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水电站电气设计几个问题的探讨 刘章光 (云南省地方电力设计研究所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随着中小型水电站的发展越来越迅速,电气设计显得尤为重要。电气设计是利用智能设计工具、零件有关的数据库、2D 电气原理图、3D模型这几个技术的集成对电气系统进行简化。提高了机械工程师的工作效率,简单直观的电气设计集成后形成的集 成材料明细表以及总结出来的数据使结果更加准确无误,这样的电气设计方式能够更快地投入市场,为水电站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中小型水电站;电气设计;电气工程 中图分类号: r、r7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344(2013)17—0058~02 这就导致水轮机的性能参数和实际参数不符,这与相关企业部门的 不重视有很大的关系,水平不够。另外,现在很多中小型水电站在建立 后,不重视数据的收集,对数据的准确度没有过高要求,引致实际来水量 跟设计的资料不相符合,最终导致参数的不统一。 我国中小型水电站发展越来越快,对技术的要求也更高了。这些技 术主要运用在电气系统的设计中。电气设计系统中主要围绕水电站调速 器和水轮机自动化等方面来设计。水电站调速器的作用很重要,它是负 责检测水轮机的转速,从而调整转速大小来控制水轮机的流量和机组的 开机停机等问题。水轮机自动化就是在无人或者是人少的时候利用先进 的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等对水电站的生产过程控制监督。水轮机自动 化包括自动控制水电机组的开机停机、并网发电等问题,还包括对线路 等主要设备的监督控制。这两个方面对提高水电站的运行效率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能够更好的节省企业资金,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2.2水轮机与水电站的电气设备不配套 现在很多中小型水电站存在大马拉小车的现状,换~种方式说,就 是不少水电站水轮机输出的功率要比发电机的定额容量大,这就了 机组功能的发挥,这种方式浪费资源不说,还大大增加了运行时的损耗, 减少设备的使用寿命,必须改变这种现象。 1水电站的种类 2.3在泥沙较多的河流上的水轮机磨损度很高 我们一般把水电站的电气设备分为两类:电气一次设备、电气二次 据统计,最易磨损水轮机的地段就是在泥沙较多的河流上,其中1/3 设备。一次设备主要是我们平时接触较多的变压器、发电机;二次设备主 的水轮机都存在这个问题,所以对水轮机叶片的选择十分重要,一旦叶 要是由计算机监控系统、控制机组的设备、机组状态检测系统、自动装置 片出现断裂等问题,水轮机就无法安全运行。 组成的。下面分别从水电一次设计和二次设计来了解如何改善水电站的 3中小型水电站在电气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设计,提高效率 1.1水电站的电气一次设计 中小型企业中对电气一次设计的程序很简单,一般包括线路的接线 问题和发电机、变压器的这两个方面的设计。一般认为中小型水电站系 统在接线时的特点是回路数较少、离负荷区比较近。这种设计主要是为 了保证供电质量、满足客户需求。例如,在设计连接线时最好选择不同颜 色的线,为了避免线绕在一起还要在线之间分别隔开一段距离,这样就 不会造成电流间的干扰,有利于电流的稳定,同时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发电机和变压器之间的连接分为单相连接和三相连接,单相连接只 有一种,三相连接有两种,三角形和星形的。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不会用到 三相连接的方式,单相连接就已经足够了。 3.1电气设备的选择和使用 电气设备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水电站的运行,一般中小型企业为了节 省空间,都是采用机旁控制的布置方式。这种方式是由工作人员对设备 的开机和停用进行控制,当然也有~个总台进行控制。在电气设备的布 置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有两个:技术和价格。要使买来的电气设备最大 地发挥作用,就要有一个正确的使用方式,在安装技术方面也有严格的 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设备的作用。 3.2对水机、发电机的保护 对水机的保护,在水轮机的设计方面,水轮机的叶片在满足一定的 刚度和强度的条件下,应该选择薄的叶片,叶片出口的应该是叶片背面 压力的最低值的地方,这样就能对叶片起到保护作用,气泡对叶片的损 害减小到了最低。另外,还可以购买具有硬度和疲劳极限高、韧性强等优 点的综合型的防腐蚀的材料。最后注意要在机组运行的时候,尽量选择 最优的工况区。 对发电机的保护,主要分为主要保护和辅助保护。一般中小型企业 的主要保护方式主要有:过压、过流保护、差动保护。辅助保护方式主要 有:负荷电压启动的过流保护、过励磁保护、负序过流保护等等。 l-2水电站的电气二次设计 中小水电站企业的安全运行直接受到二次回路设计的影响,二次设 计的内容主要包括配置电气的测量仪表、计算机监督等等,下面简要介 绍一些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在机组的运行过程中,要按照严格的要求,利用电气测量表来监视 水机的运行状态,这就要求测量表有一定的准确度。