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河南铁炉坪银铅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河南铁炉坪银铅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来源:华佗小知识
第4卷第2期 矿 产 勘 查 Vo1.4 No.2 2013年3月 MINERAL EXPL0RATION March,2013 河南铁炉坪银铅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 : , 王 昊,路 坦,李 健,张 莹,张文博,涂恩照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大队,郑州450016) 摘要铁炉坪银铅矿床位于河南省洛宁县下峪乡,矿区内发现6条蚀变破碎带,共圈出24个银矿体和7个铅矿 体。矿体赋存于太古宇太华群石板沟组地层中,严格受北北东向断裂控制,形态以脉状、透镜状为主。通 过对铁炉坪银铅矿床地层、构造、岩浆岩及围岩蚀变等地质特征研究,认为矿体受花岗绿岩带及构造断裂 带的联合控制,并受后期热液叠加改造,属海底火山喷发一变质热液改造块状硫化物型矿床。归纳总结 其找矿标志,对熊耳山地区寻找同类型矿床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银铅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 找矿标志 铁炉坪河南 中图分类号:P618.52:P61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801(2013)02—0137—09 近年来在熊耳山北麓发现了一批大中型矿床和 特征、成矿地质条件,探讨矿床成因,总结其成矿规 矿产普查基地及重要找矿远景区段,如沙沟、青岗坪、 律与找矿标志,这对该区寻找同类型矿床具有一定 月亮沟、蒿坪沟等银铅(金)矿床(点),找矿取得了较大 的指导意义。 的突破,这些矿床(点)主要分布在华熊台缘坳陷熊耳 山隆起熊耳山北坡金、银、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构 1成矿地质背景 成一个巨大的线形银铅金矿集中区…(图1)。铁炉坪 该区大地构造位置属华北地台南缘华熊台缘坳 矿区位于矿集区西段偏南,行政区划属河南省洛宁县 陷熊耳山隆起 。熊耳山隆起呈北东向长垣状, 下峪乡铁炉坪村,地理坐标:东经111。21 04 一111。22 处于华北陆块与秦岭造山带衔接地带,地质构造演 23 ,北纬34。08 39”~34。09 51”。该区1983年开展了1:5 化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四周均有区域性断裂,这些 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了多处规模大、强度高的银、 大断裂延展长、深度大,从太古宙到中生代,长期活 金、铅、锌、铜等多金属异常,为该区找矿提供了依据, 动,有利于富含矿质的重熔型花岗岩浆及与其生成 指出了方向。该矿床是河南省地矿局地质三队在熊耳 有关的银、铅矿产的形成。 山地区进行大面积矿产普查工作过程中,通过对区域 区域出露地层主要为基底太古宇太华群(Art) 地质、矿产、物化探等资料的综合研究及对该区地层、 和盖层中元古界熊耳群(Pt, )。太古宇太华群 构造、岩浆岩等进行全面调查时发现的。