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宁县洛店金矿成矿特征及控矿机制 口邢晓飞 (灵宝金源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灵宝472500) 摘要:通过对洛店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地质特征归纳总结,对该矿床主要控矿机制进行了分 析,指出矿体产于太古宇太华岩群与中元古界熊耳群接触带两侧的层间破碎带内,金矿化主要受拆离 断层构造和岩浆活动的控制,层间破碎带是控制矿床定位的基本条件。 关键词:金矿床;地质特征;控矿机制;洛店;河南 向次级褶皱。此两种褶皱对该区部分层状滑动蚀变带及矿 体的形态、产状变化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区内断裂构造主 要为层状滑脱蚀变破碎带(次级拆离断层)和北东、北西 向断裂,它们是区内金矿形成的主要导矿和控矿构造。区 1成矿地质条件 1.1地质背景 洛店金矿区位于河南省洛宁县南部熊耳山东段北坡, 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中朝准地台南缘的华熊台缘凹陷崤山一 内目前发现层状滑脱蚀变破碎带3条。总体看,层状滑脱 鲁山拱褶断束的中部;也是熊耳山金、银多金属成矿区东 蚀变带沿东西延伸长度6000余m。靠近太华岩群与熊耳 部的洛店一上宫Au—Ag地球化学异常区。区内古老变 群主拆离断层带,以太华岩群地层中最为发育。 质岩系发育,构造一岩浆活动频繁强烈。该区为科迪勒拉 洛店金矿区各矿体呈似层状赋存于蚀变破碎带中, 式变质核杂岩,由太华岩群地层及侵入其中的辉绿岩、变 矿体形态属较简单型;经计算,各矿体厚度变化系数在 辉长岩脉及燕山期岩浆岩构成核杂岩,盖层为熊耳群火山 12%~40%之间,属稳定型。矿体围岩一般为蚀变糜棱岩 岩。二者之间形成滑脱拆离断层,对本区矿床的形成和分 或斜长角闪片麻岩,当围岩金品位达到工业要求时,矿体 布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图1)。 厚度有所增大。 矿区围岩蚀变沿层状滑脱蚀变破碎带和北东一北西向 1.2矿床地质特征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宇太华岩群石板沟组和中元 断裂发育,主要为硅化、黄铁矿化、方铅矿化、绿泥石 古界长城系下熊耳亚群下组及少量第四系。石板沟组岩性 化、绢云母化、泥化等。蚀变作用以破碎带本身为最强, 以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片麻岩为主,夹有黑云斜长 两侧围岩蚀变明显变弱;破碎带中间以硅化为主,两侧以 片麻岩透镜体,少量斜长角闪岩等,出露厚度600 m左 绿泥石化、绢云母化为主。金属矿物黄铁矿表现形式为细 右。下熊耳亚群下组岩性以灰绿色安山岩为主,矿区出露 脉状、团块状、浸染状,亦有多金属硫化物矿化。 厚度大于500 m 。 区内构造主要为断裂和褶皱,地层总体倾向南,倾角 加出现。褶皱构造大致划分为两种形式:①近东西向的潮 2控矿机制 15。~40。,不同期次、不同方向、不同形式构造形迹叠 2.1地层和成矿的关系 地层的控矿性与岩性的物化性质和组分有关,成矿 下,有益组分被活化、迁移、富集。本区太华岩群石板沟 .天浪背斜构造;②叠加于潮天浪背斜构造南翼之上的南北 元素含量高的地层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流体、构造作用 岩组角闪斜长片麻岩的微量元素丰度研究表明,成矿元 素Au、Ag的丰度分别为1.2 X 10、46 X 10,无论是 } j| e 11 相对于上部陆壳的丰度1.8 X 10、50 X 10一,还是相对 _, ||§\ -Io ,l/,, ・ 嵇{}¥ 于地壳的丰度3.0 X l0、80 X 10~ ,均相对较低,而同 属亲硫元素的As、Sb、Pb、Ba则明显富集。亲硫元素 组合Cu、Pb、Zn、As、Sb、Bi、Au、Ag具有相似的 地球化学性质,在太华岩群中应保持较密切的线性关系, 图1 熊耳山地区地质略图 生界;6.不整合线;7.断裂;8.花岗岩;9.花岗斑岩; 但相反上述元素无明显的线性关系,显示同地球化学性质 的背离。只能解释为:在成矿区,具有相似地球化学性质 在后期地质作用过程中,Au、Ag不易发生逆过程(分 1.太华岩群;2.熊耳群;5.官道口群;4.中新元古界;5.新 的Cu、Pb、Zn、As、Sb、Bi、Ag、Au同时富集,而 1 0.闪长岩;1 1.拆离断层;1 2.金矿床;1 5.银一铅(金)矿床 作者简介:邢晓飞(1976一),女,河南灵宝人,助理工程师,从事地质矿产勘查工作。E—mail:Lbxhdc2008@163.com 地球科技201 3/(5~6) 散),As、Sb、Bi则易发生,故它们在太华岩群中会有 斜长角闪岩和混合岩类,晚期伴随有一系列的基性一超基 性岩脉(体)侵入。 较高丰度,而Au、Ag丰度较低。 