另~方面,一般的水 电站都有并网的要求,就是像互联网传信号到台式电脑上一样,水电站 传出的是电,电力系统和发电机之间达到并网可以缩短复电的时间。现 在设置同步装置时,一般企业都采用半自动的同步装置。并网的安全问 题是很重要的,所以在同步装置的设计过程中,要对设备进行检查,保证 电网、发电机有相同的电压。 计算机监控系统就是利用计算机对水电站设备运行的整个过程进 行监控管理,完成对电站设备的自动监控和调节,主要包括:准确、及时 地对整个电站设备运行信息进行采集和处理。对电站机组及主要机电设 备进行实时监控,保证电站安全运行并实现电站运行与管理自动化。提 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保证供电电能质量;改善运行人员的 工作条件,减少值班人员,提高电站的运行管理水平;为电站逐步实现无 人值班(少人值守)创造条件。 3.3要注意励磁的问题 励磁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设备,主要是为发电机等提供 工作磁场。励磁的作用主要发挥在发电机的并网问题上,在并网前,调节 发电机输出的电压,并网后调节发电机的功率,提高了发电机的稳定性。 传统的励磁有两种:交流励磁、直流励磁。但是随着中小水电企业发展越 来越快,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对励磁的要求有了很大的提高,传统的励磁 已经不能满足发展需要了。现在传统的两种励磁已经被无刷励磁和静止 励磁取代了。这两种励磁各有优缺点,其中,无刷励磁优点是具有较好的 动静态性能,造价相对较低,维护难度不大,缺点是反应速度跟不上。静 止励磁的优点是不仅能够控制发电机的转子还能自己设置励磁屏,性能 不错,使用最为广泛。 互感器又叫做仪用变压器,是一种用于测量和保护的系统,主要是 2.1机组设备的技术陈旧。性能落后 按照比例将高电压变成低电压,大电流变成低电流,同时还可以隔开高 现在很多中小型水电站的机组设备机型都是很多年前的了,有很多 压系统,保障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所以互感器的设置问题是很重要 缺陷,能够选择的转轮型号很少,因此很多企业只能选择型号相近的机 的。在互感器容量不大,精度低,稳定性不高,所以在设置互感器的时候 型。 最好能够单独设置。互感器在断电并网的作用主要是监测、计量高压,这 2机组设备中出现的几个常见问题 3.4互感器的设置问题 2013年9月 圄 电力系统自动化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分析 李文哲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永州供电分公司 湖南永州425000) 摘要:电力系统的发展为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动力,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社会发展的速度。将计算机技术应用 到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且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变电站自动化和发电厂 自动分散监控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计算机技术;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344(2013)17—0059—02 前言 2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具体应用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影响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方向和深度,电力系 2.1变电站自动化 统足集合了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调度综合性系统。电力系统的 变电站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具有降低或者调高电压的作用,和输电线 每一项工作步骤都受到计算机技术的支持,比如发电厂的智能监控系 路相结合能够达到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作用。变电站自动化可以缩减以 统,配电厂的调度管理,以及变电场的安全和可靠性保证,都需要计算机 往复杂的工作程序,代替人工监控,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提高整体的系统 技术的支持。笔者根据多年实际工作经验,首先阐述了计算机技术在电 安全性和可靠性,增强变电站抵抗外来干扰的能力f3】。主要的系统框图如 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发展历史和进程,然后具体叙述了计算机技术在电力 图1所示。 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最后展望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方向,具有一定 的实际借鉴价值和参考意义。 