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workcw3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汽车安全论文车辆安全论文:
在汽车驾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摘 要]安全对汽车驾驶员来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只有保障安全才能出效 益,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据统计,我国近年来的交通事故每年造成的死 亡人数均在 10 万人,居世界首位,交通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交通事 故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人的因素是主要的。 近年来,人们从多角度对造 成交通事故的原因进行了研究,有人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得出某种气质类型的 驾驶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多,这应是一项有益的研究,但在实际中,我们并不能确 定何种性格类型的人不能从事汽车驾驶,因此,我们只能在汽车驾驶教学中加强 学员安全意识的培养,以引导他们形成适应驾驶的安全性格,从而在较大程度上 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驾驶教学;培养;安全意识 [中图分类号]U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36-0009-02 1 人的性格和危及安全的性格特征 心理学研究表明,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的行为方式中所 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性格形成之后,会表现出比较稳定的特征,因此贯穿在 人的全部行动之中。 一个驾驶员的性格则对其驾驶行为有着主导作用,而那些交 通事故的发生与驾驶员的不良性格是紧密相关的。长期驾驶经验及教学实践证 明,具有以下不良性格的人,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1.1 得过且过 这种性格的学员往往表现为平时不虚心好学,不勤学苦练真功夫,专搞歪门 邪道走关系路,把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当儿戏。
1.2 狂妄自大 这种性格的学员情绪发生快而多变,油腔滑调,驾车中容易出现强超车或争 道抢行等危险动作。 1.3 粗心、马虎 这种性格的学员会出现处理情况粗心大意,顾前不顾后,理解问题不透彻,常 伴有驾车时不能保证行车安全和驾驶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 1.4 安全意识淡薄 安全意识不强的人,会出现经常闯红灯、弯道停车、随意变更车道等不良行 为,对安全有着直接的隐患,藐视法律尊严。 1.5 粗鲁急躁 有的学员易受情绪左右、好冲动,自我控制力差,胆大心不细,喜欢冒险,盲目 开快车,往往占道行车,强行超车,遇行人横穿加速绕行,跟车过近。 1.6 动作缓慢迟钝 有的学员对跟车、会车、让车和超车时不善于观察行车状态的变化,不能合 理地分配注意力,不能做到判断正确、 分析合理,容易造成危险。 有的学员对机件 操作手感差,离合器、油门、变速杆三者之间的配合不协调、生硬。有的学员动 作迟缓,又不能及时发觉动作错误。有的学员过度紧张,脑子一片空白,手忙脚乱 听不进教练的指导。以上性格特征明显地影响着汽车驾驶的安全性。 2 综合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安全意识的前提 道路交通的基本要素就是人、车、路,其中驾驶员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据 交通事故统计表明,在发生车祸的直接或间接原因中,有 80%~90%与驾驶员有 关系。因此,在汽车驾驶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
2.1 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汽车驾驶员职业道德规范》在汽车驾驶的理论教 学中,教师要把学生当成汽车驾驶员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教师通过带领学生逐 条学习《汽车驾驶员职业道德规范》,让每个学生均明白将来在这一岗位上应该 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怎么做才能确保安全行驶。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笔者让学生把将 《汽车驾驶员职业道德规范》 抄写下来,张贴在教室的墙上,要求 每天看,经常交流学习体会,如此耳濡目染,安全意识将一天天在学生的心灵深处 树立起来。 2.2 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 教学中,教师经常向学生展示一些美丽的图片让学生欣赏的同时感受到生 命的美好,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生命、珍爱生命的美好情感,再联系交通事故案例, 让学生从许多交通事故给家庭造成家破人亡、对社会带来巨大危害的事实中, 心灵产生深深的震撼,从而领悟到将来作为一个汽车驾驶员自己身上神圣的使 命感和重大的责任。常此以往,学生的安全意识将会日渐生长。 2.3 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知 识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自 2004 年 5 月 1 日施行以来,在维持 良好的交通秩序、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畅通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时 教师要向学生宣规,并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让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大部 分肇事驾驶员都是先违章后肇事的,违章是肇事的前因。 如果一个驾驶员心中有 “法”,安全自然就有了保障;反之,法盲上路驾车犹如瞎
page 1
子走路,随时都有触发事故 的危险。因此,《安全法》及相关安全知识的教育不容忽视。笔者在讲这部分内 容时,收集了许多通俗易懂的宣传画册来让学生看,使学生深入理解法规;还