1991--1992 (Art)地层构成该区古老的结晶基底,主要由一套中 年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六地质大队在该区相 深变质程度的区域变质岩及少量 昆合岩组成,为该 继开展普、详查工作,投量重型山地工程,共圈出 区银、铅、金矿的重要赋矿围岩之一,根据暗色矿物的 31个矿体,其中24个银矿体和7个铅矿体,提交探明 种类、结构构造的不同自下而上将其分为5个岩性组, 的基础储量(11lb)+控制的基础储量(122b)+推断的 分别为草沟组(Arc)、石板沟组(Arsh)、龙潭沟组 资源量(333)+预测的资源量Ag 1017.20 t、Pb 11.98 (Ar/)、龙门店组(Arlm)、段沟组(Ard),各岩性组间为 万t ④。本文深入研究其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 渐变过渡关系,铁炉坪银铅矿即位于石板沟组岩层中。 【收稿日期]2012—06—25 [基金项目]国家资源大调查项目(编号:20021020108)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王吴,男,1968年生,学士,高级工程师,现主要从事矿产勘查评价及研究工作。 ①程红卫,杨燕,等.河南省洛宁县铁炉坪银铅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2008. ②薛迪安,等.河南省洛宁县铁炉坪银矿床勘探地质报告,1995. 137 矿 产 勘 查 团圈 田田 圈团 3 m 图1 洛宁县西南部矿产分布简图 (据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 编绘) 田园 团圈 团园 6 7 1一第四系沉积物;2一古近系砂砾岩;3一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4一太古宇太华群片麻岩;5一细粒 二长花岗岩;6一斑状角闪黑云母花岗岩;7一花岗斑岩;8一石英闪长岩;9一变辉长岩;1O一断层; 11一金矿床(点);12~银金铅矿床(点);13一银铅矿床(点);14一铜矿点 ” 熊耳群(Pt )地层由一套中基性火山岩组成, 坪组(C )、马家河组,是该区又一重要赋矿围岩, 自下而上共分3个岩组,分别为许山组(Chx)、鸡蛋 主要赋存金矿,如上宫、康山金矿。 区内褶皱构造不甚发育,形态简单,保存完整, 主要表现为一背斜——龙脖一花山背斜。区内断裂 构造较发育,主要有近南北向、北西向及北北东向3 2矿区地质特征 圆圈 2.1 地层 矿区内地层简单,仅出露基底地层太古宇太华群草 沟组、石板沟组及少量闪长岩、辉绿岩等(图2)。 (1)太古宇太华群草沟组(Arc)主要分布于矿区 西部和北部,分上、下岩性段,面积小,主要岩性为黑 组,常呈等间距分布,呈网格状。断层性质多为先压 后张。其中北北东向断裂最为发育,规模较大,叠加 在南北、东西向两组断裂形迹之上,是区内主要的控 矿构造;破碎带及两侧岩石普遍遭受不同程度热液 蚀变。铁炉坪银铅矿床位于背斜近轴部,矿体严格 受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 云斜长片麻岩、混合岩化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 麻岩,夹有角闪斜长岩、斜长角闪岩以及角闪岩团块。 (2)太古宇太华群石板沟组(Arsh)分布面积广, 按岩石组合及含矿性自下而上可分为第一段、第二段、 第三段3个岩性段,区内仅出露第一段(Arsh )和第二 段下部(Arsh 。),主要位于矿区中部、南部,总体上呈北 东向展布,是矿区主要含矿层位。第一段岩性为混合 区内岩浆活动频繁,岩浆岩种类较多,主要有 太古宙晚期、中元古代、燕山期。燕山期是该区一 次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形成金山庙斑状花岗岩和 岩化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及辉石角闪斜长片麻岩、角 闪黑云斜长片麻岩及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混合岩化 角闪斜长片麻岩,混合岩化作用强,可见条带状混合岩 和眼球状t昆合岩;第二段下部岩性主要由黑云斜长片 麻岩,局部夹黑云斜长角闪片麻岩组成。 