l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进步 和发展,2O世纪60 70年代晶体管技术取得了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中 小规模的集成芯片开始问世,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一日千 里。电力系统的信号检测技术和控制监督技术相继出现,比如继电器保 护装置、自动控制装置、传动控制装置、开关模拟信号的输入输出装置等 等。这些技术的发展不但改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性质,而且减轻了值班 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的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但是也有着不 少的缺点,比如设备通信效率低,自诊断能力不足。 }_ 跏a 踟 单片机的出现为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提供了崭新的面貌情景,更多的 _控坶 暴饿 ■控粤豫-_】^蟪 勰毒懈 一媾 ■蟪■群沪摹馕 是采用数字电路和软件模块化的设计思路,提高了自动化装置的可靠 图1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框图 性。由于单片机本省设置了串口和并口的通信模块,进而使得自动控制 通过观察图1,我们可以看出整个系统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工作站、 装置之间的通信变得简单可行。同时国产PC机也快速发展,并且在电力 通信总线和现场控制器。主要作用是对变电厂的自动化装置进行控制和 系统中应用广泛。当时存在的问题是没有同意的标准协议,结构、功能、 全方位的监视,主要特点是电磁设备完全被计算机控制所代替,采用了 通信协议混乱而且松散,设备之间的兼容性极差,系统的实时性也得不 电缆或者光纤代替电力电缆,尽可能的使设备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 到改善。90年代,高性能工作站和服务器技术的发展为电力系统自动化, 液晶显示成了人机交流的主要平台,能够具体准确的记录下整个运行过 监控实时性提供了技术支持,开放式、分布式、网络化的自动化装置不断 程。变电站自动化不仅能够满足本身的要求,而且能为电力调度提供宝 出现和发展,大大减少了前期投入和维护资金,更加可靠有效,设备更加 贵的参数。我国变电站发展速度极快,在7~8年时间内普及超高压变电 轻盈轻便。 站。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先后在35kV和110kV变电站进行试点投运,警尊簟蛇■ ■尊敷 螺■暖 样对变电站的电压和频率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以电气设计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近几年来,我国的水电设计虽然 3.5发电机中性点的接地方式 取得了一些重大成就,据最新数据统计我国常规水电的装机容量已经达 电力系统的发展越来越快,而发电机组的容量又是电力系统的原动 到了7900万kV,在这里面中小型水电站装机容量占了2009万,是因为 力,所以发电机组的容量也越来越大。正是因为这样,人们对大电机定子 大部分的机器都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这些设备的台数虽然很多, 线圈的接地故障也越来越重视。影响电流运行方式的因素主要就是这个 但是装机容量很小、技术落后、运行效率低、安全隐患大,经常停运,完全 接地电流的故障点。 跟不上现今水电站发展的步伐。由此可见,电气设备的更新换代势在必 发电机中性点的方式主要分为直接接地、低阻抗接地等。直接接地 行,电气设计的完善迫在眉睫。 方式可以使动力负荷和照明负荷都得到满足,所以在选择接线方式的时 候一般采用这种方式。低阻接地方式可以单相接地电流,同时也为 参考文献 继电保护提供了足够的电流,虽然会烧毁铁芯,但是能够保证快速切机。 『1] ̄lJ法刚-,J、型水电站电气设计问题的探讨.科技致富向导,2o12(8). 另外,由于发电机出线的时候重点线不能够引出来,这种情况下企业一 [2]张羽进.中小型水电站电气设计的探讨.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2(6). 般采取三相三线制的方式,在中线引出的过程中,会形成三次谐电波组 [3】李毅.中小型水电站技术改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科技致富向导,2012 成的环流,这种电流一旦超过限度,就会导致发电机过热而烧坏,所以一 (12). 定要正确把握发电机中性点的接线方式,不然会直接影响发电机的运 『4]宋传军.建筑设计电气中的若干问题分析.科技向导,2012(9). 行,导致整个系统无法正常进行。 [5]董峰.1氐碳视角下审视中小水电企业发展.西南金融,2010(4). 4结束语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来,电气设计包括很多方面,设计难度也很大,所 收稿13期:2013—8—1 圄 20"13年9月 撞