张贴了一些交通法规宣传画,让法规走进课堂、校园、宿舍等场所;另外,还组织 学生在掌握了《安全法》相关内容后,作为宣传员向其他专业学生、社会群众等 广泛宣传。这时,学生不仅是一个学习者,还是一个参与者,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 的安全意识将日渐渗透。 2.4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有效预防交通事故 在汽车驾驶教学中注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 的重中之重。 (1)通过家庭、 学校、 社会等载体营造人文关怀的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 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观念,提高学生自身的修养; (2)通过系统正规的培训,使学生熟练掌握驾驶技能和车辆维护技能,为今后 安全行车打下坚实的基础; (3)督促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 心理和生理,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不抽烟、不喝酒,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4)进行良好的心理素质训练。 我校设有心理咨询室,笔者经常带领驾驶专业 的学生走进咨询室,请心理老师指导学生如何扫除心理上的障碍。 为他们开心理 学讲座,教会学生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通过养花、 钓鱼等培养自己优良的气质和性格,在克服困难中,锻炼坚强的意志……只有具 备了良好的心理特征,在今后的驾驶生涯中,才会控制自我,克服不良情绪,保证 安全行车。 3 规范驾驶操作教学是培养安全意识的基础 对初学汽车驾驶的人来说,其驾驶技能从无到有、 从陌生到熟悉是一个渐进 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上车前对车辆安全检视、正确的驾驶姿势、各操纵装置
的正确操作方法、规范操作顺序的训练十分重要。教学中,我们通过集体备课, 讨论确定每个训练课题的操作规程,统一教学。 教练员认真讲解、 严谨示范,让每 个学生熟知操作规程,并要求学生严格执行。 为了便于学生掌握,我们将操作规程 编成口诀让学生去记。 例如,起步的操作步骤为:一看(即安全确认)二打(即打左转 向灯)三鸣(即鸣喇叭)四踩(即踩离合器)五挂(即挂起步档)六松(即松手制动)抬 (即抬离合器)加(即加油);通过铁路道口时要“一停二看三通过”。 学生在反复练习 中,将谙熟各操作规程并形成良好的习惯。 课后,教练员还组织学生讨论如果不按 照操作规程去做,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刻理解操作规 程每一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使学生的“动作定式”转化为安全第一的思维式, 将安全意识教育寓于驾驶操作教学之中。 3.1 重视安全确认教学环节 在起步、停车、会车、超车、变更车道等训练课题中,都有一个重要环节, 那就是安全确认。 我校在教学中,将安全确认编在操作规程的第一步,要求学生通 过观察车内外后视镜、起步前转头看或将头伸出窗外看、必要时甚至要求下车 察看等确认方法,做到对车前后左右的交通情况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才能进行下 一步的操作。另外,在操作考核时,把安全确认这一环节的评分比重加大,使学生 意识到安全确认的重要性。 3.2 坚持对车辆进行日常维护,确保上路车辆的技术性能 日常维护是指驾驶员在每日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对车辆进行的例行检 查维护,可以及时发现和消除车辆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车辆以良好的技术状况 运行。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数九寒冬,在训练中,我校教练员都能坚持带领学生 对车辆进行日常维护,保证不让“带病车”上路。学生在训练结束时,安全检查习惯 已经养成,安全意识已经牢牢树立。 4 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安全意识的关键 学生的安全意识是无形的、抽象的,培养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 在教学中要巧妙地科学地运用教学方法,变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使学生逐 步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 4.1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也叫个案或实例教学法,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 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我校在汽车 驾驶教学中,长期和市交通事故科联系,获取第一手资料,建立交通事故案例库,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地从案例库中提取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分析,以案论理, 教师变教书匠、讲解员为指导者、推动者,学生由接受者转变为参与者、思考者, 在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效果十分显著。 4.2 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情感色彩的 具体生动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 我校在汽车驾驶教学中,采用大量 的图片,运用幻灯片、 多媒体、 驾驶模拟仪等,创设逼真的交通环境,让学生入“情” 入“境”,体会安全驾驶的乐趣,认识到交通事故的危害。 另外,我校在训练场地还设 置了
page 2
许多安全标识、宣传标语,通过以景激情,在情境中渗透安全教育,培养学生 的安全意识。 4.3 模拟训练法
模拟训练法是指使用汽车模拟驾驶系统,操纵着具体力反馈功能的方向盘, 实时交互行进中的三维立体道路场景,在各场景中可以进行相互之间会车、超 车、 让车等技能的训练,使驾驶者初步了解汽车驾驶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体会 驾驶汽车的动作要领,感受汽车驾驶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适合于毫无驾驶经 验的学员的驾驶培训和具备驾驶员资格的新手的实战练习。在模拟训练中学生 可自己观察分析作出判断处理,虽然是模拟仿真系统,但是学生置身其中,严格按 照操作规范训练,既节省了油费,又达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为今后进入实训 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尤其是在特殊环境下的驾驶,实训无法进行,利用驾驶模拟训 练可以弥补这一缺憾。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 如 果领导重视,教师有心,学生有意,上下一心,齐抓共管,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一定 会取得卓著的成效。 [基金项目]中国物流学会研究课题(2010CSLKT028)资助。1
pag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