花山似斑状花岗岩体,分布广,岩体规模大。铁炉 坪银铅矿床的形成是燕山期岩浆活动的典型 产物。 ①刘灵恩,冯138 昂,等.河南省卢氏县寨凹地区铅锌银矿评价报告,2004 第2期 王 吴等:河南铁炉坪银铅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图2铁炉坪银铅矿区地质简图 (据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编绘) 1一第四系沉积物;2一太古宇太华群石板沟组中段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3一太古宇太华群石板沟组下段上部上 层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4一太古宇太华群石板沟组下段上部下层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夹浅粒岩;5一太古宇太华 群石板沟组下段下部上层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6一太古宇太华群石板沟组下段下部中层角闪斜长片麻岩;7一太 古宇太华群石板沟组下段下部下层混合岩化角闪斜长片麻岩;8一太古宇太华群草沟组上段黑云斜长片麻岩; 9一闪长岩;lO一辉绿岩;11一蚀变带位置及编号;12一片麻理(矿带)产状 139 第4卷矿 产 勘 查 2.2 构造 构造可以使成矿物质迁移,并提供通道和聚集 场所,既可以导矿,也可以储矿 ,构造因素决定了 矿体的空间展布形态¨ 。该区成矿作用主要受北 北东、近南北及近东西向3组断裂构造的控制。 (1)褶皱构造 铁炉坪银铅矿区位于草沟南北向倾伏背斜的东 翼近轴部,地层整体上表现为一单斜构造,向东偏南 (即110。)方向倾斜。局部可见到层间小揉皱构造 及勾状构造。 (2)断裂构造 受构造运动的影响,区内断裂构造相当发育,成 群成带出现,其中北北东向断裂是该区构造的主体, 规模较大,切割较深,是控矿的主导性构造,其次为 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 北北东向断裂组:规模最大且发育最好,由多条 大致平行的断裂组成。矿区内的6条矿化蚀变破碎 带就是该组断裂带的主要组成部分。总体走向 2O。,倾向北西西,倾角50。~8O。。有分枝复合,膨大 缩小现象,局部直立或有反倾斜现象。该组断裂具 有多次后期复活现象,给矿液的循环和储存创造了 良好条件。经野外观察和航、卫片解释,认为该组断 裂由北东向断裂左行改造成北北东向断裂,力学性 质为先压后张。该组断裂在平面上呈舒缓波状,剖 面上有上陡下缓的趋势,或呈“s”状,而且向南、北 两端收敛。 近东西向断裂组:这组断裂相对发育,带内主要 发育破碎的片麻岩或糜棱岩,多被中基性岩脉所充 填,倾角较陡。该组断裂被后期北北东向含矿断裂 带切穿,构成网格状,其规模相对较小,带内局部具 有硅化,并发育绿泥石化,平面上呈舒缓波状,产状 倾向60。一90。,倾角30。~60。。 近南={匕向断裂组:主要为规模不大的剪切裂隙, 一般厚几厘米到几十厘米,个别地段呈密集出现和 有矿化蚀变现象。为区内最早期断裂,被近东西向、 北北东向断裂组所切穿,数量不多。 矿区内除上述断裂组发育外,节理构造亦较发 育,且多组节理相互切穿、交错,但与成矿无关系,也 无破坏现象。 上述网状断裂系统是矿液的良好通道,也是矿 体赋存的有利空间,特别是北北东向断裂,含银多金 1 40 属矿液正是沿着这些裂隙侵入,在合适的物理化学 环境下富集形成石英一多金属硫化物脉状矿体。 2.3 岩浆岩 区内岩浆活动强烈,出露于地表较少,主要为闪 长(玢)岩、二长斑岩、正长岩及辉绿岩等。在矿区 西南3 km处有燕山期寨凹隐伏岩体。