教育改革的兴起,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 晰。实践Web的成型的应用元素包括:博客(Blog,包含文 的整合不断深入,各学校都在不断加强数字化校园的建 字、声音、图像、视频,让个人成为主体)以及Rss(简易聚 设,学校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成为了一个重点。然而,我国 合)、Webservice(Web服务)、开放式API’s(开放式应用程 的学校资源库系统目前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从《北京市 序接口)、wiki(维客)、tags(分类分众标签)、bookmark(社 中小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建设调研报告》的数据可以看出比 会性书签)、sN(社会网络)、Ajax(异步传输)等等,底层是 较突出的是以下几个:首先,学校教育资源库中的资源,其 XML和接口协议,而这些应用又都是在一些web2.0体系 中原创资源来源于教学一线的教育资源较少。报告数据 下的理论和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包括:六度空间理论、长尾 显示,在建有资源库的中小学校中,只有39.27%的学校表 巴理论、社会资本、去中心化等等。” 示资源库内容部分来源于教师上传。其次,学校教育资源 与传统的Web1.0相比,Web2.0在模式、内容、形态等 库的内容更新缓慢,不能令人满意,只有1.98%的学校对 方面有了很大的不同,Jim Cuene在《Web2.0:Is it a whole 资源库内容更新情况表示非常满意,有17.49%的学校表 llew intemet?}这篇演说中较为精辟地分析了Web1.0和 示满意。第三,资源库的易用性较差,只有2.31%的学校 Web2.0的区别。 对资源库的易用情况表示非常满意;有29.o4%的学校表 表1 Web1.0与Web2.0的区别 示满意。学校教育资源库存在的这些问题,导致了两个结 Web1.0 Web2.0 果,其一,学校教师对资源库的使用率偏低。在建有资源 模式 读 写与贡献 库的中小学校中,只有30.69%的学校表示学科教师经常 主要内容单元 页面 发表/记录的信息 使用资源库;其二,学校对教育资源库的满意度低,调查显 形态 静态 动态 浏览方式 互联网浏览器 各类浏览器、RSS阅读器、其它 示,对资源库内容支持教学效果表示非常满意的学校只占 体系结构 Client 8el'ver Web 8er ̄ces 总数的2.46%;有26.73%的学校表示满意。花费了大量 内容建立 程序员 人人 人力、物力、财力建设的学校教育资源库,在教学应用过程 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出,Web2.0注重用户的感受,鼓励 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成为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 并支持用户主动参与,并通过多种方式,使用户之间建立 “鸡肋”,这实在令人遗憾和痛惜。因此,应用新的技术手 广泛的联系,并形成一个社会化的网络。主动性、互动性、 段,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下一步研究的一个重点。 个性化、社会化和关联性构成了Web2.0的主要特征。这 二、Web2.0技术及其特征 些特点,对利用Web2.0技术解决现有校内资源库存在的 Web2.0技术,是近年来网络技术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问题,提供了依据。 的产物,但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互联网实验室对 三、Web2.0技术在学校教育资源库中的应用 Web2.0从理论与实践层次上给出了以下定义:“Web2.0 Web2.0技术是一系列具体应用技术的体系,其中最 不单纯是技术或者解决方案,Web2.0是一套可执行的理 具代表性的是Blog,Wiki,Rss和lag,他们在学校教育资源 念体系,实践着网络社会化和个性化的理想,使个人成为 库中有着不同的应用。 真正意义的主体,实现互联网生产方式的变革从而生 1.将Blog与资源库进行融合,解决资源原创少、更新 收稿日期:2007—03—06 作者简介:楚钊(1978一)男,河南荥阳人,浙江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 4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慢的问题。 要解决现有学校教育资源库存在的问题,首先要解决 资源更新的瓶颈,Web2 0中的Blog的出现,为从功能上解 决这个问题提供了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案。 .Blog在形式上是一个网页,通常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 帖子所构成,这些帖子按照时间倒序排列。Blog的使用不 需掌握网页制作和Web编程方面的知识,只要会文字编 辑,只要能上网,就可以随时编辑和更新自己的Blog内容。 同时,网络中大部分的资源,如在文本、图像、数据和媒体 对象等,都可以在Blog中展示,用户还可以根据需要对 Blog的功能进行扩充。它的这些特点,降低了用户在使用 时对技术要求的门槛。 将Blog技术与学校教育资源库进行融合,使其成为用 户的活动平台,可以使用户方便地将自己所掌握的资源进 行发布,和其它用户进行资源交流、讨论,实现自我资源的 积累。同时,新资源的不断发布,可以解决资源库资源更 新的问题。 2.利用Wiki实现了用户对资源的协作开发。 对资源进行协作式开发,是充分利用资源,调动用户 积极性参与资源建设,对资源库进行资源更新的一个好办 法。