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工地的实习日记

工地的实习日记

来源:华佗小知识
⼯地的实习⽇记

【热门】⼯地的实习⽇记三篇

  ⼀天就要结束了,我们⼀定有不少所感触的事情吧,请好好地记录下在⽇记⾥。那么写⽇记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是⼩编整理的⼯地的实习⽇记3篇,欢迎阅读,希望⼤家能够喜欢。

⼯地的实习⽇记 篇1

  这天把3单元、4单元的线已经放好了,下午我跟着师傅们⼀齐去抄平了,抄平的作⽤是为了⽅便⽀模板的,⼀般⽤的是50线抄平的⽅法。在师傅们的指导下我明⽩抄平的要点:⾸先确定相对⾼程,(相对⾼程我们地区⼀般是以青岛黄海海平⾯为正负零为基准),第⼆步计算⾼程差,以确定施⼯建筑物的正负零零点。第三步所有的建筑物需要的施⼯标⾼都以确定的建筑物正负零零点为基准。能够说抄平是确定建筑物定位的⼀项重要指标,必须得认真对待。

⼯地的实习⽇记 篇2

  1在⼯地的实习⽇记

  下午三点,经过半个⼩时的⾏车(从天河出发)终于抵达将要进⾏实习的⼯地――⼴州市⽩云⾼尔夫花圆南区星瑞巨。该⼯程建筑⾯积为55209平⽅⽶,地下⼀层,地上A栋17层、BC栋25层、D栋10层,平⾯图其中BC两栋主楼居中,两栋副楼分居两侧成对称排列。

  初到⼯地⽣活区现场,环视四周,建筑⼯⼈的住宅、⾷堂、洗浴间、⼯地办公室、建筑材料的储存加⼯区⼀切都如图纸上所安排⼀切都井井有条。地⾯上的⼈、车各⾏其道,⼀切都在有条不紊的状态下进⾏着。这些令我有点震惊,虽然读了三年多的⼤学,也了解到不少关于施⼯场地的安排内容,但还是第⼀次如此接近的观察安排得如此有条理的施⼯现场。毕竟我印象中的⼯地还是那种杂乱⽆章,⼯⼈住处简陋,伙⾷其差⽆⽐,到处⼤⼩便的现象随处可见的⽼⼯地。

  更让我兴奋的是即将进⾏实习的⼯程。带上安全冒、跟随吴⼯进⼊现场,经过那些布满各种设施、模板的楼层,踏着那位于半空中的脚⼿架来到七楼顶⾯的⼯作⾯。这⾥是钢筋、混泥⼟以及模板的天下。⼀些⼯⼈正在绑扎剪⼒墙的墙筋,另外⼀部分则在对给绑好剪⼒墙钢筋的墙⽀撑模板。从现场可以看出该⼯程是剪⼒墙结构,其上找不到⼀根传统的柱⼦,都是⽤现浇的混泥⼟墙来替代,当然有些部分还是要有柱的影⼦,但亦是以异形柱的形式出现。

  吴⼯给我介绍了⼯地的概况及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并安排好在施⼯现场实习的施⼯员后。我们就离开施⼯现场,进⾏下⼀步的实习⽣活安排。  2在⼯地的实习⽇记

  ⾛下开出⼤学城的早班车,突然发觉少了昨天的蒙蒙细⾬,有点灰蒙蒙的早上不时可以感受到那暖⼈⼼肺的阳光,呼吸着⽩云⼭脚下的新鲜空⽓,⼀切都是那么的怡⼈。

  与昨天不同的是,今天我单⼑赴会⾃闯施⼯现场(因为⼯地是早上7点就上班,⽽我的早班车是7点才出发,最早我也只能8点才到)。当我沿着昨天的路线⾛上楼⾯即将抵达顶层的时候,发现眼前的⽀撑挡着我的去路,⾥⾯⿊呼呼的⼀⽚,我只能绕过另外⼀栋上去。上到顶⾯才发现原来从⽀撑那⾥⾛过去还是可以的。这也许就是没在⼯地呆过,太缺乏经验了。