以寨凹为中 心环绕分布多个银多金属组合异常,且异常中心出 现Mo、Cu、Sn、W等高温元素组合,其周边草沟、蒿 坪沟、月亮沟、桥沟等地段为Au、Ag、Pb、zn等中低 温元素组合;环绕寨凹隐伏岩体发育有一系列银铅 锌矿床和矿点,如铁炉坪、沙沟、蒿坪沟、草沟、桥沟、 火神庙等银多金属矿床(点)等,异常元素的水平分 带规律及环绕寨凹隐伏岩体环状分布的众多矿床 (点),说明燕山期岩浆活动与区内成矿具有密切的 成生联系。 2.4化探异常特征 铁炉坪银铅矿床曾先后作过1:5万分散流、1:5 万次生晕和勘探线剖面原生晕工作,结果显示分散 流异常和次生晕异常套合较好,后者强度较高,异常 位置与矿化位置吻合也较好。异常元素组合复杂, 以Ag、Pb为主,伴生cu、Zn、Mn、As、Hg、Au等,分布 及其组合特点表现有明显的地区性,以Ag、Ph、zn 异常发育为特征,异常呈椭圆形,强度高,面积大,浓 集中心明显,次生晕中主要元素Ag最高含量达 53.0×10~,平均达3.95×10~,Pb最高达1%,平 均达58.5×10~。其异常面积、规模、强度均居该 区之首。 原生晕异常特征,据11线剖面测量,在矿化带 上方出现清晰的以Ag、Pb、Mn、W为主的组合异常, 异常强度更高于次生晕和分散流异常,A g、Pb异常 已接近矿体边界品位。 化探异常对该区指导找矿有着重要意义。大部 分异常是由矿化所引起,异常规模直接反映了矿体 规模,对评价、预测矿体起到重要的指示作用。 3 矿床特征 3.1 矿体特征 铁炉坪银铅矿床属破碎带蚀变岩型矿床,区内 共圈出6条矿化蚀变破碎带(图2),编号I、Ⅱ、Ⅲ、 第4卷第2期 王 昊等:河南铁炉坪银铅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Ⅳ、V、Ⅵ,受一条规模较大的断裂构造带控制,该带 总长大于2500 m,宽度一般为300—400 m,最宽处 可达550 m,向南北两端复合尖灭。蚀变破碎带主 要特征:①均呈北北东向展布,总体是两头小中问 大;②矿体产在矿化蚀变破碎带内,严格受破碎带控 制,矿体产状与破碎带产状大体一致,倾向290。,倾角 50。~80。;③均具分枝复合、膨大缩小和厚度变化大 的特点;④在断裂面附近或破碎带的中间部位,岩石 破碎严重,矿化较强。破碎带为先压后张的断裂性 质;⑤破碎带内部以角砾状构造、碎裂状构造为主, 偶而见到片麻状构造,碎斑状构造等。角砾多呈次棱 角状、压扁状等,并多被硅质、铁质及钙质胶结。 铁炉坪银铅矿床共圈出31条矿(化)体,其中 24个银矿体和7个铅矿体,严格受区内断裂构造控 制,赋矿围岩为太古宇太华群草沟组及石板沟组地 层。矿体具有上贫下富、上薄下厚的特点,但较厚大 的矿体向深部又具重新变薄变贫的趋势。矿体总体 向北北东侧伏,侧伏角20。一30。。矿体形态以脉 状、透镜状为主,次为条带状、扁豆状及其他不规则 状。沿走向和倾向均变化较大,分枝复合膨大缩小 特点明显。矿石中主要金属元素为Ag、Pb,其他伴 生元素Au、cu、zn、sb等含量均很低,多无综合利用 价值。矿体一般在产状变化大,弯曲复杂处富集,在 破碎带变宽、膨大部位,分枝复合地段往往有富矿段 出现;各主要矿体特征详见表1。 (1)Ill 银矿体 该矿体是铁炉坪银铅矿区最大的银矿体,长度 1370 m,控制深度452 m,控制最低标高715 Ill。矿 体为中间厚且品位富、四边薄且矿石贫的形态极不 规则的长条带状,具向南东侧伏的特征。银品位最 高达2280×10~。矿体产状为290。一295。 50。~ 80。。矿体平均厚度2.85 m,平均品位Ag 210.96× 10~、Pb 3.67%。矿体品位变化系数为157.65%, 厚度变化系数为105.05%。 (2)Ⅱ 银矿体 该矿体是铁炉坪银铅矿区最大的银矿体之一, 仅次于Ⅲ 矿体。长度1234 1'13.,控制深度455 m,控 制最低标高708 m。矿体形态属不规则的透镜体。 银品位最高可达5640×10~。矿体总体产状285。 ~295。 50。~80。。矿体平均厚度2.98 m,平均品 位:Ag 181.36 x 10~、Pb 2.40%。矿体形态较复杂, 向深部有3个分枝。矿体品位变化系数为182.01%, 表1 铁炉坪银铅矿床主要矿体特征 厚度变化系数为96.71%。 (3)铅矿体 规模较大的有PbⅡ 、PbⅢ 两条。PbⅡ,矿体 主要分布于16~27线,标高在720—760 m,平均厚 1.86 m,平均品位3.24%。Pb]II 矿体主要分布在 O4—15线,标高785~1125 m,平均厚2.45 m,平均 品位1.19%,全矿区铅平均品位1.82%。 141 矿 产 勘 查 其他铅矿体位于主银矿体的顶底附近,与主要 银矿体平行产出。 解石脉充填其中。 2)填隙结构:方铅矿脉或石英、方解石脉充填 于早期破碎岩石裂隙之中。 3.2 矿石特征 (1)矿石矿物组成 矿石的矿物成分比较复杂,经光片、薄片、重砂、 x射线衍射等综合方法鉴定,已查明银矿石中有55 种矿物。其中银铅金属矿物共19种,其他金属矿物 3)固熔体分离结构:矿石中方铅矿、黄铜矿、闪 锌矿、银黝铜矿等同期生成的矿物常常互相包裹,呈 乳滴状分布在一起。 4)镶边结构:见有方铅矿或黄铜矿被氧化,形 成蓝色环带和自然银镶嵌在石英的边缘呈环带状。 16种,非金属脉石矿物20种。 1)银铅金属矿物:自然银、辉银矿、硫锑铜银 矿、银黝铜矿、硫银锡矿、淡红银矿、角银矿、螺状硫 银矿、溴氯角银矿、硫铜银矿、硫锑银矿、含银黝铜 矿、方铅矿、硫锑铅矿、白铅矿、砷铅矿、水锑铅矿、铅 矾、水铅锰矿。 2)其他金属矿物:闪锌矿、铜蓝、黄铁矿、黄铜矿、 斑铜矿、辉铜矿、黝铜矿、孔雀石、黑锌锰矿、菱铁矿、磁 铁矿、针铁矿、赤铁矿、黄钾铁矾、软锰矿、硬锰矿。 3)脉石矿物为石英、绢云母、白云石、方解石、 角闪石、绿泥石、黑云母、斜长石、钾长石、白云母、伊 利石、萤石、高岭石。 副矿物为:金红石、锆石、重晶石、锐钛石、磷灰 石、钷锑矿、锌铁铕矿。 根据氧化矿石选矿试验样的分析结果,主要矿 物含量为:方铅矿3.80%、白铅矿2%、褐铁矿 10.4%、黄铜矿0.3%、斜长石57.20%、石英 14.5%、绢云母8.7%、其他含量3.1%。根据混合 矿石选矿试验样分析结果,主要矿物含量见表2。 表2 铁炉坪银铅矿混合矿石主要矿物统计表 /% 注:样品测试由河南省有色金属地矿局岩矿测试中心完成 2002。 (2)矿石结构 1)碎裂结构:早期矿物为黄铁矿、方解石和石 英等,受构造作用出现裂纹,后期被矿脉或石英、方 142 5)交代残余结构:最明显的是长石被鳞片状绢 云母交代,方铅矿被白铅矿交代,黄铜矿被铜蓝、孔 雀石交代后的残余现象。 (3)矿石构造 矿石构造主要有以脉状一网脉状、角砾状为主, 其次为块状、团块状、浸染状、疏松状、鳞片状等构造。 1)脉状一网脉状一条带状构造:早期岩石发生 破碎,热液沿裂隙贯入,生成细脉状一网脉状一条带 状金属矿脉。 2)角砾状构造:早期形成的矿脉及岩石破碎后 被后期金属矿物和石英、方解石等物质胶结在一起。 有的角砾被次生铁锰矿物胶结。 3)块状、团块状构造:主要出现在构造裂隙交 汇处及厚大的囊状矿体之中,主要矿物是方铅矿,少 量石英或方解石。 4)浸染状构造:方铅矿或黄铁矿呈星点状分布 在石英或方解石之中。 5)疏松状、皮壳状、鲕状构造:在表生条件下生成 结构疏松的白铅矿、铅矾、针铁矿、水铅锰矿等矿物集合 体。有的外表形成一层壳,又像鲕状,有的成空格状。 3.3 围岩蚀变 近矿围岩蚀变强烈且普遍,蚀变以硅化、绢云母 化为主,并具多次硅化蚀变特征。深部还有黄铁矿 化、绢云母化,局部见绿泥石化、绿帘石化和碳酸盐 化,中浅部有较发育的高岭土化,氧化带发育有褐铁 矿化、碳酸盐化、铁锰矿化、泥化等。当硅化较强且 具多次硅化特征时,或硅化、绢云母化等同时存在 时,则岩石致密坚硬,而且矿化较强。 3.4矿化阶段及矿物生成顺序 根据野外观察和光薄片研究等资料分析,铁炉 坪银铅矿床矿石中矿物生成是多期和多阶段的 。 从构造和矿体产状、矿脉穿插关系等因素可知钾长 第4卷第2期 王 吴等:河南铁炉坪银铅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石、云母、黄铁矿等生成时间最早,热液的侵入使原 岩中的矿物产生蚀变,如钾长石、石英、绢云母均为 蚀变交代产物。 