2.2构造和成矿的关系 中元古代以熊耳群火山岩的大面积裂隙式喷溢为主, 矿区太华岩群与熊耳群接触带为拆离断层带,下盘为 晚期伴随一些中基性一酸性岩脉的侵入,区内广泛分布于 太华岩群混合岩化角闪斜长片麻岩,盖层为熊耳群安山岩 太华岩群地层中的辉绿岩、辉绿玢岩、闪长岩、石英闪长 类。拆离断层含矿带由下拆离盘分层剪切拆离系统、主拆 岩等多为此期产物。 离断裂系统和上拆离盘铲形断裂系统三部分组成。其中分 中生代燕山期岩浆岩是该区规模最大的一次岩浆活 层剪切拆离断裂系统与片麻理产状基本一致,也称为层状 动,按岩体的大小和岩相分为两类:深成重熔型花岗岩岩 滑脱拆离断裂带 。燕山晚期,由于地壳伸展作用,结晶 基(花山岩体、金山庙岩体和五丈山岩体等)和浅成同熔 基底上拱至近地表,伸展隆起和构造剥蚀作用形成了高地 型花岗斑岩类小岩体及其伴生的隐爆角砾岩体(筒)等, 热梯度和高热流环境,为成矿元素活化、迁移、富集提供 它们对该区矿床的形成和分布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了良好条件。同时由于地表水的参与作用,构成了有利于 矿液沉淀的氧化还原界面,大量的断层和强烈的破碎带为 3结论 含矿物质的运移、聚集提供了通道和空间。活化的成矿物 (1)矿体产于太华岩群与熊耳群接触带两侧的层问 质沿拆离断层和区域性伸张的脆性断裂活动带沉淀成矿, 破碎带(分层拆离断层)中及花山岩体周围,尤以近接 局部形成富矿体。成矿流体还以液压致裂的方式,在构造 触带和近岩体处成矿最为有利,矿体具有“似层缓倾薄而 薄弱带开辟空间沉淀成矿。滑脱拆离断层的成矿特点为: 富”的特点。 (2)该区构造一岩浆活动对于矿床的形成起主要的 (1)滑脱拆离断层带不仅是含矿岩浆和成矿溶液的通 道,而且是各种金属元素富集成矿的重要场所。拆离断层 控制作用,岩浆活动~伸展拆离一矿床形成有空间上的相 带本身及其周围构造系统均可成为矿床赋存的有利部位。 依性、时间上的连续性、成矿成岩物质的同源性,显示了 (2)拆离断层构造成矿作用成矿元素为多来源,既可 成因上的密切性。矿床属低温热液型。 以来自深部,又可以来自上覆与下伏地层,矿床具有多因 复成的特点。 (3)拆离断层活动过程中流体对成矿起着关键作用, (3)早期太华岩群地层中的金在区域变质作用中活 化,向有利的部位迁移形成金的初步富集;熊耳群火山活 动及其后的构造作用一方面造成层问滑动破碎,同时又使 金再次迁移集中。燕山期大规模的岩浆活动使层间滑动破 形成了洛店金矿床。圉 开通成矿通道,活化和携带成矿元素占据有利空间成矿。 400 ̄C之间,成矿热液温度小于该温度范围。 (4)拆离断层形成于退变条件下,其温度在300℃~ 碎带局部扩容,含矿热液携带的成矿物质进入其中,从而 2.3岩浆活动和成矿的关系 矿区岩浆活动具多期次、多类型的特点,集中形成于 参考文献 太古宙、中元古代和中生代。 [1】 王志光,崔亳,徐孟罗,等.华北地块南缘地质构造演化与成 太古宙岩浆岩主要表现为广泛的基性一中基性一酸性 强烈的区域变质和混合岩化作用已变质成为各类片麻岩、 矿[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7. 社,1989. 2] 河南省地质矿产局,河南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 火山岩的喷发作用和超基性岩的侵入活动,岩石遭受后期 [Metallogenic Character and Ore Controlling Mechanism of Henan Luoning County XING Xiao-fei (Lingbao Jinyuan mining CO.,LTD.,Lingbao 472500,China) Abstract:The main ore controlling mechanism of ore deposits is analyzed through Luodian gold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ummary.It points out that the ore body is located in the interlayer fracture zone between the Archean Eonothem Taihua Gr and MesODrOterOzOic Erathem Xionger’ Group,the gold mineralization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detachment fault structure and magma activity,and the interlayer fracture zone is the basic conditions for ore deposit location contro1. Keywords:gold deposit;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ore controlling mechanism;Luodian;Henna EAR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