  施⼯现场繁⽽不乱、紧张⽽有序。浇注混泥⼟、绑扎钢筋(其中扦插着预埋管道的布置)⽀撑模板分成三个区域同时进⾏,流⽔作业。初到⼯地,对各个⼯种都⼗分感兴趣,东张西望,东⼀步西⼀步,但都看不出什么门路来。但⼯地给⾃⼰的感触还是满多的。

  1. 速度惊⼈。昨天才进⾏浇注剪⼒墙的楼层,今天已经进⼊了梁钢筋的布置绑扎。

  2. 剪⼒墙模板的制作是整⾯墙的进⾏,⽽不是分段进⾏,也不是采⽤升模系统,或许这样做更为合理。

  3. 箍筋的距离弯钩的⽅向都有着⽐较严格的要求。  4. 钢筋的锚固长度也⼗分讲究。  3在⼯地的实习⽇记

  为了看放线,早上7点赶到施⼯现场,施⼯员正给东侧两栋(CD两栋)楼进⾏。其⼤原则是先对外墙⼤框架的定位,再根据外墙线对⾥⾯的房间过道的墙体进⾏定位。不过其中的⼩技巧不少。

  西侧两栋正进⾏梁板钢筋的布置和绑扎。板筋的布置⼀般先根据图纸的规定⽤粉笔将其距离与⼤⼩标注在板上,再由⼯⼈将钢筋布置到相应的位置。底筋须做到长筋在上短筋在下,两端必须伸⼊墙体或梁的相应位置,以保证起锚固受⼒。在施⼯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底筋的长短⽅向调换。当时我想把它调整过来,但是因为施⼯秩序的原因,要调整必须⼤⾯积的返⼯,于是不做调整。

  在板筋布置之前先把梁的钢筋绑扎完成,并⽤⼯具将其安置到梁模板中。梁的箍筋要求绑扎稳固,间距也很严格在两端较密(受到的剪⼒⽐较⼤),中间的⽐较梳,⽽且数量上也有明确的规定。在施⼯过程出现箍筋出现偏移的时候必须调整,有时候甚⾄要把梁提起来重新绑扎。为了保证梁的受⼒筋、腰筋、架⽴筋间的相互位置,以及保证保护层的厚度,通常要加焊⼀些辅助的钢筋条。

  4在⼯地的实习⽇记

  在昨天绑扎好的楼板、梁钢筋的模板上进⾏混泥⼟浇注。浇注混泥⼟前先⽤⽔将楼板浇湿,其⽬的是避免⼲模板吸⾛湖泥⼟中以致⽔泥不能获得⾜够的⽔分进⾏充分⽔化⽽出现⿇⾯、蜂窝、孔洞等不良现象。板、梁的混泥⼟全部采⽤泵泵送,其反冲⼒相当⼤。除了模板的⽀撑,我并没看到⼯⼈采⽤什么特别的措施避免墙的侧移,或过⼤的应⼒。

  因施⼯的需要,综合脚⼿架在进⾏九、⼗层的搭建。同时因为⼯作的先后关系,A、B栋铁⼯组休息⼀天。  5在⼯地的实习⽇记

  今天A栋⼋层绑扎剪⼒墙钢筋BC栋浇注梁板的混泥⼟D栋进⾏楼⾯养护。梁板混泥⼟的浇注采⽤的是商品砼,先由运输车从混泥⼟搅拌站把混泥⼟运过来,再由⾼压泵送到⼯作⾯。

  为了配合实习的需要,我们借来数码相机拍了⼀些⼯地的实际情况。⼯程采⽤的是流⽔作业施⼯⽅案,同⼀时间可以看到不同的⼯种在不同的⼯作⾯上施⼯。为了拍到更多的照⽚我们整天满⼯地跑,拍了不少照⽚,也发现了不少有趣的事情。  1.隔墙的砌筑