该矿床成矿具有多阶段性,成矿热液具有活动 的多期性,大致可分3个阶段(表3): (1)早期石英一黄铁矿阶段:此阶段为金的成 矿阶段,形成黄铁矿一磁铁矿、石英、白云母等矿物 组合。成矿温度为250~300℃。 (2)中期石英一硫化物阶段:形成方铅矿一黄 铜矿一闪锌矿、黄铁矿、石英、方解石、辉铜矿等矿物 组合,为银的重要成矿阶段。自然银及银的硫化物、 银的硫盐矿物主要产在这个阶段。成矿温度为150 —250cI=。 (3)晚期石英一绢云母一硫化物阶段:形成方 铅矿一自铅矿、方解石、石英、绢云母、黄铜矿、闪锌 矿、辉铜矿、菱铁矿等矿物组合,为银的次要成矿阶 段,有自然银及硫银矿物等产生。 表3银炉坪银铅矿矿物生成顺序表 成矿期 矿物—— 氧化期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黄铁矿 磁铁矿 石英 白云母 绢云母 方铅矿 黄铜矿 闪锌矿 银黝铜矿 辉铜矿 菱铁矿 方解石 自然银 白铅矿 褐铁矿 软锰矿 孔雀石 水锑铅矿 铅矾 溴氯角银矿 4 矿床成因 4.1成矿地质条件 矿体主要产于太古宇太华群绿岩带草沟组、石 板沟组岩层中,明显受地层层位控制;矿石容矿岩石 为混合岩化角闪斜长片麻岩、变粒岩、含黑云角闪斜 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等,由一套海相沉积和海 相火山喷发并经受混合岩化作用的变质岩系组成, 指示了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形成环境 。此外,容矿 围岩具有较强的蚀变,主要有黄铁矿化、绢云母化、 绿泥石化、绿帘石化和碳酸盐化等,显示明显的热液 叠加改造的特征。矿石具有典型的交代残余结构, 方铅矿被白铅矿交代,黄铜矿被铜蓝、孔雀石交代后 的残余;矿石固熔结构,方铅矿、黄铜矿、闪锌矿、银 黝铜矿等矿物互相包裹,呈乳滴状分布;矿石镶边结 构,方铅矿或黄铜矿被氧化,形成蓝色环带和自然银 镶嵌在石英的边缘呈环带状。这一切表明矿床经历 了区域变质及热液叠加改造作用。 区内褶皱构造不发育,断裂构造发育,矿体严格 受JL:II',东向断裂控制。岩浆活动强烈,与成矿具有 密切的成生关系的主要是燕山期岩浆活动。 4.2成矿物质来源 据Ohmoto(1983)等研究,块状硫化物矿床主要 有两个来源,一来自海水硫酸岩,二来自岩浆硫,后 者可直接来自火山喷发及喷发的火山岩中淋滤而 来。根据铁炉坪银铅矿石铅、硫同位素样品测定结 果,铅同位素 嘶Pb/ 叫Pb比值为17.444—17.824,均 值为17.676; 盯Pb/ Pb为15.368—15.546,均值为 15.460; 明Pb/ Pb为37.711~38.274,均值为 38.025 ,具壳幔混合铅的特征,表明主要来自太华 群和燕山期岩体。采集金属硫化物硫同位素样品测 试,6 s值变化范围为一1.4%0~一6.4%0,6 S平均 值为一4.3%0 。硫同位素组成稳定,变化范围小, 硫同位素6 s平均值和峰值均接近陨石硫同位素 (6”S=0.63%0),说明该区矿石中硫主要来源于地 幔岩浆。 据E Roedder(1972)资料,一般岩浆热液多为 酸性一强酸性,Na /K 一般小于1,现在大多数学 者认为,Na /K <2、Na /(Ca +Mg )>4时为典 型的岩浆热液;2<Na /K <10、1.5<Na /(Ca 143 矿 产 勘 查 +Mg )<5时为变质热液 ;Na /K >10、Na / (Ca +Mg )<1.5时为典型的热卤水成因。经对 带的联合控制,并受后期热液叠加改造,属海底火山 喷发一变质热液改造块状硫化物型矿床。 铁炉坪银铅矿床4件包裹体成分测试,Na /K 平 均为0.83、Na /(Ca +Mg )平均为4.23 ,说明 5 找矿标志 (1)地层岩性组合 太古宇太华群绿岩层是该矿床的主要“矿源 层”,也是矿体的主要容矿围岩,熊耳山北坡广泛分 布,为区域找矿的间接标志。 铁炉坪矿区的成矿热液主要来源于岩浆水。 4.3成矿物理化学环境 矿石中石英包裹体用均一法测温,测温结果在 150—244% 之间,属中偏低温,可以推断该矿床成 (2)物、化探异常特征 矿是在中一低温状态下进行的。 