Web2.0体系中的Wiki技术,为资源的直接协作开发, 提供了方便可行的方案。 Wiki是一种协同写作系统,其本质,就是一种超文本 系统。这种超文本系统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同时 也包括一组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与其它超文本系 统相比,具有简易性、开放性、协作性和组织性的特点。 用户利用Wiki进行资源协作开发,是通过共同创建一 个Wiki页面进行的。该页面的内容可以是已经开发好的 资源,也可以是自己的新观点、新设想,甚至可以只有一个 标题。这个页面可以用各种方式通过网络公开。其他用户 在浏览到该页面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掌握资源的情 况,自由选择参与新资源的建设。用户参与资源建设的贡 献与成果,会在第一时间内在页面中得到体现,这是对用户 参与的一种肯定和信任,可以提高用户的参与的积极性。 在利用Wiki共建资源时,完全没有著作权的概念,减 少了由于著作权所带来的麻烦。同时,资源与知识不再是 单向地由权威(中心)向接受者(周边)自上而下发放,而是 完全多向交流,中心与周边的角色随时逆转。中心的缺 失,使得权威的作用降低,参与者的创造性得以发挥,新资 源在互动、协商、甚至是争论中逐渐产生,并被不断公布。 Wiki特有的版本保存机制,使页面在每次被修改后,原来 的版本都得以保存,保证了已有的资源不会被无意或恶意 的删除。已有的版本可以被随时提取,并被作为修改的基 础;不同版本之间也可以进行比较,两者不同的地方会以 不同的标识标出,方便用户找出其中的差异,进行比较,使 资源不断更新与完善。 3.利用RSS技术,实现资源的实时推送。 资源,只有被利用起来,才能体现它们的价值。资源 被利用的前提,是为人所知。在现有的学校教育资源库 中,常出现资源已经存在,却不为人所知的情况,这是造成 学校教育资源库易用性差的一个重要原因。Web2.0技术 中的RSS推送机制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使资源 “活”起来。 44 RSS,是“Really Simple Syndicalism”(真正简易聚合)的 缩写,是基于XML技术的互联网内容发布和集成技术,它 通过“Feed(提要)”将信息从在线出版者传递到Web用户 面前。用户可以通过RSS来订阅多个站点的新闻和Blog, 这样就不用登录每个网站查看自己需要的内容。 RSS有信息获取时效性高,发布成本低的特点,同时可 以进行信息过滤和简单的本地信息管理,在学校教育资源 库中,利用它可以实现用户资源的实时推送。用户个人的 资源,有分散、多样、快捷的特点。但是又因为这些特点,个 人所拥有的资源不易被别人知晓并加以利用。通过在用户 活动平台中加入RSS的功能,可以方便的将个人资源的更 新情况制作成为RSS Feeds以供他人订阅,使自己掌握的资 源变成公共的资源即以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4.利用Tag技术,实现资源的从众分类和横向联合。 资源之间缺乏一定的关联,也是造成资源搜索慢,利 用率低的一个主要原因。现有资源库在资源的分类管理 时,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严格的分类,并依据分类,制 作目录,以供用户进行搜索。由于分类的原因,很多相互 关联的资源被人为的隔离,给用户进行广度搜索造成了困 难,Web2.0技 中的Tag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Tag技术,就是用有表征含义的关键词,标注自己关注 或发布的电子资源,实现分众分类(Folksonomy)的技术。 Tag具有自发性、共享性和自适应性的特点。将Tag技术 应用于资源库,可以实现资源的分众分类。Tag的自发性 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随意地对资源进行 不同的分类管理。这种分众分类的管理模式可以适应同 一用户对各类资源的不同需要,也可以适应不同用户对同 一资源的不同需要,与其他分类模式相比,分众分类的管 理模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加强了资源之间的横 向联系,使用户可以在同一个Tag下,方便地进行资源的广 度搜索,提高了资源管理的效率。 总之,RSS和Tag技术的运用,使用户之间、资源之间 的联系得到了加强,并使之组成广泛互联的网络,减少了 资源的盲目搜索,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共享,提高了资源的 利用率。 四、问题与展望 综上所述,以Web2.0思想和技术设计的学校教育资 源库,可以并且能够为用户提供公平、开放、方便、高效的 资源搜索、开发、发布和利用环境,解决现有校内资源库存 在的一些问题。然而,如何在保证用户权利的同时,建立 保证资源有效性的机制,是我们将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同时,如何引导教师利用资源,积极投入到校内教育资源 的建设,也是下一步要解决好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庄秀丽.Web2.0教育应用[J].信息技术教育,2006.6. [2]胡勇,王陆.浅析B1og的特点及其对教育信息化的影响[J].现代 教育技术,2006.1. [3]夏天,杨瑛霞,田爱奎,张际平.Tag和现代教育技术[J].中国电化 教育,2006.9. [4]胡科,王荣良.基于Web2.0的Wiki技术应用技术研究[J].中国 电化教育,2006.9. [5】庄秀丽,中军霞.北京市中小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建设调研报告 ….中小学信包技术教育,2003.5. [责任编辑:赵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