  ⼯程采⽤流⽔施⼯,当楼层建到⼋九层的时候,底层的装饰装修以及⽔电安装各种⼯种都陆续进场施⼯。

  我们还特意观察了内墙的砌筑,发现⼯⼈在实际操作过程很彻底的遵循着砖墙的施⼯原则:横平竖直、沙浆饱满、组砌得当、接搓可靠的原则。对隔墙、楼梯扶⼿等的砌筑,⼯⼈⾸先根据施⼯员定好的尺⼨,利⽤吊垂、墨线对墙体的竖向、平⾯进⾏定位、砌筑。该⼯程内隔墙采⽤的是空⼼混泥⼟砌块和灰沙砖混合砌筑。其中空⼼混泥⼟砌块作为主要的填充材料,灰砂砖作为辅助材料。当空间不能满⾜布置空⼼混泥⼟砌块的时候,特别是砌筑到与梁板接近的位置就⽤上了 灰砂砖。在这个时候只有⽤⽐较⼩的的砌块才能保证砂浆的饱满。  2.预埋件“移动位置”,剪⼒墙遭殃,⼯⼈累苦

  在拍照⽚的过程中,突然听到附近的房间传来阵阵猛烈的锤击声,令⼈感到惊奇。于是我们⼏个⼈⾛过去看个究竟,⼀问,原来是⼯⼈在⽤锤敲击剪⼒墙以找出预留孔道的位置。以便修复在浇注混泥⼟的时候堵塞预埋的管道。(对于预埋管道的质量,我⼀直都怀疑它的⼯艺是否能完美的实现其预期⽬标。关于这个问题我曾经问过施⼯员,但是他给我的答案是:如果在浇混泥⼟后发现管道出现破坏影响使⽤的情况,只能敲开混泥⼟从新铺设浇注。只是对不同种类的管道的处理⾯积不⼀样⽽已,如果是⽔管的处理就相对电线管道的要⿇烦!)对于采⽤巧击的⽅法是施⼯中经常采⽤的⽅法,不过这次没什么效果,施⼯⼈员本来想采⽤冲击钻探测的,但当时因为害怕伤害到墙体⽽没有采⽤。这次的原因可能是⽔泥已经填满了管道,或者是管道偏离的位置实在太远了!如果是后者,我觉得是不是应该直接凿开管道预先设计部分外加⼀条管道,再进⾏浇注。不过这样的后果可能会影响到墙体的抗裂性能。  3.“假记者”,引虚惊

  当我们在对搅拌机进⾏拍照的时候,现场的⼯⼈急忙问我要⼲什么,并慌还张张的把电箱盖上。他这紧张的⾏为让我感到很纳闷,不知和解。⼏分钟后他们有急急忙忙的跟那个管理⼈员打招呼,极为紧张的样⼦。好在哪个管理⼈员认得我,告诉他原因。并把我们叫过去,告诉我们在⼯地不要乱拍照,要拍也要叫上⼀个施⼯员做指导,被误认为是记者就难办了。被这样⼀说,我也醒悟了。现在有关部门对建筑的不规范现象处罚的⽐较严厉,轻者罚款,重者勒令停⼯加罚款。停⼯后⼯⼈本⾝的收⼊也会受到极⼤的影响。当然不规范的操作也不能单⽅⾯的指责某⽅⾯,毕竟事物都是由⼤多数因素引起的。

  在⼯地上每个实习⽣都应该注意细节问题,。也许⽆意中的⼀个很⼩的⾏为也许会引起⼀系列的不良后果。当然⼩⼼不等于畏⾸畏尾的,但多加⼩⼼尤其重要。

  6在⼯地的实习⽇记  1.“放线”试⽔

  依然如往⽇,六点中起床,乘坐⾸班车赶到⼯地。跟着施⼯员给剪⼒墙、门洞放线。随后,他叫我门跟他⼀起去五楼“平⽔”。刚听到“平⽔”⼆字我⼀头雾⽔,到了现场才知道是进⾏⽔平线的定位。

  现场施⼯的时候,施⼯员问我要不要试⼀试。如此好的机会,岂有不试之理,我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于是我⼜有了⼀个实际操练的机会。对于⽔准仪的操作在学校的时候已经操作过,但实际操作的机会较少。熟练程度就可想⽽知。事实上在操作过程中还是犯了不少错误。

  错误⼀、在观测基准线的时候不是把尺的下端贴住基准线,⽽是想的到⼀个整数⽽去调整标尺。这是明显的概念不清晰。好在施⼯员及时的给我提出来。

  错误⼆、在⼗字叉丝模糊的时候,未能及时的使⽤⽬镜去调整其清晰度。  2.我看“平⽔”

