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会说话的哨子教案小班活动反思

会说话的哨子教案小班活动反思

来源:华佗小知识


幼儿会说话的哨子教案

教学反思

在教学设计中,我意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发展音乐的感受能力,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会听、会想、会说、会演。按照这个思路,课堂上我一是引导学生进行对“小主人”、“小*”等角*的模仿,提高了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体会创编的乐趣;二是在打击乐演奏过程中运用多种手段使学生初步了解乐曲的结构、旋律和内容;三是把教学活动的内容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唤起学生对于宠物的爱心情感,这种体验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孩子们沉浸在了一种游戏般的欢快之中,不知不觉就接受了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坚持以音乐为本,倡导完整而充分的聆听,并将其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

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突出音乐听觉体验。但是,要培养一年级学生认真、安静聆听的习惯,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是个很大的问题,对此我主要采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想象”的方式,用舞蹈、即兴表演等与音乐相关的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聆听的兴趣。而培养聆听音乐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练习四散走和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和跑。

2、激发幼儿对户外游戏的参与兴趣,喜欢与同伴、老师一同做游戏。

3、锻炼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和动作的协调性。

4、了解哨子的发声部位和原理,能让哨子发出高低、强弱不同的声音。

5、通过实践和制作体会声音是由物体震动而产生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初步熟悉哨子。

2、通过老师的动作和语言的暗示,学习哨子发出高低、强弱不同的声音。

3、体验哨子带来的快乐。

教学准备

1、哨子1个,制作哨子的材料,小椅子。 2、音乐:我们是朋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拿出哨子,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这个东西是什么呢?(幼儿答哨子。)对,就是哨子。

2、老师出示哨子并进行示范:老师的这个哨子呀,可神奇了,它可是会说好话的,不信你们听。那有没有小朋友只到它是怎么发出声音的呢?

3、回顾: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4、摸摸咽喉感受、体验震动。

二、活动

1、让幼儿体验吹响(吹响的小朋友可以送小礼物)

2、让哨子发出高低、强弱的不同声音。

3、制作一个能发出不同声音的哨子。

4、自由玩耍哨子,引起兴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