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矿产资源开发现状
陕西省共有矿产资源开发企业3000余个,从业⼈员100余万⼈。其中能源矿⼭近2000个,从业⼈员22万余⼈。⼯业产值150亿余元,占规模⼯业企业总产值的14.4%,低于全国30%的⽔平。除煤、⽯油、天然⽓、钼、⾦、板材开发较好外,其余多以矿产初级产品外销,⾮⾦属矿产开发程度低,有的⾄今尚未开发。 3.1 黄⾦
陕西省已探明的脉⾦矿和砂⾦矿分别居全国第⼆位和第六位。其中主要集中于渭南、商洛、汉中、宝鸡、安康和西安6个地(市)区的20多个县境内,沿⼩秦岭分布,共查明⾦矿床44个,省内⼤中型⾦矿企业有东峒峪、李家、⼩⼝、潼关、马鞍桥、⼆台⼦、陈⽿、寺⽿、王排、太⽩、黄龙、四⽅、煎茶岭(⾦镍钴)⾦矿等。⾃1998年以来,黄⾦年产量达14吨,居全国第三位。但是,由于“九五”后地质勘探投⼊不⾜,致使省内⾦矿资源及产量趋势由东向西(南)转移,从东部起⼀些⾦矿陆续限产甚⾄闭坑。⽽四⽅及煎茶岭⾦矿资源潜⼒较⼤,发展前景乐观。 3.2 铁矿
陕西钢铁处于劣势,省内铁矿区25个,储量5.8亿吨,绝⼤多数为贫矿、伴⽣矿及难选矿,计有阁⽼岭铁矿、杨家坝铁矿、板房⼦铁矿、毕机沟钒钛铁矿、⿊⼭沟铁矿、⼤西沟铁矿、⽊龙沟铁矿、杨各庄铁矿、⾦堆城钼矿伴⽣及银洞⼦铅锌伴⽣磁铁矿等。其中⼤西沟为⼤型菱铁矿,储量达3亿余吨,⽊龙沟储量1200万吨。 3.3 钼矿
省内钼矿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华县及洛南县。其中黄龙铺黄龙铺地区储量27万余吨,⽽⾦堆城钼业公司钼储量10亿吨,是世界上最⼤钼矿⼭之⼀,亚洲第⼀,年处理矿量900万吨,钼产量近万吨,分为矿产品、冶炼产品、钼⾦属化⼯产品等钼系列产品,年产值达10亿元以上。 3.4 铜矿
陕西铜矿为劣势矿种,储量6万余吨,主要分布于⼭阳、丹凤、略阳、镇安。主铜矿⼭燕⼦砭⼋⼀铜矿,⼭阳⼩河⼝铜矿已闭坑,现主要铜矿产品均以伴⽣矿物回收,如⾦堆城钼矿、东沟坝铁矿、陈⽿兴陈⾦冶公司,及铜铅锌矿中分选回收铜精矿。 3.5 汞锑矿
陕西汞锑矿资源丰富,为国内著名的⼤型汞锑矿,汞储量16000吨以上,锑储量7万余吨,主要分布于⾼岭沟——蔡凹——丁家⼭——西坡岭,现主产区在旬阳县公馆及青铜沟矿区。 3.6 铅锌矿
陕西铅锌矿资源丰富,铅锌储量各为200万吨以上。主要分布于凤县、旬阳、洛南、商县、⼭阳、柞⽔诸县,但均为中⼩型矿床,如柞⽔县银洞⼦,洛南县铁炉⼦,凤县⼋⽅⼭、铅桐⼭,旬阳县南沙沟、⽢溪、任家沟、董⼉沟,还有桐⽊沟,道岔沟等等。 3.7 钒矿
陕西钒矿⾦属量3000万吨左右,V2O3品位平均0.5~1.0%,最⾼2.0%。主要分布在⼭阳县中村、银花,商南、安康⼀带。 3.8 ⾮⾦属矿产资源
陕西⾮⾦属矿产资源⼗分丰富,已发现53个矿种,主要产地282个,其中特⼤型矿床5处,⼤型矿床86处,⼩型矿床111个。储量占全国第⼀位的有⽯灰岩、透辉⽯、饰⾯板岩、⽚⿇岩,居第⼆位的有透闪⽯、⾼岭⼟、毒重⽯,居第三位的有⽯榴⽯、镁岩、⽯棉、长⽯、⾄⽯、⽯英、海泡⽯、⼤理岩,居全国前⼗位的有矽线⽯、蛇纹⽯、红柱⽯、⽩云⽯、重晶⽯、磷灰⽯、花岗岩、铝⼟矿、膨润⼟、滑⽯等。
⽬前,省内开发较好的有岚皋、紫阳、镇巴⼀带的5个⽡板岩矿,产品主要是⿊⾊—深灰⾊⽡板岩,次为灰绿⾊⽡板岩,销往澳洲、欧美、⽇本、⾹港、年产值达350万美元。⼤理⽯产地12处,其中⼤型3个,中型6个,⼩型3个,主要产地为留坝、勉县、洛南、宝鸡等地,产品主要为雪花⽩、青灰⾊带雪花⽩,销往⾹港、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年产值超过5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