  “平⽔”其实就是将标准的⽔平标⾼引向将要施⼯的墙体。即画出墙体的某个对施⼯定位极其有意义的⽔平线。⼀般情况下采离楼板⼀⽶⾼,当然这要从⾸层的⽔准点引上来的。

  “平⽔”其实是⽔准仪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个典型的应⽤。平⽔的过程⾸先是选择测站。测站的选取要保证标准⽔准点与测站和测站与所要“平⽔”的墙体间的视线畅通⽆阻,⽽且尽可⼀次测量到尽可能多的墙体。随后,⽀架⽔准仪,调平、调焦、读出标尺的读数。接着,根据读数和⽔准仪把⽔准点引到其他墙体上并⽤红⾊铅笔作出标记(⼀般每墙⼀⾯画两个点,分别在墙的两侧)。最后利⽤两点⼀线弹好墨线。  3.凝固后的混泥⼟板出现扩张的情况

  今天在跟随施⼯员检查已浇注好的混泥⼟楼板的时候发现有⼀块板的混泥⼟向外扩张了2cm,靠边上的剪⼒墙墙筋也向外偏离原来的位置2cm,即墙筋处在原来的外墙边上了。究其原因有:

  ⼀、 模板的侧向⽀撑不够稳固,在浇注混泥⼟的时候产⽣过⼤的侧向⼒引起侧向位移,导致钢筋、墙体最后偏离预定位置。

  ⼆、 摸板在施⼯的时候没有把尺⼨量准确。  处理⽅法有:

  ⼀、 在⽀上部墙模和浇注时即使矫正钢筋和剪⼒墙的位置

  ⼆、 在装修阶段若出现影响到外观尺⼨需要时候,可以凿去部分钢筋,但不可仪伤及钢筋。这种处理在实际⼯程中应⽤⼗分⼴泛。施⼯员说在理论上影响到钢筋保护的问题,但是局部的处理对整体的影响还是相当微⼩的。  7在⼯地的实习⽇记  模板的安装

  按计划A、B 栋今天进⾏模板的安装。B栋进⾏的是⾥⽀撑和板模板的安装。A 栋则在进⾏剪⼒墙钢筋的绑扎和墙模板的安装。

  剪⼒墙模板的安装⾸先是根据图纸放好线,⽊⼯按照所放好的线钉下固定墙模板的板块(墙厚为200,模板的厚度在

20mm,两块所以线的距离是 240mm);再根据剪⼒墙的图纸拼接模板。剪⼒墙浇注时候的距离由绑扎在剪⼒墙墙筋上垂直与剪⼒墙长200mm的钢条控剪⼒墙制,⽽控制剪⼒墙向外张开则由对拉螺栓拉紧和外部的模板⽀撑来保证,外部斜⽀撑更多的是保证墙体的竖直。  8在⼯地的实习⽇记

  今天C、D栋的⼆三层进⾏墙⾯扇灰、铺地板砖和⽔电安装。  1.墙⾯扇灰

  扇灰的历史已经很久远了,技术也极为成熟。但我总是觉得扇灰的效果好坏主要在于⼯⼈的技术和本⾝拥有的感觉。在和其他同学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有个同学说如果⽤模板制作,⼀次成型,⼜快⼜漂亮。我个⼈认为这种办法是可以⽤变通的⽅法实现,但是在现浇混泥⼟剪⼒墙结构中实际操作还是挺难的。

  ⼀、 结构的梁板变化较⼤,模形制作⽐较困难,其造价必将加⼤。吃⼒不讨好!或许你认为在浇注梁模板的时候就⼀次成型结构层和垫层。但这不现实,毕竟结构层与垫层的材料不同在浇注的时候会形成相互的渗透,材料的互混,虽然相互的黏结⼒较⼤,但难于达到很合理的效果。