4.4成矿时代 区内控制矿化的构造活动带主要是一条规模较 大的断裂构造带,大规模花岗岩浆活动是成矿物质 向上迁移的主要载体。研究表明,区内银铅矿形成 在时间上主要发生在燕山期,其热能主要来自燕山 期岩浆岩。据毛景文等(2006年)测定 。Ar/”Ar法 年龄为(147.0士1.5)Ma ,推测区内银铅矿的形成 时代为147Ma左右。 4.5矿床成因 铁炉坪银铅矿床位于华熊台缘坳陷熊耳山隆起 熊耳山北坡金、银、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区内岩 浆活动频繁,断裂构造发育,区域变质普遍,为一重 要的构造岩浆活动区 。在太古宙晚期,发育基底 岩系太华群,经历深层次的强变质变形作用,形成一 套达角闪岩相的中深变质岩系,构成结晶基底,在变 质过程中形成相当规模的变质热液,地层中的成矿 物质在区域变质过程中被活化,以不同形式被带入, 向有利的部位迁移形成银铅的初步富集,为成矿物 质的原始区;随后由于燕山期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寨 凹隐伏花岗岩体上升侵位,使破碎带局部扩容,同时 自身携带的成矿物质进入,又为成矿物质的活化转 移提供热源,形成含矿热液。随后由于构造运动,次 级断裂构造发育,特别是北北东向断裂,这些断裂为 含矿热液上升和金属矿物的沉淀提供了理想通道和 场所。沿断裂富含矿质的热液减压释放,成矿系统 开放,富含矿质的变质水和寨凹花岗岩浆携带的矿 液沿着这些断裂构造向上运移和富集,在合适的物 理化学环境下,沉淀富集成矿。 综上所述,铁炉坪银铅矿床为蚀变岩型矿床,属 中低温热液成因,矿体受太华群绿岩带及构造断裂 】44 激电低阻高极异常区,化探分散流及土壤次生 晕的Ag、Pb、zn、cu、sb等元素异常区是找矿的有利 部位。 (3)围岩蚀变 矿体及其围岩普遍具较强的硅化、绢云母化、绿 泥石化、绿帘石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这些蚀变为 重要的找矿标志。 (4)氧化铁帽 出露地表的矿体经风化后,形成褐铁矿(铁 帽),呈黄褐色,灰黑色,具蜂窝状构造,有大量的褐 铁矿斑点,局部可见星点状细小的方铅矿晶体,是找 矿的直接标志。 (5)构造 该区规模较大的银铅矿体均赋存于JLJt',东一北 东向构造断裂带的下盘,因此,北北东断裂可视为该 区银铅矿体的良好间接找矿标志。 上述找矿标志在该矿床的发现过程中起到了很 重要的作用,也必将对该地区寻找同类型矿床具有 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志光,崔毫,徐孟罗.华北地块南缘地质构造演化与成矿 [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7. [2] 罗铭玖,黎世美,卢欣祥,等.河南省主要矿产的成矿作用及矿 床成矿系列[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 [3] 卢欣祥,尉向东,董 有,等.小秦岭一熊耳山地区金矿特征 与地幔流体[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4. [4] 贺淑琴,郭建卫,万海泉,等.河南省洛宁县龙门店银矿区地 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J].华北国土资源,2007,(O1):20— 22. [5] 张巧梅,解庆林,翟东兴,等.河南省铁炉坪银矿床地球化学特 征研究[J].地质找矿论丛,2002,17(2):121—126. [6] 崔银亮,蒋顺德,陈耀光.云南金平龙脖河铜矿床的成矿流体 特征[J].地质与勘探,2008,44(2):55—61. 『71 毛景文,郑榕芬,叶会寿,等.