  ⼆、 混泥⼟与模板间或多或少存在⼀定的粘结⼒,在成型后的墙⾯难以形成平滑⾯。

  三、 若在结构层完成后再⽤模板施⼯,就会使施⼯变得更加烦琐,且转⾓处难于灌注混泥⼟浆。⽽且同样难以形成平滑⾯。

  四、 扇灰都⽤模板其⼯序也多了⼀层,效果不好,造价⾼,不合理。 ⽽且在中国这个拥有⽆数廉价劳动⼒的国度⾥,太多的机械化未必是件好事。  2.扇灰的传统步骤

  ⼀、 先在将要扇灰的墙⾯上撒下⼀定量的⽔,让墙⾯湿润,但量⼀定要控制好。多了会使扇到墙⾯上的泥浆变得更为湿润、流动性加⼤⽽脱落。过少亦会影响泥浆与墙⾯的粘结⼒,其原因是混泥⼟在凝固的过程中⽔化需要⼀定量的⽔才能使最终强度达到良好的效果,形成较强的粘结⾯。

  ⼆、 定点。其实就是在墙⾯上先⽤混泥⼟砂浆做出⼏个突点,其外平⾯就是墙⾯的最终位置。

  三、 往墙⾯扇上混泥⼟砂浆,使其与定点尽量的接近。若砂浆过湿就往其上撒上⼀些⼲⽔泥粉。并不时地⽤平⽊条将墙⾯抹平。

  四、 当混泥⼟砂浆布满墙体的时候,通常是撒上⼀层⽔泥粉,再⽤⽅⽊条将墙⾯抹平。  到这扇灰的过程完成,当然后期的养护是必不可少的。  3.铺地板砖

  铺地板砖其过程通常如下:

  ⼀、确定地板砖的⾼度,并⽤纤维定位。

  ⼆、 在砖下表⾯放上⼀定量(其标准是砖铺好后的⾼度达到定位的,⽽且砖下⾯的混泥⼟可以密实,不产⽣过⼤过多的空洞)的混泥⼟浆。

  三、 根据纤维的定位铺上地板砖,必须使砖⾯平整。  9在⼯地的实习⽇记

  今天的天⽓太冻了。楼⾯正在剪⼒墙的浇注,⽽我们的任务是在五楼进⾏平⽔。

  除了因为天⽓太暗,施⼯时的灯光难以照亮所有的地⽅,在某些地⽅需要⽤上⼤号的照明灯⽽已,其它的⼯序跟2号⼀样。当然我们实际操作能⼒也⽐上次有了更⼤的进步。  10在⼯地的实习⽇记  吊线

  天⽓预报显⽰今天那寒冷的天⽓较昨⽇有所上升,但是在楼上进⾏吊线复查轴线的我们在阵阵冷风的吹拂下不时的打了个寒颤,感觉⽐昨天冷了不少。

  施⼯员介绍,通常情况下⽤胶线和⼩吊锤向上引出的轴线⼀层出现的偏差不⼤,但是往上引四五层的时候就可能出现4~5mm的偏差,有风的情况下可能会更⼤。这是候其精确性就会影响到⼯程的质量。于是在建设⾼层的时候,每四五层就必须对轴线进⾏复查,出现偏差的时候及时修正,以免出现过⼤的误差给⼯程带来安全隐患。  吊线使⽤的⼯具:重达⼗⼏⽄的圆柱状吊锤、细钢丝(吊垂与挂掉处通常不能打结)、直尺等。

  步骤⼀、在所要符合的墙⾯引出⼀⽚⼩⽊块(⽅⽊条也可以),使它固定到可以承受吊锤的重量并保持稳定。  ⼆、将铁丝绑在固定的⽊块上,铁丝须在所要测量的轴线所在的平⾯上。铁丝不能接触到任何的障碍物。  三、 吊线平稳后⽤尺量出吊线与下部定位轴线的距离,再根据下部距离,画出上部轴线的位置。  四、 ⽐较复查轴线与实际轴线与实际轴线的距离,并作出必要的调整。

  在当天的测量过程中发现⼤部分轴线都没有明显的差异,唯⼀⼀⾯剪⼒墙上部中线偏离轴线3cm,其原因是因为施⼯过程中上部模板出现向内侧倾斜。当时只能⽤墨线作出轴线,以便上部后续施⼯的调整。  塔吊的⾃升

  ⾃⼩就对升降机感兴趣的我,在课堂上听⽼师介绍过起重机的⾃升过程后我⼀直就想找个机会亲眼看看其实际操作。刚好

今天我实习的⼯程使⽤的附着式起重机要加⾼。(⼯地的⼈都称它为塔吊。)

  在施⼯⾯上观察,可以看到在塔吊上除了驾驶室⾥有⼀位司机外还有五名⼯⼈,其中⼀名负责标准节与上部摆渡导轨的连接,其他四名⼯⼈负责标准节下部与塔⾝的衔接与固定。⾸先,⼯⼈将套架的扶栏打开,准备就绪。塔吊就把标准节吊⾄套架位置。此时上⾯的⼯⼈将标准节的挂绳连接到套架上⾯的摆渡导轨的⼩车钓钩上。并将过度节与塔⾝标准节的螺栓松开。接着开动千⽄顶,将套架及其上部结构顶升超过⼀个标准节的⾼度,把标准节推进套架,放到相应的位置,下⾯四位⼯⼈⼀⼈负责⼀个⾓螺栓的固定,上部⼯⼈则负责其上部的各项⼯序、迅速将标准节连接固定。然后,收缩千⽄顶,准备下⼀个标准节的安装。

  当安装好计划中的所有标准节后,固定上部结构,⼀次⾃升就完成了。  11在⼯地的实习⽇记

  今天的⼯程内容有放梁筋、扎板筋、⽀模板、安装外脚⼿架。安装预埋管道。

  对于钢筋⼯程来说放梁筋是个⽐较难的施⼯过程。虽然你可以说其实都是好简单的东西,有⼒⽓就可以。但是事实上不是有蛮⼒就可以的。梁筋在模板上绑扎好后的重量就会变得好⼤,你需要将其放到相应的位置后必须要均匀的,⼏个甚⾄⼏⼗个⼈同时⽤⼒才能把梁筋放到相应的位置。并保证其上的箍筋和梁主筋等各种钢筋之间的相互位置不发⽣超过规范的要求。在上午的放梁筋过后恰好有个转⾓处的梁筋发⽣了过⼤的移动、其上的箍筋发⽣了转动,⽽不得不提起来重新绑扎。在放梁筋的时候,还要注意对预埋件的保护,甚⾄有时侯出现难于放置的情况。你就必须做出合理的调整。  12在⼯地的实习⽇记

  今天的施⼯内容有浇混泥⼟、⽀模板、安装预埋管道。

  对于预埋管道的布置,我觉得并不难。不过我经常都很怀疑它的质量问题。我怀疑它在实际施⼯过程中可能遭受到破坏的⼏率太⼤了,⽽且总是感到它承受不了施⼯对它的破坏,更担⼼的是⼀旦在实际使⽤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后果是多么的痛苦。(也许我家的那套下⽔道经常出现堵塞问题给我带来的阴影太⼤了。)事实上,预埋管道在实际⼯程中也是经常出现破坏的。在前⼏天出现的下⽔管被混泥⼟堵塞,从⼆楼塞到三楼。预埋管道的质量保证,我觉得有三个环节要⼗分注意的。  1、 管道的质量必须保证。

  2、 管道的布置,连接、绑扎要做到牢固合理。  3、 在浇混泥⼟的时候要保护好预埋管道  13在⼯地的实习⽇记

  今天的⼯作内容有扎剪⼒墙钢筋、⽀模板、安装预埋管道。

  扎剪⼒墙钢筋跟扎板筋有所区别,其中多了个内容就是很多钢筋(直径⼤于10mm的竖向墙筋)需要焊接(⼤多数采⽤的是对焊。)。在剪⼒墙的两侧和转⾓的地⽅需要加上箍筋。  14在⼯地的实习⽇记

  为了加强对施⼯的印象,我们⼜那照相机来多拍些照⽚。也在这个过程发现了不少细节的问题。

  ⽐如对模板裂缝的发现及其处理⽅法。施⼯员介绍在板出现⼩的裂缝经常是⽤⼀些纸垫上就可以满⾜施⼯要求。  ⽐如⽵竿在浇筑混泥⼟楼板的过程中,可以⽤来分隔开不同厚度的楼板。  ⽐如混泥⼟保护层块、钢条等⼩构件在固定板筋的作⽤。  15在⼯地的实习⽇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