豫西熊耳山地区沙沟银铅锌矿床 第4卷第2期 王 吴等:河南铁炉坪银铅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9] 索勇,程宝顺,李军旗.河南省洛宁县沙沟银铅锌多金属矿矿 成矿的Ar—Ar年龄及地质意义[J].矿床地质,2006,25(4): 359—.368. 床成因及找矿方向探讨[J].矿产与地质.2009,(06):39—42. [10] 王夏涛,王听,王佩刚.河南省卢氏县葫芦山矿区铅矿床地 [8] 卢欣祥,李明立,王 卫,等.秦岭造山带的印支运动及印支期 成矿作[J].矿床地质,2008,27(6):762—773. 质特征及找矿方向[J].甘肃科技.2009,(08):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iluping silver——lead deposit and prospecting criteria,Henan WANG Hao,LU Tan,LI Jian,ZHANG Ying,ZHANG Wen—b0,TU En—zhao (3rd Geological Brigade ofHenan Geological and Mineral Bureau ofNon—Ferrous Metal,Zhengzhou 450016) Abstract:Tieluping silver—lead deposit is located in Xiayu,Luoning County,Henan Province.Totally 24 silver ore bodies and 7 lead ore bodies were outlined within the six altered fracture zone in the deposit area.The ore bodies were hosted by Shibangou forma. tion strata of Achaean Taihua group,which was strictly controlled by NNE faults and characterized with forms of bedding and lens. Based on the study of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Tieluping silver—lead deposit such as stratum,structure,magmatic rocks and wall rock alteration,the authors pointed OUt that ore body was controlled by granite greenstone belt and tectonic fault zone and then superim— posed by late stage hydrothermal fluids,the genesis of the deposit belongs to the submarine volcanic eruption sulphide type and re— formed by the metamorphic process.Through summarizing the prospecting criteria in the deposit area,it is significant for exploring the similar type of sulphide deposits in the Xionger Mountain region. Key words:silver—lead deposit;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genesis of ore deposit;prospecting criteria;Tieluping;Henan 14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